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素形态对菠菜体内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孙园园 林咸永 +2 位作者 金崇伟 章永松 方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8,共7页
采用基质培养试验,研究营养液不同铵硝配比(0:100,25:75,50:50,75:25,100:0)对菠菜叶片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植株鲜重和干重以铵硝比为25:75处理最高,铵硝比超过50:50时则显著下降.菠菜叶片抗坏血酸(AsA... 采用基质培养试验,研究营养液不同铵硝配比(0:100,25:75,50:50,75:25,100:0)对菠菜叶片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植株鲜重和干重以铵硝比为25:75处理最高,铵硝比超过50:50时则显著下降.菠菜叶片抗坏血酸(AsA)、总抗坏血酸(AsA+DHA)含量随着铵硝比的提高逐渐增加.菠菜叶片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alLDH)活性在铵硝比小于50%时没有显著变化,进一步提高铵硝比则显著降低;铵硝比不影响抗坏血酸氧化酶(AAO)的活性.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的活性均随着供铵比例提高而逐渐提高,且与As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表明提高营养液中铵硝比增加菠菜叶片AsA含量,与其提高MDHAR、DHAR活性和加快AsA的再生循环有关,而与其对GalLDH和AAO酶活性的影响没有明显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形态 抗坏血酸 菠菜 L-半乳糖酸-1 4-内酯脱氢酶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大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的电子克隆及进化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晓晓 李蕊 +2 位作者 李雅轩 蔡民华 胡英考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0,共6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验证的技术路线,以拟南芥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对大豆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经同源性比对和序列组装,获得全长为955bp的大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006810),经R... 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验证的技术路线,以拟南芥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对大豆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经同源性比对和序列组装,获得全长为955bp的大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006810),经RT-PCR扩增,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与电子克隆完全一致。该cDNA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36bp-815bp),推测编码蛋白为259个氨基酸。通过与几种植物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蛋白序列的比较,发现该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结果表明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序列,对跨物种间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拼接,是新基因克隆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电子克隆 RT-PC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EST
下载PDF
兰州百合基因枪转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师守国 梁东 +1 位作者 王顺才 马锋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682,共6页
以兰州百合试管苗鳞片叶为受体,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DHAR)转入兰州百合,并用GUS染色、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等技术进行转基因株系的检测.结果表明:以兰州百合鳞片叶为受体材料,在轰击压力1 100 psi、轰击距离6 c... 以兰州百合试管苗鳞片叶为受体,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DHAR)转入兰州百合,并用GUS染色、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等技术进行转基因株系的检测.结果表明:以兰州百合鳞片叶为受体材料,在轰击压力1 100 psi、轰击距离6 cm时,抗性率高达14%,转化率为1.5%;10 mg/L的潮霉素对鳞片叶具有很好筛选作用.GUS分析发现,转化株系叶片为蓝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抗性株系为转基因植株,且为单拷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遗传转化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下载PDF
马铃薯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秦爱国 于贤昌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70-1374,共5页
为探讨马铃薯不同器官中抗坏血酸(AsA)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研究了马铃薯幼叶、功能叶、老叶、茎和块茎中AsA和其氧化态脱氢抗坏血酸(DHA)的含量与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LDH)、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 为探讨马铃薯不同器官中抗坏血酸(AsA)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研究了马铃薯幼叶、功能叶、老叶、茎和块茎中AsA和其氧化态脱氢抗坏血酸(DHA)的含量与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LDH)、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抗坏血酸氧化酶(AO)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等6种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马铃薯AsA在幼叶和块茎中含量很高。叶片和茎的抗坏血酸库(AsA与DHA之和)水平与GalLDH活性显著相关,而AsA含量与DHAR活性显著相关,DHA含量与APX活性显著相关。说明在马铃薯幼叶中高含量的AsA可能由于GalLDH和DHAR的高活性;而块茎中AsA的积累,主要来自于叶片的运输和DHAR催化的DHA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抗坏血酸 L-半乳糖-1 4-内酯脱氢酶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原文传递
棉花GhDHAR3基因克隆、功能序列分析及烟草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芳 王斐 +1 位作者 孙辉 李鸿彬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93,共6页
对棉花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比对和序列拼接,经RT-PCR从陆地棉纤维组织中扩增得到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GhDHAR3的cDNA,其开放阅读框为792bp,编码由26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GhDHAR3蛋白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进化... 对棉花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比对和序列拼接,经RT-PCR从陆地棉纤维组织中扩增得到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GhDHAR3的cDNA,其开放阅读框为792bp,编码由26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GhDHAR3蛋白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拟南芥AtDHAR3亲缘关系较近。利用软件进行蛋白质序列分析,GhDHAR3蛋白具有GST-N家族和GST-C-DHAR典型的结构域,分别属于硫氧还蛋白超家族和GST-C末端超家族。将GhDHAR3基因构建到植物真核表达载体pCAMBIA2300中,利用农杆菌通过叶盘法转化烟草,经PCR分子鉴定,获得了含GhDHAR3转基因烟草植株。首次克隆棉花DHAR基因,通过结构域分析其可能的作用并成功转化烟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遗传转化
下载PDF
猕猴桃果实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牛歆雨 雷玉山 +2 位作者 梁东 马锋旺 王西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7-62,共6页
克隆猕猴桃果实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alLDH)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基因,可为揭示猕猴桃高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研究以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克隆出L-GalLDH基因的cDNA片段857 bp和DHAR基因的c... 克隆猕猴桃果实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alLDH)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基因,可为揭示猕猴桃高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研究以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克隆出L-GalLDH基因的cDNA片段857 bp和DHAR基因的cDNA片段594 bp并测序,根据测序结果推测其氨基酸序列,并与刺梨、拟南芥、花椰菜、甘薯和草莓等植物的GalLDH基因和DHAR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亲缘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GalLDH基因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与刺梨的相似性高达88%,其在同源基因进化关系树中单独聚为一类;DHAR基因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与苹果的相似性高达98%和99%,两者在进化关系上聚为一类。可知克隆到的2个核苷酸片段确为猕猴桃L-GalLDH和DHAR基因cDNA片段,同源基因植物亲缘关系聚类与传统的形态分类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alLDH)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维生素C 基因克隆
下载PDF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from Pinus bungeana 被引量:4
7
作者 Hai-Ling Yang Ying-Ru Zhao +3 位作者 Cai-Ling Wang Zhi-Ling Yang Qing-Yin Zeng Hai L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993-1001,共9页
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DHAR)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ascorbate-glutathione recycling reaction for most higher plants. To date, studies on DHAR in higher plants have focused largely on Arabidopsis and agric... 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DHAR)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ascorbate-glutathione recycling reaction for most higher plants. To date, studies on DHAR in higher plants have focused largely on Arabidopsis and agricultural plants, and there is virtually no information on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DHAR in gymnosperms.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the clo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DHAR (PbDHAR) from a pine, Pinus bungeana Zucc. ex Endl. The PbDHAR gene encodes a protein of 215 amino acid residues with a calculated molecular mass of 24.26 kDa. The predicted 3-D structure of PbDHAR showed a typical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fold. Reverse transcripU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vealed that the PbDHAR was a constitutive expression gene in P. bungeana.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bDHAR mRNA in P. bungeana seedlings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chang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The recombinant PbDHAR was over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il following purification with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The recombinant PbDHAR exhibited enzymatic activity (19.84 i.mnol/min per mg) and high affinity (a Krn of 0.08 mM) towards the substrates dehydroascorbate (DHA). Moreover, the recombinant PbDHAR was a thermostable enzyme, and retained 77% of its initial activity at 55℃. The present study is the first to provide a detaile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HAR in P. bunge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NING 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enzyme activity gymnosperm.
原文传递
普通小麦中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TaDHAR)基因的克隆与生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余春梅 杨艳萍 +5 位作者 刘鑫燕 周蓉 华梁 魏贺 丁胜杰 王道文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83-1489,共7页
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六倍体普通小麦中获得了两个不同的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TaDHAR)基因的cDNA克隆。器官表达模式分析表明,这两个TaDHAR基因(暂时命名为TaDHAR1和TaDHAR2)在小麦根、茎、叶、幼穗以及开花后10d、20d和30d的种子中均有... 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六倍体普通小麦中获得了两个不同的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TaDHAR)基因的cDNA克隆。器官表达模式分析表明,这两个TaDHAR基因(暂时命名为TaDHAR1和TaDHAR2)在小麦根、茎、叶、幼穗以及开花后10d、20d和30d的种子中均有表达,为组成型表达基因。原生质体表达实验表明,两个基因的产物均可能定位在细胞质中。在细菌中表达并提纯了两个基因的重组蛋白。体外生化测定表明两个重组蛋白均具有将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成抗坏血酸的能力,其最适pH为7.5,在37oC时的活性比25oC高,但25oC条件下pH6.0和7.0时,两个DHAR蛋白的活性显著不同。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揭示TaDHAR基因在小麦抗坏血酸代谢中的生理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抗坏血酸 双脱氢抗坏血酸 表达模式 酶活
原文传递
植物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侯艳霞 张文鑫 +2 位作者 杨婧 李小艳 郭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7年第2期28-29,32,共3页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是AsA-GSH循环中能够促进抗坏血酸再生的关键酶。文章从植物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发现、功能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该酶的深入研究及其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研究
下载PDF
不同蔬菜产品器官抗坏血酸含量与其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坤 韩道杰 +2 位作者 许贞杭 王英华 于贤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7-262,共6页
以抗坏血酸(AsA)含量差异较大的甜椒、番茄、马铃薯、萝卜和黄瓜的产品器官为试材,研究不同发育期产品器官AsA含量与其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蔬菜不同发育期产品器官AsA含量与DHAR和GalLDH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5种蔬菜产... 以抗坏血酸(AsA)含量差异较大的甜椒、番茄、马铃薯、萝卜和黄瓜的产品器官为试材,研究不同发育期产品器官AsA含量与其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蔬菜不同发育期产品器官AsA含量与DHAR和GalLDH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5种蔬菜产品器官形成末期AsA含量与其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得知,AsA含量与DHAR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9423,P<0.05),与GalLDH活性的相关性也较显著(r=0.8597,P<0.10);AsA+DHA含量与GalLDH活性相关性明显(r=0.7904,P<0.15)。AsA含量与MDHAR、AAO和APX活性无显著相关性。这说明不同物种蔬菜产品器官AsA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与其GalLDH和DHAR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密切相关,MDHAR、AAO和APX活性不是影响AsA含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产品器官 抗坏血酸含量 半乳糖内酯脱氢酶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下载PDF
茶树DHAR酶基因的克隆与非生物胁迫响应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婧愉 滕瑞敏 +2 位作者 李辉 刘昊 庄静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3-994,共12页
利用RT-PCR技术从茶树‘龙井43’cDNA中克隆得到1个编码茶树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CsDHAR,该基因全长639 bp,编码212个氨基酸,属于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超级家族成员,具较高保守性。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CsDHAR蛋白与拟南芥DHAR1、DHAR... 利用RT-PCR技术从茶树‘龙井43’cDNA中克隆得到1个编码茶树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CsDHAR,该基因全长639 bp,编码212个氨基酸,属于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超级家族成员,具较高保守性。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CsDHAR蛋白与拟南芥DHAR1、DHAR2进化关系近,在不同物种间,与毛果杨、胡杨等植物亲缘关系较近;理化性质分析表明CsDHAR属于亲水性蛋白;结构分析表明CsDHAR蛋白具典型功能结构域,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构成。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CsDHAR在茶树叶片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差异不显著;对‘龙井43’与‘安吉白茶’中CsDHAR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龙井43’在低温、高温处理4 h表达量最高、干旱和高盐处理24 h表达量最高;‘安吉白茶’在高温、高盐处理4 h表达量最高,干旱处理2 h表达量最高。不同逆境胁迫下CsDHAR均被诱导表达,表明该基因参与茶树响应逆境胁迫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序列特性 逆境响应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哈密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的鉴定及冷胁迫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文 张琴 +4 位作者 宁明 周发科 杨新泉 单春会 唐凤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7-125,共9页
为阐明哈密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基因的基本性质及在响应冷胁迫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基于生物信息学对2个哈密瓜DHAR基因(CmDHAR)的基本信息、多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关系、共线性关系、基因结构域特征、... 为阐明哈密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基因的基本性质及在响应冷胁迫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基于生物信息学对2个哈密瓜DHAR基因(CmDHAR)的基本信息、多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关系、共线性关系、基因结构域特征、蛋白质三级结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冷胁迫下的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含量、DHAR活力、DHAR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CmDHAR编码蛋白氨基酸的长度分别为297 aa与206 aa,等电点分别为8.67与5.99,分子质量为33 082.9 Da与22 891.6 Da。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CmDHAR基因具有保守性较高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N端功能结构域。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CmDHAR包含6个外显子、6个保守基序、3类顺式作用元件。共线性分析表明哈密瓜与西葫芦、笋瓜和南瓜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更为接近。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CmDHAR2主要包含α-螺旋、无规卷曲、延伸链和β-转角等。蛋白互作分析表明CmDHAR家族蛋白与哈密瓜其他GST家族蛋白之间联系紧密。冷胁迫下耐冷型哈密瓜"伽师瓜-310"中的AsA含量、DHAR活力及CmDHAR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不耐冷型的"金皇后-308"。GSEA结果表明CmDHAR基因参与结构分子活性、大分子复合物、细胞膜封闭内腔以及抗氧化活性等生物过程。本研究阐明了CmDHAR的生物信息学特点,证明了DHAR基因在哈密瓜抵御冷胁迫过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谷胱甘肽-S-转移酶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冷胁迫
下载PDF
橡胶树HbDHAR2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双江 冯成天 +4 位作者 胡义钰 袁坤 刘进平 王真辉 刘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2,共8页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通过调节抗坏血酸水平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明确橡胶树DHAR基因的序列特征、表达特性以及潜在的生物学功能,采用RT-PCR技术,从橡胶树中克隆了DHAR基因HbDHAR2。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639 bp...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通过调节抗坏血酸水平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明确橡胶树DHAR基因的序列特征、表达特性以及潜在的生物学功能,采用RT-PCR技术,从橡胶树中克隆了DHAR基因HbDHAR2。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639 bp,编码212个氨基酸。预测HbDHAR2蛋白等电点为5.69,分子量为23.82 ku,是一个亲水蛋白。HbDHAR2蛋白含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N-端结构域和GST C-端DHAR结构域,属于GST超家族DHAR亚类。序列比对表明,HbDHAR2与木薯MeDHAR2和蓖麻RcDHAR2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组织表达谱分析显示,HbDHAR2在根、树皮、胶乳、成熟叶、衰老叶、嫩梢、雌花和雄花中均有表达,其中表达量最高的组织为嫩梢,表达量最低的组织为根。乙烯利(ETH)、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脱落酸(ABA)、过氧化氢(H2O2)、甲基紫精(MV)、低温、干旱和高盐等处理均能诱导HbDHAR2的表达。由此推测,HbDHAR2可能在橡胶树抵御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作用。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橡胶树HbDHAR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克隆 表达分析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星星草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PtDHAR)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聂玉哲 张晓磊 +2 位作者 许志茹 张旸 李玉花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3-588,共6页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是抗坏血酸代谢循环中的关键酶,在多种植物中与抗胁迫相关。为了获得抗盐碱植物星星草中该基因序列,利用RACE技术,从星星草中克隆出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PtDHAR)的cDNA全长序列,其GenBank登录号为HM125046。PtDHAR...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是抗坏血酸代谢循环中的关键酶,在多种植物中与抗胁迫相关。为了获得抗盐碱植物星星草中该基因序列,利用RACE技术,从星星草中克隆出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PtDHAR)的cDNA全长序列,其GenBank登录号为HM125046。PtDHAR cDNA核苷酸序列长度为987bp,开放阅读框为639bp,编码213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具有很高的同源性。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盐碱胁迫下表达量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星草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条锈菌侵染慢锈性小麦品种川麦107后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梁根云 姬红丽 +4 位作者 章振羽 魏会廷 康振生 彭云良 李跃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5-340,共6页
为了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上研究小麦的慢条锈性机制,运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条锈菌侵染的2个小麦品种(川麦107和80-8)的对照和发病14 d叶片的差异表达蛋白,从2-D图谱上找到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点P5是在接种并发病的川麦107中新诱导出... 为了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上研究小麦的慢条锈性机制,运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条锈菌侵染的2个小麦品种(川麦107和80-8)的对照和发病14 d叶片的差异表达蛋白,从2-D图谱上找到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点P5是在接种并发病的川麦107中新诱导出的一个差异蛋白质。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获得6个蛋白质的肽指纹图谱(PMF),数据库搜索鉴定出2个蛋白质。这2个蛋白质是磷酸核酮糖激酶(Phosphoribulokinase,PRK)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慢条锈性 差异表达蛋白 肽指纹图谱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棉花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学宁 杜军伟 李鸿彬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542-545,共4页
为进一步探讨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生物学功能,克隆棉花的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对该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和分析。通过RT-PCR方法扩增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全长,利用BamH I和Xhol I酶切位点将其克隆至组氨酸(hi... 为进一步探讨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生物学功能,克隆棉花的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对该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和分析。通过RT-PCR方法扩增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全长,利用BamH I和Xhol I酶切位点将其克隆至组氨酸(histidine,His)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βD-5-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用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并用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表达的pET28a-DHAR蛋白。结果表明:重组体PET28a-DHAR经测序和酶切鉴定证实构建成功。导入大肠杆菌BL21进行表达,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高效表达,相对分子量为26 kD左右,并获得了纯化的His-DHAR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青花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oDHAR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国裕 康俊根 +2 位作者 张延国 程智慧 王晓武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1-756,共6页
以一个与甘蓝显性核不育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的序列为信息探针,通过在NCBI与TAIR网站数据库中进行同源EST序列搜索,经人工拼接、RT-PCR、PCR克隆与序列分析,获得了青花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dehydroascorbatereductase基因的cDNA与DN... 以一个与甘蓝显性核不育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的序列为信息探针,通过在NCBI与TAIR网站数据库中进行同源EST序列搜索,经人工拼接、RT-PCR、PCR克隆与序列分析,获得了青花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dehydroascorbatereductase基因的cDNA与DNA全长序列,命名为BoDHAR。并利用双链接头介导PCR的染色体步行技术(genomewalking)克隆了其上游644bp的5′端序列。所获的BoDHAR基因全长1486bp,存在两个内含子,DNA编码区序列633bp,编码210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BoDHAR与同源基因AT1G19570.1cDNA序列有82.3%的一致性,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79.6%的一致性;编码的水溶性蛋白存在多个磷酸化位点;5′端上游区存在明显的转录调控序列。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BoDHAR在可育系花蕾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不育系花蕾,在花药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它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 ITALICA ) DHAR(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基因克隆 RT-PCR
下载PDF
棉花GhDHAR2基因克隆、功能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1
18
作者 田大鹏 葛娟 +1 位作者 石峰 李鸿彬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69,共5页
通过RT-PCR方法从棉花纤维组织中克隆得到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GhDHAR2的cDNA,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639 bp,编码21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同源性序列对比分析显示,GhDHAR2蛋白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具有典型的功能结构域,包括GST-N家族和GST-C-... 通过RT-PCR方法从棉花纤维组织中克隆得到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GhDHAR2的cDNA,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639 bp,编码21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同源性序列对比分析显示,GhDHAR2蛋白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具有典型的功能结构域,包括GST-N家族和GST-C-DHAR家族的功能结构域;进化树分析显示GhDHAR2和拟南芥AtDHAR2在进化关系上较近。将GhDHAR2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将重组载体pET28a-GhDHAR2转入到表达菌株BL21(DE3)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出重组GhDHAR2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显示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8 kD,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较高的DHAR活性。首次克隆了棉花GhDHAR2基因,通过结构域分析其可能的作用,并成功进行蛋白体外表达及酶活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DHAR酶活力
下载PDF
苹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燕子 马锋旺 +1 位作者 张军科 梁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9-183,共5页
以皇家嘎拉苹果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合成cDNA第一链后,先利用巢式PCR获得苹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基因中间片段,再利用3-′RACE方法进一步获得3′末端核酸序列,共得到840 bp包含完整3′末端的DHAR基因cDNA片段,其序列与烟草、水... 以皇家嘎拉苹果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合成cDNA第一链后,先利用巢式PCR获得苹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基因中间片段,再利用3-′RACE方法进一步获得3′末端核酸序列,共得到840 bp包含完整3′末端的DHAR基因cDNA片段,其序列与烟草、水稻、番茄中DHAR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大于70%,证明所克隆到的核苷酸片段确为苹果DHAR基因cDNA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克隆 3'-RACE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江南卷柏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分子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成子硕 兰婷 +2 位作者 李迪 杨海灵 曾庆银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84,共9页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在植物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江南卷柏中克隆到2个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分别命名为SmDHAR1和SmDHAR2。SmDHAR1和SmDHAR2分别编码218和24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分别是23....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在植物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江南卷柏中克隆到2个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分别命名为SmDHAR1和SmDHAR2。SmDHAR1和SmDHAR2分别编码218和24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分别是23.97 kDa和27.33 kDa。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这2个基因分别含有5和6个内含子。器官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这2个基因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是组成型表达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了2个基因的重组蛋白。酶活性分析显示SmDHAR1和SmDHAR2蛋白对底物DHA的活性有显著差异,分别是19.76和0.17μmol/(min.mg)。热力学稳定性分析显示这2个重组蛋白的热力学稳定性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基因结构与酶学性质的差异预示着这2个基因可能存在功能上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卷柏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克隆 蛋白表达 酶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