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溶液中TSA及其前体物质DTSA的生成和稳定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斌
江和源
+2 位作者
张建勇
薛金金
刘千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60,共8页
酶促氧化EGCG形成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DTSA)和聚酯型儿茶素A(TSA),然后研究DTSA和TSA的生成特性及稳定特性。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TSA的生成量一直在积累,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酸性条件下DTSA和TSA较稳定,...
酶促氧化EGCG形成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DTSA)和聚酯型儿茶素A(TSA),然后研究DTSA和TSA的生成特性及稳定特性。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TSA的生成量一直在积累,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酸性条件下DTSA和TSA较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DTSA易于分解形成更多的TSA;随着温度的升高,DTSA和TSA的稳定特性变差,易于分解或氧化;具有还原性的Fe2+显著影响TSA和DTSA的稳定特性;而Cu2+、多酚氧化酶(PPO)和氧气对DTSA和TSA的稳定特性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
聚酯型儿茶素A
稳定特性
生成特性
原文传递
EGCG与EC酶促氧化产物及其形成途径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施莉婷
江和源
+2 位作者
张建勇
王伟伟
苏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7,共7页
选择不同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底物组合反应,通过酶促氧化过程得到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dehydrotheasinensin A,DTSA)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gallate,TF-3-...
选择不同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底物组合反应,通过酶促氧化过程得到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dehydrotheasinensin A,DTSA)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gallate,TF-3-G),探究EGCG的多条主要氧化反应途径,并探讨歧化途径与苯骈化途径的竞争机制。结果表明:EGCG溶液加入多酚氧化酶液催化反应后会形成DTSA、没食子酸等产物;在反应液中添加EC后,会形成TF-3-G。添加EC后,EGCG的总消耗率最终提高了3.86%~4.95%;反应前期DTSA的形成率差异不显著,后期DTSA含量在EGCG+EC体系中较单一体系有所降低,差异最大时可达10.84%;添加5 mmol/L EC体系中,TF-3-G的形成量显著高于添加2.5 mmol/L EC体系,其最大值增加了11.16%。EGCG+EC的酶促氧化反应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反应初始阶段、二聚产物增长阶段、主要途径变更阶段以及二聚产物消耗阶段。初始阶段,体系中以歧化途径和苯骈化途径为主,两条途径所占比例高于85%;在二聚产物增长阶段,随EC的加入,苯骈化途径所占比例增加,而转化形成DTSA的EGCG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歧化途径逐渐减弱。随反应进行,体系中逐步出现多条氧化聚合途径,其他物质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产物形成主要途径变更阶段,DTSA出现消耗,TF-3-G缓慢增加。整个过程,歧化途径一直是EGCG酶促氧化的主要反应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
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
歧化途径
苯骈化途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溶液中TSA及其前体物质DTSA的生成和稳定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斌
江和源
张建勇
薛金金
刘千录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茶叶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60,共8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42-11)
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5-TRICAAS)
农业部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A8289)
文摘
酶促氧化EGCG形成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DTSA)和聚酯型儿茶素A(TSA),然后研究DTSA和TSA的生成特性及稳定特性。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TSA的生成量一直在积累,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酸性条件下DTSA和TSA较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DTSA易于分解形成更多的TSA;随着温度的升高,DTSA和TSA的稳定特性变差,易于分解或氧化;具有还原性的Fe2+显著影响TSA和DTSA的稳定特性;而Cu2+、多酚氧化酶(PPO)和氧气对DTSA和TSA的稳定特性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儿茶素
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
聚酯型儿茶素A
稳定特性
生成特性
Keywords
catechin
dehydrotheasinensin
A
theasinensin
A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EGCG与EC酶促氧化产物及其形成途径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施莉婷
江和源
张建勇
王伟伟
苏威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0692)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42-11)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7-TRICAAS)。
文摘
选择不同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底物组合反应,通过酶促氧化过程得到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dehydrotheasinensin A,DTSA)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gallate,TF-3-G),探究EGCG的多条主要氧化反应途径,并探讨歧化途径与苯骈化途径的竞争机制。结果表明:EGCG溶液加入多酚氧化酶液催化反应后会形成DTSA、没食子酸等产物;在反应液中添加EC后,会形成TF-3-G。添加EC后,EGCG的总消耗率最终提高了3.86%~4.95%;反应前期DTSA的形成率差异不显著,后期DTSA含量在EGCG+EC体系中较单一体系有所降低,差异最大时可达10.84%;添加5 mmol/L EC体系中,TF-3-G的形成量显著高于添加2.5 mmol/L EC体系,其最大值增加了11.16%。EGCG+EC的酶促氧化反应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反应初始阶段、二聚产物增长阶段、主要途径变更阶段以及二聚产物消耗阶段。初始阶段,体系中以歧化途径和苯骈化途径为主,两条途径所占比例高于85%;在二聚产物增长阶段,随EC的加入,苯骈化途径所占比例增加,而转化形成DTSA的EGCG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歧化途径逐渐减弱。随反应进行,体系中逐步出现多条氧化聚合途径,其他物质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产物形成主要途径变更阶段,DTSA出现消耗,TF-3-G缓慢增加。整个过程,歧化途径一直是EGCG酶促氧化的主要反应途径。
关键词
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
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
歧化途径
苯骈化途径
Keywords
dehydrotheasinensin
A(DTSA)
theaflavin-3-gallate(TF-3-G)
disproportionation
pathway
benzene
pathway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溶液中TSA及其前体物质DTSA的生成和稳定特性研究
徐斌
江和源
张建勇
薛金金
刘千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原文传递
2
EGCG与EC酶促氧化产物及其形成途径分析
施莉婷
江和源
张建勇
王伟伟
苏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