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石墨-炭黑复合电极性能 被引量:31
1
作者 黄可龙 伍秋美 +2 位作者 刘素琴 李林德 常志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93,共3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炭黑和石墨材料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炭黑-石墨的复合材料电极,不仅综合了单纯的石墨和炭黑的优点,而且还完整地出现了钒离子电对V2+/V3+、V3+/VO2+和VO2+/VO2+三对氧化还原峰,并且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在...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炭黑和石墨材料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炭黑-石墨的复合材料电极,不仅综合了单纯的石墨和炭黑的优点,而且还完整地出现了钒离子电对V2+/V3+、V3+/VO2+和VO2+/VO2+三对氧化还原峰,并且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在所研究的范围内,较合适的质量配比为:m (石墨)︰m(炭黑)=3︰1。分别计算了各种钒离子电化学反应扩散系数D0,其中VO2+/VO2+电对的还原反应中D0可达到4.44×10-5 cm2·s-1,显示了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炭黑 石墨 复合电极 电极性能 电解液 蓄电池 循环伏安法
下载PDF
四羧基酞菁配合物修饰电极对分子氧的电还原 被引量:29
2
作者 董国孝 李纪生 庄瑞舫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9-24,共6页
合成了(2,9,16,23-四羧基)酞菁(H2TcPc)及其Co(Ⅱ)、Ru(Ⅲ)、Fe(Ⅲ)、Cu(Ⅱ)的配合物(CoTcPc、RuTcPc、FeTcPc、CuTcPc),用不可逆吸附法制备了这些化合物的玻碳修饰电... 合成了(2,9,16,23-四羧基)酞菁(H2TcPc)及其Co(Ⅱ)、Ru(Ⅲ)、Fe(Ⅲ)、Cu(Ⅱ)的配合物(CoTcPc、RuTcPc、FeTcPc、CuTcPc),用不可逆吸附法制备了这些化合物的玻碳修饰电极。研究这些修饰电极在酸性和碱性水溶液中对分子氧(O2)电还原的催化作用,发现酸性水溶液中,CoTcPc和RuTcPc修饰电极对电还原氧有催化活性,还原产物为过氧化氢;碱性水溶液中,四个配合物修饰电极对电还原氧都有催化活性,其中,FeTcPc还原氧的活性较好,它将分子氧(O2)一步直接还原为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配合物 修饰电极 氧分子 电还原
原文传递
Effect of Sb dopant amount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atalytic capability of Ti/Sb-SnO_2 electrodes in the oxidation of 4-chlorophenol 被引量:22
3
作者 KONG Jiang-tao SHI Shao-yuan +1 位作者 ZHU Xiu-ping NI Jin-r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380-1386,共7页
Ti/Sb-SnO2 anodes were prepar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amount of Sb dopant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atalytic capability of the electrodes in the oxidation of 4-chlorophenol. The p... Ti/Sb-SnO2 anodes were prepar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amount of Sb dopant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atalytic capability of the electrodes in the oxidation of 4-chlorophenol.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b-SnO2 coating were markedly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amounts of Sb dopant. The electrodes, which contained 5% Sb dopant in the coating, presented a much more homogenous surface and much smaller mud-cracks, compared with Ti/Sb-SnO2 electrodes containing 10% or 15% Sb dopant, which exibited larger mud cracks and pores on the surface. However, the main microstructure remained unchanged with the addition of the Sb dopant. No new crystal phase was observ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4-chlorophenol on the Ti/SnO2 electrode with 5% Sb dopant was inclined to electrochemical combustion; while for those containing more Sb dopant, intermediate species were accumulated. The electrodes with 5% Sb dopant showed the highest efficiency in the bulk electrolysis of 4-chlorophenol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20 mA/cm^2 for 180 min; and the removal rates of 4-chlorophenol and COD were 51.0% and 48.9%,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HLOROPHENOL cyclic voltammogram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Sb dopant Ti/Sb-SnO2 electrode
下载PDF
恒电位条件下制备聚苯胺PAn及其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1
4
作者 傅谊 马建标 何炳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3-137,共5页
恒电位条件下在玻碳电极上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膜,研究了聚合条件如聚合电位、聚合介质、苯胺浓度等对聚苯胺膜化学性质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制备聚苯胺的最佳聚合方法和条件,并讨论了在不同支持电解质溶液中和不同pH值条件下... 恒电位条件下在玻碳电极上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膜,研究了聚合条件如聚合电位、聚合介质、苯胺浓度等对聚苯胺膜化学性质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制备聚苯胺的最佳聚合方法和条件,并讨论了在不同支持电解质溶液中和不同pH值条件下PAn膜的循环伏安行为,认为550mv出现的氧化还原峰是与阴离子的掺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电化学聚合 恒电位 制备 PAN
下载PDF
尖晶石LiMn_2O_4锂充放电池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冯力 常玉勤 +3 位作者 伍丽娥 李泓 单义斌 陆天虹 《电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6-78,共3页
本文报导尖晶石型LiMn2O4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Li/有机电解液/LiMn2O4电池的电化学行为。
关键词 尖晶石 锂电池 锂锰氧 嵌入化合物 电化学
下载PDF
铕离子掺杂类普鲁士蓝化学修饰电极对三联吡啶钌(Ⅱ)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秀英 周敏 +3 位作者 付周周 任小娜 宋青云 马永钧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
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稀土铕(Ⅲ)离子掺杂的类普鲁士蓝化学修饰铂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修饰电极上Ru(bipy)32+的电催化氧化行为,探讨了Ru(bipy)32+的电催化氧化过程对其电致化学发光效率的影响.结果表... 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稀土铕(Ⅲ)离子掺杂的类普鲁士蓝化学修饰铂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修饰电极上Ru(bipy)32+的电催化氧化行为,探讨了Ru(bipy)32+的电催化氧化过程对其电致化学发光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化学修饰电极对Ru(bipy)32+有稳定、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在相同实验条件下,Ru(bipy)32+催化氧化过程的脉冲峰电流与裸铂电极上的脉冲氧化峰电流相比提高约一个数量级,其氧化峰电位也向阴极移动约15 mV,且催化峰电流与Ru(bipy)32+的浓度在0.05~0.5 m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3.84+4.41C(r=0.999 5,n=4).同时,该化学修饰电极还可以大大提高Ru(bipy)32+的电致化学发光效率,非常有利于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联用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ipy)3^2+ 类普鲁士蓝 化学修饰电极 电催化氧化 循环伏安法
下载PDF
卟啉及过渡金属卟啉的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0
7
作者 法焕宝 王杏乔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两种中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卟啉和它们过渡金属配合物在DMF溶液中以四丁基高氯酸胺(TBAP)为电介质的电化学性质,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卟啉越容易被还原.不同金属离子均使卟啉的氧化还原反应向负值移动,其中Zn负...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两种中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卟啉和它们过渡金属配合物在DMF溶液中以四丁基高氯酸胺(TBAP)为电介质的电化学性质,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卟啉越容易被还原.不同金属离子均使卟啉的氧化还原反应向负值移动,其中Zn负移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卟啉 取代基 循环伏安
下载PDF
Low temperature fabric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and transparent Pt counter electrodes for use in flexible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被引量:11
8
作者 XIAO YaoMing,WU JiHuai,CHENG CunXi,CHEN Yuan,YUE GenTian,LIN JianMing,HUANG MiaoLiang,FAN LeQing & LAN Zha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Environment-Friendly Functional Materials,Ministry of Education,Institute of Materials Physical Chemistry,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2年第18期2329-2334,共6页
High performance Pt counter electrode is prepared by using vacuum thermal decomposition at a relatively low (120℃) temperature on a flexible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substrate coated with indium-doped tin oxide for u... High performance Pt counter electrode is prepared by using vacuum thermal decomposition at a relatively low (120℃) temperature on a flexible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substrate coated with indium-doped tin oxide for use in flexible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The obtained Pt counter electrode shows a good chemical stability,high light transmittance,and 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I3-/I-redox reaction.Th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a flexible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based on the prepared Pt counter electrode and a TiO 2 /Ti photoanode reaches 5.14% under a simulated solar light irradiation with intensity of 100 mW 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铂电极 热分解 柔性 循环伏安 对电极 性能 真空
原文传递
SDS/BA/H_2O体系的扩散系数与结构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天晴 郭荣 +1 位作者 于卫里 沈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01-406,共6页
在无探针条件下,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SDS/BA/H2O三组分体系的扩散系数和扩散活化能.结果表明,L1区域由O/W结构做乳液与油、水观连续结构徽乳液(BI)两个小区域组成,并不是单一的O/W区域.在O/W区域内,微乳液以液滴状态存在,... 在无探针条件下,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SDS/BA/H2O三组分体系的扩散系数和扩散活化能.结果表明,L1区域由O/W结构做乳液与油、水观连续结构徽乳液(BI)两个小区域组成,并不是单一的O/W区域.在O/W区域内,微乳液以液滴状态存在,具有较好的扩散性能和较小的扩散活化能;在BI区域,水与BA同作为连续相与被增溶相存在,统合体系呈网络结构,扩散性能较低,扩散活化能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系数 活化能 电化学法 微乳液 胶束 SDS BA
下载PDF
聚吡咯修饰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发良 周小勇 +1 位作者 莫金垣 戴晓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6-48,共3页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聚吡咯-抗坏血酸传感器,研究了传感器制制备的条件,表征了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特征及其对抗坏血酸的Nernst响应特性。传感器对抗坏血酸 Nernst响应线性范围为5.0*10^-1-5.0*10^-8...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聚吡咯-抗坏血酸传感器,研究了传感器制制备的条件,表征了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特征及其对抗坏血酸的Nernst响应特性。传感器对抗坏血酸 Nernst响应线性范围为5.0*10^-1-5.0*10^-8mol/L,为57.5mV/PVc,检测下限为1.0*10^-8mol/L。电极的稳定性好,响应快、,寿命较长。可用于饮料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抗坏血酸 生物传感器 循环伏安法 饮料
下载PDF
过量锂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结构与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穗莲 李伟善 +1 位作者 刘煦 邱仕洲 《中国锰业》 2001年第4期11-14,共4页
研究了过量锂锰氧化物 ,合成产品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RD结果表明 ,合成产品Li1+xMn2 O4 仍属于尖晶石结构 ,过量的锂进入尖晶石八面体位置。随着尖晶石八面体中锂量的增加 ,样品的晶胞常数减小 ,晶体体积收缩。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 ... 研究了过量锂锰氧化物 ,合成产品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RD结果表明 ,合成产品Li1+xMn2 O4 仍属于尖晶石结构 ,过量的锂进入尖晶石八面体位置。随着尖晶石八面体中锂量的增加 ,样品的晶胞常数减小 ,晶体体积收缩。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 ,过量锂尖晶石锂锰氧化物仍然保持原来的两步脱嵌锂离子过程。恒电流充放电结果表明 ,初始容量变化不大 ,稳定性提高。锂含量为1 0 3时 ,容量最高 ,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掺杂 锂锰氧化物 容量 稳定性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Y^(3+)对LiMn_2O_4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茶清 田彦文 +1 位作者 刘丽英 翟玉春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9-463,共5页
以Li2CO3、电解MnO2和Y2O3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合成了Li1.02YxMn2-xO4(x=0,0.005,0.01,0.02,0.04,0.1)。XRD测试表明,不同Y3+掺杂量的Li1.02YxMn2-xO4晶型发育良好。Y3+的加入使Li1.02YxMn2-xO4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变小。循环伏安测试结果... 以Li2CO3、电解MnO2和Y2O3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合成了Li1.02YxMn2-xO4(x=0,0.005,0.01,0.02,0.04,0.1)。XRD测试表明,不同Y3+掺杂量的Li1.02YxMn2-xO4晶型发育良好。Y3+的加入使Li1.02YxMn2-xO4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变小。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少量Y3+的加入没有改变锂离子脱嵌过程,但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锂离子脱嵌过程趋于容易,能有效地避免能级分裂。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当掺杂量x=0.02时,初始容量为117.2mAh.g-1,20次循环容量衰减至113.6mAh.g-1,容量保持率为96.90%;Y3+的加入很好地起到了稳定晶体结构,有效抑制Jahn-Teller效应的作用。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Y3+的加入能改善材料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1.02YxMn2-xO4 掺钇 电导率 循环伏安 稀土
下载PDF
钴酸锰/泡沫镍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杰 许家胜 +1 位作者 王琳 钱建华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8-82,共5页
利用两步法成功制备出两种MnCo_2O_4纳米等级结构材料,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证实得到的纳米片为MnCo_2O_4纳米等级结构,并均匀生长在泡沫镍基底上,电化学性质测试表明,这种纳米片/泡沫镍复合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质。这种优异... 利用两步法成功制备出两种MnCo_2O_4纳米等级结构材料,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证实得到的纳米片为MnCo_2O_4纳米等级结构,并均匀生长在泡沫镍基底上,电化学性质测试表明,这种纳米片/泡沫镍复合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质。这种优异的性质与介孔的Mn Co2O4纳米片这一新颖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5 A/g时的比电容值高达475 F/g。MnCo_2O_4/泡沫镍复合材料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超级电容电极材料,MnCo_2O_4纳米材料结构和形貌对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尖晶石结构 钴酸锰 循环伏安法 恒电流充放电
下载PDF
四种5-氟尿嘧啶二肽衍生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抗癌活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尹萍 胡茂林 +4 位作者 严小威 王舜 缪谦 常雪琴 赵克俭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693-1699,共7页
合成了四种新的5-氟尿嘧啶(5-Fu)二肽衍生物,它们的结构经过元素分析、IR、1HNMR和13CNMR的表征,比旋光度[α]D的测定结果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对映异构关系,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中一对对映异构的晶体结构3a(S)和3b(R),生物活性测试的结... 合成了四种新的5-氟尿嘧啶(5-Fu)二肽衍生物,它们的结构经过元素分析、IR、1HNMR和13CNMR的表征,比旋光度[α]D的测定结果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对映异构关系,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中一对对映异构的晶体结构3a(S)和3b(R),生物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这四种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并且R型产物比S型产物抑制率高.研究了2a和3a与DNA在Au电极上相互作用的伏安行为,比较了它们跟5-氟尿嘧啶与双链DNA发生相互作用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二肽衍生物 晶体结构 对映异构体 抗癌活性 循环伏安
下载PDF
吲哚乙酸在纳米金/碳纳米管/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检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学钰 刘兴梅 +2 位作者 刘伟禄 杨明 张志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壳聚糖(CS)为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分散介质,通过MWNTs/CS膜上大量氨基静电吸附纳米金粒子(nanoAu),使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稳定的nanoAu-MWNTs-CS-GCE修饰层,并采用电化学方法初步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性能.探讨了吲哚乙酸(IAA)在该... 以壳聚糖(CS)为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分散介质,通过MWNTs/CS膜上大量氨基静电吸附纳米金粒子(nanoAu),使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稳定的nanoAu-MWNTs-CS-GCE修饰层,并采用电化学方法初步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性能.探讨了吲哚乙酸(I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5~200μmol/L浓度范围内以及0.78V电位条件下,以循环伏安法(CV)测得的氧化峰电流变化值与c(IA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2.34×10-4+0.14x,检出限为8.33×10-6mol/L,相关系数为0.9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乙酸 壳聚糖 碳纳米管 纳米金 循环伏安法
下载PDF
基于特殊形貌CdS纳米颗粒修饰的DNA传感器在DNA杂交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青 刘锦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07-1313,共7页
用水热法制备出具有特殊核桃状外表的纳米小球修饰在玻碳电极的表面,通过5′端巯基修饰的探针DNA共价结合在CdS层敏感层上形成共聚物,再与靶DNA杂交,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修饰CdS纳米颗... 用水热法制备出具有特殊核桃状外表的纳米小球修饰在玻碳电极的表面,通过5′端巯基修饰的探针DNA共价结合在CdS层敏感层上形成共聚物,再与靶DNA杂交,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修饰CdS纳米颗粒的电极检测得到的DNA杂交信号有明显的增强,峰电流强度值与靶DNA浓度值的负对数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信号增强的最大值在靶DNA浓度为101μmol/L时得到。传感器灵敏度提高,检测下限可达1pmol/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传感器 CdS纳米颗粒 循环伏安法 差分脉冲伏安法
下载PDF
Mn(Ⅱ)在LiCl-KCl-MgCl_2-MnCl_2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丽军 张密林 +2 位作者 韩伟 颜永得 曹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7-330,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位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Mn(Ⅱ)在LiCl-KCl-MgCl2-MnCl2熔盐体系中的电还原过程和Mg-Li-Mn合金的共沉积条件.结果显示,在LiCl-KCl-MgCl2-MnCl2熔盐体系中,Mn(Ⅱ),Mg(Ⅱ)和Li(Ⅰ)的还原电位分别为-1.14,-1.78和-2.19 V... 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位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Mn(Ⅱ)在LiCl-KCl-MgCl2-MnCl2熔盐体系中的电还原过程和Mg-Li-Mn合金的共沉积条件.结果显示,在LiCl-KCl-MgCl2-MnCl2熔盐体系中,Mn(Ⅱ),Mg(Ⅱ)和Li(Ⅰ)的还原电位分别为-1.14,-1.78和-2.19 V.Mn先析出,在钼电极表面沉积;Mg在Mn上欠电位沉积生成Mg-Mn合金;而Li在Mg-Mn合金上欠电位沉积形成Mg-Li-Mn合金.实验结果表明,Mn(Ⅱ)在熔盐中的还原电极过程受扩散控制.Mn(Ⅱ)在熔盐中的扩散系数约为10-5 cm2/s.运用XRD技术对恒电流电解制备的Mg-Li-Mn合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g-Li-Mn合金中含有β-Li,α-Mg和Mn 3个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l-KCl-MgCl2-MnCl2熔盐体系 循环伏安 计时电位 扩散系数 Mg-Li-Mn合金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四氨基酞菁镍敏化纳米TiO_2电极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朝晖 吴敏 +2 位作者 秦艳涛 张俊颉 孙岳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3-307,共5页
为寻找高效低成本的染料及其在纳米晶体表面新的键合方式,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四氨基酞菁镍敏化纳米T iO2电极.用阳极氧化水解法和丝网印刷法制备纳米T iO2电极,以此为工作电极研究了四氨基酞菁镍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基亚砜(DM... 为寻找高效低成本的染料及其在纳米晶体表面新的键合方式,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四氨基酞菁镍敏化纳米T iO2电极.用阳极氧化水解法和丝网印刷法制备纳米T iO2电极,以此为工作电极研究了四氨基酞菁镍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基亚砜(DM SO)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分析了四氨基酞菁镍的氧化还原电位.用恒电位沉积制备了四氨基酞菁镍敏化纳米T iO2电极,探讨了沉积电位及时间对电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0V恒电位沉积得到的电极光电性能最好,沉积时间24h电极性能趋于稳定,实验证明以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敏化T iO2电极的光电性能高于自组装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氨基酞菁镍 循环伏安 电化学沉积
下载PDF
Cr^(3+)掺杂对Li_(1.05)V_3O_8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丽英 田彦文 +1 位作者 翟玉春 徐茶清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2-416,共5页
以LiOH、V2O5和Cr(NO3)3·9H2O为原料,制备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05CrxV3-xO8(x=0,0.005,0.01, 0.02,0.04,0.1),研究了Cr3+掺杂对Li1.05V3O8材料的结构、电导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1.05CrxV3-xO8具有良好的... 以LiOH、V2O5和Cr(NO3)3·9H2O为原料,制备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05CrxV3-xO8(x=0,0.005,0.01, 0.02,0.04,0.1),研究了Cr3+掺杂对Li1.05V3O8材料的结构、电导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1.05CrxV3-xO8具有良好的层状晶体结构,Cr3+掺杂使(100)晶面的层间距增大;少量掺杂Cr3+不改变锂离子嵌入/脱出过程,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锂离子脱出过程由一步转化为两步;随着Cr3+掺杂量的增加,电导率呈现先增大而后又减小的趋势,可能是缺陷理论和静电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掺杂量x=0.005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296.5 mAh·g-1,比未掺杂Cr3+时提高了7.35%,平均放电电压提高了约0.1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掺杂 循环伏安 电导率
下载PDF
1,3,4,6-四硫代戊搭烯-2,5-二酮制备含硫取代基的四硫富瓦烯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建华 杨更新 +1 位作者 王桂林 史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9-74,共6页
以1,3,4,6-四硫代戊搭烯-2,5-二酮为原料,经偶联、醇解、烃化或醇解、烃化、偶联等步骤,制得四甲硫基四硫富瓦烯、四乙硫基四硫富瓦烃、二喹喔啉硫醚、4-甲硫基-5-甲氧甲酰硫基-1,3-二硫环戊烯-2-酮、四甲... 以1,3,4,6-四硫代戊搭烯-2,5-二酮为原料,经偶联、醇解、烃化或醇解、烃化、偶联等步骤,制得四甲硫基四硫富瓦烯、四乙硫基四硫富瓦烃、二喹喔啉硫醚、4-甲硫基-5-甲氧甲酰硫基-1,3-二硫环戊烯-2-酮、四甲硫基乙烯和4,4'-二甲硫基-5,5'-二甲氧甲酰硫基四硫富瓦烯及它的异构体混合物.提出了1,3,4,6-四硫代戊搭烯-2,5-二酮醇解机理.讨论了未得到某些预期产物的原因.报道了3种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循环伏安图及电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硫富瓦烯 二喹喔啉硫醚 循环伏安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