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茬大豆减产与土壤环境变化 被引量:59
1
作者 计钟程 许文芝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1-329,共9页
以三江平原主要土壤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小区、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并补以农场调查。结果表明,与小麦、玉米相比,重茬大豆地土壤水分减少相当降水20-40mm;钾、磷、钼等有效养分偏低;固氮菌数减少而真菌和放线菌数增多;根系... 以三江平原主要土壤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小区、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并补以农场调查。结果表明,与小麦、玉米相比,重茬大豆地土壤水分减少相当降水20-40mm;钾、磷、钼等有效养分偏低;固氮菌数减少而真菌和放线菌数增多;根系及根际土壤pH增高;土壤有机质减少;线虫危害严重。导致重茬大豆减产的绝不只是线虫一种,尚有土壤环境因素,而水分不足是主要原因。据此提出在垦区以增加土壤水分为中心的综合技术措施来缓解重茬大豆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茬大豆 土壤水分 孢囊线虫 大豆
下载PDF
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研究 Ⅰ.病原鉴定 被引量:60
2
作者 王明祖 彭德良 武学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52-356,共5页
从湖北天门等地病麦田中取土128份,用漂浮法分离获得大量同型孢囊,解剖后获得的卵粒达1.2~63.0粒/g土.将孢囊、2龄幼虫制片镜检,按de Man公式测量计算虫体大小,表明所分离的线虫形态特征与Willians所描述的Heterodera avenal的相似.用... 从湖北天门等地病麦田中取土128份,用漂浮法分离获得大量同型孢囊,解剖后获得的卵粒达1.2~63.0粒/g土.将孢囊、2龄幼虫制片镜检,按de Man公式测量计算虫体大小,表明所分离的线虫形态特征与Willians所描述的Heterodera avenal的相似.用此孢囊回接盆栽小麦,小麦出苗后40天即表现病症.麦根和盆土中分离出的孢囊是接种量的1.25倍.由此证明,天门等地小麦有孢囊线虫病,其病原为Heterodera aven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孢囊线虫 病原
下载PDF
安徽省小麦上两个孢囊线虫群体的鉴定 被引量:21
3
作者 郑经武 林茂松 +1 位作者 程瑚瑞 方中达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31-35,共5页
1993年,在安徽省固镇县和淮北市郊小麦根土中采集到两个孢囊线虫群体。其孢囊均呈柠檬形,阴门膜孔为双膜孔型,无下桥,有泡状突,阴门裂较短,属 Mulvey 所分5个组的第三组。这两个群体中的2龄幼虫口针平均长24μm,透明尾与口针长度的比值... 1993年,在安徽省固镇县和淮北市郊小麦根土中采集到两个孢囊线虫群体。其孢囊均呈柠檬形,阴门膜孔为双膜孔型,无下桥,有泡状突,阴门裂较短,属 Mulvey 所分5个组的第三组。这两个群体中的2龄幼虫口针平均长24μm,透明尾与口针长度的比值约为1.6;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唇区类型,属 Stone 划分的6个类型的第四类;侧区有4条侧线形成3条侧带,两条外带与横纹交叉呈网格状。上述特征均与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相吻合,故将这两个群体鉴定为燕麦孢囊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孢囊线虫 形态学 鉴定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6
4
作者 袁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47-49,共3页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世界大豆产区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随着大豆重迎茬面积的增加,其发生面积也在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使大豆产量显著降低,一般减产10%~20%,重者可达30%~50%,甚至绝产。重迎茬是导致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孢囊线虫发病...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世界大豆产区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随着大豆重迎茬面积的增加,其发生面积也在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使大豆产量显著降低,一般减产10%~20%,重者可达30%~50%,甚至绝产。重迎茬是导致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孢囊线虫发病程度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通过合理轮作、应用抗线大豆品种、药剂防治、配方施肥等综合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孢囊线虫病 发生动态 防治
下载PDF
不同轮作方式对大豆孢囊线虫及大豆固氮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孱 白景华 +3 位作者 迟玉杰 李慧 江泽源 刘志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09-115,共7页
1993~1994年的田间试验表明,不同轮作方式能显著地影响大豆根区孢囊线虫孢囊数量,每百克干土中孢囊数顺序为:重茬>迎茬>正茬.与正茬相比,重茬、迎再茬别降低单株根瘤重量24.00%和31.48%;分别降低单株固氮... 1993~1994年的田间试验表明,不同轮作方式能显著地影响大豆根区孢囊线虫孢囊数量,每百克干土中孢囊数顺序为:重茬>迎茬>正茬.与正茬相比,重茬、迎再茬别降低单株根瘤重量24.00%和31.48%;分别降低单株固氮能力32.94%和22.58%.而对根区根瘤菌数量及根瘤固氮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方式 大豆 孢囊线虫 根瘤 固氮
下载PDF
油萝卜抗胞囊线虫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其在油菜附加系中的稳定性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绍松 Peterka H +3 位作者 Budahn H Schrader O 李成云 李进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101,共9页
【目的】油萝卜(2n=18,9条染色体分别被称作a~i)具有抗甜菜胞囊线虫的基因。探索油萝卜携带的抗甜菜胞囊线虫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和外源的油萝卜染色体在油菜中的遗传稳定性。【方法】9个油菜附加系进行自花受粉,分别获得附加系的自交F2... 【目的】油萝卜(2n=18,9条染色体分别被称作a~i)具有抗甜菜胞囊线虫的基因。探索油萝卜携带的抗甜菜胞囊线虫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和外源的油萝卜染色体在油菜中的遗传稳定性。【方法】9个油菜附加系进行自花受粉,分别获得附加系的自交F2代。利用筛选的分子标记检测和原位杂交(FISH)检测附加染色体在F2代中的遗传稳定性;通过对9个油菜附加系F2代接种甜菜胞囊线虫的2龄幼虫,鉴定携带抗甜菜胞囊线虫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结果】9个附加系自交F2代中的附加染色体遗传表现不一,5个油菜附加系的F2代中均有2条附加染色体,能稳定遗传;4个附加系的自交后代中附加染色体的遗传表现不稳定,部分后代中无附加染色体。FISH检测9个附加系自交F2代中的附加染色体表明:与分子标记检测的结果相符,并且4个不稳定的附加系中,有的自交后代虽然有附加染色体,但有1或2条。接种甜菜胞囊线虫测定结果表明,含有油萝卜染色体DD的油菜附加系对甜菜胞囊线虫的抗性水平与附加染色体的供体油萝卜相当,而其它8个附加系的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抗性,与受体油菜相近。【结论】油萝卜的9条染色体分别附加到油菜中后,其遗传稳定性因附加的染色体而异,有的能稳定遗传,有的在自交后代中丢失1或2条;抗甜菜胞囊线虫的基因在d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萝卜 抗性基因 胞囊线虫 染色体 定位 油菜附加系 稳定性
下载PDF
土壤真菌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的效果测定 被引量:9
7
作者 林茂松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3-65,共3页
在室内水洋菜平板上测定从山东胶县大豆孢囊线虫卵中分离到的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 Currie & Thom、枝顶孢霉菌Acremonium persicinum(Nic—ot)W.Gams、地霉菌Geotrichum sp.、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和尖... 在室内水洋菜平板上测定从山东胶县大豆孢囊线虫卵中分离到的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 Currie & Thom、枝顶孢霉菌Acremonium persicinum(Nic—ot)W.Gams、地霉菌Geotrichum sp.、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echt在大豆孢囊线虫卵上的寄生率,分别为43%、28%、21%、29%和37%。盆钵实验结果表明,5%的草酸青霉菌和茄病镰刀菌菌剂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的效果分别为72%和70%,前者1%的菌剂用量即有明显防效。这2种真菌是大豆的非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 土壤真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大豆抗孢囊线虫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观水 陆熙园 +1 位作者 吴扬 潘大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综述了大豆抗孢囊线虫的生化机制及DNA分子标记(RFLP、RAPD)技术在大豆抗孢囊线虫病研究中的应用,大豆抗孢囊线虫各个生理小种的遗传分析,大豆抗孢囊线虫病育种的研究概况及抗病品种鉴定方法的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大豆 孢囊线虫 抗病育种 抗性机制 DNA分子标记技术 抗病品种 鉴定 抗性遗传
下载PDF
大豆抗孢囊线虫病新品种选育及遗传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宋书宏 苏黎 +2 位作者 蔺瑞明 陈艳秋 董丽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5,共3页
以辽豆 1 0号 (感病 )为母本 ,Frankling(抗病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经过 5年挖根鉴定和移栽选择 ,选育出在疫区比对照品种增产 2 5%以上、高抗 1号、3号生理小种品系各 5个。遗传分析表明 ,在辽豆 1 0号遗传背景下 ,北京小黑豆对 3号... 以辽豆 1 0号 (感病 )为母本 ,Frankling(抗病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经过 5年挖根鉴定和移栽选择 ,选育出在疫区比对照品种增产 2 5%以上、高抗 1号、3号生理小种品系各 5个。遗传分析表明 ,在辽豆 1 0号遗传背景下 ,北京小黑豆对 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是由 1个显性基因和 2个隐性基因控制的。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辽宁有 1号和 3号两个生理小种 ,吉林有 1号、3号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孢囊线虫病 遗传机制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大豆F_1代群体对孢囊线虫3号优势生理小种抗性遗传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庆喜 马书君 张玉华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2-34,共3页
本试验采用两个抗孢囊线虫品系84—783、CN210与当地感病的大豆品种绥农6号配制成84—783×绥农6号和绥农6号×CN210二个组合,在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自然感染条件下,分析这些组合的F2代抗感病植株分离比例。结果表明,84—78... 本试验采用两个抗孢囊线虫品系84—783、CN210与当地感病的大豆品种绥农6号配制成84—783×绥农6号和绥农6号×CN210二个组合,在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自然感染条件下,分析这些组合的F2代抗感病植株分离比例。结果表明,84—783、CN210的抗性基因对绥农6号的感病基因是隐性的,三对独立遗传的隐性基因控制84—783×绥农6号和绥农6号×CN210两个组合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孢囊线虫 抗性遗传 F1代
下载PDF
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种质创新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章雄 卢为国 +1 位作者 常汝镇 邱丽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1-914,共4页
大豆胞囊线虫(SCN)是生产上毁灭性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控制措施,目前黄淮地区尚缺乏高抗SCN4号生理小种的品种或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采用杂交选育的方法,以引自美国的Hartwig为母本,以黄色种皮的抗性材料晋1261等为父本配... 大豆胞囊线虫(SCN)是生产上毁灭性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控制措施,目前黄淮地区尚缺乏高抗SCN4号生理小种的品种或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采用杂交选育的方法,以引自美国的Hartwig为母本,以黄色种皮的抗性材料晋1261等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高代品系经产量和抗性鉴定,共筛选出7个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对SCN1号和SCN4号小种免疫或高抗的材料,可为黄淮地区抗SCN育种提供优异亲本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胞囊线虫 种质创新
下载PDF
大豆抗胞囊线虫锌指蛋白基因GmC_(2)H_(2)-2like克隆与初步功能分析
12
作者 曲硕 刘芳 +4 位作者 宋庚晨 胡世豪 房瑶瑶 赵雪 韩英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207,共13页
为了研究锌指蛋白C_(2)H_(2)在大豆胞囊线虫病(SCN)胁迫应答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抗大豆胞囊线虫奠定重要基础。利用东农L-10(抗SCN)、黑农37(感SCN)接种SCN3根系转录组数据,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GmC_(2)H_(2)-2like。倒置荧光... 为了研究锌指蛋白C_(2)H_(2)在大豆胞囊线虫病(SCN)胁迫应答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抗大豆胞囊线虫奠定重要基础。利用东农L-10(抗SCN)、黑农37(感SCN)接种SCN3根系转录组数据,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GmC_(2)H_(2)-2like。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该GmC_(2)H_(2)-2like定位情况,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并构建其超表达载体转化大豆毛状根,研究其对胞囊线虫病的抗性功能。结果表明,GmC_(2)H_(2)-2like编码41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质量为45.77 ku,等电点为8.73,含47个磷酸化位点,蛋白二级结构含α-螺旋(25.61%)、无规则卷曲(57.32%)、延伸链(13.66%)和β-转角(3.14%)4种结构;亚细胞定位结果发现,其编码蛋白位于细胞核;分析超表达转GmC_(2)H_(2)-2like大豆毛状根发现,其根部组织的单位面积胞囊线虫数量显著低于空载体对照,表明GmC_(2)H_(2)-2like具有抑制胞囊线虫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胞囊线虫 GmC_(2)H_(2)-2like 生物信息学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筛选马铃薯抗孢囊线虫资源 被引量:2
13
作者 明会 蒋伟 +6 位作者 刘太红 曾蕊 施运迪 卢丽丽 马永艳 李先平 于德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4-1204,共11页
马铃薯孢囊线虫(PCN,potato cyst nematode)是马铃薯中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可造成马铃薯减产80%。近年来,据报道西南地区多个马铃薯主产区发现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为了我国马铃薯生产安全,筛选马铃薯孢囊抗性种质资... 马铃薯孢囊线虫(PCN,potato cyst nematode)是马铃薯中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可造成马铃薯减产80%。近年来,据报道西南地区多个马铃薯主产区发现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为了我国马铃薯生产安全,筛选马铃薯孢囊抗性种质资源、选育抗性品种迫在眉睫。本研究利用前人报道的抗性分子标记N146、N195、57R、TG689、Gro1-4-1和Gpa2-2,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保存的875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马铃薯孢囊线虫抗性标记筛选。筛选到211份资源含有马铃薯金线虫抗性基因H1分子标记(N146、N195、57R和TG689),其中114份资源中同时含有4个分子标记;7份资源含有马铃薯金线虫抗性基因Gro1-4分子标记Gro1-4-1;237份资源中含有马铃薯白线虫抗性基因Gpa2分子标记Gpa2-2。本研究结果将为马铃薯孢囊线虫抗性育种提供技术支撑和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种质资源 孢囊线虫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PCN抗性育种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胞囊线虫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兰 陈效杰 +3 位作者 姚文秋 苗兴芬 孙雪 刘玉芬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研究微生物磷钾制剂、生物型拌种剂、营养活化拌种剂等10种生物药剂,甲拌磷、克百威2种化学药剂和抗线品系、抗线2号、抗线4号3种抗线品种对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大豆生育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磷钾制剂防治... 研究微生物磷钾制剂、生物型拌种剂、营养活化拌种剂等10种生物药剂,甲拌磷、克百威2种化学药剂和抗线品系、抗线2号、抗线4号3种抗线品种对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大豆生育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磷钾制剂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效果最好,芽孢杆菌对大豆胞囊线虫病无效;3个抗线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其中抗线品系防治效果最好,依次是抗线2号、抗线4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胞囊线虫病 防治技术
下载PDF
植物响应寄生线虫侵染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苗苗 郭晓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34,共10页
植物寄生线虫(plant parasitic nematode,PPN)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物,它们分布广泛,适应性强,通过与寄主植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寄生关系对粮食作物、园艺作物以及森林植物构成严重危害。其中,根结线虫(root-knot nematode,RKN)和孢囊线... 植物寄生线虫(plant parasitic nematode,PPN)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物,它们分布广泛,适应性强,通过与寄主植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寄生关系对粮食作物、园艺作物以及森林植物构成严重危害。其中,根结线虫(root-knot nematode,RKN)和孢囊线虫(cyst nematode,CN)是影响最大研究最多的2类定居型植物内寄生线虫,其侵染方式、取食细胞的形成及繁殖方式等存在很多差异,导致这两种PPNs在侵染植物后会对寄主产生多种不同的影响。近年来在线虫抗病基因克隆、效应蛋白作用机制、寄主响应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进展。本文将对CNs和RKNs与植物互作的机理进行概括总结,主要从寄主抗病基因、线虫分泌蛋白以及植物激素响应3个方面侧重比较CNs和RKNs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相关理论研究结果在线虫防治中的潜在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虫 孢囊线虫 抗病基因 效应蛋白 激素
下载PDF
应县小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SCN)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树峰 李卫东 +6 位作者 刘世涛 卢为国 梁慧珍 王庭峰 张辉 赵志芳 孙文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1,共3页
用大豆种质PI88788和Peking与应县小黑豆的回交后代 (BC1 F2 )鉴定大豆对胞囊线虫(SCN) 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 ,结果表明 ,抗源应县小黑豆对胞囊线虫 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受隐性基因控制 ,与PI88788存在 1对基因差异 。
关键词 小黑豆 大豆胞囊线虫 SCN 生理小种 抗性 遗传 回交
下载PDF
大豆抗SCN_3种质资源的创新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守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2-64,共3页
大豆孢囊线虫 (SCN)是危害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 ,它发生范围广、危害比较严重 ,培育抗病品种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控制措施。培育抗病品种首先需要筛选和鉴定抗源 ,得到优良抗源材料至关重要。为此 ,针对目前我国大豆抗SCN3 种质资源存在... 大豆孢囊线虫 (SCN)是危害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 ,它发生范围广、危害比较严重 ,培育抗病品种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控制措施。培育抗病品种首先需要筛选和鉴定抗源 ,得到优良抗源材料至关重要。为此 ,针对目前我国大豆抗SCN3 种质资源存在的弱点问题进行创新研究。采用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 3号生理小种的抗源与当地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对后代 (F6)进行盆栽抗性筛选和田间丰产性能鉴定 ,从中鉴定出抗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创新种质资源 ,为今后抗线虫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对加快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孢囊线虫 病害 抗病品种 种质资源 创新
下载PDF
甘肃天祝农牧区燕麦田孢囊线虫调查及种类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健荣 赵鹏 +3 位作者 徐鹏刚 坚晋卓 彭德良 李惠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1-968,共8页
为了明确甘肃天祝农牧区燕麦田孢囊线虫的发生情况及种类,2014年8-9月,采用Z字型取样法,对天祝燕麦主要种植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采集到的80份燕麦根际土样中孢囊线虫发生率为44%,孢囊密度为4.3个·100g-1土样。安远镇的发生率最... 为了明确甘肃天祝农牧区燕麦田孢囊线虫的发生情况及种类,2014年8-9月,采用Z字型取样法,对天祝燕麦主要种植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采集到的80份燕麦根际土样中孢囊线虫发生率为44%,孢囊密度为4.3个·100g-1土样。安远镇的发生率最高,为54.2%,华藏寺的发生率最低,为14.3%。孢囊浅褐色,阔柠檬形,长571μm(447~727μm),宽449μm(375~595μm)。阴门双膜孔,膜孔长31μm(28~33μm),膜孔宽16μm(13~20μm),阴门裂长9μm(8~11μm),泡状突明显,未见阴门下桥。天祝5个乡镇孢囊线虫rDNA-ITS区片段长度均为1 045bp,经Blast比对发现,所测序列与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ITS序列相似度达99%-100%。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天祝孢囊线虫与国内及国外燕麦孢囊线虫在同一个大的进化分支,与中国的燕麦孢囊线虫在同一个小的分支。因此,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将甘肃天祝燕麦田的孢囊线虫鉴定为燕麦孢囊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祝 农牧区 燕麦 孢囊线虫
下载PDF
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磊 戴瓯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1年第3期265-270,共6页
本研究旨在鉴定和评价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1988-1990年在砀山县病地里对黄淮地区180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鉴定.结果鉴定出7个抗病品种,其中2个褐色种皮,5个黑色种皮.品种的抗性与... 本研究旨在鉴定和评价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1988-1990年在砀山县病地里对黄淮地区180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鉴定.结果鉴定出7个抗病品种,其中2个褐色种皮,5个黑色种皮.品种的抗性与花色、茸毛色关系密切,与株高、生育期和百粒重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孢囊线虫 品种 抗性 种质资源
下载PDF
棘孢木霉SFC-3菌剂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及小麦孢囊线虫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继雯 李磊 +6 位作者 刘莹莹 甄静 岳丹丹 李冠杰 慕琦 杨金星 陈国参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57,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剂量棘孢木霉SFC-3菌剂对小麦生理生化指标及生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SFC-3菌剂对小麦的株高和主根长度没有明显影响(P>0.05),但可提高小麦的出芽率,当施菌剂量为1.0~2.0 g/kg时小麦的出芽率显著高于对...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剂量棘孢木霉SFC-3菌剂对小麦生理生化指标及生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SFC-3菌剂对小麦的株高和主根长度没有明显影响(P>0.05),但可提高小麦的出芽率,当施菌剂量为1.0~2.0 g/kg时小麦的出芽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施用SFC-3菌剂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施菌剂量为1.0 g/kg时最高。而小麦叶片中的MDA含量在施菌剂量为1.0 g/kg时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施菌处理(P<0.05);当施菌剂量为0.5~1.0 g/kg时,小麦叶片中SOD和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进一步增加施菌剂量,小麦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均随之显著降低(P<0.05)。当施菌剂量为1.5 g/kg和2.0 g/kg时每克根中小麦孢囊线虫2龄幼虫数量最少,发病级别最低,其相对防效分别为88.68%和87.04%,其次为施菌剂量1.0 g/kg的处理,其相对防效为80.50%。施用不同剂量的棘孢木霉SFC-3菌剂对小麦生理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当施菌剂量为1.0 g/kg时对小麦生长和孢囊线虫的防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孢木霉 小麦 生理生化特性 孢囊线虫 生防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