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环境设计防止犯罪研究与实践30年 被引量:64
1
作者 徐磊青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共4页
讨论了自纽曼提出“可防卫空间”理论30年来,以环境设计防止犯罪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这些研究与实践反映出的多元方法现在被称为“第二代以环境设计防止犯罪”。建议防止犯罪应采用综合方法,重点探讨了如何结合规划及社会和管理的各方面... 讨论了自纽曼提出“可防卫空间”理论30年来,以环境设计防止犯罪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这些研究与实践反映出的多元方法现在被称为“第二代以环境设计防止犯罪”。建议防止犯罪应采用综合方法,重点探讨了如何结合规划及社会和管理的各方面来防止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设计 可防卫空间 犯罪 自然监视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下载PDF
可防卫空间理论与犯罪防预性环境设计 被引量:38
2
作者 刘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88-92,共5页
20世纪70年代初,纽曼的《可防卫空间》系统地探讨了社区环境设计与犯罪预防,标志着一个新研究方向的兴起.虽然对可防卫空间理论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它成功地诱发新一轮的针对城市环境与城市犯罪关联的探索,其中影响较大的要属CPTED(CrimeP... 20世纪70年代初,纽曼的《可防卫空间》系统地探讨了社区环境设计与犯罪预防,标志着一个新研究方向的兴起.虽然对可防卫空间理论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它成功地诱发新一轮的针对城市环境与城市犯罪关联的探索,其中影响较大的要属CPTED(CrimePreventionThroughEnvironmentalDesign),即犯罪防预性环境设计.因此,详细地介绍可防卫空间理论与CPTED的基本内容及相关联系,吸取国外经验,对我国城市和社区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经验 借鉴意义 发展 中国 城市 社区环境 标志 空间理论 关联 系统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犯罪热点制图与防卫空间设计 被引量:21
3
作者 单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7-99,174,共13页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评估与防控城市犯罪风险是全球性政府治理难题,其中城市中心区无疑构成安全治理的核心地带。随着犯罪地理学与环境犯罪学的理论轨迹汇合、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技术)的犯罪制图日臻成熟、从情境预防到空间治理的应对转...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评估与防控城市犯罪风险是全球性政府治理难题,其中城市中心区无疑构成安全治理的核心地带。随着犯罪地理学与环境犯罪学的理论轨迹汇合、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技术)的犯罪制图日臻成熟、从情境预防到空间治理的应对转型,防卫空间研究取得新发展,为城市中心区犯罪治理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两个研究区内近2 000起盗窃犯罪进行犯罪热点制图,可以有效探测路段和网格层面的犯罪热点;精准测算犯罪聚集程度;科学统计犯罪在不同社区、道路及用地属性上的聚集分布状况。基于GIS制图、针对犯罪热点、融合多元策略、坚守道德立场的防卫空间设计,构成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犯罪 犯罪制图 犯罪热点 防卫空间 地理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晓东 《犯罪研究》 2009年第1期54-59,共6页
犯罪情境是一种与犯罪相关联的,可以被犯罪所利用的有利于实施犯罪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犯罪情境预防就是在了解犯罪情境内容基础上,通过研究犯罪主客观情境因素,以社会作为载体和媒介,对犯罪进行预防的理论与方法。采用理论分析... 犯罪情境是一种与犯罪相关联的,可以被犯罪所利用的有利于实施犯罪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犯罪情境预防就是在了解犯罪情境内容基础上,通过研究犯罪主客观情境因素,以社会作为载体和媒介,对犯罪进行预防的理论与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将西方"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与我国犯罪预防的实践相结合,或许可以找到适合于我国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情境预防 主客观情境 犯罪机会 可防卫空间 犯罪风险 死角理论
下载PDF
堡寨聚落防御性空间解构及保护——以冷泉村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郑旭 王鑫 《南方建筑》 2016年第6期19-24,共6页
堡寨聚落的空间防御性通常是在特定时间段内,对区域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具体表现。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逐渐变化,新的村落空间构成摆脱了设防形式,堡寨聚落正处于极度的衰落之中,空间防御体系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对堡寨聚落防御... 堡寨聚落的空间防御性通常是在特定时间段内,对区域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具体表现。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逐渐变化,新的村落空间构成摆脱了设防形式,堡寨聚落正处于极度的衰落之中,空间防御体系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对堡寨聚落防御性空间的研究紧迫而必要。通过对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冷泉古村的分析和实地调查、现场测绘等多种途径,对冷泉古村的空间防御层级构成进行解析,并划定保护区划,提出保护措施。最后,唤起人们对堡寨聚落空间层级的保护意识,以及为堡寨聚落空间的重新塑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堡寨聚落 空间层级 防御性 保护措施 冷泉古村
下载PDF
悖论性、议题张力与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创新谱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志建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4,M0003,共14页
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中最具可视性、可触及性以及复杂性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中“相连的接缝地带”,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好坏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本质上乃是对其悖论属性和议题张力的治理。城市公共空间的悖论属性和“... 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中最具可视性、可触及性以及复杂性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中“相连的接缝地带”,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好坏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本质上乃是对其悖论属性和议题张力的治理。城市公共空间的悖论属性和“元问题”之间的张力决定了必须综合运用“以国家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以及“以使用者为中心”三种治理模式和相应的治理工具。总体上讲,公共空间治理模式和机制创新乃是重视从空间与治理关系视角积极探索的产物。具体而言,二者存在三种关系,即“作为行为塑造因素的空间”“作为中介或作用点的空间”以及“作为治理对象的空间”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治理 空间与治理关系 可防卫空间 治理模式
下载PDF
可防卫空间与城市公共环境设计 被引量:9
7
作者 姜玉艳 周官武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2,共5页
城市公共环境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通过支持和激发有意义的城市公共活动,城市公共环境可以成为城市整体中更为意义重大的组成部分。从可防卫空间理论的四个主要关注角度探讨了城市公共环境与城市公共活动建立良性关系,提... 城市公共环境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通过支持和激发有意义的城市公共活动,城市公共环境可以成为城市整体中更为意义重大的组成部分。从可防卫空间理论的四个主要关注角度探讨了城市公共环境与城市公共活动建立良性关系,提升城市公共环境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环境 可防卫空间 城市公共活动 领域
下载PDF
消极空间的积极应对——长春市某街巷的环境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泉 梁江 《规划师》 2007年第5期79-81,共3页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一些城市的旧区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不合理的城市设计、不足的基础设施配备等缺陷往往会诱发社会问题甚至于滋生犯罪。应依照CPTED理论,通过对城市的物质环境进行规划与设计,创造真正的“人性空...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一些城市的旧区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不合理的城市设计、不足的基础设施配备等缺陷往往会诱发社会问题甚至于滋生犯罪。应依照CPTED理论,通过对城市的物质环境进行规划与设计,创造真正的“人性空间”和“可防卫空间”,从而遏制犯罪,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ED理论 可防卫空间 人性空间 城市公共环境设计
下载PDF
可渗透性环境对盗窃犯罪分布的影响及社会解组的调节作用——兼论街道眼理论与防卫空间理论的适用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延吉 林钦熙 +2 位作者 朱春武 茅明睿 姜冬睿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1-1052,共12页
为揭示街道眼与防卫空间理论的分歧源头和适用条件,论文以北京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整合法律文书、定位服务、街景图像、兴趣点等多源大数据,将犯罪机会与社会生态理论置于同一分析框架,探讨了可渗透性环境对盗窃犯罪分布的影响以及社会... 为揭示街道眼与防卫空间理论的分歧源头和适用条件,论文以北京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整合法律文书、定位服务、街景图像、兴趣点等多源大数据,将犯罪机会与社会生态理论置于同一分析框架,探讨了可渗透性环境对盗窃犯罪分布的影响以及社会解组因素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密度、功能混合度、路网密度、沿街通透性等可渗透性特征与盗窃密度整体呈现正向关联。建成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因社会生态分异而变化,随着居住不稳定性、途经人员流动性、就业人员流动性、人口异质性、社会经济弱势地位等社会解组程度的加深,可渗透性环境的犯罪引致作用将不断放大,防卫空间理论更具适用性。而在社会结构稳定的社区中,街道眼能够发挥自然监控作用,街道眼理论的解释力更强,现实生活中该类社区仍属少数,盲目采用新城市主义设计方法恐会加剧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眼 防卫空间 社会解组 法律文书 犯罪地理
原文传递
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晓东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5-99,共5页
犯罪情境是一种与犯罪相关联的,可以被犯罪所利用的有利于实施犯罪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犯罪情境预防就是在了解犯罪情境内容基础上,通过研究犯罪主客观情境因素,以社会作为载体和媒介,对犯罪进行预防的理论与方法。采用理论分析... 犯罪情境是一种与犯罪相关联的,可以被犯罪所利用的有利于实施犯罪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犯罪情境预防就是在了解犯罪情境内容基础上,通过研究犯罪主客观情境因素,以社会作为载体和媒介,对犯罪进行预防的理论与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将西方"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与我国犯罪预防的实践相结合,找到适合我国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情境预防 主客观情境 犯罪机会 可防卫空间 犯罪风险 死角理论
下载PDF
住区可防卫空间与景观特征量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紫雯 方适明 王蕾 《新建筑》 2013年第5期139-143,共5页
随着我国城市的刑事犯罪案件不断上升,住区安全问题日趋突显。研究主要以杭州等城镇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形状指数、熵值密度等景观特征量化指标,通过对若干现代社区与典型传统住区的景观指标进行量化比较与... 随着我国城市的刑事犯罪案件不断上升,住区安全问题日趋突显。研究主要以杭州等城镇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形状指数、熵值密度等景观特征量化指标,通过对若干现代社区与典型传统住区的景观指标进行量化比较与综合分析发现:城市犯罪案件的发生率与空间格局、景观多样性等有着紧密的关联。城市化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网络结构,使现代社区景观的形状指数与熵值密度大大小于传统住区,邻里联系减少、人际关系冷漠、场所吸引力与安全感降低、户外滞留人数减少、邻里监护功能减退等导致犯罪案件多发。所以,有必要发掘我国传统的居住文化。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提高社区"可防卫空间"的文化生态效应,预防与遏制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犯罪率 可防卫空间 城市生态网络 景观生态学 景观特征量化指标 邻里守护
下载PDF
城市设计中的可防卫性空间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毅超 《安徽建筑》 2009年第4期8-8,21,共2页
文章从空间可防卫体系溯源入手,对安全性作为城市所有特性中最基础的特性作了很好的说明,简单叙述街道眼、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以及可防卫空间等理论。结合城市设计在空间防卫中所能起到的作用,简要提出了几种可防卫空间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 可防卫空间 街道眼 安全性 空间死角
下载PDF
可防卫空间理论下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环境设计研究
13
作者 吴凡 陈德鹏 项腾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1-24,39,共5页
聚焦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现象,对其形成机制及存在问题展开研究,总结其特征及影响。通过对南通市中心区一处典型毗邻隔离住区进行实地调研,运用研究手段发现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引入可防卫空间理论,从空间环境、公共空间、道路空间、人... 聚焦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现象,对其形成机制及存在问题展开研究,总结其特征及影响。通过对南通市中心区一处典型毗邻隔离住区进行实地调研,运用研究手段发现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引入可防卫空间理论,从空间环境、公共空间、道路空间、人际交往四个方面提出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环境设计的可行策略,以期加强居民交流,促进居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毗邻隔离 住区 可防卫空间
下载PDF
犯罪恐惧感与犯罪活动空间分布的匹配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延吉 游永熠 +1 位作者 朱春武 郭华贵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4-1033,共10页
利用北京社会调查、法律文书、兴趣点、路网、定位数据,发现盗窃及暴力犯罪密度对犯罪恐惧感并无显著关联或影响偏弱,犯罪活动与犯罪恐惧感存在“匹配且具高安全性”“匹配且具高危险性”“不匹配且比主观感知更危险”“不匹配且比主观... 利用北京社会调查、法律文书、兴趣点、路网、定位数据,发现盗窃及暴力犯罪密度对犯罪恐惧感并无显著关联或影响偏弱,犯罪活动与犯罪恐惧感存在“匹配且具高安全性”“匹配且具高危险性”“不匹配且比主观感知更危险”“不匹配且比主观感知更安全”等类型。脆弱人群更易高估安全风险;防卫空间及街道眼理论分别适用于解释客观犯罪和主观感知,高密度、混合型、密路网的可渗透环境容易产生比主观感知更危险的情形;物理与社会失序、居住不稳定性会产生比主观感知更安全的情形;高人员流动性及高地位社区的居民则易低估安全风险;出入管控和环境维护能起到减犯罪、降恐惧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感 防卫空间 街道眼 失序 社会解组
下载PDF
减少犯罪率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锐姣 许龙 唐红元 《山西建筑》 2017年第22期1-2,共2页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城市规划、居住区布局、城市中各类空间等与犯罪间的关系,从预防和减少犯罪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很多有益的结论与建议,对国内外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空间环境和建筑设计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并对课题的...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城市规划、居住区布局、城市中各类空间等与犯罪间的关系,从预防和减少犯罪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很多有益的结论与建议,对国内外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空间环境和建筑设计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并对课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空间环境 可防卫空间 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广东城中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向泷 卢淦泉 《政法学刊》 2009年第5期99-103,共5页
广东经济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城中村的大量产生,城中村的治安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尖锐,已经成为广东治安工作全局的重点和难点,只有突破这一难题,才能真正实现广东公安"建为民公安,保南粤平安"的目标。近年来在城中... 广东经济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城中村的大量产生,城中村的治安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尖锐,已经成为广东治安工作全局的重点和难点,只有突破这一难题,才能真正实现广东公安"建为民公安,保南粤平安"的目标。近年来在城中村比较集中的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东莞等主要城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城中村治安综合治理的策略,论文针对这些经验作进一步地探讨和梳理,提出目前应对城中村治安问题应采取的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出租屋 流动人口 治安管理 防卫空间
原文传递
从可防卫性角度看居住区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官武 姜玉艳 《中外建筑》 2004年第6期39-43,共5页
可防卫性是居住区环境质量的必要组成方面。本文探讨了可防卫空间的建构模式和空间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居住区设计和开发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 居住区环境 基础 空间 突出问题 中国 质量 开发 建构模式
下载PDF
医院安全设计——基于本土调研的英国医院建筑预防犯罪设计研究引介与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郝晓赛 董强 《城市建筑》 2015年第19期15-19,共5页
在世界范围内,医院除了存在公共场所的常见治安问题,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医患冲突引发的口头或人身攻击等恶性事件。英国为此开展多项调研,发布防范犯罪的医院建筑设计指南。中国医患矛盾日益尖锐,引介英国研究、呼吁国内同仁关注并开展... 在世界范围内,医院除了存在公共场所的常见治安问题,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医患冲突引发的口头或人身攻击等恶性事件。英国为此开展多项调研,发布防范犯罪的医院建筑设计指南。中国医患矛盾日益尖锐,引介英国研究、呼吁国内同仁关注并开展本土研究意义凸显。本文基于建筑与犯罪关联性研究的发展大背景,阐述英国此类研究的缘起与必要性,之后基于本土需求调研,有选择地介绍英国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并对中国的实践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医院 防卫空间 空间句法分析 设计研究 预防犯罪
下载PDF
基于CPTED理论的犯罪预防措施应用——以日本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亮 《工业设计》 2017年第12期128-129,共2页
最近,具有预防犯罪玻璃和高科技设备的房屋数量增加了。这些策略包括物质成本上升以及"堡垒心态"问题。因此,如果不注意平衡,就有可能造成犯罪预防功能和生活中各种障碍的差异。仅仅从环境之外部分预防犯罪的措施是不够的。... 最近,具有预防犯罪玻璃和高科技设备的房屋数量增加了。这些策略包括物质成本上升以及"堡垒心态"问题。因此,如果不注意平衡,就有可能造成犯罪预防功能和生活中各种障碍的差异。仅仅从环境之外部分预防犯罪的措施是不够的。要充分利用自然性的策略来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如果CPTED(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是从计划阶段执行,那么预防犯罪的措施就可以达到有效和平衡。预防犯罪的玻璃和高科技装置的成本可以降低,如果这样做的话,预防犯罪玻璃和高科技产品的成本就会降低。如果把居民活动也考虑进去,就有可能改善社区领域性和归属感。根据地区和房屋的特点,将犯罪预防策略包括在内是未来设计最基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对象的强化 访问控制 要塞心理 可防御空间
下载PDF
利用建筑设计实施犯罪预防之可行性考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艳霞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4-28,共5页
犯罪预防是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1]。建筑与人类的全部生活发生着广泛的联系,包括人性的阴暗面———犯罪,因此建筑也应力图围绕犯罪预防进行设计。从介绍犯罪场入手,导引出建筑场的理念,进而提出转化建筑场和犯罪场以更好地实施... 犯罪预防是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1]。建筑与人类的全部生活发生着广泛的联系,包括人性的阴暗面———犯罪,因此建筑也应力图围绕犯罪预防进行设计。从介绍犯罪场入手,导引出建筑场的理念,进而提出转化建筑场和犯罪场以更好地实施犯罪预防的策略,并着重从物质预防、心理预防和实例角度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场 建筑场 心理预防 物质预防 可防御的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