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纳米颗粒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
作者 王震宇 赵建 +2 位作者 李娜 李锋民 XING Bao-shan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09-1418,共10页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纳米产品的普及,人工纳米颗粒(NPs)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以水环境和水生生物为对象,综述了近几年来NP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毒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按NPs的分类总结了NPs对微...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纳米产品的普及,人工纳米颗粒(NPs)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以水环境和水生生物为对象,综述了近几年来NP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毒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按NPs的分类总结了NPs对微生物、藻类、原生动物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着重论述了NPs的可能毒性机制及其与NPs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并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探讨了NPs的摄取、跨膜运输等方面的可能机制.在自然水体中,NPs因其化学行为受水化学条件等影响而表现出不同于实验室研究中的生物毒性效应,本文也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讨论和总结.最后分析了目前水生生物纳米毒性研究中的瓶颈和方法、技术方面的问题,并对以后应注重开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毒性 水环境 毒性机制 氧化损伤 环境行为 天然有机质
原文传递
增大截面法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黄建锋 朱春明 +1 位作者 龚治国 张富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7,共9页
为研究已震损及未损钢筋混凝土框架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后的抗震性能,按照1/2缩尺制作4榀两层双跨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其中1榀为原型对比框架,1榀直接加固,另外2榀进行不同程度的预损后采用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对所有框架模型进行低周反... 为研究已震损及未损钢筋混凝土框架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后的抗震性能,按照1/2缩尺制作4榀两层双跨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其中1榀为原型对比框架,1榀直接加固,另外2榀进行不同程度的预损后采用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对所有框架模型进行低周反复破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对震损及未损钢筋混凝土框架采用增大截面法进行合理和可靠的加固,框架结构的承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延性变形和耗能性能,震损程度对加固框架的刚度、强度退化以及耗能性能未产生明显影响。对于混凝土框架结构而言,无论从承载力、延性、耗能及对震损的加固修复等各方面来看,采用钢筋混凝土增大截面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震加固方法,可以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大截面法 震损 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 加固
下载PDF
碳纤维布加固震损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许成祥 彭威 +1 位作者 许凯龙 周立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9-76,共8页
为了研究碳纤维布加固震损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按1:2的缩尺比例设计并制作4个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边节点试件,进行了预损加载、碳纤维布加固和节点加固后的低周往复荷载破坏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震损节点的有... 为了研究碳纤维布加固震损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按1:2的缩尺比例设计并制作4个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边节点试件,进行了预损加载、碳纤维布加固和节点加固后的低周往复荷载破坏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震损节点的有效性,探讨了不同震损程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对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碳纤维布应变、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及承载力退化等参数分析可知:碳纤维布加固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边节点,保证了"强柱弱梁"的抗震延性设计目标的实现,破坏形态均为钢梁弯曲破坏;碳纤维布加固提高了节点试件承载力,抗震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在一定损伤程度情况下,加固节点恢复并超过受损前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钢梁节点 碳纤维布加固 拟静力试验 地震损伤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残损古建筑木结构燕尾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谢启芳 杜彬 +2 位作者 李双 向伟 郑培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5-170,210,共7页
残损是现存古建筑木结构的普遍状况,显著地降低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为研究残损对燕尾榫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参照宋《营造法式》殿堂三等材的尺寸要求,制作了3个比例为1∶3.2的燕尾榫节点模型,包括1个完好节点、1个模拟榫头真菌腐朽的残... 残损是现存古建筑木结构的普遍状况,显著地降低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为研究残损对燕尾榫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参照宋《营造法式》殿堂三等材的尺寸要求,制作了3个比例为1∶3.2的燕尾榫节点模型,包括1个完好节点、1个模拟榫头真菌腐朽的残损节点和1个模拟榫头虫蛀的残损节点。榫头真菌腐朽和榫头虫蛀分别采用在榫头表面钻一定深度的孔和在榫头钻通孔的方法来模拟。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残损节点的破坏特征、弯矩-转角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耗能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残损燕尾榫节点抗震性能的退化规律。结果表明:残损燕尾榫节点的破坏形态与完好节点的破坏形态类似,主要表现为榫头和卯口有明显的挤压变形、榫头沿枋纵向部分拔出,枋柱整体完好,但残损节点的榫头拔出更早、拔出量更大,模拟虫蛀节点有榫角被挤碎;残损燕尾榫节点的滞回曲线也有明显的"捏缩"效应,但滞回环饱满度较差;残损节点的转动弯矩、转动刚度均明显低于完好节点,但耗能能力基本不变化;当两种不同残损类型的残损程度相近时,人工模拟真菌腐朽节点的转动弯矩更高、转动刚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结构 燕尾榫节点 残损 人工模拟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考虑纵筋屈曲及疲劳损伤的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红 张洛 张和平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0-140,共11页
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模型能更高效地计算钢筋混凝土柱的材料强非线性受力特征,但不考虑纵筋屈曲、疲劳损伤的钢筋本构模型仍将明显降低其受力后期的数值模拟精度。以8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结果为基础,在OpenSees平台匕采用可以考... 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模型能更高效地计算钢筋混凝土柱的材料强非线性受力特征,但不考虑纵筋屈曲、疲劳损伤的钢筋本构模型仍将明显降低其受力后期的数值模拟精度。以8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结果为基础,在OpenSees平台匕采用可以考虑纵筋屈曲、疲劳损伤的钢筋本构模型以及柔度法纤维模型,对柱的滞回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小轴压比柱相比,纵筋屈曲对高轴压比柱峰值荷载之后的水平承载力退化影响更明显;对纵筋长径比小于3.0的柱,纵筋屈曲对非线性分析结果的影响可基本忽略;纵筋长径比为5.OO~8.75且柱轴压比较小时,纵筋屈曲对分析结果有一定影响,但考虑疲劳损伤的计算结果能更好模拟柱软化段的水平承载力退化特征;柱轴压比较大且纵筋长径比为6.25~7.00时,考虑纵筋屈曲、疲劳损伤均会明显减小承载力退化的计算误差。同时考虑纵筋屈曲及疲劳损伤的分析结果能更好地反映柱的承载力退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屈曲 疲劳损伤 非线性分析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三向荷载作用下圆钢管材料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范峰 聂桂波 支旭东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68,共10页
空间网格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材料塑性发展严重,材料损伤将对结构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为得到能够精确反应空间网格结构在复杂荷载作用下材料损伤累积的本构模型,设计空间结构常用圆钢管进行三向加载试验,通过不同的加载方案考察试件的空... 空间网格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材料塑性发展严重,材料损伤将对结构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为得到能够精确反应空间网格结构在复杂荷载作用下材料损伤累积的本构模型,设计空间结构常用圆钢管进行三向加载试验,通过不同的加载方案考察试件的空间滞回特性;编制考虑损伤和裂纹效应的ABAQUS用户子程序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利用试验曲线与数值曲线的符合程度来拟合考虑损伤的材料本构方程中各系数,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圆钢管考虑损伤的材料本构模型;用此本构模型对试验试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曲线和试验曲线吻合良好,建议的本构方程是较为准确的,说明所编制的接口子程序可用于复杂结构的分析,应用此本构模型详细考察了单层球面网壳在地震作用下的各项响应,结果表明考虑累积损伤结构的失效极限荷载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 空间滞回试验 累积损伤 滞回性能 本构模型
原文传递
残损古建筑木结构叉柱造式斗栱节点抗震性能退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谢启芳 向伟 +1 位作者 杜彬 郑培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9-55,共7页
为研究残损叉柱造式斗栱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其退化规律,以独乐寺观音阁平座层叉柱造式斗栱为研究对象,参照宋《营造法式》三等材的营造方法,制作4个叉柱造式斗栱节点,并采用人工模型方法,模拟构件表面腐朽、虫蛀及裂缝等三类残损斗栱节点... 为研究残损叉柱造式斗栱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其退化规律,以独乐寺观音阁平座层叉柱造式斗栱为研究对象,参照宋《营造法式》三等材的营造方法,制作4个叉柱造式斗栱节点,并采用人工模型方法,模拟构件表面腐朽、虫蛀及裂缝等三类残损斗栱节点。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残损斗栱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抵抗弯矩承载力、转动刚度、耗能及其退化规律。试验研究表明:残损叉柱造式斗栱节点的破坏形态与完好斗栱节点相似,残损节点模型的破坏更显著、更严重;残损斗栱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呈弓形,滞回环捏缩效应较小,层间滑移现象减弱;不同残损斗栱节点的抵抗弯矩承载力和转动刚度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残损节点的耗能能力都有所提高;残损斗栱节点仍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延性。初步建立了节点的残损度与其抗震性能退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对我国现存叉柱造式古建筑木结构的残损评估和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结构 残损 斗栱节点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抗震性能 人工模拟
下载PDF
爆炸荷载下岩石损伤机理及其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文学 刘运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585-588,共4页
基于所建立的反映岩石冲击压缩、拉伸损伤理论模型以及深孔微差爆破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损伤演化和破碎规律,分析了岩石的动态力学特性;通过对水平边界条件下爆破破岩物理、力学过程的研究,探讨了深孔微差爆破的作用... 基于所建立的反映岩石冲击压缩、拉伸损伤理论模型以及深孔微差爆破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损伤演化和破碎规律,分析了岩石的动态力学特性;通过对水平边界条件下爆破破岩物理、力学过程的研究,探讨了深孔微差爆破的作用机制和爆破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岩石 动态损伤 力学特性
下载PDF
含有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的屈曲性态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浩然 尹向勇 +2 位作者 郭兆璞 温玄玲 陈绍杰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基于 Mindin假定推导了考虑剪切的复合材料加筋层板的有限元列式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筋间基板含嵌入分层以及筋与基板连接处含穿透分层的加筋层合板在受压缩载荷情况下的屈曲模式和临界力。本文所给出的有限元方法及结论对从事复合材... 基于 Mindin假定推导了考虑剪切的复合材料加筋层板的有限元列式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筋间基板含嵌入分层以及筋与基板连接处含穿透分层的加筋层合板在受压缩载荷情况下的屈曲模式和临界力。本文所给出的有限元方法及结论对从事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工程人员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 分层损伤 屈曲性态 有限元
下载PDF
轮轴过盈配合面损伤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梦妮 曾飞 周仲荣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5,共6页
轮轴过盈配合面的微动损伤常常导致车轴产生裂纹甚至断裂,为了避免以往用高压退轮的方法带来的2次损伤,采用原位剖切的方法,将车轴与轮毂配合分离来观察分析轮座表面损伤的基体特征。结合对配合面的显微观测和力学分析对损伤进行分析,... 轮轴过盈配合面的微动损伤常常导致车轴产生裂纹甚至断裂,为了避免以往用高压退轮的方法带来的2次损伤,采用原位剖切的方法,将车轴与轮毂配合分离来观察分析轮座表面损伤的基体特征。结合对配合面的显微观测和力学分析对损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的载荷作用下,RD2型车轮与车轴轮座接触边缘发生复合微动,配合面的2个接触边缘存在一个宽度约20 mm环状磨损区域,并伴有微裂纹的形成,破坏特征完全符合微动疲劳磨损机制。评述和比较了现有的车轴抗微动损伤的措施,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深入研究车轴损伤机制及预防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轴配合 损伤机制 微动疲劳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低速冲击特性及损伤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钭李昕 王秋成 陈光耀 《机电工程》 CAS 2016年第7期815-821,共7页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保险杠的低速耐冲击性能问题,利用真空辅助树脂扩散成型工艺制备了不同铺层比例与铺层顺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试样,对其进行了简支梁低速冲击性能试验,根据低速冲击响应特性曲线及损伤模式探究了复合材料能量吸收机...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保险杠的低速耐冲击性能问题,利用真空辅助树脂扩散成型工艺制备了不同铺层比例与铺层顺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试样,对其进行了简支梁低速冲击性能试验,根据低速冲击响应特性曲线及损伤模式探究了复合材料能量吸收机理;同时基于ABAQUS/Explicit对典型铺层试样建立了简支梁冲击仿真模型,利用Hashin失效准则进行失效判断,研究了低速冲击响应应力变化及损伤过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简支梁低速冲击主要损伤模式为纤维断裂,通过增加(0,90)铺层能够提高接触力载荷与冲击韧性强度,通过在试样冲击表面铺设(±45)铺层能够缓解结构剧烈破坏。峰值载荷误差为5.1%,峰值位移误差为3.2%,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保险杠提供了设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损伤分析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Dynamic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the constitutive model of concrete subjected to impact loadings 被引量:12
12
作者 NING JianGuo LIU HaiFeng SHANG Li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08年第11期1745-1760,共16页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secutive damage mechanics, micro-mechanics, statis-tics and the 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equation of Perzyna, a coupled model of damage and plasticity is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complex b...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secutive damage mechanics, micro-mechanics, statis-tics and the 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equation of Perzyna, a coupled model of damage and plasticity is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complex behavior of concrete subjected to impact loadings. In this model, some suppositions about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and evolution of the damage are made. First, concrete is macro-scopically assumed to be homogeneous and consecutive, while it is microscopi-cally filled with large amounts of micro-crack and micro-void defects. Second, the damage evolution of the micro-cracks is caused by the nucleation, growth and coalescence of the micro-cracks due to the interior tensile stress in concrete, which leads to a degradation in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concrete. Third, compaction of concrete is physically a collapse of the material micro-void. It pro-duces irreversible plastic strains in the material and, at the same time, an increase in the bulk modulus. Fourth, there is no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icro-crack and the micro-void. Last, when the damage reaches a critical value, the concrete may fail totally. The model parameters for concrete are determined by plate impact ex-periments. The model predictions fi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ll. So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dynamic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ncrete under impact loa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impact behavior damage EVOLUTION CONSTITUTIVE model
原文传递
带阻尼器消能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邓付元 王涛 施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96-100,113,共6页
通过4个布置带缝钢板阻尼器的消能连梁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其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器为剪切屈服型,试验中阻尼器未出现面外屈曲,试件破坏模式为阻尼器弯曲单元断裂破坏或预埋件与混凝土之间锚固破坏;阻尼器的承载力超强系数均... 通过4个布置带缝钢板阻尼器的消能连梁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其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器为剪切屈服型,试验中阻尼器未出现面外屈曲,试件破坏模式为阻尼器弯曲单元断裂破坏或预埋件与混凝土之间锚固破坏;阻尼器的承载力超强系数均大于1.5,平均值为1.63;连梁混凝土部分变形和滑移变形占连梁整体变形的比例随连梁转角增大而减小,阻尼器变形最后能达到整体变形的80%,能有效将变形集中于阻尼器;连梁混凝土部分变形主要为弯曲变形,混凝土剪切变形只占连梁整体变形的2%左右;4个试件混凝土裂缝达0.2mm时连梁转角基本在0.8%左右;加载到连梁转角3.3%时,阻尼器弯曲单元断裂破坏试件混凝土裂缝宽度达到0.5mm,而其余试件由于锚固破坏混凝土裂缝宽度较大,达到2m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连梁 带缝钢板阻尼器 超强系数 损伤控制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反复加载时型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损伤过程 被引量:6
14
作者 白国良 赵鸿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8年第3期213-216,232,共5页
基于考虑变形幅值和循环加载效应影响的累积损伤模型,对型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空腹式和实腹式)在反复加载下的损伤发展进行了分析,对其抗震性能作了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柱 损伤 抗震性能 加载
下载PDF
轧辊服役损伤行为及失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星 刘新灵 +1 位作者 陶春虎 李志忠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18年第1期60-66,共7页
轧辊是轧钢机上的重要零件,每年服役失效后的大修或维修大大影响生产效率、浪费资源乃至经济效益。通过对轧辊的服役损伤行为研究,探讨不同失效模式下的失效机制。结果表明:轧辊服役损伤失效行为主要有剥落、裂纹、断裂,各损伤失效机制... 轧辊是轧钢机上的重要零件,每年服役失效后的大修或维修大大影响生产效率、浪费资源乃至经济效益。通过对轧辊的服役损伤行为研究,探讨不同失效模式下的失效机制。结果表明:轧辊服役损伤失效行为主要有剥落、裂纹、断裂,各损伤失效机制均主要为制造、使用以及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剥落是由于局部大应力和升温,微裂纹产生于次表面并扩展形成剥落坑;裂纹是热循环应力及塑性应变等因素作用的结果;断裂大多是承受较大外载荷作用,并在轴颈应力集中处或内部近表面缺陷处发生的失效。针对轧辊的不同失效机制分别进行工艺改进和制定合理的检修周期,采用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为有效使用轧辊、提高轧辊使用寿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辊 服役损伤行为 失效机制 预防措施 维修
下载PDF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震损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富文 李向民 +2 位作者 王卓琳 陈溪 许清风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69,共9页
针对震损钢筋混凝土框架,提出了基于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加固修复方法,并开展了振动测试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震损加固框架在加载试验后的基本频率仅下降了6.8%,损伤程度较轻,屈服和峰值荷载时的顶点位移角分别... 针对震损钢筋混凝土框架,提出了基于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加固修复方法,并开展了振动测试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震损加固框架在加载试验后的基本频率仅下降了6.8%,损伤程度较轻,屈服和峰值荷载时的顶点位移角分别为1/48和1/25,破坏时位移角超过1/19。震损加固框架的峰值荷载较未损伤原框架提高了9.6%,表明ECC加固修复震损框架的方法能够使其抗震承载能力完全恢复并略高于原框架;ECC加固震损框架的耗能能力也可恢复至原框架的水平。此外,ECC加固对震损框架的刚度提高有限,震损加固框架的初始刚度仅为原框架的36.0%,但刚度退化较为缓慢。应变分析结果表明,ECC置换梁端混凝土能够显著改善塑性铰区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震损 加固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真三轴条件下砂岩渐进破坏力学行为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俊文 宋治祥 +4 位作者 范文兵 丁露江 姚子祥 霍英昊 宿文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00-2709,共10页
借助于多功能真三轴流固耦合试验系统,基于深部初始高地应力状态还原思路,对砂岩进行了不同应力路径、不同模拟深度下的真三轴正交力学试验,获得了真三轴不同工况下砂岩变形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深入分析了砂岩在Z,Y,X三个方向上的渐进... 借助于多功能真三轴流固耦合试验系统,基于深部初始高地应力状态还原思路,对砂岩进行了不同应力路径、不同模拟深度下的真三轴正交力学试验,获得了真三轴不同工况下砂岩变形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深入分析了砂岩在Z,Y,X三个方向上的渐进变形演化规律,表征了真三轴条件下砂岩渐进破坏力学行为演化特征,较好地反映了与之相对应的深部矿井巷道开挖后围岩的渐进变形演化特征及其渐进破坏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一应力路径、不同模拟深度下的砂岩峰值强度随模拟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这表明深部效应对砂岩强度演化规律存在显著影响;②同一模拟深度、不同应力路径下的砂岩Z向主应变随Z向主应力的增大而不断增加,X向主应变却是随Z向主应力的增大而不断减小,这表明应力加载路径是影响砂岩X方向与Z方向渐进变形破坏机制的一大因素;③路径2与路径3下的砂岩Y向主应变均是随着模拟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而路径1下的砂岩Y向主应变却是随着模拟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渐变规律,这说明应力卸载程度会显著影响砂岩Y方向的渐进变形特征。另外,不同应力路径下的砂岩X向主应变均是随着模拟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深部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应变 渐进破坏 砂岩 初始高地应力状态 力学行为 深部效应
下载PDF
RC框架结构典型震害及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振 郭晓云 +1 位作者 郭絮絮 张宁鑫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9-86,共8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多高层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十分普遍。本文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的震害调查,通过相关工程震害案例,介绍了结构整体、框架梁柱、楼梯、填充墙等出现的典型震害,分析了各类震害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多高层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十分普遍。本文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的震害调查,通过相关工程震害案例,介绍了结构整体、框架梁柱、楼梯、填充墙等出现的典型震害,分析了各类震害特征与震害机理。结合国内外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整体抗倒塌能力、"强柱弱梁"以及其它方面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抗震概念设计、结构抗震设计、构件抗震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典型震害 震害机理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基于能量耗散的Q235钢高周疲劳性能评估 被引量:11
19
作者 樊俊铃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共9页
通过宏微观力学和连续热力学理论,推导疲劳能量耗散计算方法。结合局部热扩散方程,建立物理意义明确的疲劳极限快速评估方法,避免了以温升为损伤指标的预测方法的争议性。传统疲劳试验和本方法所给出的疲劳极限之间的误差为9.9%,表明了... 通过宏微观力学和连续热力学理论,推导疲劳能量耗散计算方法。结合局部热扩散方程,建立物理意义明确的疲劳极限快速评估方法,避免了以温升为损伤指标的预测方法的争议性。传统疲劳试验和本方法所给出的疲劳极限之间的误差为9.9%,表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试验过程表明当材料内部生热率与外界散热率达到平衡时,能量耗散的变化趋于稳定,由此确定了材料的极限能,构建了疲劳寿命的快速评估方法。结果发现所预测的S-N直线斜率与传统结果之间的误差为9.4%,从而表明了该方法在快速评估材料疲劳性能方面的潜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周疲劳 能量耗散 损伤机理 疲劳性能
原文传递
强激光辐照下纯铝的力学响应和层裂的实验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永刚 M. Boustie +3 位作者 贺红亮 T. Sekine 王礼立 经福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66-970,共5页
采用速度干涉(VISAR)测试技术,对强激光辐照下纯铝的动态力学响应和层裂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和分析.样品厚度分别为200 μm 和485 μm,激光脉冲的半高宽约为10 ns,功率密度变化范围为1010~1011 W·cm-2.实测了样品自由面速度波形,... 采用速度干涉(VISAR)测试技术,对强激光辐照下纯铝的动态力学响应和层裂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和分析.样品厚度分别为200 μm 和485 μm,激光脉冲的半高宽约为10 ns,功率密度变化范围为1010~1011 W·cm-2.实测了样品自由面速度波形,反映了强激光加载作用下材料损伤演化过程以及损伤对材料动态响应的影响.计算得到了冲击波强度(2.0~13.4 GPa) 和不同拉伸应变率下铝的层裂强度(1.6~2.3 GPa).在所采用的实验条件和1维近似下,激光辐照产生的冲击波强度与激光功率密度之间成线性关系.最后讨论了层裂强度与拉伸应变率之间的关系,显示层裂强度随着拉伸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载 损伤 层裂 动力学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