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中一种新的APC基因的胚系突变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建农 陈森清 +6 位作者 张晓梅 周欣 朱明 冯波 李金田 马国建 张元颖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研究1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的腺瘤样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polyposiscoli,APC)的胚系突变。方法经结肠镜、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家族史的调查,确定了1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患者。应用多重连接... 目的研究1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的腺瘤样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polyposiscoli,APC)的胚系突变。方法经结肠镜、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家族史的调查,确定了1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患者。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ligation-dependentprobeamplification,MLPA)、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HPLC)和测序等技术对这一家系的成员进行系统的APC全基因筛查。结果在此家系中发现一个新的APC基因的胚系突变c.1999C>T(Q667X),这一突变造成了APC基因终止密码子的形成,从而形成有功能障碍的截短蛋白。临床上,此突变可引起严重的FAP症状,早发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结论Q667X胚系突变是引起该家系临床表型的原因,受累成员可考虑大肠预防性切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APC基因 胚系突变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广西柳州地区4931例孕妇脊髓性肌萎缩症突变携带者的筛查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28
2
作者 谭建强 张旭 +4 位作者 王远流 罗世强 杨芳华 刘百灵 蔡稔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对广西柳州地区4931例孕妇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突变携带者筛查,了解本地区人群SMN1基因拷贝数异常的携带率。方法联合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目的对广西柳州地区4931例孕妇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突变携带者筛查,了解本地区人群SMN1基因拷贝数异常的携带率。方法联合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和多重PCR技术对孕妇进行SMN1基因的拷贝数检测,判断其是否为携带者,并计算携带者的频率。对携带者的配偶进行筛查,并为双方均为阳性者提供产前诊断。结果在4931例孕妇中,共检出SMN1拷贝数为1的携带者61例,检出率为1.2%。诊断SMNl纯合缺失胎儿1例。结论广西柳州地区SMA突变的携带率略低于中国南部其他地区。DHPLC可有效筛查SMA突变的携带者,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脊髓性肌萎缩症 SMN基因 携带者筛查
原文传递
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对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进行基因分型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朝晖 王汉平 +3 位作者 陈劲龙 杨银梅 叶惠芬 曾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64-767,共4页
目的通过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对前期研究已确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TEM型质粒进行基因分型,试图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用于ESBL分子诊断及其流行病学监测的新方法。方法利用PCR技术从肺炎克雷... 目的通过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对前期研究已确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TEM型质粒进行基因分型,试图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用于ESBL分子诊断及其流行病学监测的新方法。方法利用PCR技术从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扩增出TEM型质粒的编码序列,扩增产物运用DHPLC技术进行分析,分析提示,异常的样本通过测序确定其基因突变的类型,最后通过比对确定其基因型。结果共分析了101例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全部样本均扩增出TEM型质粒的编码序列,经过DHPLC分析,52例(51.4%)样本表现为单一的洗脱峰,其形态与TEM-1标准菌株的峰型相一致,测序确定它们的碱基序列亦相一致,不存在变异,为TEM-1型;49例(48.6%)样本表现为异常的洗脱峰,它们均为双峰,形态一致,但异源双链峰的高度有差异,测序结果表明它们均存在四种相同的基因突变,在NCBI网站比对后确定为TEM-116;测序结果还提示,部分样本中TEM-1和TEM-116混合存在,其比例的不同表现为DHPLC时异源双链峰高度的差异;文献检索表明,本次确定的TEM-116为一新的基因亚型,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DHPLC具有简便快捷、高通量和自动化的特点,重复性好,不仅可对已知突变作出即时诊断,还可发现新的基因亚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ESBL分子诊断方法及其流行病学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TEM型质粒 基因分型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肺炎克雷伯菌 ESBL 基因分型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TEM-1型 流行病学监测 临床分离株 DHPLC
原文传递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食品中致泻性大肠杆菌 被引量:17
4
作者 徐君怡 曹际娟 +2 位作者 郑秋月 赵昕 闫平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26-1531,共6页
【目的】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致泻性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分别根据4种致泻性大肠杆菌的特... 【目的】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致泻性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分别根据4种致泻性大肠杆菌的特异性毒力因子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产物经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快速检测。以肠产毒性大肠杆菌等32株试验菌株做特异性检测;4种致泻性大肠杆菌标准菌株稀释成不同梯度,做灵敏度检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且灵敏度高,检测限可达到:肠产毒性大肠杆菌27CFU/mL、肠致病性大肠杆菌33CFU/mL、肠出血性大肠杆菌25CFU/mL、肠侵袭性大肠杆菌42CFU/mL。【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致泻性大肠杆菌,是食品中病原菌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杆菌 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hMSH2与hMLH1种系突变的筛查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善润 王振军 +2 位作者 赵博 万远廉 黄莚庭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14-717,共4页
目的 分析我国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HNPCC)患者的临床特点 ,报告hMSH2和hMLH1基因突变筛查结果。方法 共收集了 2 8个家系 ,其中 15个家系符合阿姆斯特丹Ⅰ标准 ,13个家系符合日本临床诊断标准。记录的数据包括患者性别 ,结直肠... 目的 分析我国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HNPCC)患者的临床特点 ,报告hMSH2和hMLH1基因突变筛查结果。方法 共收集了 2 8个家系 ,其中 15个家系符合阿姆斯特丹Ⅰ标准 ,13个家系符合日本临床诊断标准。记录的数据包括患者性别 ,结直肠癌发生的部位 ,诊断年龄 ,是否具有同时和 /或异时结直肠癌及结肠外癌 ,肿瘤的组织病理特点等。通过PCR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筛查hMSH2和hMLH1基因的突变 ,然后对DHPLC图形异常的样本进行测序。结果  12 6例患者共诊断 170例次恶性肿瘤 (2 3例患有多原发癌 )。 98例 (77 8% )的患者患有结直肠癌 ,且发病年龄早 (平均 4 5 9岁 ) ,右侧癌多见。共在 12个家系中发现 8种hMSH2或hMLH1基因序列改变 ,其中hMSH2基因的第 3个外显子的无义突变即G2 0 4X是发现的首例我国蒙古族家系错配修复 (MMR)基因突变。结论 HNPCC患者是恶性肿瘤 (尤其是结直肠癌 )的高发人群。DHPLC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筛选hMSH2和hMLH1基因突变的方法。在我国hMLH1基因尤其是其前九个外显子的突变较hMSH2基因的突变更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 非息肉病性 结直肠癌 HMLHL HNPCC HMSH2 基因突变 肿瘤
原文传递
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中APC基因的胚系突变分析(英文)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晓蓉 单祥年 +3 位作者 Friedl W Uhlhaas S Propping P 王亚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索有效的突变检测技术,系统分析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相关基因结肠腺瘤病(adenomatouspolyposiscoli,APC)基因的胚系突变,及其与疾病表型的关系。方法从22例临床确诊的FAP患者,外周静脉血中提取... 目的探索有效的突变检测技术,系统分析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相关基因结肠腺瘤病(adenomatouspolyposiscoli,APC)基因的胚系突变,及其与疾病表型的关系。方法从22例临床确诊的FAP患者,外周静脉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蛋白截短检测、测序技术结合应用进行全基因分析。根据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基因型表型分析。结果22例FAP患者中13例检出APC基因胚系突变,均为无义或移码突变。基因型-表型关系的初步分析表明,在基因5′端或3′端发生突变的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在基因中段发生突变的患者临床症状典型或严重。结论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技术体系可敏感、高效地检出APC基因突变,APC基因的突变型与FAP患者的临床表型存在关联,所采用的技术体系适用于FAP症状出现前的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疾病 腺瘤样息肉病 APC基因 胚系突变 基因诊断
原文传递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君怡 曹际娟 +2 位作者 郑秋月 刘淑艳 徐杨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7-131,共5页
应用多重PCR反应(multiplex PCR,m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检测方法。以编码沙门氏菌的fimY基因、编码... 应用多重PCR反应(multiplex PCR,m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检测方法。以编码沙门氏菌的fimY基因、编码空肠弯曲菌的gyrA基因和编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rfbE基因为靶基因,选择3对引物,建立并优化了快速鉴别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体系,扩增产物分别为284、159和499 bp,并验证了该多重PCR具有特异性。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标准菌株稀释成不同梯度,做灵敏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且灵敏度高,检测限可达到:沙门氏菌1.5 CFU/ml、空肠弯曲菌15 CFU/ml、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15 CFU/ml。在随机采集的226份冷冻鸡肉类样品中,检出了7份样品为沙门氏菌阳性、10份为空肠弯曲菌阳性、1份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阳性。研究建立的多重PCR-DHPLC方法可特异、灵敏地实现对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空肠弯曲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在上海市与山东省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差异 被引量:11
8
作者 弭守玲 范凡 +3 位作者 李纪明 付明强 孙爱军 葛均波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6期735-737,共3页
目的:了解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基因多态性在上海市与山东省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随机采集无血缘相关的601例上海市和617例山东省健康汉族人群的静脉血,提取DNA后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high-... 目的:了解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基因多态性在上海市与山东省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随机采集无血缘相关的601例上海市和617例山东省健康汉族人群的静脉血,提取DNA后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ALDH2基因型,并进行相应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结果:上海市汉族人群ALDH2*1/ALDH2*1、ALDH2*1/ALDH2*2和ALDH2*2/ALDH2*2,3种基因型分别为65.4%,29.8%,4.8%;ALDH2*1和ALDH2*2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80.3%和19.7%。山东省汉族人群ALDH2*1/ALDH2*1、ALDH2*1/ALDH2*2和ALDH2*2/ALDH2*2,3种基因型分别为72.1%、26.3%、1.6%;ALDH2*1和ALDH2*2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85.3%和14.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两个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上海市汉族人群ALDH2~*2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山东省汉族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2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 频率
下载PDF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汉族人Ⅰ型多囊肾致病基因突变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树忠 张宇红 +1 位作者 张殿勇 梅长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通过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high 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检测汉族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ADPKD)Ⅰ型致病基因PKD1的突变,建立更为快速、敏感的突变筛查... 目的通过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high 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检测汉族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ADPKD)Ⅰ型致病基因PKD1的突变,建立更为快速、敏感的突变筛查系统。方法以来源于19个ADPKD家系的67名成员血样标本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长链PCR和巢式PCR联合扩增的方法扩增PKD1全编码区,然后采用DHPLC方法进行初步筛查,将存在异常色谱图的扩增产物经核苷酸测序,确定突变的具体位点和类型,并与以往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方法检测出的突变结果相比较。结果共检测出14个致病突变,包括10个错义突变、1个插入突变、1个缺失突变、2个无义突变,其中12个突变位点与之前SSCP的检测结果相同,另新发现nt32819G→A和nt37137T→C两个突变位点,突变检出率为73.7%。结论DHPLC方法可以作为更为有效筛查汉族人ADPKDPKD1突变位点的检测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病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单链构象多态性 检测 核苷酸多态性 致病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CYP3A5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汉平 谢健晋 +3 位作者 张泽云 应逸 朱志刚 毛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中细胞色素P4503A5基因CYP3A5的多态性及其基因型与临床功能之间的关联。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180份样本进行基因变异的检测,并经测序验证;以免疫荧光偏振技术监测1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环孢素(cyclosporinA...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中细胞色素P4503A5基因CYP3A5的多态性及其基因型与临床功能之间的关联。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180份样本进行基因变异的检测,并经测序验证;以免疫荧光偏振技术监测1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环孢素(cyclosporinA,CsA)血浓度,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结果180份样本中,共检测出1种等位基因即CYP3A53,其频率为76.1%(274/360);3种基因型,即纯合子CYP3A51/110份,占总数的5.6%;杂合子CYP3A51/366份,占总数的36.7%;纯合子CYP3A53/3104份,占总数的57.8%。1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检测出两种基因型,即CYP3A51/12例和CYP3A51/310例。CYP3A51/1患者外周血均一化后的CsA浓度与CYP3A51/3相比较,前者谷浓度C0较后者低,相差2.3~6.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后2h峰值C2亦较后者低,相差1.4~3.8倍,同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YP3A53是中国人群中最主要的多态性,CYP3A5基因型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中CsA浓度紧密关联,CYP3A51/1比CYP3A51/3需要更大剂量的CsA以维持相同的血浓度。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对CYP3A5进行基因型分型,可以预测患者CYP3A5的功能,进而预测其CsA的需求量,使临床应用CsA更加安全有效和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3A5基因 基因多态性 环孢素 基因型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原文传递
用dHPLC技术检测线粒体DNA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雅诚 郝金萍 +3 位作者 严江伟 唐晖 王静 任嘉诚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42-146,共5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m tDNA)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建立检测m tDNA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方法。方法设计针对线粒体DNA编码区nt10287-10679及nt8507-8805引物,应用dHPLC技术检测其序列多态性。结果100例中...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m tDNA)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建立检测m tDNA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方法。方法设计针对线粒体DNA编码区nt10287-10679及nt8507-8805引物,应用dHPLC技术检测其序列多态性。结果100例中国汉族无关个体中,m tDNA nt10287-10679检出13个SNP位点,13种单倍型,基因多样性(H)为70.79%,偶合概率(P)为29.92%;m tDNA nt8507-8805检出10个SNP位点,12种单倍型,H为70.42%,P为30.28%;两段序列联合起来共检出23个SNP位点,23种单倍型,H为84.14%,P为16.70%。结论所建立的dHPLC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m tDNA编码区序列多态性;m tDNA编码区多态性位点作为m tDNA控制区多态性位点的补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m tDNA的个体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线粒体DNA编码区 单核苷酸多态性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SNPs and Their Effects on Swine Growth and Carcass Traits for Porcine IGFBP-3 Gene 被引量:7
12
作者 LIU De-wu ZHANG Hao WU Zhen-fang LI Jia-qi YANG Guan-fu ZHANG Xi-qu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30-635,共6页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 (IGFBP-3) was known as a key factor that regulates the effect of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s (IGF-1 and IGF-2) on pi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e first identified 3...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 (IGFBP-3) was known as a key factor that regulates the effect of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s (IGF-1 and IGF-2) on pi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e first identified 38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from a fragment of the IGFBP-3 gene spanning 1 823 bp using the 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HPLC) method and confirmed them by direct sequencing. Among these SNPs, 36 located in introns and the remaining 2 in the 3 prime untranslated region (3UTR). In addition, 16 PCR-RFLP polymorphisms were identified within these SNPs. Three SNPs were then selected to genotype 272 F2 individuals with PCR-RFLP method and the association of polymorphism with growth and carcass trai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ere observed between polymorphisms of A265G and A952G and traits. However, the A2670G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live body length, loin muscle area, and skin and fat percentage (P〈0.05); highly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weight of carcass lean and lean percentage (P〈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 IGFBP-3 gen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 performance
下载PDF
Clinical features and hMSH2/hMLH1 germ-line mutat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被引量:6
13
作者 SHEN Xuan-san ZHAO Bo WANG Zhen-ju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4期1265-1268,共4页
Background At least five mismatch repair (MMR) genes, including hMSH2, hMLH1, hPMS, hPMS2, and hMSH6/GTBP, are associated with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More than 90% of families with HNPC... Background At least five mismatch repair (MMR) genes, including hMSH2, hMLH1, hPMS, hPMS2, and hMSH6/GTBP, are associated with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More than 90% of families with HNPCC harbor the hMSH2and hMLH1 gene mutations. We have analyzed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HNPCC among Chinese patients and report the results of screening for mutations in the hMSH2 and hMLH1 genes. Methods The data concerning gender, site of colorectal cancer (CRC), age at diagnosis, history of synchronous and/or metachronous colorectal cancer, instance of extracolonic cancers, and histopathology of tumors for 126 patients from 28 independent families with HNPCC were collected. Fifteen of the families met the Amsterdam I criteria, and 13 met the Japanese clinical criteria for diagnosis.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the peripheral lymphocyte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HPLC) were used to screen the coding region of the hMSH2 and hMLH1 genes. Samples showing abnormal DHPLC profiles were sequenced.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seventy malignant neoplasms were found in the 126 patients, of whom 23 had multiple cancers. Ninety-eight of the patients (77.8%) had colorectal cancers, with an average age at onset of 45.9 years and a right-sided predominance. Eight hMSH2 or hMLH1 gene sequence variations were found in 12 families, and a germ-line G204X nonsense mutation in the third exon of hMSH2 was found, representing the first mutation in an MMR gene ever found in people of Chinese Mongolian ethnicity. Conclusions HNPCC is a typical autosomally dominant hereditary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early onset, a predominance of proximal colorectal cancer, and multiple synchronous and metachronous colorectal cancers. DHPLC is a powerful tool for detecting mutations in the hMSH2 and hMLH1 genes, Mutations in the first nine exons of the hMLH1 gene were more common in Chines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ectal neoplasms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MUTATION multiphasic screen 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原文传递
四种重要致病性分枝杆菌DHPLC检测鉴别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茹 毕英佐 +6 位作者 刘志玲 刘志辉 马静云 曾碧健 吴晓薇 周科 林志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5,52,共6页
目的运用多重核酸扩增(PCR)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分析技术原理,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禽分枝杆菌以及副结核分枝杆菌建立多重PCR-DHPLC快速检测方法,实现同时... 目的运用多重核酸扩增(PCR)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分析技术原理,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禽分枝杆菌以及副结核分枝杆菌建立多重PCR-DHPLC快速检测方法,实现同时检测鉴别四种重要致病性分枝杆菌。方法根据四种分枝杆菌特异基因序列分别设计菌种特异核酸扩增引物,通过筛选优化试验建立四重核酸扩增体系,对核酸扩增产物采用DHPLC设备进行检测分析,每一菌种的核酸扩增产物分别形成DHPLC特征峰图。对结核分枝杆菌等51株分枝杆菌标准株和分离株样品以及沙门氏菌等22株常见微生物样品进行特异性检测试验 对四种分枝杆菌特异的核酸扩增产物分别制备克隆质粒,通过对梯度稀释的阳性质粒的检测试验,进行多重PCR-DHPLC灵敏度测试 对疑似病人痰液样品和疑似发病牛的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并与细菌分离培养法进行比较以验证临床检测效果。结果该方法能快速检测鉴别上述四种分枝杆菌,检测灵敏度达到102~103基因拷贝,从131份疑似病人临床样品中检出91份结核分枝杆菌阳性,从40份来自疑似发病牛群的临床样品中检出31份牛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细菌分离培养法。结论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多重PCR-DHPLC方法能快速检测鉴别四种重要致病性分枝杆菌,为人畜结核、副结核病诊断提供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结核分枝杆菌 牛分枝杆菌 禽分枝杆菌 副结核分枝杆菌 多重PCR
下载PDF
四例马凡综合征患者的FBN1基因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士秋 赵保健 +6 位作者 李爽 张建群 王慧 贾婵维 张凤环 张旭 谢进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4-538,共5页
目的对4例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进行原纤维蛋白一1基因(fibrillin-1,FBNl)突变检测及产前诊断,为患者提供病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方法应用PCR扩增和DNA测序对4例典型的MFS患者进行FBNl基因筛查。确定突变类型后,于... 目的对4例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进行原纤维蛋白一1基因(fibrillin-1,FBNl)突变检测及产前诊断,为患者提供病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方法应用PCR扩增和DNA测序对4例典型的MFS患者进行FBNl基因筛查。确定突变类型后,于孕18~20周穿刺抽取羊水,抽提DNA,PCR扩增FNBl基因,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结果例1FBNl基因第46内含子的+1位碱基发生置换(IVS46+1G〉A);例2第35外显子的4453位碱基发生错义突变c.4453T〉G(Cysl485Gly);例3第21外显子2585位碱基发生错义突变e.2585G〉A(Cys862Tyr);例4第28外显子3536位碱基A缺失e.3536delA。C.4453T〉G(Cysl485Gly)、C.2585G〉A(Cys862Tyr)和C.3536delA为新突变。4例胎儿羊水的标本也分别检测到IVS46+1G〉A、C.4453T〉G(Cysl485Gly)、C.2585G〉A(Cys862Tyr)和C.3536delA突变。结论FBNl基因筛查可以检测出患者及其家系中胎儿的突变位点和类型,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有助于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原纤维蛋白-1 基因突变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多重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君怡 曹际娟 +2 位作者 郑秋月 裴轶君 于珂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7-212,共6页
本研究应用多重PCR反应(m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以编码嗜热弯曲菌属的16S rRNA基因、编码空肠弯曲菌的gyrA基因和编码结肠弯曲菌的cdt基因为靶基因,选择3对引物,建立并... 本研究应用多重PCR反应(m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以编码嗜热弯曲菌属的16S rRNA基因、编码空肠弯曲菌的gyrA基因和编码结肠弯曲菌的cdt基因为靶基因,选择3对引物,建立并优化了鉴别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mPCR体系,扩增产物分别为287bp、159bp和173bp。采用22株细菌验证了该mPCR具有特异性。mPCR检测的灵敏度在DNA水平上达到空肠弯曲菌10pg/μL、结肠弯曲菌1pg/μL;在人工模拟污染样品起始污染浓度为1.5个/mL时,42℃微需氧条件下培养24h即可被检出。在随机采集的172份冷冻鸡肉类样品中,检出了18份样品为空肠弯曲菌阳性,7份样品为结肠弯曲菌阳性。本研究建立的mPCR-DHPLC方法可特异、灵敏地实现对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结肠弯曲菌 多重PCR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hMLH1和hMSH2基因突变的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广辉 赵博 王振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比较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DHPLC)应用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分子遗传学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应用PCR-SSCP和DHPLC方法分析经测序验证有序列变异的7个家系的所有成员的相应... 目的比较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DHPLC)应用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分子遗传学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应用PCR-SSCP和DHPLC方法分析经测序验证有序列变异的7个家系的所有成员的相应PCR扩增产物,分别计算SSCP和DHPL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应用SSCP对hMLH1和hMSH2进行基因突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6%和66.6%;而应用DHPLC进行基因突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则分别为100%和93.3%;两种方法进行基因突变筛查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PLC进行基因突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SSCP,是理想的分子遗传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MLH1 MSH2 突变分析 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性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植活状态的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研究的首次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昱 潘凯枫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15,共7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动态检测供者嵌合状态对判断移植效果和实施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已有多种方法用于植活检测 ,本研究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技术结合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 PCR)检测造血干...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动态检测供者嵌合状态对判断移植效果和实施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已有多种方法用于植活检测 ,本研究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技术结合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 PCR)检测造血干细胞移植植活状态的特点及可靠性。用非亲缘个体的系列DNA混合体在体外检测此测定方法的可行性和半定量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 ,体外模拟混合嵌合体检测实验 ,显示扩增前供者DNA嵌合百分率与扩增后供受者DHPLC色谱峰峰面积比值呈直线相关 ,最小检出DNA百分比为 5 %。用该方法分析 5 1例移植对的结果显示 :4 5例均至少有 2个可以区分彼此的有信息位点 (另外 5例无移植前受者标本 ,1例为同卵双生双胞胎 ) ;39例与荧光标记多重PCR扩增STR结合毛细管电泳方法进行对照 ,准确性为 10 0 % ;2 9例与性染色体FISH分析 ,2 7例与特殊基因标记的分析结果一致 ;所有病例均检测到完全供者细胞嵌合状态 (FDC) ;对 3例患者观察到临床复发的同时 ,检测到供者嵌合体的比例明显下降 ,其中 2例为混合嵌合体 ,1例转变为受者自身型。在此基础上 ,我们将该方法首次用于对 8例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不同 单倍型亲缘供者干细胞及无血缘关系脐带血混合移植患者植活情况的动态检测。结果显示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短串联重复序列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嵌合体
下载PDF
多重PCR-DHPLC快速检测食品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被引量:6
19
作者 晚观生 刘晓玉 +2 位作者 郑秋月 徐君怡 曹际娟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2-46,共5页
应用多重PCR(motiplex 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建立了快速检测食品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111和O157的方法。以基因wzx O111、rfb EO157为靶基因,建立多重PCR-DHPLC方法... 应用多重PCR(motiplex 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建立了快速检测食品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111和O157的方法。以基因wzx O111、rfb EO157为靶基因,建立多重PCR-DHPLC方法,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测试,同时进行RT-PCR检测比较灵敏度。该方法具有良好特异性,可以一次PCR扩增同时检测O111、O157;灵敏度达到25 CFU/m L。129份牛肉样品中检出1例O111,3例O157阳性;74份鸡肉样品中检测出O111、O157阳性各1例,67份蔬菜样品中未检测到O111、O157。本文建立O111、O157多重PCR-DHPLC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适用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筛选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酶链式反应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检测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下载PDF
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CTX-M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朝晖 张盛斌 +1 位作者 王汉平 杨银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84-388,共5页
目的直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对确认产 ESBLs 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 CTX-M 型质粒酶进行基因分型,探讨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建立快速检测 CTX-M 型 ESBLs 的新方法。方法采用 PCR 技术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 目的直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对确认产 ESBLs 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 CTX-M 型质粒酶进行基因分型,探讨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建立快速检测 CTX-M 型 ESBLs 的新方法。方法采用 PCR 技术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扩增出 CTX-M 型质粒的编码序列,用 DHPLC 技术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和 DNA 测序,确定其基因突变的类型,通过比对两者结果后确定其基因型。结果从34株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扩增出35份 CTX-M 型 ESBLs 编码序列(其中1株同时扩增到2份 CTX-M 型编码序列)。11份与标准菌株 CTX-M-3一致:4份与标准菌株 CTX-M-9一致;测序确定分别为 CTX-M-3型和 CTX-M-9型:20份表现为3种形态各异的异常洗脱峰,测序结果表明20份样本与其标准株对比均存在着基因突变,DHPLC 中异常峰一致的样本均为同一基因亚型。结论 DH-PLC 可用于 ESBLs 基因分型的检测,能快速检测 CTX-M 的基因型,具有准确性高、简便快捷、经济等特点,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CTX—M型 基因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