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方法统计肇庆灰霾日数的结果比较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媚媚 范绍佳 +4 位作者 李文辉 陈国贞 翁佳烽 章文鑫 王迁 《广东气象》 2017年第4期28-32,共5页
分析了用单次法、未剔除降水日均法、日均法得到的肇庆灰霾日数变化趋势和合理性,用M-K法、累积距平曲线方法,研究了灰霾天气的变化特征及其和气象因子、污染源分布、地理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年以后,单次法统计的灰霾日数明显偏多... 分析了用单次法、未剔除降水日均法、日均法得到的肇庆灰霾日数变化趋势和合理性,用M-K法、累积距平曲线方法,研究了灰霾天气的变化特征及其和气象因子、污染源分布、地理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年以后,单次法统计的灰霾日数明显偏多,日均法较为科学、合理。灰霾日数与平均风速、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呈反相关,受地面风速、逆温层的影响最明显。1991年是灰霾天气发生突变的年份。肇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工业区和污染排放源集中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常年盛行东北风,处于珠江三角洲的下风向,污染物容易输送影响肇庆,利于灰霾天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灰霾 单次法 日均法 未剔除降水日均法 肇庆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