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生物技术改良退化土壤的效果——以黄花草木樨改良盐碱化土壤为例 被引量:29
1
作者 汤洁 李月芬 +2 位作者 林年丰 郭平 杨有德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1期51-53,60,共4页
通过对种植黄花草木樨样地的监测,根据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了退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种植黄花草木樨后,土壤脱盐率较高,土壤中盐分含量、pH值、交换性钠和碱化度明显降低,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黄花草木樨还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的... 通过对种植黄花草木樨样地的监测,根据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了退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种植黄花草木樨后,土壤脱盐率较高,土壤中盐分含量、pH值、交换性钠和碱化度明显降低,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黄花草木樨还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能,使土壤中小于0.001 mm和0.001~0.005 mm的粘粒减少,0.05~0.25 mm的砂粒增加,土壤体积质量变小,孔隙度增大.这一生物技术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的特点.黄花草木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改良退化土壤的一种优良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退化土壤 黄花草木樨 盐碱化土壤 生物技术 有机质 孔隙度
下载PDF
高寒退化与未退化草甸土壤下匍匐茎鹅绒萎陵菜的克隆生长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25
2
作者 沈振西 陈佐忠 +2 位作者 王彦辉 张镜锂 周华坤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332-1336,共5页
通过鹅绒萎陵菜的野外移栽试验 ,分析了在矮嵩草草甸土壤和退化草甸土壤下该种植物的克隆繁殖特征 .结果表明 ,在母株产生的匍匐茎数量、母株高度和叶片大小在两类不同土壤下没有明显差异 .母株叶片数、匍匐茎的粗度、匍匐茎长度以及间... 通过鹅绒萎陵菜的野外移栽试验 ,分析了在矮嵩草草甸土壤和退化草甸土壤下该种植物的克隆繁殖特征 .结果表明 ,在母株产生的匍匐茎数量、母株高度和叶片大小在两类不同土壤下没有明显差异 .母株叶片数、匍匐茎的粗度、匍匐茎长度以及间隔子的长度有较明显的差异 .在退化草甸土壤中母株叶片较多 ,匍匐茎长度和间隔子长度明显较长 ,匍匐茎直径也明显较大 .在退化草甸环境中 ,由于土壤养分相对较缺乏 ,鹅绒萎陵菜可能通过增加母株叶片的数量 ,尽可能多地积累光合产物 ,来保证匍匐茎的生长 ,匍匐茎也以增加粗度和增加长度来尽量增强其觅食能力 .鹅绒萎陵菜在生物量投资分配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与退化草甸土壤环境相比 ,在未退化草甸土壤中 ,鹅绒委陵菜克隆母株和分株的生物量均明显偏向地下部分 (根系 )的投资 ,以期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养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土壤 鹅绒萎陵菜 克隆生长 生物量分配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退化土壤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薛建辉 周之栋 吴永波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5-145,共11页
喀斯特山地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特点导致其土壤发育缓慢、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在人为活动干扰下极易退化形成石漠化景观。笔者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成因与治理措施,喀斯特山地土壤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喀斯特山地退化土壤不同类... 喀斯特山地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特点导致其土壤发育缓慢、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在人为活动干扰下极易退化形成石漠化景观。笔者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成因与治理措施,喀斯特山地土壤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喀斯特山地退化土壤不同类型修复技术和修复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的改良作用,并通过收集相关文献数据,采用Meta统计分析方法,比较和分析了生物炭、化肥、有机肥、化肥有机肥混施、生物炭基肥、生物覆盖和生物结皮等不同措施对喀斯特退化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分、土壤侵蚀、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类群多样性的影响差异和作用机理。总结认为:喀斯特山地土壤生态系统是植被恢复的重要基础,改善土壤质量是提升喀斯特植被生态修复成效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施用生物炭和生物结皮技术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保水性能,具有显著的土壤改良效应;施用生物炭和生物炭基肥对土壤肥力的改良效应更为显著;生物覆盖技术可显著降低土壤侵蚀量。今后应在不同区域喀斯特山地退化土壤生态修复关键限制因子辨识、土壤改良集成技术对喀斯特退化土壤的生态修复效果、新型生物炭基菌肥研发、土壤固碳增汇技术等领域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退化土壤 生态修复技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炼山后间种绿肥对杉木林退化地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爱琴 马祥庆 何智英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69-374,共6页
针对传统炼山清理迹地短期内速效养分大量增加, 随后雨季来临, 地表裸露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的现实, 通过建立径流场, 进行间种绿肥对杉木林退化地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及林木生长影响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在杉木炼山林地间种不同种类的... 针对传统炼山清理迹地短期内速效养分大量增加, 随后雨季来临, 地表裸露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的现实, 通过建立径流场, 进行间种绿肥对杉木林退化地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及林木生长影响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在杉木炼山林地间种不同种类的绿肥可减少林地17-76 % ~52-25 % 的土壤侵蚀量, 而且间种绿肥后林地物理性质及养分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 林地表层土壤养分大量富集, 提高了林地养分有效性和供应水平, 同时间种绿肥对杉木幼林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炼山后间种绿肥是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的杉木传统炼山制度变革技术。表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山 绿肥 退化地 林地土壤改良 杉木
下载PDF
西藏高原退化土壤的生物学肥力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钱成 彭岳林 +1 位作者 贾钧彦 魏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85-1190,共6页
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对施肥条件下退化山地灌丛草原土生物学肥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施肥状态下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试前呈微弱下降,施肥条件下土壤生物学肥力呈现出相对一致的特征,表现在耕层土壤有机质相对较高的... 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对施肥条件下退化山地灌丛草原土生物学肥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施肥状态下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试前呈微弱下降,施肥条件下土壤生物学肥力呈现出相对一致的特征,表现在耕层土壤有机质相对较高的积累速率、腐殖质结构明显改善以及土壤细菌的显著增殖等方面,但土壤微生物区系仍处于极不协调状态;随着有机肥或化肥的递增,0~30和30~6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均有显著提高的趋势,其年均累积量分别达1.35和0.67g·kg^-1;0~30和30~60cm土层腐殖质碳占有机碳比重、胡敏酸碳占腐殖质碳比重亦均随有机肥或化肥递增而趋于提高;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细菌的繁殖与活动均具有极为显著的促进作用,2~30和30~60cm土层细菌数量与有机质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r=0.7194、0.6042),对土壤真菌、放线菌的影响则不甚明显;多数施肥处理下,不同土层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低于不施肥处理,耕层土壤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呈负相关(r=-0.47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土壤 土壤培肥 生物学肥力 西藏高原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对土壤养分的表层聚集与吸附固持效应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芳芳 肖波 +1 位作者 李胜龙 孙福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92-1602,共11页
【目的】生物结皮的广泛发育可显著影响表层土壤养分状况,在土壤养分积累和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淋溶实验和吸附试验研究其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以黄土高原质地不同的风沙土和黄绵土为对象,分别选取有生物结皮覆盖和无结皮覆盖... 【目的】生物结皮的广泛发育可显著影响表层土壤养分状况,在土壤养分积累和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淋溶实验和吸附试验研究其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以黄土高原质地不同的风沙土和黄绵土为对象,分别选取有生物结皮覆盖和无结皮覆盖的地块,分析生物结皮层、结皮层下0—2、2—5和5—10 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全碳、全氮、全磷含量,研究生物结皮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其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规律。以Cl^(−)、K^(+)、Ca^(2+)为示踪离子开展土壤淋溶实验,分析其淋出土壤的特征;淋溶实验结束后,测定包括结皮层在内的各土层离子吸附解析量。【结果】1)生物结皮层(约2 cm厚)养分含量是无结皮土壤的0.43~10.51倍。生物结皮覆盖下0—10 cm土壤的养分含量均高于对应深度的无结皮土壤,有机质、全碳、全氮、全磷含量比无结皮土壤增加了1.4%~184.9%。2)生物结皮层的养分含量比其下层土壤提高了38.2%~557.1%,而无结皮的表层(0—2 cm)土壤养分含量仅比其下层土壤提高了13.4%~213.9%,这表明生物结皮增强了土壤养分的表层聚集。3)生物结皮覆盖土壤中添加的养分在相同条件下相较于无结皮土壤更难以淋出;除易淋溶的Cl^(−)全部淋出外,K^(+)和Ca^(2+)未被全部淋出,且在生物结皮覆盖土壤中的累积淋出量比无结皮土壤低21.9%~47.4%。淋溶实验结束后结皮层的Cl^(−)、K^(+)、Ca^(2+)含量均显著高于无结皮(8.8%~340.4%)和结皮下层土壤(14.5%~62.7%)。4)生物结皮显著增加了土壤对Cl^(−)、K^(+)、Ca^(2+)的吸附量,其增加幅度为27.8%~118.1%,且生物结皮层对不同离子吸附能力的强弱依次为Ca^(2+)>K^(+)>Cl^(−)。【结论】与无结皮土壤相比,生物结皮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并促进土壤养分的表层聚集,同时提升土壤对养分的吸附与固持能力,因而有利于退化贫瘠土壤的养分积累,在干旱和半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土 黄绵土 土壤养分 养分吸附 养分淋溶 退化土壤
下载PDF
西藏中部农田土壤复退过程中的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钱成 蔡晓布 +3 位作者 薛会英 陈芝兰 彭岳林 张永青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6,共5页
在西藏中部春播条件下,就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剖面微生物区系及其主要生理类群变化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放线菌、纤维素分解菌的土体差异较大,并主要集中于耕层;真菌、固... 在西藏中部春播条件下,就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剖面微生物区系及其主要生理类群变化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放线菌、纤维素分解菌的土体差异较大,并主要集中于耕层;真菌、固氮菌的土体差异则极小。2~30,31~60cm土层土壤细菌在微生物区系构成中均占绝对优势,化肥对调控土壤细菌数量具有重要作用。不同培肥方式对2~30,31~60cm土层土壤真菌、固氮菌以及2~30cm土层土壤放线菌的繁殖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30,31~60cm土层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均呈负相关。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有机质的相互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对提高土壤有效氮、有效磷亦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退化土壤 培肥方式 微生物特征 土壤复退性能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Present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saline-alkali soil in west Jilin Province 被引量:9
8
作者 LIU Hui-qing, XU Jia-wei, WU Xiu-qin (Institut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1年第3期321-328,共8页
Taking west Jili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assessment index of salinization, and based on it,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line-alkali soil in the 1980s and the 1... Taking west Jili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assessment index of salinization, and based on it,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line-alkali soil in the 1980s and the 1990s in west Jilin and analyze i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in detail.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salinization was also inferred by comparing the saline-alkali soil of the 1980s with that of the 1990s. Finally, the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leading to salinization are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ine-alkali soil west Jilin SALINIZATION degraded soil
下载PDF
强还原处理中pH对硫酸根去除效果及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孟天竹 朱同彬 +1 位作者 张金波 蔡祖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强还原灭菌法(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即淹水加有机物料创造强还原条件,可以有效修复退化土壤,但对硫酸根(SO42–)去除效率低。为探索RSD处理时p H对SO42–去除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取SO42–积累严重的退化蔬菜地土壤(SO42... 强还原灭菌法(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即淹水加有机物料创造强还原条件,可以有效修复退化土壤,但对硫酸根(SO42–)去除效率低。为探索RSD处理时p H对SO42–去除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取SO42–积累严重的退化蔬菜地土壤(SO42–-S 939 mg/kg),设置5个处理:淹水(CK);淹水+紫花苜蓿(RSD0);淹水+紫花苜蓿+石灰,调节土壤至不同p H(分别标记为RSD1、RSD2和RSD3)。培养结束后CK处理中SO42–含量仍高达S 691 mg/kg,显著高于RSD处理中SO42–含量。在RSD处理中,SO42–含量随着p H的提高而下降,但其他形态硫含量显著升高,且施加石灰处理的土壤中总硫含量高于不加石灰的处理。由此说明,在强还原处理时施用石灰生成硫酸钙沉淀,可有效降低SO42–含量,但不利于降低总硫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土壤 RSD 石灰 SO42–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区林草间作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沛 张雷一 +4 位作者 纪署光 李卫 姚斌 郑广 李昭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9-1557,共9页
林草间作具有水源涵养、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多重优势,是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恢复较为理想的模式之一。为了探讨林草间作对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在贵州省关岭县板贵乡选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林草间作具有水源涵养、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多重优势,是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恢复较为理想的模式之一。为了探讨林草间作对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在贵州省关岭县板贵乡选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拉巴豆(Dolichos lablab)间作、花椒+雀稗(Paspalum thunbergii)间作及单作花椒3种模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与花椒单作相比,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均有所增加,土壤pH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其中真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0-10 cm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10-20 cm土壤中有效磷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0-10 cm土壤中细菌数量与有效磷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真菌数量与有机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5),与全氮、有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pH显著负相关(P<0.05);10-20 cm土壤中细菌数量与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真菌数量与pH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花椒和牧草构成的林草间作生态恢复模式在提高土壤养分、增加微生物数量方面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林草间作 土壤养分 微生物 植被恢复 退化土壤
下载PDF
不同恢复年限退化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宝玲 郑祥洲 +3 位作者 余居华 丁洪 骆社周 张玉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99,共8页
为明确退化土壤在不同恢复年限下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规律,以福建长汀县退化红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时空替代法,选取5个典型的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样地,分别为裸地,恢复7、17、23、35a的马尾松(Pinusmassoniana)人工林,采用Bremner酸水解法研... 为明确退化土壤在不同恢复年限下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规律,以福建长汀县退化红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时空替代法,选取5个典型的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样地,分别为裸地,恢复7、17、23、35a的马尾松(Pinusmassoniana)人工林,采用Bremner酸水解法研究土壤有机氮各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恢复年限为7、17、23、35a的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2.57、3.71、4.00、5.57倍,且主要以酸解性氮形态存在。酸解性氮和非酸解性氮含量均随全氮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1),但植被恢复提高了非酸解氮比例,降低了酸解性氮比例。土壤氨态氮、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未知态氮含量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而提高;酸解性总氮含量与氨态氮、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未知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线性回归斜率表明,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增加的酸解性总氮中12.4%为氨态氮、47.3%为氨基酸态氮、35.2%为酸解未知态氮、5.1%为氨基糖态氮。植被恢复降低了氨态氮组分占酸解性总氮的比例,提高了氨基酸态氮组分占酸解性总氮的比例。有机氮组分特征变化影响土壤氮素供应与贮存能力。该研究结果可为退化土壤恢复过程养分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年限 退化土壤 有机氮组分
下载PDF
应用皇竹草改良退化土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崇坚 刘发光 林昌华 《韶关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4-47,共4页
通过对在盐碱土和污染土上种植皇竹草试验的监测,探讨其在退化土壤改良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皇竹草能直接种植于盐碱土中,并能显著降低盐碱土的pH值,可溶性盐以及Na的含量亦显著下降达25%左右.经客土后,皇竹草能在污染土中正常生... 通过对在盐碱土和污染土上种植皇竹草试验的监测,探讨其在退化土壤改良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皇竹草能直接种植于盐碱土中,并能显著降低盐碱土的pH值,可溶性盐以及Na的含量亦显著下降达25%左右.经客土后,皇竹草能在污染土中正常生长,其对重金属微量元素Zn、Mn、Fe、Cu等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退化土壤改良试验还显示,皇竹草能明显改善其土壤肥力,并获得可观的生物产量.因而,皇竹草可作为退化土壤改良的优良植物种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竹草 退化土壤 盐碱土 重金属污染土
下载PDF
西藏中部退化土壤在不同培肥措施下的肥力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晓布 张永青 +4 位作者 钱成 陈芝兰 熊伟 薛会英 普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3,共9页
于西藏中部春播条件下就不同培肥方式对退化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影响以及土壤肥力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化肥、有机肥 ,特别是有机 -无机肥配合施用在协调土壤环境 ,促进以细菌为主导的土壤微生物繁殖以及土壤... 于西藏中部春播条件下就不同培肥方式对退化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影响以及土壤肥力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化肥、有机肥 ,特别是有机 -无机肥配合施用在协调土壤环境 ,促进以细菌为主导的土壤微生物繁殖以及土壤有机质、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和土壤养分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退化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呈现出变化特征的相对一致性 ,并在总体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恢复态势 ,突出地反映了高原高寒以及干旱、半干旱条件下退化土壤所具有的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肥力恢复及结构重建的可能性及其潜力。石灰性土壤条件下 ,耕层土壤有机质以及不同土层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的绝对增长量较大。同时 ,不同培肥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真菌、固氮菌以及耕层土壤放线菌的繁殖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不同土层土壤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土壤 土壤剖面 培肥方式 肥力特征 西藏
下载PDF
间作紫云英对退化土壤中猕猴桃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赖瑞联 程春振 +4 位作者 冯新 高敏霞 陈文光 吴如健 陈义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87-1291,共5页
为研究间作绿肥对退化土壤中猕猴桃生长的影响,试验以东红猕猴桃为材料,研究了间作紫云英后退化土壤中猕猴桃成活率、茎叶生长情况以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等。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紫云英间作的试验组猕猴桃长势良好,株高、株径、叶片数... 为研究间作绿肥对退化土壤中猕猴桃生长的影响,试验以东红猕猴桃为材料,研究了间作紫云英后退化土壤中猕猴桃成活率、茎叶生长情况以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等。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紫云英间作的试验组猕猴桃长势良好,株高、株径、叶片数、叶面积和单叶重均显著提高,但叶绿素含量并未发生明显改变。此外,间作紫云英后猕猴桃光系统Ⅱ(Photosystems,PSⅡ)实际光合效率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明显。表明间作紫云英能够有效促进退化土壤中猕猴桃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紫云英 退化土壤 生长
下载PDF
Quality and Crop Yield Potential of Moderately Degraded Alfisols Under Different Nutrient Inputs and Cropping Patterns 被引量:2
15
作者 Wiqar AHMAD Farmanullah KHAN +1 位作者 Zahir SHAH Muhammad Jamal KHA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35-247,共13页
Crop performance on degraded soil needs special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overcome soil quality limitations. In a 2-year(from summer 2006 to winter 2007–2008) field trial on a moderately degraded Alfisol in Swabi Distr... Crop performance on degraded soil needs special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overcome soil quality limitations. In a 2-year(from summer 2006 to winter 2007–2008) field trial on a moderately degraded Alfisol in Swabi District(34°7′12′′N, 72°28′20′′E), Pakistan,the effects of three cropping patterns, cereal-cereal(CC), cereal-legume(CL), and cereal-cereal and legume intercrop(CLI), were tested in main plots under fou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in sub-plots, including no fertilization(control), farmers' practice(FP, 60:45 kg ha^(-1) N:P_2O_5), recommended dose(RD, 120:90:60 kg ha^(-1) N:P_2O_5:K_2O), and integrated nutrient management(INM, 20 t ha^(-1) farmyard manure integrated with 50% N, 100% P, and K of recommended dose), using a split-plot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The performance of CL was superior than CC in plant height, leaf area index(LAI), cob length, grain yield, biological yield, and grain protein(8%, 26%, 8%, 5%, 10%, and 8% increases, respectively), while CLI confirm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ly in LAI(25%) over CC. Response to nutrient inputs from all sources was in the order of INM > RD > FP > control, and the maximum net economic return by INM(23% and 2.5 times higher than RD and FP, respectively) indicated severe deficiency of both macro-and micro-nutrients in the soil as well as degraded physical properties. Increases in soil organic matter, total N, total mineral N, available P and K, total porosity, and available water-holding capacity by 6%, 34%, 24%, 50%, 13%, 5%, and 7%, respectively, and decrease in soil bulk density by 4% after four crop seasons indicated optimistic changes in soil quality as a result of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from organic and inorganic sources and legumes within crop rotat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keeping the soil covered under cereal-legume rotation crops all year round and treatment with INM(50% N from organic source and 50% from inorganic source) are the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 for sustained production on degraded Alfis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 rotation CROP performance degraded soil farmyard MANURE integrated nutrient management LEGUME INTERCROP sustained production
原文传递
莴笋-空心菜-莴笋种植模式下不同改良剂对退化土壤中植株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容 高明 +4 位作者 叶夏伊 汪文强 刘彬彬 刘江 代文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8-157,共10页
在退化土壤中添加不同改良剂,通过莴笋-空心菜-莴笋的盆栽试验,对比分析了6种改良剂对蔬菜产量、品质、养分的影响,以期为评价改良剂对退化土壤中的植株养分的利用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改良剂处理能有效提高蔬菜产量,其... 在退化土壤中添加不同改良剂,通过莴笋-空心菜-莴笋的盆栽试验,对比分析了6种改良剂对蔬菜产量、品质、养分的影响,以期为评价改良剂对退化土壤中的植株养分的利用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改良剂处理能有效提高蔬菜产量,其中化肥配施生物质灰渣(NPKH)和化肥配施生物肥(NPKW)处理的蔬菜产量增幅最大。2)各处理较CK提高了蔬菜体内NO3--N含量,本试验中莴笋的硝酸盐含量符合GB/T15401规定,未对莴笋品质产生不利影响;而化肥配施改良剂比单施化肥(NPK)有利于降低莴笋中NO3--N含量,以NPKW处理最佳,较NPK处理下降了7.8%~63.0%。与单施化肥相比,NPKH处理提高了蔬菜氨基酸含量,降低了硝酸盐含量,提高了氮肥表观利用率。3)NPKH处理的肥料农学利用率较高,可以有效提高莴笋中全磷、全钾含量,其中全钾含量较CK显著提高了43.4%~58.9%;NPKH和NPKW处理在空心菜种植期间,对氮肥、磷肥、钾肥的农学利用率较高,提高了空心菜对全氮、全磷、全钾营养元素的吸收量。研究表明化肥配施改良剂,特别是化肥配施生物质灰渣或生物肥可以提高蔬菜养分利用率,增加产量的同时降低硝酸盐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生物质灰渣 退化土壤 作物养分
下载PDF
Compost Improves Urban Soil and Water Quality
17
作者 Sally D. Logsdon Pat A. Sauer Martin J. Shipitalo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7年第4期345-357,共13页
Construction in urban zones compacts the soil, which hinders root growth and infiltration and may increase erosion and degrade water quality. The purpose of our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planting prairie grasses ... Construction in urban zones compacts the soil, which hinders root growth and infiltration and may increase erosion and degrade water quality. The purpose of our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planting prairie grasses and adding compost to urban soils should partially mitigate these concerns. We simulated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by removing the topsoil, and compacting the soil by repeatedly driving over it with a tractor. Additionally, treatments included three compost application methods (compost and aeration, rototill and compost, surface compost). Plots were subjected to simulated rainfall applied using overhead sprinklers at a rate of 65 or 72 mm·h-1. Bulk density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surface soil where compost had been added. Compost plus prairie grasse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faster infiltration (63 vs. 52 mm·h-1), slower runoff (4 vs. 25 mm·h-2), less soil loss (25 vs. 119 kg·Ha-1&#183h-1), and reduced loss of ortho P (57 vs. 410 g·Ha-1) compared to plots planted with bluegrass (Poa pratensis L.). A 5 to 7.5 cm thick compost blanket reduced time to runoff (60 min) compared to no compost addition (9 min). Topsoil addition without compost did not develop dark surface soil. Compost additions are recommended to reduce negative effects of urban compaction. Over time, the depth of compost additions decreased, necessitating further ad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graded soil COMPOST RAINFALL SIMULATOR soil Quality
下载PDF
退化土壤竹子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大勇 李耀斌 +2 位作者 梁嗣柳 甘绍泽 莫霞 《广西林业科学》 2007年第2期86-88,92,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在退化土壤上安排3个竹种、3种种植密度、3种抚育管理措施搭配的栽培试验,研究各因素对竹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抚育管理措施之间、竹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施肥后的粉单竹林新竹产量最高,造林后第4年达到35.28 t/hm...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在退化土壤上安排3个竹种、3种种植密度、3种抚育管理措施搭配的栽培试验,研究各因素对竹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抚育管理措施之间、竹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施肥后的粉单竹林新竹产量最高,造林后第4年达到35.28 t/hm2;3个因素对竹林产量的影响力是抚育管理措施>竹种>种植密度。种植竹子后,林地未发生雨水冲刷的现象,竹林下的土壤的理化性质较种植前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土壤 竹子 栽培
下载PDF
温度和冻融对生物炭增强退化土壤吸附镉的影响
19
作者 夏焜 李云桂 +1 位作者 龚梦莎 武彩霞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7期53-60,共8页
以Cd为重金属代表,川西北地区退化土壤为受试土壤,研究温度和冻融2个重要环境条件对生物炭强化退化土壤吸附Cd的影响,以期为高寒地区生物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的增强吸附作用受温度影响较小,而受冻融的影响... 以Cd为重金属代表,川西北地区退化土壤为受试土壤,研究温度和冻融2个重要环境条件对生物炭强化退化土壤吸附Cd的影响,以期为高寒地区生物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的增强吸附作用受温度影响较小,而受冻融的影响不可忽略,且该影响与土壤退化程度和Cd初始浓度有关。低Cd浓度时,冻融后生物炭对轻度和中度退化土壤吸附Cd的增强作用显著下降,但对重度退化土壤吸附Cd的增强作用反而略有提升。影响生物炭对退化土壤增强Cd吸附作用的关键是土壤的退化程度,土壤退化越严重吸附增强越显著。因此,在高寒地区采用生物炭作为土壤调理剂,可有效增强重金属在退化土壤中的吸附截留,降低其环境迁移能力,减少植物吸收带来的环境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冻融 退化土壤 生物炭 吸附
下载PDF
土壤退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卿 郎南军 +1 位作者 苏志豪 蔡烁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1期20-24,共5页
阐述了土壤退化的概念,中国及世界土壤退化概况,国外对土壤退化研究概况,国内土壤退化研究概况,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研究技术现状.分析认为迄今为止国内外大多数研究工作偏重于对特定区域或特定土壤类型的某些土壤性状在空间上的变化或退... 阐述了土壤退化的概念,中国及世界土壤退化概况,国外对土壤退化研究概况,国内土壤退化研究概况,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研究技术现状.分析认为迄今为止国内外大多数研究工作偏重于对特定区域或特定土壤类型的某些土壤性状在空间上的变化或退化的评价,而很少涉及不同退化类型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指出应加强对土壤与土地退化指标评价体系,土壤退化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以及对土壤与土地退化过程、机理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化 退化土壤生态系统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