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微生态制剂对奶牛增奶的实验研究 |
岳寿松
龙升波
王世荣
徐龙
钟平华
季光庭
|
《中国奶牛》
北大核心
|
2003 |
42
|
|
2
|
裹包TMR饲喂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周振峰
王晶
王加启
国卫杰
宋增廷
张俊瑜
卜登攀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8
|
|
3
|
青贮紫花苜蓿对奶牛生产性能、尿素氮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李改英
廉红霞
孙宇
傅彤
高腾云
|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4
|
|
4
|
苜蓿青干草替代部分精料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刘艳娜
史莹华
严学兵
王成章
梁明根
周路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1
|
|
5
|
瘤胃微生态制剂对泌乳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张扬
余雄
蔺宏凯
周岩伟
李洪波
郭春燕
王文齐
|
《草食家畜》
|
2005 |
25
|
|
6
|
黄芪组方中草药添加剂抗奶牛热应激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
李占锋
薛白
王立志
张波
王之盛
李兴伟
|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28
|
|
7
|
苜蓿青贮料替代苜蓿青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 |
朱晓艳
赵诚
史莹华
王成章
姚国磊
吕先召
韩康康
李栋栋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7
|
|
8
|
全混合日粮裹包贮存效果及对奶牛生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王晶
王加启
国卫杰
宋增廷
张俊瑜
卜登攀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9
|
|
9
|
热应激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奶牛生产性能的关系 |
李晗
王宇
高景
齐智利
|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10
|
苜蓿黄酮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清激素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
占今舜
胡利珍
钟小军
霍俊宏
谷德平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11
|
吡啶羧酸铬对热应激下泌乳前期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激素浓度的影响 |
赖安强
王之盛
刘建华
薛白
王立志
|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12
|
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体细胞数和乳损失量的影响 |
金亚东
李艳艳
徐晓锋
|
《乳业科学与技术》
|
2016 |
12
|
|
13
|
图像信息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
孙雨坤
岳奎忠
李文茜
么恩悦
刘鑫
李洋
张永根
|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2
|
|
14
|
冀北山区散栏奶牛舍夏季风机降温效果的研究 |
李宏双
邱殿锐
郭建军
高玉红
崔雅丽
白丽娜
|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5
|
冷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概述 |
郭爽
孟繁宇
徐熙亮
杨健
李亚东
王煦
王洪宇
|
《天津农业科学》
CAS
|
2021 |
11
|
|
16
|
饲料中添加康贝对荷斯坦乳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
李胜利
冯仰廉
程起方
关鸣
秋弘
王运亨
张振山
叶志廉
|
《中国奶牛》
北大核心
|
2001 |
8
|
|
17
|
包被蛋氨酸和赖氨酸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
李戍江
杨开伦
禚梅
黄海滨
|
《草食家畜》
|
2009 |
7
|
|
18
|
肠膜明串珠菌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 |
骆超超
高学军
卢志勇
于微
王青竹
乔彬
谢小来
武浩南
|
《乳业科学与技术》
|
2010 |
9
|
|
19
|
奶牛体型外貌的9分制绒性评定方法 |
杭苏琴
李三彬
王锋
汤春华
|
《家畜生态》
|
2002 |
8
|
|
20
|
饲粮磷水平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
张玉诚
薛白
肖俊
闫方权
焦振辉
景小平
王立志
王之盛
卜登攀
|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