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和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8
1
作者 韩安家 熊敏 +1 位作者 李智 梁英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讨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α 、β 、γ 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ILC)和浸润性导管癌 (ID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了 19例ILC和 32例IDC组织中α 、β 、γ catenin的表达 ,并根据阳性癌细... 目的 探讨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α 、β 、γ 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ILC)和浸润性导管癌 (ID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了 19例ILC和 32例IDC组织中α 、β 、γ catenin的表达 ,并根据阳性癌细胞占肿瘤细胞的比例进行半定量化分析和统计学χ2 检验。结果 α 、β 、γ catenin在 19例ILC中表达缺失和明显减少的分别为 15例 (78.9% ) ,10例(5 2 .6 % )和 16例 (84.2 % ) ,而在 32例IDC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和明显减少为 2 4例 (75 .0 % ) ,14例(43.8% )和 2 6例 (81.3% )。另外 ,这 3种蛋白在浸润性癌组织中表达强度弱于原位癌灶的表达强度。α catenin和 β 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未发现α 、β 、γ 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与有无伴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α 、β 、γ catenin在乳腺ILC和IDC中表达均为明显缺失和减少 ,说明这些粘附分子在乳腺浸润性癌发生中确实丧失了其正常的细胞粘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上皮钙依赖粘附素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皮性钙黏附蛋白和β-连环素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4
2
作者 邱雪杉 杨秀 +1 位作者 李庆昌 王恩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目的 探讨上皮性钙黏附蛋白 (E cad)及 β 连环素 (β cat)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分型、分化、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和原位杂交法。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 :10 1例NSCLC中E cad及 β cat的阳性率... 目的 探讨上皮性钙黏附蛋白 (E cad)及 β 连环素 (β cat)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分型、分化、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和原位杂交法。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 :10 1例NSCLC中E cad及 β cat的阳性率分别为 6 8 3%和 81 2 % ,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 1 4 %和 6 4 4 %。E cad和 β cat的异常表达率与组织类型无关 (P >0 0 5 ) ,而与分化程度有相关性 (P<0 0 5 ) ,在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E cad及 β cat的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病例 (P <0 0 5 )。E cad和 β cat异常表达病例的平均生存时间和 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表达病例。原位杂交 :NSCLC中E cad和 β cat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 38 9%和 4 7 2 % ,与蛋白正常表达一致率分别为 78 6 %和 82 4 %。结论 检测β cat或E cad/ β cat的共同表达将是指导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的有意义指标 ,可应用于临床预后的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连环素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钙黏着糖蛋白类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NSCLC
原文传递
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玉军 纪祥瑞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 研究β-连环蛋白(β-cat)的异常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 c-myc的高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增殖、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二步法,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12例胰腺导管上皮内肿瘤(上皮中度... 目的 研究β-连环蛋白(β-cat)的异常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 c-myc的高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增殖、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二步法,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12例胰腺导管上皮内肿瘤(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β-cat、cyclin D1和c-myc的表达。同时检测胰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作为胰腺癌增殖状态的指标。结果 β-cat在10例正常胰腺组织均呈正常表达,而cyclin D1和c-myc均呈阴性。三者在胰腺导管上皮内肿瘤和胰腺癌中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6/12和68.1%(3/47)、6/12和74.5%(35/47)、5/12和70.2%(33/47),均P>0.05]。β-cat异常表达率与胰腺癌的转移和1年生存率显著相关(均P<0.05),而与胰腺癌大小、分化程度、增殖活性及浸润无关(均P>0.05)。cyclin D1的表达率与胰腺癌的增殖和分化程度有关(均P<O.05),与胰腺癌大小、浸润、转移和1年生存率无关(均P>0.05)。c-myc的表达率与胰腺癌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和1年生存率无关(均P>0.05),而与胰腺癌组织的增殖活性密切有关(P<0.05)。β-cat异常表达与cyclin D1和c-myc的高表达在胰腺导管上皮内肿瘤和胰腺癌中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均P<0.05,r=1.000、0.845、0.437、0.452)。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连环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D1 C-MYC 表达 胰腺癌 生物学行为
原文传递
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在鼻咽癌组织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智 林素暇 梁英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癌细胞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程度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鼻咽癌早期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ethylation specificPCR ,MSP)、蛋白印迹、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 探讨鼻咽癌癌细胞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程度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鼻咽癌早期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ethylation specificPCR ,MSP)、蛋白印迹、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等方法检测 2 1例鼻咽癌患者鼻咽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配对组织中的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和上皮型钙黏素、β 链接素在不同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结果  ( 1)在 2 1例鼻咽原发癌组织中 ,11例( 5 2 4% )可以检测到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而在配对的 2 1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 17例 ( 80 9% )则可检测到 ,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 2 )在鼻咽原发癌组织中 ,80 %的癌细胞均表达上皮型钙黏素蛋白 ,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只有平均 5 0 %的癌细胞表达 ,两者亦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4) ;但β 链接素蛋白在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量 (均为 85 % )。 ( 3 )蛋白印迹检测表明 ,上皮型钙黏素在鼻咽原发癌组织中表达的平均相对强度为 2 0 6 7± 3 2 7,明显高于在转移癌组织中的蛋白平均相对强度 65 0± 15 9;而 β 链接素在不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相对强度则差异无显著性 (P =0 75 4)。 ( 4)上皮型钙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型钙黏素 基因启动子 甲基化 mRNA 蛋白表达 鼻咽癌 临床意义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广州开角型青光眼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与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魏雁涛 段山 +4 位作者 葛坚 卓业鸿 凌运兰 林明楷 高前应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68-1075,共8页
目的鉴定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GZ.1)致病基因并探讨其致病机制。方法应用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核苷酸直接测序法筛查GZ.1家系的致病性基因突变,进一步利用体外基因转染技术,观察突变型基因在小梁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鉴定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GZ.1)致病基因并探讨其致病机制。方法应用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核苷酸直接测序法筛查GZ.1家系的致病性基因突变,进一步利用体外基因转染技术,观察突变型基因在小梁细胞中的表达、分布及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GZ.1家系所有患者均存在myocilin基因第三外显子Pro370Leu杂合突变(16/16),而家系正常人中均未检测到该突变(0/8)。小梁细胞体外转染野生型和突变型myocilin基因后,经免疫印迹法检测证实,培养上清液中突变型myocilin蛋白的细胞外分泌较野生型明显减少;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证实野生型myocilin蛋白在小梁细胞内呈点状、弥漫分布;而Pro370Leu突变型myocilin蛋白以积聚体形式存在于胞质内;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突变型转染组凋亡细胞百分比较野生型转染组及对照组轻度升高。结论突变型(Pro370Leu)myocilin基因为GZ.1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型(Pro370Leu)myocilin蛋白在小梁细胞内以积聚体形式存在,可能是由于蛋白质错误折叠所致,并可能诱导小梁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眼蛋白质类 糖蛋白类 蛋白质错误折叠
原文传递
补肾壮筋汤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形态学和骨架蛋白ROCK、Cofilin、Phospho-Cofilin、LIMK1和Phospho-LIMK1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杰 柳维林 +2 位作者 韩平 邱艺斌 罗庆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732-3735,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壮筋汤对兔膝骨性关节炎(OA)模型形态学和细胞骨架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8只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用Hulth法造成早期OA模型。空白组常规喂养;模型组以0.9%氯... 目的:探讨补肾壮筋汤对兔膝骨性关节炎(OA)模型形态学和细胞骨架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8只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用Hulth法造成早期OA模型。空白组常规喂养;模型组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低剂量组以补肾壮筋汤10.5g/kg灌胃,每天1次;高剂量组10.5g/kg灌胃补肾壮筋汤灌胃,每天2次,持续4周。采用HE染色观察软骨形态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OA软骨细胞ROCK、Cofilin、Phospho-Cofilin,LIMK1和Phospho-LIMK1蛋白含量变化。结果:HE:低剂量与高剂量组关节软骨退变程度较模型组轻(P<0.05);Western blot:软骨细胞骨架蛋白ROCK、Cofilin、PhosphoCofilin,LIMK1和Phospho-LIMK1蛋白表达,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补肾壮筋汤可能通过调节细胞骨架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了软骨细胞骨架破坏的进程,减缓膝关节关节炎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退变 补肾壮筋汤 软骨细胞 骨架蛋白
原文传递
肌肉中的调节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的性质和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孔保华 熊幼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9-442,共4页
肌肉中肌原纤维包含肌肉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蛋白按照其在肌肉中的性质又可以分为三大类,包括直接参与肌肉收缩的蛋白,调节肌肉收缩的蛋白及细胞骨架蛋白。主要论述了调节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的种类、性质、作用以及对肉品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肌肉蛋白质 调节蛋白 细胞骨架蛋白 肉品质量
下载PDF
与ezrin基因表达相关的微小RNA的筛选及在卵巢上皮性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俊 梁山辉 鹿欣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87-792,共6页
目的 筛选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中与ezrin基因表达相关的微小RNA(miRNA),并分析其在卵巢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1)实时逆转录(RT)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两对具有不同侵袭转移能力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和SKOV3ip细胞... 目的 筛选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中与ezrin基因表达相关的微小RNA(miRNA),并分析其在卵巢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1)实时逆转录(RT)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两对具有不同侵袭转移能力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和SKOV3ip细胞、HO-8910和HO-8910PM细胞中ez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选取其中ezrin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相对较大的1对细胞系(即SKOV3和SKOV3ip细胞)用于以下实验.(2)用miRNA芯片筛选SKOV3和SKOV3ip细胞中差异表达miRNA,然后用生物信息学工具[三大数据库,即TARGETSCAN(http://www.targetscan.org)、MICROCOSM(http://www.ebi.ac.uk/enright-srv/microcosm/htdocs/targets/v5/)和PICTAR(http://www.pictar.mdc-berlin.de)数据库]预测并比对miRNA芯片的筛选结果,筛选出与ezrin基因表达相关的miRNA,并采用实时RT-PCR技术验证.将筛选出来的miRNA转染SKOV3ip细胞,用蛋白印迹法和实时RT-PCR技术检测其对SKOV3ip细胞中ezr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以未做任何处理者为空白对照.结果 (1)SKOV3ip细胞中ezrin mRNA的表达水平是SKOV3细胞的(81.74±5.34)倍,HO-8910PM细胞中ezrin mRNA的表达水平是HO-8910细胞的(2.61±0.14)倍,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印迹法检测显示,SKOV3ip细胞中ezrin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SKOV3细胞,HO-8910PM细胞中ezrin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HO-8910细胞.选取其中ezrin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相对较大的1对细胞系,即SKOV3和SKOV3ip细胞用于以下实验.(2)将miRNA芯片筛选结果与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结果对比分析,筛选出两个可能调控ezrin基因表达的特异miRNA,即miR-183和miR-22;实时RT-PCR技术检测显示,miR-183和miR-22在SKOV3和SKOV3ip细胞中的表达差异,与miRNA芯片筛选结果一致,SKOV3细胞中miR-183和miR-22的表达水平分别是SKOV3ip细胞的(5.84±0.66)和(6.67±0.67)倍,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微RNAS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MYOC—TIGR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建华 徐亮 +1 位作者 李杨 董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28,共7页
目的筛选并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小梁网糖皮质激素诱导反应蛋白MYOC-TIG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抽取2002年1至12月就诊并诊断为POAG患者118例和150例非POAG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4-8ml,采用酚-氯仿抽提全基因组DNA... 目的筛选并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小梁网糖皮质激素诱导反应蛋白MYOC-TIG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抽取2002年1至12月就诊并诊断为POAG患者118例和150例非POAG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4-8ml,采用酚-氯仿抽提全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全基因组DNA,以单核苷酸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MYOC基因的3个外显子(7对引物)编码区域序列改变。对SSCP分析异常者,采用双向测序法进一步证实。应用Cfrl3I、Hinfl及BsmAl等限制性内切酶检测对照者MYOC基因编码区序列改变。POAG与非POAG人群MYOC基因各位点突变率比较采用)(2检验。结果基因序列分析发现G12R、1288M及Y353I共3个基因序列改变。118例POAG患者中仅有5例(4.23%)发生G12R位点突变,150例对照者中未见G12R位点改变;两组G12R位点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37,P=0.037)。POAG组和对照组均有1288M和Y353I位点改变,但两组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07,P=0.791和)(2=0.56,P=0.453)。POAG患者基因突变率4.23%。结论MYOC基因突变可能与POAG发病有关,MYOC基因突变可能是POAG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中华眼科杂志,2011,47:122-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 DNA突变分析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眼蛋白质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预防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效果及其对海马ERK活性及AR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瑶 孙茜 +5 位作者 许倩 舒银银 李永乐 刘清珍 刘健 李伟彦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预防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效果及其对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活性及活动调节骨架蛋白(ARC)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8只,体重250-2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4组(n=17):生理盐...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预防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效果及其对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活性及活动调节骨架蛋白(ARC)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8只,体重250-2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4组(n=17):生理盐水组(Ns组)、右美托咪定0.3μg/kg组(D1组)、右美托咪定3.0μg/kg组(D2组)和右美托咪定9.0μg/kg组(D,组)。于PTSD模型制备前30min,NS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D1、D2组和D3分别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0.3、3.0和9.0μg/kg。采用应激增强恐惧学习法制备PTSD模型。于模型制备第1天A室电击处理后15min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ERK、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水平;第1天A室电击处理后30rnin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ARC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制备第2天比较,3组大鼠模型制备第3天木僵率升高(P〈0.05);与NS组比较,D2组和D2组模型制备第3天木僵率均下降,海马p-ERK和ARC表达降低(P〈0.05),D1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组和D3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海马ERK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大鼠PTSD有一定预防作用,且与剂量有关,该作用机制与抑制海马ERK活性,下调ARC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应激障碍 创伤后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三邻甲苯基磷酸酯对鸡大脑组织细胞骨架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晓英 赵秀兰 +3 位作者 程东 朱振平 于丽华 谢克勤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 探讨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OCP)中毒引起迟发性神经毒性的机制。方法 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了TOCP中毒后鸡大脑组织中高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 H)、中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 M)、低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 L)、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及... 目的 探讨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OCP)中毒引起迟发性神经毒性的机制。方法 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了TOCP中毒后鸡大脑组织中高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 H)、中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 M)、低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 L)、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及β微丝蛋白6种细胞骨架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鸡大脑组织沉淀中,NF H在TOCP 3 75和75 0mg·kg- 1 组分别降低2 3 %和4 7%(P <0 .0 1 ) ;而在上清中,分别升高3 1 %(P <0 .0 5 )和2 1 5 %(P <0 .0 1 )。NF M在沉淀中75 0mg·kg- 1 组降低4 7%(P <0 .0 1 ) ;而在上清中分别升高2 4 8%和2 3 3 %(P <0 .0 1 )。NF L在沉淀中75 0mg·kg- 1 组升高1 7%(P <0 .0 5 ) ;在上清中也分别升高2 2 0 %和1 97%(P <0 .0 1 )。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和β微丝蛋白在上清和沉淀中相对含量均无明显改变(P >0 .0 5 )。结论 大脑组织中神经丝含量改变较微管和微丝蛋白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邻甲苯基磷酸酯 大脑 细胞骨架蛋白 毒性
下载PDF
膜-细胞骨架联接分子ezrin对肝癌细胞系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岩 胡美玉 +4 位作者 陈碧华 王志军 吴伟忠 周康 刘康达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9-494,共6页
目的探讨膜-细胞骨架联接蛋白ezrin在肝细胞肝癌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免疫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zrin和骨架蛋白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选取高转移潜能SF7721(SMMC-7721经... 目的探讨膜-细胞骨架联接蛋白ezrin在肝细胞肝癌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免疫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zrin和骨架蛋白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选取高转移潜能SF7721(SMMC-7721经转基因后稳定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从而获得高转移潜能的细胞系)和 MHCC97-H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SF7721和MHCC97-H细胞系中ezrin蛋白的表达,观察其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伪足,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运动侵袭能力。结果免疫荧光显示ezrin和骨架蛋白表达于细胞质,且双色荧光证实两者存在共表达;高转移潜能细胞系SF7721,MHCC-I、MHCC97-H ezrin和骨架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低转移潜能细胞系SMMC-7721、 Hep3B、HepG2细胞(x2=13.277,P=0.010; x2=21.815,P<0.01)。β-肌动蛋白在高低转移潜能细胞系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ezrin蛋白表达后,SF7721和MHHC97-H的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结论 ezrin和骨架蛋白的过表达与肝癌的转移潜能相关,通过下调ezrin的表达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MHCC97-H细胞的增殖和运动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先天性白内障相关的主要内源性蛋白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佳薇 孙雯 杜持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6-392,共7页
先天性白内障是严重影响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常见眼病,约30%有遗传因素。随着分子遗传学尤其是基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突变位点被证实与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有关。已报道的基因主要有晶状体蛋白基因、膜蛋白基因、转录因子调节基因... 先天性白内障是严重影响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常见眼病,约30%有遗传因素。随着分子遗传学尤其是基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突变位点被证实与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有关。已报道的基因主要有晶状体蛋白基因、膜蛋白基因、转录因子调节基因、细胞骨架蛋白基因等。目前与先天性白内障相关的遗传研究主要集中在晶状体蛋白基因上,但近几年开始逐步重视膜蛋白基因的致病机制。主要内源性蛋白基因属于膜蛋白基因的一种,其编码的主要内源性蛋白在成熟晶状体内含量最丰富,约占细胞膜蛋白总量的50%。现已发现的主要内源性蛋白基因中有二十几种突变位点与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有关,这些突变是如何影响细胞生物功能从而进一步导致白内障发生?本文回顾了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对与遗传有关的先天性白内障主要内源性蛋白基因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突变 晶体蛋白质类 膜蛋白质类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卿菁 张诠 +4 位作者 赖非云2 郭朱明 伍国号 吴秋良 曹云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1542-1544,共3页
目的:探讨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Ezrin在涎腺... 目的:探讨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44.68%和9.09%,P<0.05;在癌细胞中主要为胞质内表达,染色深,而在正常涎腺组织则主要为细胞膜表达,染色浅或阴性。Ezrin的表达强度与有无神经受侵、有无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Ezrin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6.70%和100.00%,10年累及生存率分别为27.83%和95.00%,阳性组较阴性组预后差,P<0.05。结论:Ezrin的表达强度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侵袭性、复发和转移性有关,且Ezrin阳性表达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病理学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预后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Homer表达水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满 李南迪 +2 位作者 景伟 罗萍 涂建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0-266,共7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各亚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Homer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中南医院266例患者全血(平均年龄:72.1±11.7;男172例,女94例),样本分为5组:大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各亚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Homer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中南医院266例患者全血(平均年龄:72.1±11.7;男172例,女94例),样本分为5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100例,心源性脑栓塞型(CE)42例,小动脉闭塞型(SVO)68例,其他明确病因型(SOE)23例和不明原因型(SUE)33例,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26例(平均年龄:71.3±8.1;男84例,女42例)。其中IS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标准。使用RT-qPCR法检测白细胞Homer含量(经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Homer在亚组中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置信区间(CI),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风险比(OR)值及其95% CI。结果LAA组Homer1(2.01±0.15)和Homer2(1.81±0.31)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病例组(Homer1 CE:2.40±0.34;SVO:2.38±0.35;SOE:2.36±0.33;SUE:2.40±0.30;Homer2 CE:2.09±0.38;SVO:2.08±0.30;SOE:2.09±0.41;SUE:2.10±0.34)(Homer1 CE:t=9.353,P〈0.001;SVO:t=9.258,P〈0.001;SOE:t=5.396,P〈0.001;SUE:t=9.644,P〈0.001;Homer2 CE:t=4.725,P〈0.001;SVO:t=5.545,P〈0.001;SOE:t=3.640,P〈0.001;SUE:t=4.669,P〈0.001)和对照组(Homer1:2.35±0.28;Homer2:2.12±0.31)(Homer1:t=11.882,P〈0.001;Homer2:t=8.464,P〈0.001)。而非LAA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中Homer1(F=0.940,P=0.441)和Homer2(F=0.336,P=0.85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Homer3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641,P=0.66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及血脂水平等的影响后,白细胞Homer1与Homer2水平的升高与LAA(Homer1:OR=8.62, 95% CI:4.13~18.00,P〈0.001;Homer2:OR=2.42,95% CI:1.75~3.36,P〈0.001)的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白细胞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生物学标记
原文传递
α,β-catenin和cyclin D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森林 刘志红 杨剑锋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6年第6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α,β-连接素(α,-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α,-βcateninc、yclin D1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有37例(61.7%)-...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α,β-连接素(α,-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α,-βcateninc、yclin D1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有37例(61.7%)-αcatenin,42例(70%)-βcatenin异常表达,28例(46.7%)cyclin D1过度表达。α,-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与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显著相关性(P>0.05);α,-βcatenin在浸润性小叶癌中的异常表达率(85.7%、95%)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50%、58.3%)(P<0.05)(、P<0.01)c。yclin D1过度表达率与乳腺癌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显著相关(P<0.05)。-βcatenin异位表达病例中,57.1%(24/42)的病例出现cyclin D1的过度表达,但-βcatenin正常膜表达病例中,22.2%(4/18)的病例呈现cyclin D1的过度表达。-βcatenin异常表达与cyclin D1过度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s=0.321,P<0.05)。结论β-catenin的异常表达激活cyclin D1的过度表达,引起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在乳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α,-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不是影响乳腺癌细胞转移的主要因素,但可能是一个协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支架蛋白类 细胞周期蛋白D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埃兹蛋白和膜突蛋白及上皮型钙黏蛋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陶晓峰 刘畅 +1 位作者 白艳 陈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61-763,共3页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膜突蛋白(Moesin)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2008年手术切除的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包埋标本,以癌旁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膜突蛋白(Moesin)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2008年手术切除的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包埋标本,以癌旁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zrin、Moesin和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Ezrin、Moesin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X2值分别为61.691、57.949,P值均〈0.01)。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χ^2=64.241,P〈0.01)。患者年龄≥45岁、肿瘤侵犯甲状腺被膜外、有颈淋巴转移、Ⅲ-Ⅳ期甲状腺乳头状癌,Ezrin、Moesin的阳性表达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zrin、Moesin的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三者之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Ezrin、Moesin和E—Cadherin可作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微丝蛋白质类 钙黏着糖蛋白类
原文传递
Myocilin基因Gln368STOP位点突变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莛 贺翔鸽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研究Myocilin(MYOC)基因Gln368STOP位点突变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相关性。方法以POAG患者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优势比(OR)为统计量。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相关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应用RevMan 4.2软件对各纳... 目的研究Myocilin(MYOC)基因Gln368STOP位点突变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相关性。方法以POAG患者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优势比(OR)为统计量。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相关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应用RevMan 4.2软件对各纳入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相应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合并,并评价发表偏倚的影响。结果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11篇,均为病例-对照研究,POAG患者共3077例,对照组共2063例,数据合并结果显示POAG组与对照组发生Gln368STOP位点突变的OR值(95%C1)为6.01(2.57~14.04,P〈0.01)。结论MYOC基因Gln368STOP位点突变与POAG患病风险增加相关,是POAG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眼蛋白质类 糖蛋白类 突变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的MYOC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小兵 周新 +5 位作者 田艳丽 曲喜英 匡多秀 朱惠斌 喻京生 宁兴旺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对来自重庆地区的1个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家系进行MYOC基因突变筛查,研究POAG与MYOC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探讨MYOC基因突变在中国人POA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个4代共39例的青光眼家系,8例为已确诊患者,健康对照者100名。用... 目的对来自重庆地区的1个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家系进行MYOC基因突变筛查,研究POAG与MYOC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探讨MYOC基因突变在中国人POA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个4代共39例的青光眼家系,8例为已确诊患者,健康对照者100名。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基因测序的方法筛选MYOC基因的突变(包括G34C、C136T、G144T、G227A、C624G、G736A、C1009G、A1036G、C1081T、G1099A、G1138A、A1139C、T1430A、C1441A和C1442T等),同时对检测到的突变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该家系中,发现1个G227A(Arg76Lys)突变,该突变存在2例已确诊的POAG患者和1例家系表型正常者中,健康对照者中未检出。发现1个缺失突变(C1009del),该突变存在于家系中所有发病患者和1例4岁的子代亲属,健康对照者中未检出。未发现其他突变。由于C1009del突变是首次发现,据此我们申请了GenBank号,已发表的GenBank序列号为FJ237047,对应的蛋白序列号为ACI62293。结论G227A(Arg76Lys)突变为已报道的多态性位点,与该家系青光眼的发病无相关性。移码突变C1009del突变与青光眼的发病密切相关,也可由此推测青光眼患者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 系谱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眼蛋白质类 糖蛋白类 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BBS7基因突变致Bardet-Biedl综合征胎儿/引产儿的基因诊断:两例报道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博红 谢建生 +3 位作者 耿茜 刘洋 徐志勇 李素丽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80-386,共7页
目的对临床疑诊Bardet-Biedl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的胎儿及引产儿各1例进行遗传学诊断,为BBS的产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病例1于2018年10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孕18周+1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双肾实质回声增强,双足六趾... 目的对临床疑诊Bardet-Biedl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的胎儿及引产儿各1例进行遗传学诊断,为BBS的产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病例1于2018年10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孕18周+1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双肾实质回声增强,双足六趾,疑诊BBS,要求行产前遗传学基因诊断。病例2于2016年8月孕26周+4时在本院行产前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双侧肾脏明显增大,回声增强,双手、双足六指(趾),疑诊BBS。孕妇及其家属选择引产终止妊娠,并要求对引产胎儿行基因诊断。病例1于孕19周+6行羊膜腔穿刺留取羊水标本,病例2留取引产胎儿脐带组织,同时留取父母外周血标本,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1)病例1胎儿:BBS7基因存在遗传自父亲的c.718G>A(p.Gly240Ser)突变(可能致病),以及遗传自母亲的c.497C>A(p.Ala166Asp)突变(可能致病)。(2)病例2引产胎儿:BBS7基因存在遗传自父亲的c.1002delT(p.N335Ifs*47)突变(已知致病),以及遗传自母亲的c.728G>A(p.Cys243Tyr)突变(可能致病)。这3个可能致病突变尚未检索到相关报道,经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为有害突变,经多物种蛋白序列比对,3个突变位点均具有保守性。结论BBS7基因突变导致的BBS胎儿可表现为双肾回声增强,双肾增大以及轴后多指(趾)畸形;全外显子组测序可为BBS的产前诊断及家系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DET-BIEDL综合征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衔接蛋白质类 信号转导 突变 基因检测 超声检查 产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