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孔子“删诗”与《诗经》文本的经典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鲍远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55-63,共9页
西周康王时期出现以《雅》《颂》命名的《诗》文本,此后不断出现《诗》文本的编集,季札观乐时已经存在着很成熟的《诗》文本。到了孔子时代,礼崩乐坏的局面造成了《诗》文本的混乱。于是孔子收集各种《诗》文本,重新进行编集,这就是《...
西周康王时期出现以《雅》《颂》命名的《诗》文本,此后不断出现《诗》文本的编集,季札观乐时已经存在着很成熟的《诗》文本。到了孔子时代,礼崩乐坏的局面造成了《诗》文本的混乱。于是孔子收集各种《诗》文本,重新进行编集,这就是《史记》所言的“删诗”。孔子编集的《诗》文本主要以古本为依据,基本延续了季札观乐时的格局。孔子“删诗”的目的在于复兴礼乐,不过,就其所处时代及自身处境而言,这种愿望很难实现;其编集的《诗》文本主要用于教学,并在很长时间内是作为儒家经典而存在的。经历秦火之后,汉代四家诗不仅沿承孔编《诗》文本的传统,并且逐渐成为国家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删诗
《诗经》
经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诗经·颂》拟测《诗经》的最终编订者——兼及孔子删诗说的含义与成立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宝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3-86,共4页
今本《诗经.颂》中鲁、商二颂与周颂的不类,反映出《诗》的最终编订者的意图,由此拟测《诗》的最终编订者为孔子。以之考察孔子删诗的含义当是在前人编纂基础上剔除重复篇章并适当编序而成。孔子删诗说是成立的。
关键词
诗
颂
编订
删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删诗”与《诗经》文本的经典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鲍远航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55-63,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地理文学对唐代文学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BZW052)。
文摘
西周康王时期出现以《雅》《颂》命名的《诗》文本,此后不断出现《诗》文本的编集,季札观乐时已经存在着很成熟的《诗》文本。到了孔子时代,礼崩乐坏的局面造成了《诗》文本的混乱。于是孔子收集各种《诗》文本,重新进行编集,这就是《史记》所言的“删诗”。孔子编集的《诗》文本主要以古本为依据,基本延续了季札观乐时的格局。孔子“删诗”的目的在于复兴礼乐,不过,就其所处时代及自身处境而言,这种愿望很难实现;其编集的《诗》文本主要用于教学,并在很长时间内是作为儒家经典而存在的。经历秦火之后,汉代四家诗不仅沿承孔编《诗》文本的传统,并且逐渐成为国家经典。
关键词
孔子
删诗
《诗经》
经典
Keywords
Confucius
deleting
songs
Shijing(The
Book
of
songs
)
the
classic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诗经·颂》拟测《诗经》的最终编订者——兼及孔子删诗说的含义与成立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宝军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3-86,共4页
文摘
今本《诗经.颂》中鲁、商二颂与周颂的不类,反映出《诗》的最终编订者的意图,由此拟测《诗》的最终编订者为孔子。以之考察孔子删诗的含义当是在前人编纂基础上剔除重复篇章并适当编序而成。孔子删诗说是成立的。
关键词
诗
颂
编订
删诗
Keywords
The
Book
of
songs
song
compile
deleting
song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孔子“删诗”与《诗经》文本的经典化
鲍远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诗经·颂》拟测《诗经》的最终编订者——兼及孔子删诗说的含义与成立
郭宝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