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青海黄土高寒区植被生态功能评价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刘若莎
王冬梅
杨海龙
贺康宁
张雪
温文杰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5,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高寒丘陵区林草植被的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技术和示范”(2017YFC0504604)。
-
文摘
为定量分析青海黄土高寒区退耕植被生态功能,探讨该区植被优化措施。采用频度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对退耕植被进行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分析植被健康状况和退化原因,提出植被优化措施。结果表明:1)中位阴坡平缓坡的青海云杉、青杨和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生态功能综合得分最高,为0.637 2;低位阳坡平缓坡的青海云杉和青杨混交林综合得分最低,为0.189 8。2)研究区68种退耕植被中7种阴坡植被为健康等级,8种阳坡植被和18种阴坡植被为亚健康等级,13种阳坡植被和22种阴坡植被为不健康等级。3)阳坡植被生长缓慢、林分密度大、结构单一,主要优势种为祁连圆柏、油松、柠条、山杏;阴坡植被林分密度大、群落稳定性差、有病虫害,主要优势种为青海云杉、白桦、华北落叶松、青杨、沙棘。建议对林分密度过大的植被类型进行间伐,对有病虫害的植被类型间伐与补植结合实现逐步更替,对林分结构单一的植被类型进行补植。
-
关键词
退耕植被
层次分析法
生态功能评价
植被优化
青海黄土高寒区
-
Keywords
de-farming veget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cological function evaluation
vegetation optimization
the Loess Alpine Region of Qinghai
-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黄土坡地几种退耕植被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与迁移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宇
张海
齐雁冰
郝月姣
柏延芳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新疆建设兵团农四师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5-160,共6页
-
基金
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黄土高原坡地经济林栽培技术研究"(编号:2010K01-12)
"黄土高原坡地经济林抗旱抚育及林草和谐共生技术研究"(编号:2008K02-07)资助
-
文摘
以荒坡地为对照,研究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中广泛种植刺槐、柠条、苜蓿、杨树、侧柏的土壤中NO3--N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0~160cm土层中上述不同植被土壤NO3--N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柠条>刺槐>苜蓿>侧柏、杨树>荒坡地(P<0.05);人工林地土壤NO3--N含量大于荒坡地,豆科植被大于其他植被;从整个土壤剖面看,这几种植被在0~20cm表层土壤中NO3--N含量均高于其底下各土层,以苜蓿最高,达到6.12mg.kg-1,柠条次之,为5.82mg.kg-1;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在20~60cm柠条、苜蓿和刺槐土壤中NO3--N含量随深度增加逐渐下降,并于60cm以后趋于稳定,杨树、侧柏与荒坡地NO3--N含量随土层的加深变化不大;各植被在140cm以下土层中均存在NO3--N富集现象;不同坡位的NO3--N均呈现坡顶>坡中>坡底的趋势,阴坡土壤的NO3--N含量显著高于阳坡(P<0.05)。
-
关键词
黄土坡地
退耕植被
硝态氮
分布
迁移
-
Keywords
loess sloping land
de-farming vegetation
nitrate
distribution
transport
-
分类号
S154.4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