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兴安岭丰林阔叶红松林木质物残体的贮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陈镜园 毕连柱 +4 位作者 宋国华 张伟 王全波 刘妍妍 金光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84,共9页
木质物残体(WD)包括粗木质残体(CWD,直径D≥10 cm)和细木质残体(FWD,1 cm≤D<10 cm),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小兴安岭丰林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30 hm2监测样地木质物残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WD的物种组成、径级结... 木质物残体(WD)包括粗木质残体(CWD,直径D≥10 cm)和细木质残体(FWD,1 cm≤D<10 cm),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小兴安岭丰林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30 hm2监测样地木质物残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WD的物种组成、径级结构、存在形式、腐烂等级的分布及其与林分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样地内D≥1 cm的WD材积为104.26 m3/hm2,其中FWD与CWD的材积比为0.5∶99.5;WD密度的径级分布呈典型的倒"J"形,且以小径级(≤20 cm)的WD为主(52.9%)。WD的材积呈近"J"形,红松WD的材积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增加,其余树种呈近正态分布。WD的存在形式主要以树段、拔根倒和干基折断为主,随着径级增加,树段的密度和材积比例逐渐减小,拔根倒和干基折断的密度和材积比例先增加后减少。CWD的腐烂等级呈近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Ⅲ、Ⅳ等级。WD的总密度与活立木的总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WD的总断面积与活立木的总体积、最大胸径(DBH)、平均DBH均显著负相关(P<0.05)。WD总体积与活立木的总断面积、总体积显著负相关(P<0.05)。总体来看Ⅲ、Ⅵ、Ⅴ腐烂等级WD的密度、断面积和体积均与活立木的基本参数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木质残体 细木质残体 腐烂等级 死亡木 林分因子 阔叶红松林 小兴安岭
原文传递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粗木质残体碳密度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蔡慧颖 邸雪颖 金光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194-8201,共8页
以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9.12 hm^2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粗木质残体(CWD)碳密度的基础特征,揭示其与林分因子和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谷地云冷杉林CWD碳密度为13.25 t C/hm^2,其中云杉(Picea spp.)、冷杉(Abies nephrolepis... 以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9.12 hm^2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粗木质残体(CWD)碳密度的基础特征,揭示其与林分因子和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谷地云冷杉林CWD碳密度为13.25 t C/hm^2,其中云杉(Picea spp.)、冷杉(Abies nephrolepis)、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未知种的CWD碳密度分别为3.59、2.61、3.06和2.85 t C/hm^2。(2)不同腐烂等级下CWD碳密度呈近正态分布,多集中在Ⅱ和Ⅲ等级,分别占总量的42.7%和35.4%。不同径级的CWD碳密度也呈近正态分布,主要分布在30—40 cm和40—50 cm径级上。干中折断、拔根倒、枯立木和干基折断为谷地云冷杉林CWD碳密度的主要存在方式。腐烂等级为Ⅰ和Ⅴ的CWD中,拔根倒的碳密度最高,其他腐烂等级中均为干中折断的碳密度最高。(3)CWD碳密度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其随着林分平均胸径、最大胸径和胸高断面积的增加而下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林分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木质残体 碳密度 腐烂等级 林分因子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亚热带5种树种倒木分解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翰琨 吴春生 +5 位作者 刘亮英 张志坚 黄国贤 刘俊萍 李晓东 刘苑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8-74,共7页
为了探讨亚热带地区倒木分解对土壤C、N的影响,以江西九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运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测定不同分解等级下5种倒木(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木荷Schima superba、杉木Cunninghamia... 为了探讨亚热带地区倒木分解对土壤C、N的影响,以江西九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运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测定不同分解等级下5种倒木(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木荷Schima superb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木质素、纤维素、C、N、密度、含水率以及倒木下土壤的C、N、容重、含水率。结果表明:1)同一分解等级下5种倒木的纤维素、C、N含量差异显著。5种倒木的平均纤维素和C含量在轻度分解等级下分别比在重度分解等级降低了206.3%和28.3%,而平均N含量升高了31.9%。同一分解等级下,常绿阔叶倒木的C、N含量与针叶倒木之间差异显著。在3种(轻、中、重度)分解等级下,常绿阔叶倒木的平均C含量比针叶倒木高16.2%、23.7%和25.3%;平均N含量分别比针叶倒木高12.7%、6.2%和43.5%。2)同一树种倒木下土壤的C、N含量在不同分解等级之间差异显著。5种树种倒木下土壤的平均C、N含量在轻度分解等级下分别比在重度分解等级下高25.8%、35.6%。在3种分解等级下,常绿阔叶倒木下土壤的平均C含量比针叶倒木下土壤显著高了27.0%、21.6%和20.7%;而平均N含量分别比针叶倒木下土壤显著高了21.4%、23.6%和20.8%。3)倒木下土壤C含量与倒木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59,与倒木C/N呈显著负相关,系数为-0.64。倒木下土壤N含量与倒木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52。倒木下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系数为-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地区 树种 倒木 分解等级 土壤 碳和氮
下载PDF
腐烂等级、径级对阔叶红松林木质残体含水率和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韩玉娜 张瑜 金光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目的】含水率和密度是木质残体重要的物理性质。为了更合理地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含量和生产力变化,对阔叶红松林木质残体的含水率和密度进行研究。【方法】以东北典型阔叶红松林中主要树种红松、臭冷杉、枫桦、槭树、椴树、水曲柳... 【目的】含水率和密度是木质残体重要的物理性质。为了更合理地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含量和生产力变化,对阔叶红松林木质残体的含水率和密度进行研究。【方法】以东北典型阔叶红松林中主要树种红松、臭冷杉、枫桦、槭树、椴树、水曲柳、榆树的木质残体为研究对象,对5个腐烂等级(Ⅰ-Ⅴ)下的3个径级(ⅰ-ⅲ)进行取样,分析腐烂等级、径级、树种、结构组分(边材、心材)对木质残体含水率、密度的影响。【结果】随腐烂等级的增加,木质残体含水率显著增加,密度显著降低;除腐烂等级Ⅲ和总体木质残体边材密度显著高于心材外,其余腐烂等级木质残体含水率、密度在边材与心材之间均无显著差异;除腐烂等级Ⅰ的木质残体心材含水率外,其余腐烂等级木质残体边材、心材的含水率和密度在部分树种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木质残体含水率、密度在径级间均无显著差异;径级ⅰ的木质残体边材、心材含水率在部分树种间有显著差异,径级ⅰ、ⅲ的木质残体边材、心材的密度在部分树种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受不同因素的影响,阔叶红松林木质残体的含水率、密度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且腐烂等级以及树种是导致木质残体分解过程中引起含水率、密度显著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残体 含水率 木材密度 腐烂等级 径级 阔叶红松林
原文传递
川西高山峡谷区暗针叶林粗木质残体金属元素贮量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段斐 吴福忠 +3 位作者 杨万勤 肖洒 周蛟 谭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3-630,共8页
普遍存在于森林地表的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元素不断在CWD中积累—释放—转移,是认识植物-土壤金属元素循环的关键纽带.因此以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暗针叶林不同类型不同腐烂等级CWD为... 普遍存在于森林地表的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元素不断在CWD中积累—释放—转移,是认识植物-土壤金属元素循环的关键纽带.因此以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暗针叶林不同类型不同腐烂等级CWD为研究对象,调查其金属元素含量及贮量特征.结果表明:CWD类型和腐烂等级显著影响金属元素含量.CWD中生物必需非重金属元素(K、Ca、Na和Mg)含量分别介于0.29-2.56、2.41-8.13、0.56-1.65和0.34-1.03 g/kg之间,生物必需重金属元素(Cu、Mn和Zn)含量分别介于1.71-6.00、0.03-1.01和0.06-0.73 g/kg之间,非生物必需重金属元素含量(Cr、Cd和Pb)分别介于3.74-34.54、0.07-3.60和0.73-36.10 mg/kg之间.高山峡谷区暗针叶林CWD生物必需非重金属(K、Ca、Na和Mg)总贮量分别为43.77、220.63、40.78和31.37 kg/hm^2,生物必需重金属元素(Cu、Mn和Zn)总贮量分别为0.12、16.11和9.91 kg/hm^2,非生物必需重金属元素(Cr、Cd和Pb)总贮量分别为0.10、0.16和0.72 kg/hm^2.不同类型CWD金属元素贮量表现为倒木>根桩>大枯枝>枯立木,且不同金属元素在相同类型CWD不同腐烂等级之间基本具有相对一致的变化趋势.可见,CWD是高山峡谷区暗针叶林金属元素重要贮存场所之一,其降解过程中金属元素的释放可能是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木质残体 金属元素 腐烂等级 暗针叶林 倒木 物质循环
原文传递
云冷杉红松林掘根倒木及其微立地对凋落叶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佳 段文标 +4 位作者 曲美学 王亚飞 杨习锋 孟思静 兰航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749-9759,共11页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埋藏法,将采集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紫椴(Tilia amurensis)和色木槭(Acer mono)凋落叶按自然比例混合装入袋中,于2019年7月将其埋入云冷杉红松林中不同腐烂等级(Ⅱ、Ⅲ、Ⅳ级)的掘根倒木(UT)及其形成的坑底(PB)...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埋藏法,将采集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紫椴(Tilia amurensis)和色木槭(Acer mono)凋落叶按自然比例混合装入袋中,于2019年7月将其埋入云冷杉红松林中不同腐烂等级(Ⅱ、Ⅲ、Ⅳ级)的掘根倒木(UT)及其形成的坑底(PB)与丘面(MF)以及对照(包括林隙(FG)和林分(IS))等11种微立地下。8—10月每月从每种微立地取回3袋,处理后测定凋落叶的质量、碳、氮、磷含量。采用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不同微立地下凋落叶的质量、分解速率与养分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1)微立地和分解时间对凋落叶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凋落叶分解90天后,各微立地的凋落叶质量残留率排列为:PB(85.64%)>MF(83.09%)>FG(81.33%)>IS(80.93%)>UT(80.27%);(2)各微立地的凋落叶分解速率排列为:k_(IS)=k_(UT)>k_(FG)>k_(MF)>k_(PB);Olson指数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各微立地的凋落叶分解动态;年分解速率k为0.61—1.42,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0.49—1.14 a和2.10—4.92 a。(3)各微立地的凋落叶C残留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表现为释放模式;UT和MF微立地的N、P残留率持续下降,表现为释放;PB微立地的N、P变化模式分别为释放-富集-释放、富集-释放模式,释放均大于富集,最终表现为释放模式。微立地对凋落叶P释放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N释放具有显著影响(P<0.05);微立地与掘根倒木腐烂等级的交互作用对C、N释放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4)凋落叶质量残留率与P的残留率在所有微立地中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N的残留率仅在Ⅱ级UT、PB微立地、Ⅲ级UT微立地、Ⅳ级UT、PB和MF微立地以及FG对照中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C的残留率仅在Ⅱ级UT、PB微立地、Ⅳ级PB、MF微立地中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N在Ⅱ级UT微立地、Ⅲ级UT、MF微立地和FG对照中呈显著或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红松林 掘根倒木 腐烂等级 微立地 凋落叶 分解
下载PDF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和锐齿栎林倒木呼吸通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杰 赵妍 +1 位作者 赵云鹏 张硕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63,74,共11页
【目的】加深对倒木呼吸年变化过程和机制的认识,获得准确的倒木呼吸年通量,为森林碳循环研究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方法】在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油松林和锐齿栎林内各设置100 m×100 m的固定样地6块,根据相关标准将样地内... 【目的】加深对倒木呼吸年变化过程和机制的认识,获得准确的倒木呼吸年通量,为森林碳循环研究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方法】在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油松林和锐齿栎林内各设置100 m×100 m的固定样地6块,根据相关标准将样地内倒木划分为5个腐烂等级,在样地内选择直径在(25±5)cm、腐烂等级不同的油松和锐齿栎倒木各3株,通过红外气体分析法原位测定倒木呼吸速率,同时测定倒木温度、倒木含水量和林内10 cm深处土壤温度,并计算油松林和锐齿栎林的倒木呼吸年通量,通过分析油松和锐齿栎倒木呼吸速率年变化、倒木呼吸速率与倒木温度和含水量的关系,比较油松林和锐齿栎林倒木呼吸年通量的差异。【结果】(1)油松和锐齿栎倒木各月呼吸速率均变化显著(P<0.05),8月份最高,分别为4.78和6.45μmol/(m 2·s),2月份最低,分别为0.10和0.06μmol/(m 2·s);倒木呼吸速率与倒木温度、倒木含水量和倒木腐烂等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倒木温度解释了67%以上的倒木呼吸变化;锐齿栎((1.72±1.64)μmol/(m 2·s))与油松((1.57±1.45)μmol/(m 2·s))间的年均倒木呼吸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油松林((66.04±8.25)g/(m 2·a))和锐齿栎林((73.32±8.68)g/(m 2·a))的倒木呼吸年通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油松林的倒木表面积((1008.83±89.84)m 2)显著高于锐齿栎林((844.56±64.58)m 2,P<0.05)。【结论】油松和锐齿栎倒木呼吸的年变化均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单峰曲线格局,主要受倒木温度的驱动,同时倒木含水量和腐烂等级也对倒木呼吸有显著影响,但树种对倒木呼吸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木温度 倒木含水量 倒木呼吸 倒木腐烂等级
下载PDF
大明山常绿阔叶林粗死木质残体贮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温琳华 梁宏温 +2 位作者 温远光 梁家善 黄棉 《广西林业科学》 2010年第4期197-200,共4页
以2008年初遭受特大冰雪灾害干扰的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坡位设计调查样区,样区内采用相邻网格样方法设置调查样地27个,样地总面积为10 800 m2。采用样方收获法测定林地上的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 以2008年初遭受特大冰雪灾害干扰的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坡位设计调查样区,样区内采用相邻网格样方法设置调查样地27个,样地总面积为10 800 m2。采用样方收获法测定林地上的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贮量及其腐解等级特征。结果表明:大明山常绿阔叶林的粗死木质残体贮量为33.142 t/hm2,其中倒木占CWD总贮量的95.75%。各腐解等级的贮量百分比序列为2级(60.8%)>3级(21.7%)>4级(13.6%)>5级(3.9%)。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干扰造成大明山常绿阔叶林的非正常CWD贮量骤然增大,高达20.172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粗死木质残体 贮量 腐解等级 大明山
下载PDF
川西高山森林倒木不同分解阶段的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常晨晖 吴福忠 +5 位作者 杨万勤 谭波 李晗 肖洒 苟小林 何丽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8-985,共8页
微生物是倒木分解的积极参与者,而不同分解阶段的倒木也为微生物群落提供了重要的生长基质,可能形成差异显著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为了解高山森林倒木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变特征,采用磷酸脂肪酸(PLFA)分析技术研究一个分解序列的川西高... 微生物是倒木分解的积极参与者,而不同分解阶段的倒木也为微生物群落提供了重要的生长基质,可能形成差异显著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为了解高山森林倒木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变特征,采用磷酸脂肪酸(PLFA)分析技术研究一个分解序列的川西高山森林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倒木心材、边材和树皮微生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腐烂等级增加,微生物总生物量、真菌生物量和细菌生物量均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变化规律,但不同结构组分微生物生物量随腐烂等级增加的变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心材微生物生物量在Ⅰ-Ⅳ随腐烂等级的增加缓慢升高,但在Ⅴ腐烂等级快速增加;边材和树皮在Ⅱ和Ⅲ腐烂等级微生物生物量最低;除Ⅲ腐烂等级树皮,整个分解序列的倒木真菌/细菌比值在0.22-0.73之间,随腐烂等级增加而降低.PLFA单体尤其是优势脂肪酸单体含量变化显著(P<0.05)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且与倒木不同结构组分在各分解阶段的理化特征密切相关.此外,聚类分析表明Ⅲ、Ⅳ、Ⅴ腐烂等级心材,Ⅲ、Ⅳ、Ⅴ腐烂等级边材,Ⅰ-Ⅴ腐烂等级树皮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Ⅰ、Ⅱ腐烂等级心材与Ⅰ、Ⅱ腐烂等级边材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可见,高度腐烂的倒木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微生物生物量及丰富的群落类群,但不同结构组分在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具有相对独立的变化趋势,这对深入了解高山森林倒木分解与微生物群落演替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高山森林 倒木分解 磷酸脂肪酸 腐烂等级 微生物群落演替 岷江冷杉
原文传递
藓类-兴安落叶松林木质物残体贮量及组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秋良 王飞 +3 位作者 李小梅 张凤鹤 青梅 高娃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7-442,共6页
以大兴安岭藓类-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估算木质物残体(WD)的贮量及组成,分析WD随着龄组的动态变化趋势。WD又可分为粗木质残体(CWD)和细木质残体(FWD),随着对CWD研究的不断深入,CWD的直径划分标准有了改进,美国学者把直径大于1... 以大兴安岭藓类-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估算木质物残体(WD)的贮量及组成,分析WD随着龄组的动态变化趋势。WD又可分为粗木质残体(CWD)和细木质残体(FWD),随着对CWD研究的不断深入,CWD的直径划分标准有了改进,美国学者把直径大于10 cm的WD定为CWD,但我国大多学者的研究仍然沿用以往的直径大于2.5 cm的标准,致使研究结果与国际研究无法进行比较。鉴于此,采用新的CWD划分标准,分析CWD的物种组成、径级结构、腐烂等级及树种组成等特征,揭示CWD密度、体积和生物量贮量及特征随着龄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WD体积和生物量为2.09~151.03 m3.hm-2和1.57~55.11 t.hm-2。从组成上来看,中龄林以倒木和小枝为主(占73.00%),近熟林以枯立木和倒木为主(占96.04%),过熟林以枯立木为主(93.18%)。从类型上来看,中龄林均为FWD,近熟林和过熟林中CWD生物量达75%以上。(2)龄组显著影响着藓类-兴安落叶松林WD和CWD的生物量和组成。随着龄组的增加,WD生物量和枯立木比例逐渐增加,倒木和大枝比例减小。CWD生物量和体积随着龄组的增大而逐渐增加。(3)近熟林中CWD密度、体积和生物量(217株.hm-2、40.51 m3.hm-2、20.61 t.hm-2)均小于过熟林(258株.hm-2、138.82 m3.hm-2、48.88 t.hm-2)。(4)近熟林CWD体积和生物量均以Ⅱ-Ⅲ级腐烂为主(两者之和分别占90.81%和89.01%),过熟林以Ⅲ级腐烂为主(占36.15%和41.23%)。(5)过熟林CWD密度、体积和生物量均以10~20 cm为主,且以枯立木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木质物残体 龄组 腐烂等级
下载PDF
南盘江流域次生林中枯倒木的数量和结构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杰 李远发 +1 位作者 韦丽婷 刘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55-2065,共11页
枯倒木是森林演替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形成原因和分解过程已有不少研究,但很少涉及数量和结构。本研究在中国西南地区南盘江流域的松栎混交林中建立3块面积分别为80 m×... 枯倒木是森林演替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形成原因和分解过程已有不少研究,但很少涉及数量和结构。本研究在中国西南地区南盘江流域的松栎混交林中建立3块面积分别为80 m×80 m、100 m×60 m和80 m×70 m的固定样地,依据现存状况将枯倒木分为DCs-Ⅰ、DCs-Ⅱ、DCs-Ⅲ、DCs-Ⅳ和DCs-Ⅴ5个分解等级,统计了每个分解等级的物种丰富度、株数和蓄积,并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uniform angle index,W;混交度,mingling,M;大小比数,domi-nance,U)分析它们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乔木的丰富度高,但株数少,对蓄积量的贡献大。灌木的丰富度低,但株数多,对蓄积量的贡献少;随着分解等级的增加,枯倒木的株数和蓄积呈增加或先增后减的趋势。种间的分解状况差异很大;枯倒木以中小径阶个体为主,大径阶个体较少;枯倒木的大小分化均衡(U=0.49~0.50),整体处于中低度混交(M=0.38~0.62)和轻微聚集(W=0.55~0.58)状态;随着分解等级的增加,枯倒木大小分化加剧。这些结果展示了南盘江流域次生林中枯倒木的组分、数量和空间结构特征,并暗示其分解程度与树种、个体大小以及空间属性相关,为粗木质残体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倒木 分解等级 空间结构 次生林 粗木质残体
原文传递
高山森林不同类型粗木质残体腐殖化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辉 杨万勤 +2 位作者 倪祥银 肖洒 吴福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43-1149,共7页
高山森林粗木质残体腐殖化是促进生态系统土壤发育和碳吸存的主要途径之一,并可能受到腐烂等级和木质残体类型的影响,但一直缺乏必要的关注。因此,在2013年8月,以青藏高原东缘海拔3600 m左右的高山森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岷江冷杉(Abie... 高山森林粗木质残体腐殖化是促进生态系统土壤发育和碳吸存的主要途径之一,并可能受到腐烂等级和木质残体类型的影响,但一直缺乏必要的关注。因此,在2013年8月,以青藏高原东缘海拔3600 m左右的高山森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内坡度和物种组成设置3个100 mx100 m的典型样地,在研究样地内随机选取5个腐烂等级的岷江冷杉粗木质残体,每个腐烂等级3株,4种粗木质残体,共计60株,调查和研究区域内不同腐烂等级倒木、枯立木、根桩和大枯枝等主要类型粗木质残体的腐殖化特征。结果表明:枯立木、大枯枝和倒木腐殖质碳、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含量随腐烂等级增加而增大,而根桩腐殖质碳、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含量随腐烂等级增加而减小,并且枯立木在各个分解阶段腐殖质碳、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含量均保持较高水平。同时,枯立木、大枯枝和倒木的腐殖化度随腐烂等级增加呈增大趋势,根桩腐殖化度却随着腐烂等级增加而减小,其腐殖化度分别为52.93%-85.88%、49.2%-73.68%、54.94%-67.21%和53.41%-68.68%。枯立木腐殖化度明显高于其他3种类型粗木质残体,且在腐殖化后期(腐烂Ⅳ级或Ⅴ级)腐殖化度最大。这对进一步认识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土壤互作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森林 粗木质残体 腐烂等级 腐殖化
下载PDF
林芝云杉林粗木质残体持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垚 盛基峰 +1 位作者 叶彦辉 韩艳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7-142,共6页
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土保育、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是藏东南亚高山暗针叶林的主要建群树种之一,为了解藏东南亚高山森林中粗木质... 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土保育、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是藏东南亚高山暗针叶林的主要建群树种之一,为了解藏东南亚高山森林中粗木质残体的持水特性,以岗乡自然保护区原始林芝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浸泡模拟法研究粗木质残体的分解程度、密度与持水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CWD密度随着分解程度加深而减小;吸水率随浸泡时间增加而增加,可用方程y=clnx-d拟合;吸水速率随分解等级加深而减小,可用方程y=ax^(-b)进行拟合;标准地内CWD最大持水量为41.25t·hm^(-2),相当于降雨4.12mm,有效持水为33.93t·hm^(-2),相当于降雨3.39mm。林芝云杉林内不同分解等级粗木质残体持水性能差异明显,其中Ⅴ级密度最小,持水量最高,证实了CWD分解程度对森林生态系统粗木质残体储水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影响,该研究有利于后续开展林芝云杉粗木质残体的生态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水特征 分解等级 粗木质残体 森林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中国陆地木材生物危害等级的区域划分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星霞 王洁瑛 +1 位作者 蒋明亮 李小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9-135,共7页
根据散白蚁和家白蚁的存在与否,将中国陆地分成无白蚁区、仅有散白蚁区、既有散白蚁又有家白蚁区3个白蚁区域。整合中国腐朽分布图(根据Scheffer气象指数绘制)和白蚁分布区域图,将中国分成四大生物危害区域:区域Ⅰ,低危害区;区域Ⅱ,中... 根据散白蚁和家白蚁的存在与否,将中国陆地分成无白蚁区、仅有散白蚁区、既有散白蚁又有家白蚁区3个白蚁区域。整合中国腐朽分布图(根据Scheffer气象指数绘制)和白蚁分布区域图,将中国分成四大生物危害区域:区域Ⅰ,低危害区;区域Ⅱ,中等危害区,无白蚁;区域Ⅲ,中等危害区,有散白蚁;区域Ⅳ,严重危害区,既有散白蚁又有家白蚁。木材生物危害区域的划分和相应地图的绘制,既可为建筑设计和施工在提高建筑耐久性、减少不必要浪费的方案设计上提供指南,又可为不同区域采取不同防治白蚁和腐朽危害措施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危害分布 腐朽分级 生物危害地图 Scheffer气象指数
下载PDF
中国室外地上木材腐朽危害分级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明亮 王洁瑛 +1 位作者 吴讯英 Morris Paul I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3-117,共5页
以国内194个气象观测点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天数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出估测室外地上木材腐朽可能性的Scheffer气象指数,对室外地上木材腐朽危害等级进行划分并绘制出中国木材腐朽危害地图。南方大部分地区的Scheffer气象指数都高于70,... 以国内194个气象观测点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天数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出估测室外地上木材腐朽可能性的Scheffer气象指数,对室外地上木材腐朽危害等级进行划分并绘制出中国木材腐朽危害地图。南方大部分地区的Scheffer气象指数都高于70,属于木材腐朽高危害地带,此地区包括云南南部,四川大部分地区和重庆市,湖南、湖北南部、安徽南部、江西和浙江南部,以及福建、广西、贵州、广东、海南、台湾。木材腐朽危害中等地带Scheffer气象指数在35~70之间,主要位于中国的中部,一个从西到东的狭长地带,包括西藏南部、云南北部、青海部分地区、甘肃部分地区、陕西部分地区、山西部分地区、河南部分地区、湖北大部、安徽大部、江苏以及上海市。另外,北京及其周围的一小块区域也属于木材腐朽危害中等地带。北方的大部分区域,从西到东,包括西藏大部、新疆大部、内蒙古、青海大部、甘肃大部、宁夏、陕西、山西大部、河北部分地区及河南小部,腐朽的危害指数低于35,属于低危害地带。本腐朽地图为中国不同地区室外地上木材的合理使用及防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朽危害等级 Scheffer气象指数 室外地上用木材 腐朽危害地图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