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human autologous 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cells agains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被引量:107
1
作者 Fu-Sheng Wang Ming-Xu Liu Bing Zhang Ming Shi Zhou-Yun Lei Wen-Bing Sun Qing-You Du Ju-Mei Chen,Division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Beijing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Beijing 100039,China Wen-Bing Sun,Department of Surgery,Beijing Hospit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Beijing 100039,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64-468,共5页
AIM: To characterize the anticancer function of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 and develop an adoptive immunotherapy for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we evaluated the proliferation ra... AIM: To characterize the anticancer function of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 and develop an adoptive immunotherapy for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we evaluated the proliferation rate, phenotype and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human CIK cells from healthy donors and HCC patients in vitro and in vivo. METHODS: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from healthy donors and patients with primary HCC were incubated in vitro and induced into CIK cells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cytokines such as interferon-gamma (IFN-gamma), interleukin-1 (IL-1), IL-2 and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against CD3. The phenotyp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IK cells were identified by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The cytotoxicity of CIK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51)Cr release assay. RESULTS: The CIK cells were shown to be a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 with different cellular phenotypes. The percentage of CD3+/CD56+ positive cells, the dominant effector cells, in total CIK cells from healthy donors and HCC pati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0.1-0.13% at day 0 to 19.0-20.5% at day 21 incubation,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CD3+ CD56+ positive cells proliferated faster than other cell populations of CIK cells in the protocol used in this study. After 28 day in vitro incubation, the CIK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HCC and healthy donor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300-fold and 500-fold in proliferation cell number, respectively. CIK cells originated from HCC patients possessed a higher in vitro antitumor cytotoxic activity on autologous HCC cells than the autologous 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LAK) cells and PBMC cells. In in vivo animal experiment, CIK cells had stronger effects on the inhibition of tumor growth in Balb/c nude mice bearing BEL-7402-producing tumor than LAK cells (mean inhibitory rate, 84.7% vs 52.8%, P【0.05) or PBMC (mean inhibitory rate, 84.7% vs 37.1%, P【0.01). CONCLUSION: Autologous CIK cells are of highly efficient cytotoxic effector cells against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and m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s 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Cell Division Cytokines cytotoxicity Immunologic Humans IMMUNOPHENOTYPING Immunotherapy Adoptive Killer Cells Liver Neoplasms MICE Mice Nude Neoplasm Transplantation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Transplantation Heterologous Tumor Cells Cultured
下载PDF
金属系牙科材料的应用现状及部分元素的毒副作用 被引量:58
2
作者 于思荣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0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对金属系牙科材料的组成、性能、适用场合、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汞、镍、铜、锌、铝、铍、铬、钴、钒、钯元素均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在牙科材料及其它生物医学材料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而元素钛、铌、锆、锡、钼、钽... 本文对金属系牙科材料的组成、性能、适用场合、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汞、镍、铜、锌、铝、铍、铬、钴、钒、钯元素均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在牙科材料及其它生物医学材料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而元素钛、铌、锆、锡、钼、钽和铁是无毒性元素,可以作为改善生物医学材料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的候选元素,为新型牙科合金材料乃至其它生物医学材料的开发研究提供选材依据。钛合金作为牙科材料是未来牙科材料的发展趋势。材料工作者应深入研究合金元素对钛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根据我国国情开发出质优价廉的新型钛合金牙科材料;对新开发的牙科材料进行临床应用研究,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尽快对国外开发的牙科钛合金实行国产化,以降低成本;大力开展材料表面改性研究,进一步提高牙科材料的耐磨性及其与生物体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材料 金属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 细胞毒性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丁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49-154,共6页
综述和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新进展 ,包括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耐药逆转剂、反义药物。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细胞毒性 拓扑异构酶 酪氨酸激酶
下载PDF
CIK的体外增殖及体内外杀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6
4
作者 任欢 邢淑贤 +5 位作者 徐红薇 宋英晖 商晓舟 周贵生 田景先 李殿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细胞的体外增殖,体外的细胞毒活性,及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其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提取健康供血者的PBMC,第0天加入γ-IFN,第1天加入IL-2、抗-CD3单抗和IL-1培养CIK细胞;在流式细胞仪上做... 目的:动态观察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细胞的体外增殖,体外的细胞毒活性,及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其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提取健康供血者的PBMC,第0天加入γ-IFN,第1天加入IL-2、抗-CD3单抗和IL-1培养CIK细胞;在流式细胞仪上做动态培养物的表型分析;与LAK细胞作对比,分别用MIT法测定其体外细胞毒活性及对S180荷瘤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CIK细胞在培养2周后获得大量增殖,表型分析表明,CIK细胞属异质性细胞群,在培养的过程中,群体的CD3^+CD56^+细胞大量扩增达1000多倍,是CIK细胞的主要效应细胞;实验证明,CIK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及对S180荷瘤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均强于LAK细胞;其较强的体内抗癌活性可能与荷瘤鼠主体内T细胞活化有关.结论:CIK细胞是一种强于LAK细胞的、新型、高效、具有广谱杀瘤活力的免疫活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 细胞因子 细胞毒 抗肿瘤 过继免疫疗法 肿瘤
下载PDF
真菌毒素与人类疾病 被引量:68
5
作者 杨建伯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真菌毒素与人类疾病是一个较新的课题 ,从 5个方面摘要了近年的有关进展。1真菌毒素具有两种毒性 ,一是致 DNA损伤 ,有者可致癌 ,二是细胞毒性 ,有破坏质膜和细胞酶的作用 ,但不同毒素各有不同 ;2文献报告 ,一些疾病可能与真菌毒素有关 ... 真菌毒素与人类疾病是一个较新的课题 ,从 5个方面摘要了近年的有关进展。1真菌毒素具有两种毒性 ,一是致 DNA损伤 ,有者可致癌 ,二是细胞毒性 ,有破坏质膜和细胞酶的作用 ,但不同毒素各有不同 ;2文献报告 ,一些疾病可能与真菌毒素有关 ,如肝癌、地方性肾病、食物中毒性白细胞缺乏病 (ATA )、食管癌、克山病、大骨节病、趴病等 ;3世界许多国家都已开始重视真菌毒素对粮食及其制品的污染 ,但认识程度很不一致。例如有4 3个国家制定了食物中黄曲霉毒素 (B1 ,B2 ,G1 ,G2 合计 )标准 ,其中少的为 10 ng/ kg,最多的为 10 0 0 ng/ kg;4当前研究的重点是寻找不同毒素中毒的“生物标志”,以及观察不同毒素的地理分布 ;5关于一级预防 ,关键是制定毒素的容许标准 ,阻断毒素进入人体的途径 ;至于二级预防 ,则是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致癌 细胞毒 人类疾病 预防
下载PDF
CHO cell cyto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analyses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An updated review 被引量:76
6
作者 Elizabeth D.Wagner Michael J.Plew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64-76,共13页
The disinf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is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service that generates high quality, safe and palatable tap water. The disinf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to reduce waterborne disease was an outstanding pu... The disinf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is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service that generates high quality, safe and palatable tap water. The disinf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to reduce waterborne disease was an outstanding public health achievement of the 20 th century.An unintended consequence is the reaction of disinfectants with natural organic matter,anthropogenic contaminants and bromide/iodide to form 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A large number of DBPs are cytotoxic, neurotoxic, mutagenic, genotoxic, carcinogenic and teratogenic.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monstrated low but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between disinfected drinking water and adverse health effects. The distribution of DBPs in disinfected waters has been well defined by advances in high precision analytical chemistry. Progress in the analytical biology and toxicology of DBPs has been forthcoming.The objective of this review was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esentation of the methodology for the quant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es on the induction of cyto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of103 DBPs using an identical analytical biological platform and endpoints. A single 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 line was employed in the assays. The data presented are derived from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 as well as additional new data and represent the largest direct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n the toxic potency of both regulated and emerging DBPs.These data may form the foundation of novel research to define the major forcing agents of DBP-mediated toxicity in disinfected water and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chieving the goal of making safe drinking water be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Ps Mammalian cell cytotoxicity Mammalian cell genotoxicity
原文传递
2010~2013之海洋微生物新天然产物 被引量:68
7
作者 赵成英 朱统汉 朱伟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5-1234,共40页
微生物药物研究始于20世纪,已发展成为现代药物开发的基础,目前已知的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10%来源于微生物.近十年,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受到极大的关注,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药物开发资源.介绍2010年1月~2013年2月已经报道的海洋细... 微生物药物研究始于20世纪,已发展成为现代药物开发的基础,目前已知的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10%来源于微生物.近十年,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受到极大的关注,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药物开发资源.介绍2010年1月~2013年2月已经报道的海洋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来源的895个新天然产物的微生物来源、结构及其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天然产物 细胞毒 海洋微生物 细菌 放线菌 真菌
原文传递
半边旗5种成分体外细胞毒活性比较及构效关系分析 被引量:64
8
作者 李金华 梁念慈 +2 位作者 莫丽儿 张晓 何承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641-644,共4页
用多种人癌细胞株以MTT试验,体外筛选半边旗抗肿瘤活性成分。结果显示:化合物5F,6F,A及半边旗乙醇提取物PSE对5种人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6F的活性最强,其次是A,5F,而化... 用多种人癌细胞株以MTT试验,体外筛选半边旗抗肿瘤活性成分。结果显示:化合物5F,6F,A及半边旗乙醇提取物PSE对5种人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6F的活性最强,其次是A,5F,而化合物4F和B对5种细胞均无细胞毒活性。分析它们的构效关系可以推测,αβ亚甲基环戊酮结构是其活性部位,结构中羟基数目和位置的不同可以影响化合物的活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旗 二萜 细胞毒 构效关系 中草药 药理学
下载PDF
何首乌提取物对人正常肝细胞L02周期阻滞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0
9
作者 张瑞晨 刘斌 +1 位作者 孙震晓 徐冬艳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54-561,共8页
目的:分析何首乌中致人肝细胞损伤物质的化学成分,初步探讨其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生、制何首乌用70%乙醇提取,提取物经AB-8型大孔树脂吸附分离,依次用水、50%乙醇和95%乙醇洗脱得到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水洗脱物、50%乙醇洗脱物和95... 目的:分析何首乌中致人肝细胞损伤物质的化学成分,初步探讨其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生、制何首乌用70%乙醇提取,提取物经AB-8型大孔树脂吸附分离,依次用水、50%乙醇和95%乙醇洗脱得到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水洗脱物、50%乙醇洗脱物和95%乙醇洗脱物;生、制何首乌直接水煎煮得到水提物。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02,用含何首乌洗脱物和水提物的细胞培养液与细胞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检测药物对L02细胞生长的影响,筛选致肝细胞损伤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有明显细胞毒作用的洗脱物进行成分分析,噻唑蓝法检测其对L02细胞增殖的影响,Giemsa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L02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生、制何首乌95%乙醇洗脱物对L02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他组分对L02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成分分析显示,生、制何首乌95%乙醇洗脱物中大黄素含量最多,分别为(18.53±2.96)%和(10.28±1.34)%;何首乌95%乙醇洗脱物及大黄素可使L02细胞阻滞于S期,并诱导L02细胞凋亡。结论:何首乌95%乙醇洗脱物是何首乌中导致肝细胞损伤的主要物质,而大黄素是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肝细胞 细胞毒性 肝损伤 成分分析 蒽醌 大黄素 细胞周期
下载PDF
MTT法和CCK-8法检测中药抗病毒活性成分细胞毒性的比较 被引量:58
10
作者 蔡文涛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305-310,共6页
中药抗病毒活性成分的筛选首先需要考察化合物在体外的细胞毒性.分别用MTT法和CCK-8法考察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这两种存在于中药穿心莲中具有抗病毒潜力的成分在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毒性情况.结果表明,CCK-8和MTT两种方法检测... 中药抗病毒活性成分的筛选首先需要考察化合物在体外的细胞毒性.分别用MTT法和CCK-8法考察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这两种存在于中药穿心莲中具有抗病毒潜力的成分在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毒性情况.结果表明,CCK-8和MTT两种方法检测得到的细胞存活率的数据具有一致性,均提示在A549细胞株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内酯的无毒浓度分别在0 5μg/mL及0 10μg/mL之间.用MTT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CC50值的变异系数(CV)均大于CCK-8法得到CV,表明CCK-8法检测的精密度较MTT法更高.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的判定系数和细胞存活率的数据标准偏差数值表明CCK-8法测定的准确度相对MTT法更高.另外,CCK-8法操作更为简便和快速,对实验者和环境危害低.因而,CCK-8法值得在细胞增殖和药物毒性检测等实验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 CCK-8 细胞毒性 抗病毒成分
下载PDF
蟾蜍灵对肝癌细胞SMMC 7721的细胞毒作用及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2
11
作者 陈小义 呼文亮 +2 位作者 徐瑞成 陈莉 钱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96,共4页
为探讨蟾蜍灵的抗癌作用机理 ,以肝癌SMMC772 1细胞为靶细胞 ,应用噻唑蓝还原法检测细胞毒作用 ,双荧光染色法和DNA电泳技术检测细胞凋亡与坏死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 1waf1/cip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 .... 为探讨蟾蜍灵的抗癌作用机理 ,以肝癌SMMC772 1细胞为靶细胞 ,应用噻唑蓝还原法检测细胞毒作用 ,双荧光染色法和DNA电泳技术检测细胞凋亡与坏死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 1waf1/cip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 .结果表明 ,0 .0 1μmol·L- 1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772 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 ,形态学和DNA片段化检测证实蟾蜍灵诱导的细胞死亡以凋亡为主 ;p2 1waf1/cip1在蟾蜍灵诱导下表达上调 ,同时PCNA的表达下降 ,两者呈负相关 (P <0 .0 1) .提示蟾蜍灵通过上调p2 1waf1/cip1表达 ,下调PCNA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细胞毒性 肝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基因表达 细胞系 SMMC7721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膜型分泌型MICA对NK细胞受体NKG2D的相反调节效应及其对NK细胞受体谱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彩 冯进波 +3 位作者 王郡甫 许晓群 张建 田志刚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 观察膜型和分泌型MICA对NK细胞受体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NK细胞抗肿瘤活化机制及肿瘤细胞表达MICA分子的意义。方法 用MTT法测定人NK细胞系 (NK92 )的细胞毒活性 ;用RT PCR或FACS检测NK细胞受体 (NKG2D ,NKG2A B ,KIR2DL1,KIR2DS1)... 目的 观察膜型和分泌型MICA对NK细胞受体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NK细胞抗肿瘤活化机制及肿瘤细胞表达MICA分子的意义。方法 用MTT法测定人NK细胞系 (NK92 )的细胞毒活性 ;用RT PCR或FACS检测NK细胞受体 (NKG2D ,NKG2A B ,KIR2DL1,KIR2DS1)及NKG2D的识别配体MICA的表达。结果 肿瘤细胞表面的MICA分子可上调NKG2D的表达 ,下调抑制性受体NKG2A B和KIR2DL1的表达 ;而分泌型MICA (sMICA)分子对NKG2D及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膜型MICA分子可上调NKG2D的表达 ,激发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效应 ;分泌型MICA分子则通过降低NKG2D的表达下调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肿瘤细胞分泌sMICA分子为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杀伤细胞 细胞毒活性 MICA NK细胞受体 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细胞毒性 被引量:33
13
作者 许艳慧 李四群 李志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 :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能快速、准确、敏感地评价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MTT比色法 ,以普通HA为对照组 ,纳米HA为实验组 ,选用不同浓度的材料浸提液 ,分别检测小鼠成纤维细胞L 92 9和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 目的 :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能快速、准确、敏感地评价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MTT比色法 ,以普通HA为对照组 ,纳米HA为实验组 ,选用不同浓度的材料浸提液 ,分别检测小鼠成纤维细胞L 92 9和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的相对增殖率 ,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 :与普通HA相比 ,纳米HA表现出较高的细胞增殖率 ,随着浸提液浓度的降低和培养时间的增长 ,细胞毒性趋于 0级 ;纳米HA的微颗粒与细胞的直接接触并未见细胞毒性作用 ;与L 92 9相比 ,原代培养的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的细胞增殖率较低 ,其敏感性较高。结论 :纳米HA无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细胞毒性 MTT比色法
下载PDF
海藻基根硬毛藻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史大永 韩丽君 +4 位作者 孙杰 王瑛 杨永春 石建功 范晓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对绿藻基根硬毛藻Chaetomorphabasiretorsa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方法利用正相和反相色谱、SephadexLH20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MS,IR,NMR和Xray单晶衍射等方法鉴定结构,通过MTT法... 目的对绿藻基根硬毛藻Chaetomorphabasiretorsa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方法利用正相和反相色谱、SephadexLH20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MS,IR,NMR和Xray单晶衍射等方法鉴定结构,通过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基根硬毛藻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N苯基2萘胺(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Ⅱ),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Ⅲ),苯乙二醇(Ⅳ),邻羟基苯甲醛(Ⅴ),二甘醇单苯甲酸酯(Ⅵ),尿嘧啶(Ⅶ),胸腺嘧啶(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Ⅸ)。化合物Ⅰ对KB细胞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毒性(IC50,10.15μg·mL-1);尿嘧啶(Ⅶ)对KB细胞(IC50,3.79μg·mL-1)和MCF7细胞(IC50,3.24μg·mL-1)也具有选择性毒性。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海藻中分离得到,其中N苯基2萘胺(Ⅰ)和二甘醇单苯甲酸酯(Ⅳ)为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N苯基2萘胺(Ⅰ)和尿嘧啶(Ⅶ)具有一定选择性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活性 单体化合物 KB细胞 首次 尿嘧啶 化学成分 MCF-7细胞 二甘醇 苯基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下载PDF
The Galectin-9/Tim-3 pathway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NK cell function at the maternal-fetal interface in early pregnancy 被引量:44
15
作者 Yan-Hong Li Wen-Hui Zhou +7 位作者 Yu Tao Song-Cun Wang Yun-Lan Jiang Di Zhang Hai-Lan Piao Qiang Fu Da-Jin Li Mei-Rong Du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3-81,共9页
Decidual natural killer (dNK) cell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maternal-fetal immune tolerance and act as local guardians against infection. However, how dNK cells maintain the immu... Decidual natural killer (dNK) cell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maternal-fetal immune tolerance and act as local guardians against infection. However, how dNK cells maintain the immune balance between tolerance and anti-infection immune responses during pregnancy remains unknown. Here,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hibitory molecule T-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containing molecule-3 (Tim-3) are expressed on over 60% of dNK cells. Tim-3^+ dNK cells display higher interleukin (IL)-4 and lower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 and perforin production. Human trophoblast cells can indu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ripheral NK cells into a dNK-like phenotype via the secretion of galectin-9 (Gal-9)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al-9 and Tim-3. In addition, trophoblasts inhibit lipopolysaccharide (LPS)-induce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and perforin production by dNK cells, which can be attenuated by Tim-3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Interestingly, a decreased percentage of Tim-3-expressing dNK cells were observed in human miscarriages and murine abortion-prone models. Moreover, T helper (Th)2-type cytokines were decreased and Thl-type cytokines were increased in Tim-3^+ but not Tim-3- dNK cells from human and mouse miscarriages. Therefor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Gal-9/Tim-3 signal is important for the regulation of dNK cell func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the maintenance of a normal pregna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totoxicity galectin-9/Tim-3 NK cells PREGNANCY TH2
原文传递
苦参碱体外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5
16
作者 曾晖 胡梅洁 +4 位作者 张曙 乔敏敏 章永平 史桂英 吴云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在体外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分别作用于中、低分化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 24、48、72h,以MTT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诱导S...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在体外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分别作用于中、低分化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 24、48、72h,以MTT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诱导SGC-7901凋亡的作用。结果 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苦参碱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逐渐增强(P<0.01);低分化的AGS较中分化的SGC-7901更为敏感。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检测均显示苦参碱能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结论苦参碱在体外对胃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低分化的胃癌细胞株AGS对苦参碱更为敏感;苦参碱对胃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与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体外 胃癌 杀伤作用 癌细胞
下载PDF
4种临床用烤瓷合金材料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孙平 盛祖立 +3 位作者 张正仪 周峰 吴刚 严杰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344-346,共3页
目的 选择 4种临床用烤瓷合金 ,对其细胞毒性进行检测和比较。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 (MTT法 )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来测定合金析出离子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影响 ,比较不同合金对细胞增殖的作用 ,评定 4种烤瓷合金的毒性作用。结... 目的 选择 4种临床用烤瓷合金 ,对其细胞毒性进行检测和比较。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 (MTT法 )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来测定合金析出离子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影响 ,比较不同合金对细胞增殖的作用 ,评定 4种烤瓷合金的毒性作用。结果 镍铬烤瓷合金抑制细胞增殖最明显 ,含钛的镍铬烤瓷合金、钴铬烤瓷合金次之 ,金合金基本不影响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瓷合金 细胞毒性 比色法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和黄芪多糖对小鼠NK细胞活性和增殖及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张晓明 杨景山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76-178,256,共3页
本实验观察了细胞介素2(IL-2)和黄芪多糖(PA)对小鼠NK细胞活性、增殖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IL-2、PA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强NK细胞活性、刺激NK细胞增殖,IL-2与PA合用时其效果更佳。NK细胞胞体相应变大,核质比降低。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黄芪多糖 NK细胞 小鼠
下载PDF
重楼提取物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36
19
作者 金炜东 陈孝平 蔡红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研究重楼提取物对肝癌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锥虫蓝拒染法测定不同浓度重楼提取物作用不同时间后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观察重楼提取物对HepG2细胞形态学... 目的研究重楼提取物对肝癌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锥虫蓝拒染法测定不同浓度重楼提取物作用不同时间后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观察重楼提取物对HepG2细胞形态学的影响。通过碘化丙啶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对重楼提取物是否诱导细胞凋亡进行验证。结果各浓度重楼提取物都对肝癌HepG2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其杀伤作用越强;与阳性对照组(FT-207)相比,62.5、125μg/ml重楼提取物对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弱(P<0.01,P<0.05),而250、500μg/ml重楼提取物的杀伤作用与其相当(P>0.05),1 000、2 000μg/ml重楼提取物的杀伤作用则明显较高(均P<0.01)。重楼提取物作用后的HepG2细胞呈现变性坏死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重楼组与阴性对照组凋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楼提取物具有细胞毒性作用。重楼提取物可能不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是通过导致癌细胞的变性坏死发挥其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提取物 细胞毒性作用 细胞凋亡 细胞变性坏死
下载PDF
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41
20
作者 彭晓赟 梁法亮 +4 位作者 李冬利 陈玉婵 陶美华 章卫民 赵运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881-1886,共6页
目的研究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凝胶柱和薄层制备等色谱方法和重结晶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各种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以3种肿瘤细胞SF-268、MCF-7和NCI-H460为供... 目的研究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凝胶柱和薄层制备等色谱方法和重结晶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各种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以3种肿瘤细胞SF-268、MCF-7和NCI-H460为供试细胞株,采用SRB法对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肠炎亚种、痢疾志贺氏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等肠道致病菌为供试细菌,采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研究。结果从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发酵液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甲醚(1)、1,5-二羟基-3-甲氧基-7-甲基蒽醌(2)、灰绿曲霉黄色素(3)、2-(2′,3-环氧基-1′,3′-庚二烯基)-6-羟基-5-(3-甲基-2-丁烯基)苯甲醛(4)、2-(2′,3-环氧基-1′,3′5′-庚三烯基)-6-羟基-5-(3-甲基-2-丁烯基)苯甲醛(5)、2-(3E,5E-庚二烯基)-3,6-二羟基-5-(3-甲基-2-丁烯基)苯甲醛(6)、酪醇(7)、对羟基苯甲酸(8)、苔黑酚(9)。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3~6对3种肿瘤细胞株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除化合物1和6外,其他化合物对普通变形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9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很好的抑菌效果。结论苯甲醛类化合物是冠突散囊菌的主要代谢产物,化合物7和9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5、6和8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冠突散囊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菌活性 细胞毒活性 苯甲醛 苔黑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