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ternet of data: a new idea to extend the IOT in the digital world 被引量:6
1
作者 Wei FAN Zhengyong CHEN +1 位作者 Zhang XIONG Hui CHEN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SCIE EI CSCD 2012年第6期660-667,共8页
Increasingly powerful computational technology has caused enormous data growth both in size and complexity. A key issue is how to organize the data to adapt the challenges of data analysis. This paper borrows ideas fr... Increasingly powerful computational technology has caused enormous data growth both in size and complexity. A key issue is how to organize the data to adapt the challenges of data analysis. This paper borrows ideas from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into the digital world and organize the data entities to form a network, the Internet of data (IOD), which has huge potential in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 In the IOD, data hiding technology is utilized to embed virtual tags, which record all the activities of the data entities since they are created, into every data entity in the system. The IOD aims to organize the data to be interconnected as a network and collect useful information for data identification, data tracing, data vitalization and further data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of data (IOD) virtual tags Internet of things (lOT)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 data vitalization data hiding
原文传递
SRAM存内计算技术综述 被引量:6
2
作者 龚龙庆 徐伟栋 娄冕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1年第9期1-7,共7页
在处理深度神经网络这类数据密集型应用的过程中,处理器和存储器间大量数据的频繁传输会造成严重的性能损耗和能量消耗,也是当前冯·诺伊曼架构最大的瓶颈.针对传统冯·诺伊曼体系架构的局限性,基于SRAM的存内计算技术将运算单... 在处理深度神经网络这类数据密集型应用的过程中,处理器和存储器间大量数据的频繁传输会造成严重的性能损耗和能量消耗,也是当前冯·诺伊曼架构最大的瓶颈.针对传统冯·诺伊曼体系架构的局限性,基于SRAM的存内计算技术将运算单元集成到内存中,支持数据的即存即算,彻底突破了冯·诺伊曼瓶颈,有望成为新一代智能计算架构.本文从体系结构的角度阐明了冯·诺伊曼架构所引起的"功耗墙"和"存储墙"问题,并给出了存内计算技术的兴起原因.文章围绕近几年国内外关于SRAM存内计算架构的研究,以其中几种经典架构为例描述了各类SRAM存内计算的工作机理、优缺点及意义,并从器件级、电路级和架构级的角度分别概述了目前关于SRAM存内计算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SRAM存内计算技术潜力巨大,用途广泛,将会给机器学习应用,图计算应用和基因工程提供高效低能耗的系统结构支持,最后展望了未来几年内SRAM存内计算技术在器件、电路和架构方面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密集型应用 冯·诺伊曼架构 SRAM 存内计算
下载PDF
Task-Aware Flow Scheduling with Heterogeneous Utility Characteristics for Data Center Networks 被引量:2
3
作者 Fang Dong Xiaolin Guo +1 位作者 Pengcheng Zhou Dian Shen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00-411,共12页
With the continuous enrichment of cloud service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pplications are being deployed in data centers. These emerging applications are often communication-intensive and data-parallel, and their per... With the continuous enrichment of cloud service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pplications are being deployed in data centers. These emerging applications are often communication-intensive and data-parallel, and their performa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nderlying network. With their distributed nature, the applications consist of tasks that involve a collection of parallel flows. Traditional techniques to optimize flow-level metrics are agnostic to task-level requirements, leading to poor application-level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the heterogeneous task-level requirements of applications and propose task-aware flow scheduling. First, we model tasks' sensitivity to their completion time by utilities. Second, on the basis of Nash bargaining theory, we establish a flow scheduling model with heterogeneous uti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ze it using Lagrange multiplier method and KKT condition. Third, we propose two utility-aware bandwidth allocation algorithms with different practical constraints. Finally, we present Tasch, a system that enables tasks to maintain high utilities and guarantees the fairness of utilities.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our system, we conduc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s with realworld traffic trace. Communication stages complete up to 1.4 faster on average, task utilities increase up to 2.26,and the fairness of tasks improves up to 8.66 using Tasch in comparison to per-flow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center networks coflow FLOW SCHEDUL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
原文传递
面向多读/写头磁畴壁存储器的优化研究
4
作者 许瑞 谷守珍 +3 位作者 沙行勉 诸葛晴凤 石亮 高思远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23-2740,共18页
当前,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向嵌入式系统发展,对嵌入式系统的存储访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磁畴壁存储器凭借其高读写速度、高密度以及低功耗等优点,可以用于嵌入式系统,以满足数据密集型应用对访问速度、容量及能耗的需求.但是磁畴壁... 当前,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向嵌入式系统发展,对嵌入式系统的存储访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磁畴壁存储器凭借其高读写速度、高密度以及低功耗等优点,可以用于嵌入式系统,以满足数据密集型应用对访问速度、容量及能耗的需求.但是磁畴壁存储器在进行数据访问之前需要进行移动操作,这将极大影响其存储访问性能.而减少移动操作可以有效提升磁畴壁存储器的性能.面向运行数据密集型应用的多读/写头磁畴壁存储器系统,研究减少移动操作的最优指令调度与数据放置技术.首先提出了可获得最小移动次数的整数线性规划(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简称ILP)模型.由于ILP模型不能在多项式时间内求得最优解,所以提出了多项式时间的启发式算法——生成指令调度和数据放置(generation instruction scheduling and data placement,简称GISDP)算法.实验结果表明,ILP模型和GISDP算法可以有效减少移动操作的次数.在配备8个读/写头的磁畴壁存储器上,GISDP算法生成的指令调度与数据放置方案相较其他算法可以平均减少89.7%的移动操作,并且GISDP算法的结果接近ILP模型的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畴壁存储器 数据密集型应用 指令调度 数据放置 移动操作
下载PDF
面向过程的测试方法在大规模数据密集型系统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莹 宋怀明 焦丽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52-1455,共4页
针对数据密集型的大规模系统提出了一种面向过程的测试方法,它根据测试节点的不同角色,综合负载特征和资源利用情况,对大规模系统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这不仅简化了大规模系统测试的复杂性,而且较好的屏蔽了上层应用的多样性。该方法已... 针对数据密集型的大规模系统提出了一种面向过程的测试方法,它根据测试节点的不同角色,综合负载特征和资源利用情况,对大规模系统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这不仅简化了大规模系统测试的复杂性,而且较好的屏蔽了上层应用的多样性。该方法已在一些大规模系统测试中得到了应用,及时发现了系统设计和系统设备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过程 大规模系统 数据密集型应用 性能评测
下载PDF
局部数据位置感知的云计算工作流调度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敬伟 刘丹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64-1168,共5页
针对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云环境中数据密集型工作流的调度效率较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数据位置感知资源管理的调度方法,以网络宽带为载体将数据位置和数据传输时间应用于工作流任务调度中,同时平衡节点级任... 针对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云环境中数据密集型工作流的调度效率较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数据位置感知资源管理的调度方法,以网络宽带为载体将数据位置和数据传输时间应用于工作流任务调度中,同时平衡节点级任务的资源使用性和并行性,设计与局部性数据布局和传输相关的工作流模型,采用虚拟机(VirtualMachine,VM)并行处理数据流任务。利用云环境特有的公平性准则,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大幅度改善工作流的调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密集型工作流 虚拟机 数据感知 局部数据位置 云环境
下载PDF
数据密集型应用中的异构数据集成服务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葛敬军 孔繁之 +2 位作者 张明 滕剑锋 刘歆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65,共6页
从分布式异构数据集成和海量数据共享两方面对领域异构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面向领域异构数据的语义集成方法,建立针对各种异构数据的嵌套对象模型,通过虚拟视图和Mashup服务架构对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组织和展示... 从分布式异构数据集成和海量数据共享两方面对领域异构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面向领域异构数据的语义集成方法,建立针对各种异构数据的嵌套对象模型,通过虚拟视图和Mashup服务架构对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组织和展示,利用语义映射实现数据交互并保持数据同步,从而提供动态的数据集成服务。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该数据集成方法开发的油气井生产优化决策与诊断平台能实现多种专业数据集成及跨专业应用,为油气井生产动态监控、优化设计、诊断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异构 嵌套对象模型 虚拟视图 数据集成 数据密集型应用
下载PDF
面向非规则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多核帮助线程预取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建勋 古志民 +1 位作者 胡潇涵 蔡旻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7-146,共10页
大数据分析应用往往采用基于大型稀疏图的遍历算法,其主要特点是非规则数据密集访存。以频繁使用的具有大型稀疏图遍历特征的介度中心算法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帮助线程的多参数预取控制模型和参数优化方法,从而达到提高非规则数据密集程... 大数据分析应用往往采用基于大型稀疏图的遍历算法,其主要特点是非规则数据密集访存。以频繁使用的具有大型稀疏图遍历特征的介度中心算法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帮助线程的多参数预取控制模型和参数优化方法,从而达到提高非规则数据密集程序性能的目的。在商用多核平台Q6600和I7上运用该方法后,介度中心算法在不同规模输入下平均性能加速比分别为1.20和1.11。实验结果表明,帮助线程预取能够有效提升该类非规则应用程序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线程预取 非规则数据密集应用 介度中心性
下载PDF
关键循环到粗粒度可重构体系结构的存储感知映射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子煜 赵鹏 +1 位作者 王大伟 李思昆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53,共8页
针对已有工作面向粗粒度可重构结构(CGRA)研究循环映射的不足,提出一种新颖的存储感知的关键循环映射方法 MALP。该方法定义RCP_CGRA体系结构模型并阐述关键循环到CGRA的映射问题,通过引入结合数组分簇的多面体数据域划分方法进行循环... 针对已有工作面向粗粒度可重构结构(CGRA)研究循环映射的不足,提出一种新颖的存储感知的关键循环映射方法 MALP。该方法定义RCP_CGRA体系结构模型并阐述关键循环到CGRA的映射问题,通过引入结合数组分簇的多面体数据域划分方法进行循环存储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体系结构资源约束实现了循环的有效映射。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方法相比,MALP方法能够快速分析存储需求并有效降低循环映射的资源占用率,提高数据吞吐量,进一步提升了CGRA上循环映射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映射 存储感知 粗粒度可重构体系结构 数据密集型应用
下载PDF
虚拟数据代理云模型构建及数据布局
10
作者 胡志刚 张欣欣 +3 位作者 郑美光 常成龙 李佳 杨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7-595,共9页
综合考虑数据集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数据中心的存储容量,引入一种名为"虚拟数据代理"的新实体,通过建立虚拟数据代理云模型,将数据布局问题转换为2个映射过程,即从数据集到虚拟数据代理的映射以及从虚拟数据代理到数据中心的映射... 综合考虑数据集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数据中心的存储容量,引入一种名为"虚拟数据代理"的新实体,通过建立虚拟数据代理云模型,将数据布局问题转换为2个映射过程,即从数据集到虚拟数据代理的映射以及从虚拟数据代理到数据中心的映射,进而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数据代理的云模型数据布局策略(CDPVDA)。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DPVDA与典型的数据放置策略相比,可以将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开销降低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数据密集型应用 虚拟数据代理 数据布局
下载PDF
基于通信代价的网格资源调度算法
11
作者 许欢欢 武秀川 +2 位作者 武佳薇 李金城 童向荣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69-70,74,共3页
针对基于时间和预算限制的资源调度算法在调度数据密集型应用程序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通信代价的网格资源调度算法,综合考虑用户的时间限制和预算要求,根据用户作业的计算量与通信量选择具有一定计算能力,且通信代价较小的资... 针对基于时间和预算限制的资源调度算法在调度数据密集型应用程序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通信代价的网格资源调度算法,综合考虑用户的时间限制和预算要求,根据用户作业的计算量与通信量选择具有一定计算能力,且通信代价较小的资源节点作为目标节点,通过减少此类程序提交到目标资源节点的通信代价,达到减少整个应用程序完成时间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获得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资源调度 数据密集型应用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