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岩落石运动路径研究 被引量:140
1
作者 唐红梅 易朋莹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7-23,共7页
危岩崩塌是三峡库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本文将危岩的运动过程明确的分为初始运动过程、碰撞过程、滑动过程和滚动过程四个阶段,获取各个阶段运动轨迹方程。运用工程实例验证它的适用性。
关键词 危岩 落石 运动路径 三峡库区 地质灾害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强震区公路高位危岩崩塌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59
2
作者 陈宙翔 叶咸 +2 位作者 张文波 郭彪 方留杨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7-267,270,共12页
强震区公路高位危岩崩塌具有极高隐蔽性和危害性,传统的接触式勘察方法难以有效调查震后位于公路两侧高陡斜坡体上的危岩崩塌体。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该技术采用无人机超低空采集高位危岩体的高清影像数据,构建三维... 强震区公路高位危岩崩塌具有极高隐蔽性和危害性,传统的接触式勘察方法难以有效调查震后位于公路两侧高陡斜坡体上的危岩崩塌体。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该技术采用无人机超低空采集高位危岩体的高清影像数据,构建三维空间模型,从而提取危岩体特征参数,为危岩体稳定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利用无人机对某高速公路危岩崩塌地质灾害路段进行调查,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成果进行分析,明确调查区19处危岩崩塌体特征和崩塌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评价典型崩塌体稳定性。并且使用RocFall软件模拟分析典型危岩体崩落运动轨迹,研究高位危岩崩塌对公路的危险性。研究成果对强震区山区公路高位危岩崩塌勘察、稳定性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倾斜摄影测量 高位危岩体 崩塌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与Rockfall的危岩体结构特征识别与运动规律模拟 被引量:25
3
作者 谢金 杨根兰 +1 位作者 覃乙根 刘榜余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4,共10页
赤水红层地区高陡边坡危岩体具有位置险峻、隐蔽性强等特点,致使危岩体的识别成为困扰工程建设的巨大难题。针对研究区危岩体调查难以开展的问题,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带有空间地理坐标的照片。运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构建了... 赤水红层地区高陡边坡危岩体具有位置险峻、隐蔽性强等特点,致使危岩体的识别成为困扰工程建设的巨大难题。针对研究区危岩体调查难以开展的问题,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带有空间地理坐标的照片。运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构建了唐家屋基边坡高清数字地表模型(DSM),利用三点不共线可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在模型中提取结构面空间点云坐标,计算出结构面产状,并对危岩体的结构特征进行提取,确定了4处典型危岩体。基于三维模型对危岩体的体积进行了测量,通过定性分析得知,危岩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利用Rockfall软件对4个危岩体的崩落运动特征进行模拟,发现危岩体发生崩塌破坏后滚石会对坡脚房屋和公路造成破坏。研究结果对高陡边坡危岩体的勘察、稳定性评价及影响范围确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无人机 高清数字地表模型 崩塌 赤平投影 rockfall软件
下载PDF
贵州纳雍骔岭镇危岩带稳定性及危害范围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程宇 张健 +1 位作者 陈进 龙举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9年第4期9-15,共7页
骔岭集镇—大箐脚一带危岩为喀斯特地区典型的缓倾层状危岩,由于自然环境脆弱,在受岩溶地质、人工活动、降雨诱发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具有单体规模大、带状长度大、崩落距离远、影响人数多之特点。基于危岩的稳定性及危害分析的基础上... 骔岭集镇—大箐脚一带危岩为喀斯特地区典型的缓倾层状危岩,由于自然环境脆弱,在受岩溶地质、人工活动、降雨诱发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具有单体规模大、带状长度大、崩落距离远、影响人数多之特点。基于危岩的稳定性及危害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危岩崩塌严重影响区及监测预警避让区,对喀斯特地区典型的缓倾层状危岩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早期识别与防范,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具有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 崩塌 发育特征 稳定性分析 影响范围
下载PDF
济南药山崩塌地质灾害治理方法初探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全城 王庆兵 +1 位作者 董玉龙 刘妍芬 《山东国土资源》 2017年第2期43-46,共4页
济南地区的中基性岩体,大面积隐伏分布于济南市北部地带,零星出露为孤峰或丘陵,构成济南地区著名的"齐烟九点"地貌景观。药山为"齐烟九点"之一,地处济南杂岩体的中西部,岩性主要为闪长岩、辉长岩等,块状结构,节理... 济南地区的中基性岩体,大面积隐伏分布于济南市北部地带,零星出露为孤峰或丘陵,构成济南地区著名的"齐烟九点"地貌景观。药山为"齐烟九点"之一,地处济南杂岩体的中西部,岩性主要为闪长岩、辉长岩等,块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易球状风化形成临空状危岩体,构成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结合济南药山危岩体组合特征,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和分析,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方案以及具体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以期达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目的,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类似地区开展地质灾害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崩塌地质灾害 稳定性分析 治理方案 济南药山
下载PDF
隧道仰坡落石冲击模型试验研究与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杰 李术才 +4 位作者 石少帅 李利平 刘进佩 刘洪亮 贺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27-2536,共10页
以在建的成都-兰州(成兰)铁路某隧道出口仰坡为研究对象,研发了大型落石冲击边坡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模型试验台架、落石三维空间释放装置、高速摄影系统等组成,结构强度高并能满足试验过程的可视化需求。根据现场岩样实测物理力学参... 以在建的成都-兰州(成兰)铁路某隧道出口仰坡为研究对象,研发了大型落石冲击边坡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模型试验台架、落石三维空间释放装置、高速摄影系统等组成,结构强度高并能满足试验过程的可视化需求。根据现场岩样实测物理力学参数,采用凡士林、硅油、水泥、细沙、重晶石粉、石膏以及滑石粉等原料,研制出现场千枚岩和砂岩的相似材料,并用于模拟边坡和落石。通过开展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近长方体落石初始滑移角度、形状、质量等3种因素对碰撞恢复系数这一落石运动轨迹模拟中关键参数的影响,同时在落石下落冲击的过程中,利用高速摄影仪和坐标卡尺记录落石完整的运动轨迹,后期通过视频处理软件分析落石与边坡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根据公式计算出落石法向和切向的碰撞恢复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滑移角度的增加,板状试件的法向、切向恢复系数分别呈减小和增大的趋势,且切向恢复系数变化更加明显;落石法向恢复系数随质量的增加呈明显减小的趋势,而切向恢复系数值变化不大;对于近长方体落石,立方体试件的法向和切向恢复系数大于厚板状试件,条形试件的两向恢复系数值受碰撞接触形态的影响,呈现两极化的趋势。最后,结合试验现象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落石运动冲击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仰坡 危岩落石 模型试验 碰撞恢复系数 冲击机制
下载PDF
川中危岩崩塌稳定分析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何建平 于远忠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72,共4页
在川中危岩体的几何形态、地层岩状、地质构造特征、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力学特征建立了危岩的拉裂式倾倒崩塌计算模型。用Sarma法在天然状态和饱水状态下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找出了危岩崩塌的主要原因,并建议采取加固与排水措施... 在川中危岩体的几何形态、地层岩状、地质构造特征、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力学特征建立了危岩的拉裂式倾倒崩塌计算模型。用Sarma法在天然状态和饱水状态下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找出了危岩崩塌的主要原因,并建议采取加固与排水措施,对减少危害有较大的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尔玛法 危岩 崩塌 稳定分析 评价
下载PDF
基于RFID的公路危岩智能安全监测与现场报警系统 被引量:9
8
作者 阎宗岭 柴贺军 黄河 《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27,共5页
山区公路边坡危岩体崩塌、落石灾害频发,对公路交通的安全运营具有重大影响。危岩崩塌具有多发性、突发性、强破坏等特点,且危岩分布点多、线长、面广,在有限的公路养护费用下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对公路危岩进行监测是十分困难... 山区公路边坡危岩体崩塌、落石灾害频发,对公路交通的安全运营具有重大影响。危岩崩塌具有多发性、突发性、强破坏等特点,且危岩分布点多、线长、面广,在有限的公路养护费用下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对公路危岩进行监测是十分困难的。文中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提出了一种新的危岩监测预警方法,提出了工作原理与流程,构建了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本架构,研发了声、光报警装置及时将崩塌灾害信息告知来往车辆,避免二次事故发生。该监测方法成本低,易于安装布设,可丰富危岩监测方法,为危岩监测预警和治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 崩塌 安全监测 灾害预警 RFID技术
原文传递
河北阜平县石滩地村危岩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刘贺军 吴玉涛 +2 位作者 李晓乐 于鸿坤 杨为民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50-57,63,共9页
石滩地危岩体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变形以来,于2016年7月19日再次发生崩塌灾害,坡体危岩体变形具有加剧的趋势,严重威胁坡脚处石滩地村安全。基于野外调查和勘测,结合已有资料,研究了石滩地危岩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石... 石滩地危岩体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变形以来,于2016年7月19日再次发生崩塌灾害,坡体危岩体变形具有加剧的趋势,严重威胁坡脚处石滩地村安全。基于野外调查和勘测,结合已有资料,研究了石滩地危岩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石滩地村西侧危岩体变形范围大,可划分为三个危岩体区及7个危岩体带。危岩体崩塌破坏模式表现为滑移式、倾倒式、坠落式三种类型,其中南部、中部危岩体以倾倒、坠落式破坏为主,北部危岩体以滑移式为主。天然状态下危岩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当遭遇强降雨或地震时,危岩体处于不稳定或欠稳定状态,易发生崩塌灾害,相比于中、北部危岩体,南部危岩体更易发生崩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崩塌 变形破坏模式 稳定性 阜平石滩地村
下载PDF
高速铁路浅埋隧道入口危岩落石分析及防护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恭晨 《铁道勘察》 2022年第6期83-88,共6页
为了分析危岩落石对铁路隧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以某高速铁路浅埋隧道入口为研究区域,对所在范围内的危岩落石进行评价,先采用人工调查法确定危岩落石分布范围,后对收集数据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进行评分,根据分值进行危险级别... 为了分析危岩落石对铁路隧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以某高速铁路浅埋隧道入口为研究区域,对所在范围内的危岩落石进行评价,先采用人工调查法确定危岩落石分布范围,后对收集数据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进行评分,根据分值进行危险级别的划分,最后对高风险级别以上危岩落石,取典型危岩体进行稳定性计算,并采用Rockfall软件对危岩落石的崩塌轨迹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晏家塆隧道入口附近存在典型危岩体4处,碎石散落区5处,均为高风险区域,危岩体欠稳定;rockfall模拟结果发现,危岩体以倾倒方式破坏,并以89°倾向崩塌,崩塌最大水平位移为89.8 m,最大落差为84.21 m,最大冲击能为109.32 kJ,最大弹跳高度为5.69 m。根据以上情况,建议采用清除危岩落石,在入口处设置被动防护网和明洞等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浅埋隧道 危岩 落石 崩塌 稳定性
下载PDF
隧道裂隙岩体结构信息解译与危石垮塌空间展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程程 贺鹏 +4 位作者 王刚 孙尚渠 王洪波 徐锋 姜枫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5-532,共18页
裂隙岩体地下工程不同于有着比较明确数学模型的结构工程,作为一种非均质、非连续性介质,其最为凸显的特性即是岩体结构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与开挖历程有密切关联的裂隙岩体隧道工程,所建数学模型分析结果均与工程实际出入较大。为此,充... 裂隙岩体地下工程不同于有着比较明确数学模型的结构工程,作为一种非均质、非连续性介质,其最为凸显的特性即是岩体结构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与开挖历程有密切关联的裂隙岩体隧道工程,所建数学模型分析结果均与工程实际出入较大。为此,充分考虑岩体裂隙的几何形态与展布特征,基于岩体智能分析多元解译系统实现岩体结构信息的自适应提取,耦合超前地质预报实现了断层影响区隧道裂隙网络模型多尺度精细构建;基于3DEC优化模型,开展隧道遭遇断层条件下其影响区内块体垮塌空间展布规律研究,对不同开挖循环内垮塌块体的形状、体积、数量等进行系统分析与数理统计;同时针对不同连通率、DFN密度与节理间距等敏感地质参数,通过108组仿真模拟,揭示不同岩体裂隙组合条件下隧道危石群的空间形态演化规律与响应特征。研究结果为裂隙岩体区域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过程中危石垮塌灾害预测、临灾判识与防控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危石垮塌 空间展布规律 特征解译 离散元法
原文传递
隧道施工过程巨石垮塌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利平 贺鹏 +3 位作者 石少帅 刘洪亮 胡杰 秦承帅 《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 2019年第3期22-31,共10页
在系统整理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岩体结构信息采集及集成、危石稳定可靠性分析、巨石垮塌灾害监测及防控等方面总结隧道巨石垮塌灾害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现有隧道巨石垮塌灾害的理论及技术缺陷,并对危石防控对策进行相关探讨,为... 在系统整理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岩体结构信息采集及集成、危石稳定可靠性分析、巨石垮塌灾害监测及防控等方面总结隧道巨石垮塌灾害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现有隧道巨石垮塌灾害的理论及技术缺陷,并对危石防控对策进行相关探讨,为隧道巨石垮塌灾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巨石垮塌 信息采集 块体分析 危石防控 增强现实
原文传递
Earthquake-induced collapse mechanism of two types of dangerous rock masses 被引量:3
13
作者 Wang Wei Yuan Wei +1 位作者 Wang Qizhi Xue Ka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379-386,共8页
As the economy of China develop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key traffic projects have been undertaken in the west of China, where there are high, steep rock slopes. The collapse of dangerous rock masses, especially foll... As the economy of China develop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key traffic projects have been undertaken in the west of China, where there are high, steep rock slopes. The collapse of dangerous rock masses, especially following a strong earthquake, is one of common geological disasters known in rock slope engineering.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collapse mechanism of dangerous rock masses induced by an earthquake and the analysis approach of its stability. This study provides a simple and convenien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ollapse mechanisms of two types of dangerous rock masses (i.e. cantilever and upright) associated with the defini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afety factor, which is based on the flexure theory of a constant-section beam by combining with the maximum tensile-stress criterion to depict the process of crack propagation caused by seismic wave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critical crack depths in each form of the dangerous rock masses. Once the accumulated depth of the crack growth during an earthquake exceeds the critical depth, the collapse will occur. It i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crack extension amount of each step is not a constant value, and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urrent accumulated crack depth. The greater the cumulative crack depth, the more easily the crack propagates. Finally, the valid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through two actual engineering 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ngerous rock mass earthquake-induced collapse cantilever beam theory safety factor high-steep rock slope
下载PDF
西南山区柱状危岩体基座压裂溃屈断裂力学解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志男 李滨 +2 位作者 贺凯 殷跃平 高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132-3140,共9页
通过断裂力学解析,提出西南山区柱状危岩体压裂溃屈型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方法。结合柱状危岩体的发育特征,合理概化出上部完整岩体与底部多裂纹结构体组合而成的地质力学模型。引入岩体断裂力学,分析底部多裂纹结构体的裂隙起裂及扩... 通过断裂力学解析,提出西南山区柱状危岩体压裂溃屈型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方法。结合柱状危岩体的发育特征,合理概化出上部完整岩体与底部多裂纹结构体组合而成的地质力学模型。引入岩体断裂力学,分析底部多裂纹结构体的裂隙起裂及扩展特性,进而建立基座控制柱状危岩体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在自重荷载作用下,基座岩体的裂纹呈翼裂纹形式扩展,据此,可将多裂纹间的岩桥破坏分为平行裂纹间岩桥拉张破坏与共线裂纹间岩桥剪切破坏。分析得出,基座岩体裂隙是否起裂及裂纹扩展的程度,是评价柱状危岩体稳定性的主要依据。最后以重庆箭穿洞、甑子岩两处危岩体为例,对此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合理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危岩体 压裂溃屈 岩体断裂 岩桥贯通 裂纹起裂 翼裂纹扩展
原文传递
张家界天门洞危岩体监测方法建议
15
作者 李力宏 欧阳红军 《国土资源导刊》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本文以张家界天门洞危岩体崩塌为例,针对危岩体崩塌监测与预警的国际难题,从天门洞危岩体形成崩塌的特点出发,在分析研究了天门洞高位、特高位危岩体的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天门洞危岩体崩塌监测可采用声发射技术的监测方法,确保景区... 本文以张家界天门洞危岩体崩塌为例,针对危岩体崩塌监测与预警的国际难题,从天门洞危岩体形成崩塌的特点出发,在分析研究了天门洞高位、特高位危岩体的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天门洞危岩体崩塌监测可采用声发射技术的监测方法,确保景区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崩塌 高位、特高位危岩体 监测方法 声发射技术
下载PDF
危岩崩塌运动分析及Rockfall数值模拟分析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颜文雄 《西部资源》 2019年第3期68-69,共2页
边坡危岩崩塌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地质灾害,本文通过落石的运动轨迹,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分析总结了落石的运动速度及落石的撞击能量,最后再利用rockfall软件进行计算比较,为边坡防护提供科学合理的防护形式。
关键词 危岩崩塌 落石 运动轨迹 运动模型 rockFALL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新疆某山区公路边坡危岩体影响区划分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燕 王庆兵 +5 位作者 邢文超 王元新 张君 于桑 张建芝 葛江琨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崩塌地质灾害时常威胁着山区公路的运行安全。新疆某山区公路边坡分布有5处危险性较大的危岩体,为查明该山区公路边坡危岩体失稳后的影响区范围,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详细勘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RockFall... 崩塌地质灾害时常威胁着山区公路的运行安全。新疆某山区公路边坡分布有5处危险性较大的危岩体,为查明该山区公路边坡危岩体失稳后的影响区范围,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详细勘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RockFall软件模拟边坡危岩体失稳后的落石运动轨迹,并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开展野外落石试验用于验证RockFall软件模拟结果的可靠性,通过综合对比边坡危岩体失稳后影响区范围的划分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综合RockFall软件模拟和现场落石试验可知,边坡危岩体失稳后落石距离坡脚的最大滚落距离为17.5 m,落石在坡脚处的最大弹跳高度为1.10 m,最大动能为1299.9 kJ;以此为依据将边坡危岩体失稳后的影响区范围划分为重点影响区、次重点影响区和一般影响区;综合研究结果提出了危岩体清理+裂缝注浆+SNS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安全警示牌的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公路边坡 危岩体 崩塌 rockFall软件 影响区划分 新疆
下载PDF
滑移式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方案研究——以罗田县薄刀峰景区鹤松楼危岩体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钊 项文霞 张满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年第S02期83-89,共7页
危岩体失稳破坏将形成崩塌,崩塌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湖北省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存在很多危岩体,严重威胁景区旅游公路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罗田县薄刀峰景区鹤松楼危岩体为例,通过收集危岩体区域地质资... 危岩体失稳破坏将形成崩塌,崩塌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湖北省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存在很多危岩体,严重威胁景区旅游公路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罗田县薄刀峰景区鹤松楼危岩体为例,通过收集危岩体区域地质资料,并经过实地勘查,按照相关的规范、规程和技术要求,采用赤平投影法和极限平衡法分别对滑移式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锚杆、斜撑支挡(由支撑墙、斜撑梁、联系梁、锚杆组成)与排水的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崩塌 勘查 极限平衡法 稳定性分析 治理 大别山
下载PDF
基于多时域指标的危岩体崩塌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晨 谢谟文 +2 位作者 孙广存 于忠宝 熊娟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49,共5页
危岩体崩塌的发生往往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而传统的极限平衡等方法难以形成可应用于工程现场的安全评价技术。依据危岩体崩塌过程的特征变化,采用振动信号多时域指标来评价危岩体的安全性是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危岩体崩塌的发生往往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而传统的极限平衡等方法难以形成可应用于工程现场的安全评价技术。依据危岩体崩塌过程的特征变化,采用振动信号多时域指标来评价危岩体的安全性是一种新的技术手段。首先,通过对危岩体崩塌全过程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借助多普勒激光测振仪获取岩体振动时域信息;然后,引入振动方差、轨迹历程、斜度等多个时域指标进行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表明,多时域指标的安全评价模型可准确判断岩体稳定状态,且能够提前约60 s进行岩体崩塌早期预警。此外,比较多时域指标变化与危岩体崩塌全过程发现,多时域指标变化的同步性可反映危岩体稳定状态变化的不同阶段,为识别随机振动信息提供了判据,也为人工早期干预提供了指导。提出的危岩体安全评价模型为危岩体崩塌过程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崩塌 时域指标 多普勒激光测振仪 安全评价模型 早期预警
原文传递
危岩变形自动化监测预警技术与应用——以重庆市江北区唐郭路为例
20
作者 张志希 陈克勋 +1 位作者 侯均洪 李迎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唐郭路多次发生危岩崩塌、滚落事故,严重影响沿途车辆通行和行人出行。本研究采用自动化监测预警技术,对唐郭路沿线危岩变形进行监测。监测分析表明:2022年,监测区内大部分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及变形曲线正常,部分监测... 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唐郭路多次发生危岩崩塌、滚落事故,严重影响沿途车辆通行和行人出行。本研究采用自动化监测预警技术,对唐郭路沿线危岩变形进行监测。监测分析表明:2022年,监测区内大部分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及变形曲线正常,部分监测点的水平、垂直位移大于设定限差,但超限幅度不大;通过裂缝监测,成功预报W616南-1危岩变形垮塌;通过监测数据、变形曲线与宏观地质巡查分析,得出部分孤石及附近、15#陡崖带及21#公路边坡地质条件差,裂隙发育,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存在掉块、崩塌、坠落较大风险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变形 自动化 监测预警 监测区 重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