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肾虚湿瘀”核心病机理论渊源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静 何伟明 +6 位作者 高坤 陈继红 王跃娟 刘利华 孙斯凡 周恩超 孙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5-1088,共4页
慢性肾脏病“肾虚湿瘀”的中医病因病机,孕育于孟河,由现代中医肾病大家邹云翔教授提出,国医大师邹燕勤、朱良春传承推广,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学科带头人孙伟教授创新验证,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病因病机理论。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虚湿瘀 中医病因病机 渊源
下载PDF
基于“湿瘀互结”病机探讨自噬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顾凤群 李卫红 +2 位作者 王挺帅 宁敏 唐冬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087-3090,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持续的免疫-炎性效应导致的妇科疑难顽疾,因其具有与恶性肿瘤相似的特性,被誉为“良性肿瘤”。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认为湿邪蔓延为异位内膜炎性反应的病理基础,瘀血内停为炎性持续发作的病理产物,湿瘀互结为EMs缠绵难治...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持续的免疫-炎性效应导致的妇科疑难顽疾,因其具有与恶性肿瘤相似的特性,被誉为“良性肿瘤”。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认为湿邪蔓延为异位内膜炎性反应的病理基础,瘀血内停为炎性持续发作的病理产物,湿瘀互结为EMs缠绵难治的主要病机。现代研究发现免疫-炎性效应为EMs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并与细胞自噬密切相关,已成为当下研究EMs的病机、诊断及治疗的热点。因此,该研究以免疫-炎性效应为切入点,并结合自噬的相关研究,探讨“湿瘀互结”与异常自噬导致子宫异位内膜免疫炎性反应的相关性,对指导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和现代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湿瘀互结 自噬 免疫-炎性效应
原文传递
基于血脉辨证理论从气虚湿瘀论治淤积性皮炎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诗会 陈彬 闫英 《现代中医临床》 2023年第1期94-97,共4页
淤积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以下肢反复发作的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为主,易诊难治。血脉辨证理论是国家级名老中医陈淑长教授针对周围血管疾病临证诊疗特点所提出的辨证观点,强调人体血脉系统的整体性,以脉为核心,运行于脉外... 淤积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以下肢反复发作的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为主,易诊难治。血脉辨证理论是国家级名老中医陈淑长教授针对周围血管疾病临证诊疗特点所提出的辨证观点,强调人体血脉系统的整体性,以脉为核心,运行于脉外的卫气、脉内的营气为物质基础。淤积性皮炎的病因病机包括:脉气亏虚,推动失司;瘀停于脉,阻遏气机;湿停于脉,湿瘀互结。基本治法主要为:益气扶正以通脉,活血祛瘀以通脉,清热利湿以通脉。结合临床病案对基于血脉辨证理论从气虚湿瘀论治淤积性皮炎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积性皮炎 血脉辨证理论 气虚湿瘀 益气 活血 利湿 通脉
原文传递
细胞焦亡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湿瘀”病机的微观联系与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宋艺佳 刘鸣昊 赵文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480-2483,共4页
细胞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细胞程序性死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痰湿瘀”互结于肝络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核心病机,与细胞焦亡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通过细胞焦亡与“痰湿瘀”病机的微观联系,探讨中药... 细胞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细胞程序性死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痰湿瘀”互结于肝络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核心病机,与细胞焦亡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通过细胞焦亡与“痰湿瘀”病机的微观联系,探讨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为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痰湿瘀 细胞焦亡 中医 病机 微观联系 治疗 中药 微观辨证
下载PDF
基于中医“痰湿瘀”理论探讨KCs细胞焦亡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亮 刘鸣昊 +1 位作者 赵文霞 刘全忠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6-20,共5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病机复杂,缠绵难愈,其发病多因长期嗜食肥甘、劳逸失度、情志失调等内邪蓄积停滞,客于肝脾留而不去,而生痰湿瘀,痹阻肝络而成。当前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细胞焦亡的发生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进展息息相关,这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病机复杂,缠绵难愈,其发病多因长期嗜食肥甘、劳逸失度、情志失调等内邪蓄积停滞,客于肝脾留而不去,而生痰湿瘀,痹阻肝络而成。当前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细胞焦亡的发生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进展息息相关,这种病理机制与痰湿瘀在MAFLD中的致病机制相符合。故本文拟从“痰湿瘀”角度探讨KCs细胞焦亡在MAFLD中的作用。利用中医及现代医学理论,结合中医药优势,为中医防治MAFLD提供更多临床治疗思路,进一步对中医药防治该疾病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基础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湿瘀 细胞焦亡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从“气火湿瘀”四维辨治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胸痛
6
作者 殷睿 王新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9-1154,共6页
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心脉虽通,然而金刃利器易耗伤气血、惊扰心神,加之脾肾已虚,“气火湿瘀”虚实错杂,导致术后依然胸痛频发。其中气血亏虚,心神惊扰,肝脾肾脏气失和是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胸痛的证候基础;肝郁气结,气郁化火,心肾不交,阴... 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心脉虽通,然而金刃利器易耗伤气血、惊扰心神,加之脾肾已虚,“气火湿瘀”虚实错杂,导致术后依然胸痛频发。其中气血亏虚,心神惊扰,肝脾肾脏气失和是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胸痛的证候基础;肝郁气结,气郁化火,心肾不交,阴虚火旺,心气亏虚,瘀阻脉络,脾肾阳虚,聚湿成痰,“气火湿瘀”虚实错杂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胸痛的核心病机。临证需详辨“气火湿瘀”证素和心肝脾肾脏腑之偏向,从证素和脏腑的四维视角提出清心补肾,镇潜安神,益气活血,祛瘀通络,健脾温肾,豁痰宣痹,疏肝养肝,理气宽胸的辨治思路,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胸痛的临床辨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运重建术后胸痛 胸痹心痛 气火湿瘀
下载PDF
杨家林教授从调节卵泡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探微
7
作者 邓琳雯 杨翼 唐英 《四川中医》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为妇科常见内分泌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所致月经稀发、肥胖、流产、不孕等严重影响到女性生殖健康。杨家林教授从医60余年,认为该病发病责之于脾肾亏虚,痰浊、水湿、瘀血各自或交互为...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为妇科常见内分泌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所致月经稀发、肥胖、流产、不孕等严重影响到女性生殖健康。杨家林教授从医60余年,认为该病发病责之于脾肾亏虚,痰浊、水湿、瘀血各自或交互为病,导致巢肿卵多,卵滞巢中,排卵无序。杨老在继承古人经方基础上,博采众长,拾遗补漏,创制了治疗PCOS的经验方,临床疗效肯定。本文探微杨家林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杨家林教授 脾肾亏虚 痰湿瘀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从湿瘀辨治慢性肾脏疾病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燕妮 汤水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643-645,共3页
中医认为慢性肾脏疾病(CKD)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两虚是发病之本,而邪实方面的湿、浊、瘀是关键的病理产物,亦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并且贯穿疾病的始终。文章从慢性肾脏疾病湿瘀的形成机制、主要临床及病理表现、治疗方法等进... 中医认为慢性肾脏疾病(CKD)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两虚是发病之本,而邪实方面的湿、浊、瘀是关键的病理产物,亦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并且贯穿疾病的始终。文章从慢性肾脏疾病湿瘀的形成机制、主要临床及病理表现、治疗方法等进行理论探讨。认为湿瘀是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重要病理因素。因此,临床上应注重对湿瘀的防治。利湿化浊、活血化瘀法应该贯穿慢性肾脏疾病治疗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湿瘀 辨治
下载PDF
基于湿邪理论辨治尿酸性肾病
9
作者 王玉娟 邓伟 +1 位作者 闫文君 张单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8期1418-1420,共3页
尿酸性肾病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感受外邪侵袭、自身饮食不节、脏腑失调三个方面导致湿浊瘀滞内阻,病久及肾。湿邪既可外入,又可内生,其中外湿为标,内湿为本。由浅及深,将该病分为四期:寒湿外袭,病长及阳;湿与热合,日久伤阴;痰湿不化,脾... 尿酸性肾病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感受外邪侵袭、自身饮食不节、脏腑失调三个方面导致湿浊瘀滞内阻,病久及肾。湿邪既可外入,又可内生,其中外湿为标,内湿为本。由浅及深,将该病分为四期:寒湿外袭,病长及阳;湿与热合,日久伤阴;痰湿不化,脾肾受损;湿瘀互结,肝肾阴亏。早期除外因为要,后期护正气为本。分别治以散寒止痛,温阳化湿;清热利湿,益气养阴;化痰除湿,健脾固肾;逐瘀祛湿,滋补肝肾。通过四个分期,四种治法,以辨治临床常见的尿酸性肾病证型,为临床提供新的辨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邪 尿酸性肾病 寒湿 湿热 痰湿 湿瘀
下载PDF
王彦刚主任中医师从“气、湿、瘀”论治胃息肉经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镇 王彦刚 +1 位作者 张腾飞 陈昊昱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2年第6期49-52,共4页
总结王彦刚主任中医师治疗胃息肉(GP)的临床诊疗经验。根据GP的临床病症特点,认为GP的发生与劳倦过度、饮食失宜、情志不畅密切相关,诸多因素可导致脾胃受损,运化失职,痰湿结聚,或气机不畅,瘀血阻络,总结其核心病机“气机不畅、湿聚痰... 总结王彦刚主任中医师治疗胃息肉(GP)的临床诊疗经验。根据GP的临床病症特点,认为GP的发生与劳倦过度、饮食失宜、情志不畅密切相关,诸多因素可导致脾胃受损,运化失职,痰湿结聚,或气机不畅,瘀血阻络,总结其核心病机“气机不畅、湿聚痰阻、瘀血阻络”。治疗上提出从气、湿、瘀三方面论治GP,以“理气机、化痰湿、散瘀血”为核心治法,兼以调摄脾胃,善用清、消之法,重视饮食调控,随症加减,获效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胃痛 痞满 吐酸 气、湿、瘀 治疗思路 饮食调控 王彦刚
下载PDF
国医大师禤国维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经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筱雨 陈文廷 +2 位作者 余沐原 卢传坚 禤国维(指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482-6484,共3页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结节性炎症性皮肤病,常累及血管,中医称其为“瓜藤缠”,其病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经过多年诊治皮肤病的中医临床经验,认为结节性红斑的发生发展以湿瘀伤络为主,在此基础上可分为寒湿瘀阻与湿热瘀阻...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结节性炎症性皮肤病,常累及血管,中医称其为“瓜藤缠”,其病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经过多年诊治皮肤病的中医临床经验,认为结节性红斑的发生发展以湿瘀伤络为主,在此基础上可分为寒湿瘀阻与湿热瘀阻两类,故临床上治法常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或清热祛湿、化瘀散结为主,根据临床辨证灵活用药,并同时配合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及饮食指导疗法协助调理脏腑功能。内外同治,食药结合,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禤国维 结节性红斑 辨证施治 经验 寒热 湿瘀
原文传递
加味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寒湿瘀阻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2
作者 蔡燕 周宗波 +3 位作者 桂树虹 陈桂珠 李玉玲 竺嘉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8-133,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寒湿瘀阻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19例符合要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例采用针刺+普拉提运动。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加... 目的:观察加味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寒湿瘀阻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19例符合要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例采用针刺+普拉提运动。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加味乌附麻辛桂姜汤,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6周。进行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在疼痛状况(PP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量表(JOA)和寒湿瘀阻证评分,治疗后患者行自我疗效评估;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2(TXB2),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la)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经秩和检验,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 226,P <0. 05),自我疗效评估也优于对照组(Z=2. 104,P <0. 05);治疗后观察组SF-MPQ量表PRI,VAS和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JO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寒湿瘀阻证评分和ODI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TNF-α,IL-1β,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1),6-Keto-PGFla高于对照组(P <0. 01),TXB2/6-Keto-PGFla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在针刺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采用加味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慢性NLBP,近期能改善疼痛等症状,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远期能稳定病情,减少复发,并具有一定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寒湿瘀阻证 乌附麻辛桂姜汤 复发
原文传递
慢性肾脏病肾虚湿瘀病机科学内涵及益肾清利活血法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蔚 高坤 +7 位作者 赵静 夏平 周瑶 陈继红 涂玥 刘红 刘不悔 孙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1-1047,共7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临床常见病,在现今老龄化社会发病率逐年升高。孙伟教授认为“肾虚湿瘀”是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机,而“益肾清利活血法”是孙伟教授长期实践于临床的慢性肾脏病中药汤剂治法。孙伟教授科研团队...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临床常见病,在现今老龄化社会发病率逐年升高。孙伟教授认为“肾虚湿瘀”是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机,而“益肾清利活血法”是孙伟教授长期实践于临床的慢性肾脏病中药汤剂治法。孙伟教授科研团队历时10余年,通过阿霉素大鼠模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UUO模型等,证实了特定中药对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我们发现中药对于肾损伤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自噬信号通路、AMPK通路、NLRP3炎症小体)。本文探讨了“肾虚血瘀”病机的科学内涵和“益肾清利活血法”的作用机理,为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虚湿瘀 病机 益肾清利活血法
下载PDF
化滞柔肝颗粒对湿热淤积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席玲 赵连山 王晓芸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669-1672,共4页
目的:评估化滞柔肝颗粒对湿热淤积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北京水利医院收治的湿热淤积型NAFL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化滞柔肝颗粒... 目的:评估化滞柔肝颗粒对湿热淤积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北京水利医院收治的湿热淤积型NAFL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化滞柔肝颗粒口服,3次/d,1袋/次,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3次/d,8 g/次。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体重指数(BMI),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BMI,ALT、AST,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有4例出现恶心、胃肠道反应,3例患者出现皮疹。结论:化滞柔肝颗粒可明显改善湿热瘀积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BMI及血脂、肝功能指标,无药物不良反应,为临床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滞柔肝颗粒 水飞蓟宾胶囊 湿热瘀积 非酒精性脂肪肝 疗效
下载PDF
中医辨证结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洪 郑桃晓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197-1198,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血瘀、湿热瘀结、寒湿凝滞和气虚血瘀四型,分别给予相应的中药汤剂、超短波及微波理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气滞血瘀型有效率为9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血瘀、湿热瘀结、寒湿凝滞和气虚血瘀四型,分别给予相应的中药汤剂、超短波及微波理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气滞血瘀型有效率为94.12%,湿热瘀结型有效率为93.33%,寒湿凝滞型有效率为100.00%,气虚血瘀型有效率为92.31%,中药结合理疗对4种证型的慢性盆腔炎均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中医辨证结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物理疗法 气滞血瘀 湿热瘀结 寒湿凝滞 气虚血瘀
下载PDF
补肾活血通淋方治疗肾虚湿热瘀阻型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沈德彬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淋方治疗肾虚湿热瘀阻型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肾虚湿热瘀阻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补肾活血通淋方组和翁沥通胶囊治疗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Qmax、IPS...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淋方治疗肾虚湿热瘀阻型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肾虚湿热瘀阻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补肾活血通淋方组和翁沥通胶囊治疗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Qmax、IPS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补肾活血通淋方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翁沥通胶囊治疗组(<0.05);尿频、尿急、尿等待、排尿不畅评分均显著低于翁沥通胶囊治疗组(<0.05);Qmax显著高于翁沥通胶囊治疗组(<0.05),IPSS评分显著低于翁沥通胶囊治疗组(<0.05)。结论补肾活血通淋方治疗肾虚湿热瘀阻型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较翁沥通胶囊治疗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肾虚湿热瘀阻型 补肾活血通淋方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肺纤维化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1
17
作者 丛晓东 曹庆 +5 位作者 何沂 王冰 阮连国 樊茂蓉 苗青 任华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583-1586,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由于严重的肺损伤,后期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肺间质改变,影像表现为纤维化样改变。核心病机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肺中虚冷或肺热叶焦,其病理特点包括气虚、阴虚、毒、痰、瘀等方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期经过治疗后,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由于严重的肺损伤,后期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肺间质改变,影像表现为纤维化样改变。核心病机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肺中虚冷或肺热叶焦,其病理特点包括气虚、阴虚、毒、痰、瘀等方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期经过治疗后,其转归主要有三:气阴两虚、挟湿挟瘀者,治宜益气养阴、宣肺化湿为要,可予沙参麦门冬汤合五叶芦根汤加减,气阴两虚甚者,用生脉饮、加减复脉汤加减;肺脾气虚、痰瘀滞络者,治疗多用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脾益气;气虚血瘀、肺络不畅者,可予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宣白承气汤等,佐以活血化瘀药物,重者可加抵当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纤维化 气阴两虚、挟湿挟瘀证 肺脾气虚、痰瘀滞络证 气虚血瘀、肺络不畅证
下载PDF
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寒湿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3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马军 郑月萍 +1 位作者 严兴海 秦瑛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12期7-9,共3页
目的:评价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寒湿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寒湿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治愈率28.9... 目的:评价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寒湿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寒湿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治愈率28.95%,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91.18%,治愈率8.82%)。2组患者治疗后卵磷脂小体(EPS)中白细胞数均降低,尿流率升高,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评分及各项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排尿障碍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疼痛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总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中医证候总评分、排尿障碍评分、疼痛症状评分、NIH—CPSI总评分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IH-CPSI评分及各项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及NIH-CPSI总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对寒湿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抗炎、消肿止痛、解除排尿障碍的功效,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慢性 寒湿血瘀型 薏苡附子败酱散
下载PDF
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中医证型 被引量:12
19
作者 白云绮 李慧 +8 位作者 宋珂 王淑琪 高照 孙克寒 金秋硕 娄利霞 吴爱明 吴圣贤 聂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长期高脂饲养ApoE^-/-小鼠中医的证型,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证候中药的研究提供证型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雄性ApoE^-/-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妙勇安汤组(SM组)和模型组(M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4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 目的:探讨长期高脂饲养ApoE^-/-小鼠中医的证型,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证候中药的研究提供证型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雄性ApoE^-/-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妙勇安汤组(SM组)和模型组(M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4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SM组于造模开始进行预防性给药。同时以C57BL/6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观察主动脉和肝脏病理,评价是否为血瘀痰湿证型;通过IL-6、核因子-κB免疫组织化学变化评价是否为毒损证型。结果:与N组比较,M组小鼠血清TC、TG、LDL-C显著提高,HDL-C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病理出现球形脂滴及炎性细胞浸润;主动脉出现明显斑块,血管内膜厚度(IT)、中膜厚度(MT)、斑块面积(PA)及IT/MT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管腔面积(LA)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IL-6、核因子-κB在主动脉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SM组能够明显降低ApoE^-/-小鼠主动脉PA、IT及IT/MT,明显降低IL-6及核因子-κB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轻肝脏病变;但对血脂水平无明显作用。结论:长期高脂饲料饲养ApoE^-/-小鼠制备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为痰湿血瘀毒损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APOE-/-小鼠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痰湿血瘀毒损 四妙勇安汤
下载PDF
蒿芩清胆汤对湿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血清TGF-β1及Smad3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谷风 谷周蓉 +2 位作者 由春玲 刘首明 陈琦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6期846-849,共4页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对湿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血清TGF-β1及Smad3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蒿芩清胆汤、花红胶囊治疗,20 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局部症状与体...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对湿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血清TGF-β1及Smad3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蒿芩清胆汤、花红胶囊治疗,20 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局部症状与体征评分,并测定血清TGF-β1(转化生长因子)及Smad3(Smad蛋白)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66.7%、50.0%,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3.3%;治疗后两组血清TGF-β1的表达均升高、Smad3的表达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调节血清TGF-β1、Smad3的表达,减轻组织粘连及纤维化,因而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蒿芩清胆汤 湿热瘀阻型 TGF-β1 SMAD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