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活性聚苯胺电流变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官建国 谢洪泉 过俊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65-967,共3页
高活性聚苯胺电流变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官建国,谢洪泉,过俊石(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4)关键词电流变液,聚苯胺,反掺杂,电荷迁移极化电流变液(ERF)是重要的人工智能材料和高效机电一体化的功能液体[1].... 高活性聚苯胺电流变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官建国,谢洪泉,过俊石(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4)关键词电流变液,聚苯胺,反掺杂,电荷迁移极化电流变液(ERF)是重要的人工智能材料和高效机电一体化的功能液体[1].目前,研究ERF技术的关键是提高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 聚苯胺 反掺杂 ERF
全文增补中
间甲酚溶液中掺杂聚苯胺的氧化-还原行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利 卢苇 +3 位作者 甘孟瑜 陈超 严俊 陈奉强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85-1191,共7页
在有、无外加恒定磁场(0.4T)条件下,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聚苯胺(PAn),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在有/无外电场作用下产物/m-cresol溶液的电导率、pH及其颜色随温度变化的分析表征,系统研究了温度对PAn/m-cresol... 在有、无外加恒定磁场(0.4T)条件下,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聚苯胺(PAn),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在有/无外电场作用下产物/m-cresol溶液的电导率、pH及其颜色随温度变化的分析表征,系统研究了温度对PAn/m-cresol溶液中PAn氧化-还原(掺杂-脱掺杂)行为的影响.溶液电导率和pH的测试结果显示,溶液电导率与溶液中游离掺杂酸的浓度成正比,PAn的掺杂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且在相同温度下,有、无外电场作用时PAn/m-cresol溶液的电导率存在突跃.与无磁场条件下合成的PAn所制备的m-cresol溶液相比,磁场条件下合成的PAn所制备的m-cresol溶液电导率的突跃更加显著.经脱掺杂处理后的PAn/m-cresol溶液的电导率均较低,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极其微弱,且在有、无外电场作用时不发生突跃.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外电场作用下m-cresol溶液中掺杂态的PAn分子发生了取向重排,而脱掺杂的PAn则无此变化.PAn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取向重排及氧化-还原性均与其掺杂程度相关,掺杂程度越高,氧化-还原及取向重排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氧化-还原 脱掺杂 电导率 磁场 电场
下载PDF
Hemoglobin Biocatalyst Polymerization of Aniline by UV-vis Spectraphotometry
3
作者 HUXing CHENDong-ming ZOUGuo-li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EI CAS 2005年第2期460-464,共5页
A biocatalytic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a water soluble and conducting complex of polyaniline (PANI)/sodium dodecylsulfate (SDS) is presented. Hemoglobin is used in SDS anion surfactant.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eded... A biocatalytic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a water soluble and conducting complex of polyaniline (PANI)/sodium dodecylsulfate (SDS) is presented. Hemoglobin is used in SDS anion surfactant.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eded quickly to result in a homogeneous emeraldine-colored dispersion of PANI. Absorption spectra of PANI/SDS in the aqueous dispersions at various pH values confirms that the reversibility of dedoping and redoping process of PANI/SDS and shows that the transition from emeraldine salt to emeraldine base form occurred at about pH 10.0–11.0 in this anionic micellar system. PANI/SDS in the organic solutions dedoped initially and redoped after 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y words hemoglobin BIOCATALYSIS polyaniline dedoping redoping
下载PDF
新型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平 赵学全 +4 位作者 关丽 梁禄生 陈土华 童真 邓文基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0年第4期321-324,共4页
为了研究和开发新型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器件,我们设计、合成了新型齐聚噻吩衍生物:2,3′:4′,2″-三噻吩(I3T),5,5′-二醛基-2,2′:5′,2″:5″,2″′-四噻吩(4T-2CHO)和2,5-(5′-氰基)噻吩基-3,4-噻吩基-噻吩(XT-2CN).以这三种新型... 为了研究和开发新型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器件,我们设计、合成了新型齐聚噻吩衍生物:2,3′:4′,2″-三噻吩(I3T),5,5′-二醛基-2,2′:5′,2″:5″,2″′-四噻吩(4T-2CHO)和2,5-(5′-氰基)噻吩基-3,4-噻吩基-噻吩(XT-2CN).以这三种新型齐聚噻吩衍生物作为活性层,组装了有机电致变色器件,研究了其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发现,在液体电解质中,当施加外加电压时,I3T薄膜的颜色能发生白色和天蓝色的可逆变化,4T-2CHO薄膜的颜色能发生橙黄色和微红色的可逆变化,XT-2CN薄膜的颜色能发生黄色和黄绿色的可逆变化.这些齐聚噻吩衍生物有望作为新型有机电致变色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聚噻吩衍生物 电致变色 电致变色器件
下载PDF
聚吡咯涂层改性的高温自阻断锂离子电池及其性能
5
作者 安海霞 王景平 +2 位作者 杨立 杨百勤 李喜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07-4011,4033,共6页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数码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领域。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一直阻碍着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本实验探索了具有自阻断功能的聚吡咯(PPy)基新型锂离子电池温度敏感电极。...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数码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领域。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一直阻碍着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本实验探索了具有自阻断功能的聚吡咯(PPy)基新型锂离子电池温度敏感电极。首先,在铝箔上涂覆厚度为5μm的具有正温度系数(PTC)特性的PPy涂层,干燥后继续在上面涂覆622活性材料,制备成PPy⁃622复合电极,接着测试了该电极高温前后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该复合电极在室温下的电化学行为与没有PTC涂层的622电极相差很小,但PPy⁃622在140℃左右的高温下具有很明显的PTC行为,电池的容量大幅度下降,PPy涂层能明显保护电池免受热失控。由于PPy的制造成本低,PPy⁃622电极的制备工艺简单,这种新型的PTC电极为构建更安全的锂离子电池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温度敏感电极 正温度系数材料 聚吡咯 脱掺杂
下载PDF
不同态煤基聚苯胺的结构与性能
6
作者 刘春宁 麻晓霞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37,共4页
采用溶液再掺杂法制备了DBSA二次掺杂态煤基聚苯胺(CBP-R-DBSA),得出较佳的二次掺杂条件:时间24 h,温度30℃,酸浓度1.2 mol/L,所得产物电导率为6.08×10-2 S/cm。分析探讨了煤基聚苯胺的掺杂-脱掺杂过程及不同态煤基聚苯胺的结构与... 采用溶液再掺杂法制备了DBSA二次掺杂态煤基聚苯胺(CBP-R-DBSA),得出较佳的二次掺杂条件:时间24 h,温度30℃,酸浓度1.2 mol/L,所得产物电导率为6.08×10-2 S/cm。分析探讨了煤基聚苯胺的掺杂-脱掺杂过程及不同态煤基聚苯胺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原位聚合引入的外加酸与煤大分子酸对聚苯胺具有协同掺杂效应,煤基聚苯胺的掺杂-脱掺杂不完全可逆,煤表面酸性基团的掺杂作用相应减少了聚苯胺链上的掺杂活性点,这限定了DBSA对U-CBP的有效二次掺杂,其掺杂效果逊于乳液聚合原位掺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聚苯胺 掺杂 脱掺杂 原位聚合 乳液聚合
下载PDF
磷酸二次掺杂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小刚 王莉 +2 位作者 金思毅 杨显 胡遵宝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4-670,共7页
采用无模板直接混合法制备了硫酸一次掺杂聚苯胺,经氨水解掺杂得到本征态聚苯胺,然后在磷酸体系中对本征态聚苯胺进行二次掺杂。研究了不同的磷酸浓度,反应时间,搅拌时间等对二次掺杂聚苯胺电导率和产率的影响,得到磷酸二次掺杂聚苯胺... 采用无模板直接混合法制备了硫酸一次掺杂聚苯胺,经氨水解掺杂得到本征态聚苯胺,然后在磷酸体系中对本征态聚苯胺进行二次掺杂。研究了不同的磷酸浓度,反应时间,搅拌时间等对二次掺杂聚苯胺电导率和产率的影响,得到磷酸二次掺杂聚苯胺合成的优化条件,并通过四探针测试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以及电化学测试技术,对掺杂态聚苯胺进行了研究与表征。结果表明,室温下磷酸浓度为1 mol·L^-1,搅拌反应24 h时,磷酸二次掺杂聚苯胺的电导率以及产率达到最大值,电导率为0.25 S·cm^-1,产率达到138.7%。扫描电镜表征显示,磷酸二次掺杂可获得形貌良好的聚苯胺纳米纤维,其长度可达400-600 nm,且纤维直径均匀;紫外谱图和红外谱图表明磷酸能有效的掺杂到本征态聚苯胺中,改善其电导率及产率;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磷酸二次掺杂聚苯胺较一次掺杂聚苯胺有着更好的防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解掺杂 聚苯胺 纳米结构 防腐性能
下载PDF
导电高分子材料浸润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崇军 李星玮 张华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41-47,共7页
综述了具有不同浸润性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制备和性质研究方面的工作进展。根据功能化阶段的不同,从聚合过程、氧化还原过程、后处理过程以及氟化处理过程等四个方面对导电高分子材料浸润性功能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在此... 综述了具有不同浸润性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制备和性质研究方面的工作进展。根据功能化阶段的不同,从聚合过程、氧化还原过程、后处理过程以及氟化处理过程等四个方面对导电高分子材料浸润性功能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在此基础上,简单对比了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并展望了该研究方向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 浸润性 表面粗糙度 掺杂/脱掺杂
下载PDF
掺杂/脱掺杂诱导的聚苯胺织物浸润性开关 被引量:4
9
作者 金俊平 李昕 +1 位作者 张德权 赵莉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198,共7页
以三氟乙酸(TFA)作为掺杂剂,三氯化铁为氧化剂,采用原位化学氧化法制得了具有超疏水性能的聚苯胺/棉布复合导电织物(PANI/CCT),所得织物在外界酸度诱导下发生掺杂/脱掺杂反应而导致其由导电态向绝缘态的转变,从而实现超疏水到超亲水的... 以三氟乙酸(TFA)作为掺杂剂,三氯化铁为氧化剂,采用原位化学氧化法制得了具有超疏水性能的聚苯胺/棉布复合导电织物(PANI/CCT),所得织物在外界酸度诱导下发生掺杂/脱掺杂反应而导致其由导电态向绝缘态的转变,从而实现超疏水到超亲水的可逆、快速变化.研究结果证实上述的超疏水/超亲水可逆的变化来自聚苯胺与纤维的微/纳米结构和TFA的低表面自由能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导电织物 浸润性开关 掺杂/脱掺杂
原文传递
Synthesis of hierarchical Polystyrene/Polyaniline@Au nanostructures of different surface states and studies of their catalytic properties 被引量:2
10
作者 YU Jie GUO WanChun +3 位作者 YANG Mu LUAN Yi TAO JinZhang ZHANG XiaoWei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1211-1217,共7页
We synthesized hierarchical Polystyrene/Polyaniline@Au(PS/PANI@Au) catalysts through a seeded swelling polymerization and in-situ reduction procedure. PS/PANI@Au catalysts possess a core of PS as seed and template, a ... We synthesized hierarchical Polystyrene/Polyaniline@Au(PS/PANI@Au) catalysts through a seeded swelling polymerization and in-situ reduction procedure. PS/PANI@Au catalysts possess a core of PS as seed and template, a PANI shell with fibers and uniform gold nano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The configuration changes of the PANI chains resulting from the doping/ dedoping procedure led to various loading amounts of Au nanoparticles. Reduction of 4-nitrophenol was chosen as the probe reaction to evaluat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supported Au nanocatalysts. The catalytic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edoping treatment of the PS/PANI supports provides stronger coordinative ability to metal nanoparticles as well as more –N= groups, which results in a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towards the reduction of 4-nitrophen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erarchical PS/PANI supported gold catalyst reduction of 4-nitrophenol doping/dedoping treatment
原文传递
加热处理对十二烷基取代聚噻吩导电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王金伟 庞晓露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05年第2期8-10,56,共4页
以化学氧化法制备聚合物然后用碘进行掺杂处理使其导电,用表面电阻率、热失重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十二烷基取代聚噻吩在经反复加热和掺杂处理后的性能和结构变化。表面电阻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在温度达到200℃以上时,该聚合物... 以化学氧化法制备聚合物然后用碘进行掺杂处理使其导电,用表面电阻率、热失重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十二烷基取代聚噻吩在经反复加热和掺杂处理后的性能和结构变化。表面电阻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在温度达到200℃以上时,该聚合物部分或全部丧失导电性。从X-射线光电子能谱可明显观察到空气中氧气参与了加热和掺杂过程并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十二烷基取代聚噻吩掺杂后的热去掺杂过程在较低温度下(低于200℃)其导电性能可以恢复,但在高温下却不可恢复;而其结构经每一次热处理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每一次加热处理都加速其老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聚噻吩 十二烷基 导电性能 加热处理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表面电阻率 物理化学反应 化学氧化法 热失重分析 结构变化 聚合物 掺杂 低温度 可恢复 氧气 老化
下载PDF
聚苯胺掺杂、除掺杂和再掺杂与结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震涛 杨洪业 +1 位作者 王克俭 刘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10期96-101,共6页
掺杂、除掺杂和再掺杂都是获取导电高分子的基本方法。本文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掺杂、除掺杂和再掺杂聚苯胺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和总结了掺杂聚苯胺与除掺杂聚苯胺在结构和... 掺杂、除掺杂和再掺杂都是获取导电高分子的基本方法。本文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掺杂、除掺杂和再掺杂聚苯胺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和总结了掺杂聚苯胺与除掺杂聚苯胺在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差异和规律。本研究的成果不但可以为导电聚苯胺的实用化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塑料 电导率 聚苯胺 掺杂 除掺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