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屈服点钢材与Q345B和Q460D钢材本构关系对比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萌 钱凤霞 +1 位作者 杨维国 杨璐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8,共9页
为进一步探讨材料本构行为对构件及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首先,进行了LYP100低屈服点钢材的本构关系试验研究,分析此材料的单调性能、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及循环本构模型等。在此基础上,全面对比LYP100和LYP160低屈服点钢材、普通钢材(Q34... 为进一步探讨材料本构行为对构件及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首先,进行了LYP100低屈服点钢材的本构关系试验研究,分析此材料的单调性能、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及循环本构模型等。在此基础上,全面对比LYP100和LYP160低屈服点钢材、普通钢材(Q345B)及高强度钢材(Q460D)的本构关系。最后,通过对比不同钢材的循环本构模型以及理想弹塑性模型对结构构件滞回行为的预测结果,深入研究材料本构关系对构件及结构的重要影响。结果表明:低屈服点钢材单调以及循环强屈比均在2.0~3.0以上,是普通钢材以及高强度钢材的2.0倍~3.0倍。同时,低屈服点钢材具有更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由于低屈服点钢材具有显著的各向同性强化行为,其采用循环本构模型和理想弹塑性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异更大。因此,在结构计算分析中,需要根据所采用的钢材选取适当的本构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钢材 低屈服点钢材 本构关系 循环本构模型 理想弹塑性模型
原文传递
土体循环塑性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孔亮 花丽坤 郑颖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69,共9页
简要归纳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本构特性和循环塑性模型需满足的力学条件.综合评述了多面、无限多面、两面、单面、边界面、多机构和次加载面模型等常见的土体循环塑性模型及它们预测土的循环加载特性的能力.提出了土体循环塑性模型有待... 简要归纳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本构特性和循环塑性模型需满足的力学条件.综合评述了多面、无限多面、两面、单面、边界面、多机构和次加载面模型等常见的土体循环塑性模型及它们预测土的循环加载特性的能力.提出了土体循环塑性模型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塑性力学 动荷载 循环塑性模型 土体
下载PDF
次加载面理论及其在土体循环塑性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孔亮 花丽坤 王燕昌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50-56,共7页
简要介绍了次加载面理论的基本思想、假设及其物理解释.开创性地把次加载面理论与广义塑性力学相结合,把常规的椭圆 抛物线双屈服面模型扩展为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并通过多种应力路径下土体本构响应的模拟,表明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 简要介绍了次加载面理论的基本思想、假设及其物理解释.开创性地把次加载面理论与广义塑性力学相结合,把常规的椭圆 抛物线双屈服面模型扩展为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并通过多种应力路径下土体本构响应的模拟,表明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呈现出的非线性、滞回性与变形的积累性三方面的主要特征,初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加载面理论 土力学 广义塑性力学 循环塑性模型 土体 本构响应 本构方程
下载PDF
反复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的一种普遍弹塑性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邱长林 闫澍旺 张敬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42-46,共5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反映饱和砂土在动荷作用下反应特性的弹塑性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相对应力比的概念使得应力路径上的每一个点都处于加载状态.模型不显式定义屈服面和塑性势函数,而是由破坏面、流动方向、初始加载面、加载方向和塑性模... 本文建立了一个反映饱和砂土在动荷作用下反应特性的弹塑性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相对应力比的概念使得应力路径上的每一个点都处于加载状态.模型不显式定义屈服面和塑性势函数,而是由破坏面、流动方向、初始加载面、加载方向和塑性模量等部分组成,具有参数少且易确定等特点.通过和试验数据的比较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荷载 弹塑性模型 相对应力比 饱和砂土
下载PDF
基于次加载面的循环塑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孝文 阚前华 +2 位作者 李建 徐祥 康国政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8-145,共8页
为了准确模拟材料的棘轮效应,在经典的循环塑性理论框架下,引入次加载面概念并建立了基于次加载面的循环塑性模型,利用回退映射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实现。通过对比基于次加载面的循环塑性模型和经典的Armstrong-Frederick循环塑性模... 为了准确模拟材料的棘轮效应,在经典的循环塑性理论框架下,引入次加载面概念并建立了基于次加载面的循环塑性模型,利用回退映射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实现。通过对比基于次加载面的循环塑性模型和经典的Armstrong-Frederick循环塑性模型发现,前者能够调控棘轮效应的演化速率,弥补了Armstrong-Frederick模型只能预测常速率棘轮效应的缺陷。通过材料参数分析揭示了不同参数对棘轮效应的影响规律,从而明确了材料参数的物理意义。最后,利用建立的基于次加载面的循环塑性模型对U75V钢轨钢和A7N01铝合金两种典型金属材料的棘轮效应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所提出的模型可用于不同循环特性金属材料棘轮效应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加载面 循环塑性模型 棘轮效应 回退映射法
下载PDF
土体循环塑性模型的动力有限元分析
6
作者 花丽坤 孔亮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04年第1期6-10,共5页
在简要介绍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土体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与土体动力有限元分析原理与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循环塑性模型的本构方程结合进土体的动力平衡方程中,用无条件稳定的隐式积分(Newmark)法求解动力方程,建立了基于循环塑性模型的... 在简要介绍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土体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与土体动力有限元分析原理与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循环塑性模型的本构方程结合进土体的动力平衡方程中,用无条件稳定的隐式积分(Newmark)法求解动力方程,建立了基于循环塑性模型的土体有限元动力分析方法;编制了相应的弹塑性动力有限元程序,程序用FORTRAN语言编写,采用模块结构,可求解连续介质在平面应力、平面应变和轴对称情况下的动力反应问题;最后利用所编程序对水平自由场地的饱和沙层在基岩加速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孔隙水压力发展时程、加速度响应时程与剪应力响应时程等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初步验证了模型与程序用于实际计算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 循环塑性模型 动力分析 有限元分析 动荷载
下载PDF
轴向循环载荷下直杆的一个弹塑性计算模型
7
作者 扬敏 《工程力学》 EI CSCD 1990年第3期28-32,共5页
本文给出了轴向循环载荷下直杆的一个弹塑性计算模型。在大应变条件下得到了该模型各变形阶段中载荷——挠度的解析关系式。
关键词 循环载荷 弹塑性模型 承载力
下载PDF
K_0固结软土的循环剪切特性及其流变模拟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立忠 但汉波 李玲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46-1955,共10页
对原状温州黏土进行了三轴不排水循环剪切试验,系统分析了黏土在循环剪切过程中应变和孔压的累积特性以及加载频率的影响。考虑到天然黏土不等向固结历史的影响,试验土样在循环剪切前均先K0固结至原位应力状态。研究表明,对于K0固结软黏... 对原状温州黏土进行了三轴不排水循环剪切试验,系统分析了黏土在循环剪切过程中应变和孔压的累积特性以及加载频率的影响。考虑到天然黏土不等向固结历史的影响,试验土样在循环剪切前均先K0固结至原位应力状态。研究表明,对于K0固结软黏土,以剪应变累积曲线出现拐点作为循环破坏标准较为合适,此拐点对应的单幅破坏峰值剪应变εs,tp大小基本恒定为3%,与加载频率、循环偏应力幅值等因素无关;循环荷载幅值一定时,荷载持续时间t对黏土的循环剪切性状起控制作用,可综合反映加载频率和振次的影响。根据黏性不排水循环累积效应与静力蠕变过程的相似性,按静力蠕变等效的思路,采用建立的各向异性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对其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此流变等效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0固结软土 循环剪切 加载频率 静力蠕变等效 弹黏塑性本构模型
下载PDF
地基液化导致沉箱码头破坏及地基加固方法的非线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晓 唐小微 栾茂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518-523,共6页
地震作用引发的地基液化,往往导致沉箱基础的破坏。本文基于Biot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动力耦合理论,采用FE-FD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对液化海床沉箱基础的地震反应进行非线性有效应力分析。在数值分析过程中,建立了以土骨架位移和超静孔隙水压... 地震作用引发的地基液化,往往导致沉箱基础的破坏。本文基于Biot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动力耦合理论,采用FE-FD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对液化海床沉箱基础的地震反应进行非线性有效应力分析。在数值分析过程中,建立了以土骨架位移和超静孔隙水压力表达的us-pw动力固结方程和循环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地震作用下沉箱码头的动力特性及液化破坏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采用碎石桩进行置换砂区域的防液化加固方法,并就碎石桩处理区域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液化 沉箱基础 循环弹塑性模型 动力耦合分析 碎石桩处理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砂土的一种普遍弹塑性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邱长林 阎澍旺 邓卫东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4-158,共5页
本文根据砂土在动荷作用下的反应特性建立了一个动荷作用下砂土的弹塑性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相对应力比的概念,使得应力路径上的每一个点都处于加载状态.模型不直接定义屈服面和塑性势函数,而是由破坏面、流动方向、初始加载面、加... 本文根据砂土在动荷作用下的反应特性建立了一个动荷作用下砂土的弹塑性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相对应力比的概念,使得应力路径上的每一个点都处于加载状态.模型不直接定义屈服面和塑性势函数,而是由破坏面、流动方向、初始加载面、加载方向和塑性模量等部分组成,具有参数少且易确定等特点.最后给出了该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模型 相对应力比 砂土 循环荷载
下载PDF
循环弹塑性本构模型在港口沉箱码头抗震理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野 唐小微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6,共4页
在港口抗震中采用循环弹塑性本构模型对港工建筑物的地震破坏机理进行数值分析与振动台实验。选取在港口建设中最常见的沉箱码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循环弹塑性本构模型,FD-FE耦合方法模拟地震荷载作用下地基土液化导致的沉箱码头岸壁的... 在港口抗震中采用循环弹塑性本构模型对港工建筑物的地震破坏机理进行数值分析与振动台实验。选取在港口建设中最常见的沉箱码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循环弹塑性本构模型,FD-FE耦合方法模拟地震荷载作用下地基土液化导致的沉箱码头岸壁的整体失稳。然后通过水下大型振动台的模型实验进行验证。数值分析与模型试验破坏趋势基本吻合。结论表明:循环弹塑性本构模型在港口工程抗震理论研究中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为循环弹塑性本构模型在港口建设实际工程中的推广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液化 循环弹塑性本构模型 FD-FE耦合方法 沉箱码头岸壁 数值分析 振动台
下载PDF
考虑次固结时循环荷载引起的软基沉降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亚元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为了控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基路堤的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采用能够综合考虑主、次固结沉降的Yin-Gra-ham一维等效时间线模型和一维条件下软土"最终"沉降与应力路径无关的性质,获得在正弦循环荷载作用下路堤运行期间长期总沉降... 为了控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基路堤的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采用能够综合考虑主、次固结沉降的Yin-Gra-ham一维等效时间线模型和一维条件下软土"最终"沉降与应力路径无关的性质,获得在正弦循环荷载作用下路堤运行期间长期总沉降和工后沉降近似计算公式,建立路堤总沉降和工后沉降与回弹指数、压缩指数、蠕变系数、初始有效应力、路堤承受的静荷载幅值和动荷载幅值之间的关系,除上述影响因素外,工后沉降还与运行期开始时路堤下软基的总有效应力有关.利用沉降公式计算具体工程软基路堤运行期结束时的长期总沉降量,计算误差小于0.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 循环荷载 弹黏塑性模型 路堤沉降 蠕变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饱和软黏土的累积塑性应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85
13
作者 张勇 孔令伟 +1 位作者 郭爱国 李雄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42-1548,共7页
通过以交通荷载为背景的饱和重塑软黏土室内不排水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重塑软黏土的累积塑性应变发展形态,可分为3种类型:稳定型、破坏型和临界型。根据稳定型累积塑性应变发展曲线特点,提出了饱和软黏土的稳定累积塑... 通过以交通荷载为背景的饱和重塑软黏土室内不排水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重塑软黏土的累积塑性应变发展形态,可分为3种类型:稳定型、破坏型和临界型。根据稳定型累积塑性应变发展曲线特点,提出了饱和软黏土的稳定累积塑性应变方程,并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该方程中各拟合参数与动应力幅值、固结围压和静偏应力的变化规律,同时提出了求解无静偏应力条件下软黏土临界动应力的解析方法。通过动三轴试验结果,提出了含动应力幅值、固结围压、静偏应力和循环周次等影响因素的累积塑性应变拟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软土 循环荷载 动三轴试验 累积塑性应变模型 动应力 静偏应力 临界动应力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击实粉土累积塑性变形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任华平 刘希重 +3 位作者 宣明敏 叶新宇 李强 张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45-1055,共11页
在飞机荷载长期作用下,粉土道基累积塑性应变发展特性会发生改变。为揭示荷载频率和压实度对粉土道基累积塑性变形的影响规律,开展了室内大型动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循环应力比条件下,击实粉土试样的累积塑性应变发展规律可分为3... 在飞机荷载长期作用下,粉土道基累积塑性应变发展特性会发生改变。为揭示荷载频率和压实度对粉土道基累积塑性变形的影响规律,开展了室内大型动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循环应力比条件下,击实粉土试样的累积塑性应变发展规律可分为3种:塑性安定、塑性蠕变和增量破坏,压实度对累积塑性应变及临界循环应力比均有影响,荷载频率对加载前期的累积塑性变形发展速率影响较为显著;同时,较小压力水平条件下,压实度对试样回弹特性影响较大,压实度越大,试样回弹模量越大。针对稳定型粉土试样累积塑性应变的发展特点,提出了考虑压实度和荷载频率共同影响的累积塑性应变模型,并利用试验数据对模型拟合,发现相同压实度或荷载频率下,各拟合参数与循环应力比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各参数进行归一处理,确定了各参数与循环应力比、压实度和荷载频率的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实粉土 动三轴试验 循环应力比 压实度 荷载频率 累积塑性应变模型
下载PDF
Constitutive Modeling of Slip, Twinning and Detwinning for Mg Alloy and Inhomogeneous Evolution of Microstructure 被引量:5
15
作者 Yuan Chen Guijuan Hu +2 位作者 Yongting Lan Keshi Zhang Ganwei Cai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CSCD 2018年第4期493-511,共19页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plastic behavior and meso-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Mg alloy AZ31,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various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slip, twinning and detwinning are establish...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plastic behavior and meso-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Mg alloy AZ31,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various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slip, twinning and detwinning a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capture the Bauschinger effect under cyclic loading, the back stress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hree independent deformation mechanisms, respectively. Finally, using the above-mentioned model, a new cyclic 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based on the constitutive theory of crystal deformation for magnesium alloy is established. On this basi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AZ31 under cyclic loading with the axial strain amplitude of 1.2% is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forementioned crystal plas- ticity theory associated with the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model.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obtained from the simulation and the experiments shows that the macro- scopic mechanical responses predicted using the proposed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particular,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cyclic macro-plastic behavior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s can be satisfactorily captured by the presented crystal plasticity model. At the mesoscale, these features are caused by the alternate occurrence of twinning and detwinning mechanisms.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meso-plastic behavior shows that there are het- erogeneous distributions of twinning, stress-strain and stress triaxiality in polycrystal under cyclic 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c 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Mg alloy AZ31 Detwinning deformation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Back stress
原文传递
基于塑性铰模型的双肢薄壁墩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爱军 彭容新 +1 位作者 贺国京 王解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0-140,共11页
为研究基于塑性铰模型的双肢薄壁墩的抗震性能,结合 4种塑性铰模型、基底纵筋滑移模型及双肢薄壁墩简化计算模型,计算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墩顶变形及抗推承载力。建立空间非线性模型,计算分析该桥墩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 为研究基于塑性铰模型的双肢薄壁墩的抗震性能,结合 4种塑性铰模型、基底纵筋滑移模型及双肢薄壁墩简化计算模型,计算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墩顶变形及抗推承载力。建立空间非线性模型,计算分析该桥墩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破坏形态。同时,制作双肢薄壁墩的缩尺模型,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结果表明: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理论计算模型能够对该试验墩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推承载力进行较为准确的计算,而且有限元模型可对破坏形态进行仿真;试验墩主要呈现以弯曲破坏为主的“弯剪破坏模式”,滞回曲线“捏缩”效应明显;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体积配筋率及混凝土强度对该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较小,而纵筋率与轴压比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其中轴压比取5%时试验墩延性最差,取 10%时的延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连续刚构桥 双肢薄壁墩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抗推性能 延性性能 塑性铰模型
下载PDF
“蓄水-泄水”循环荷载作用下高面板堆石坝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博 朱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1-83,80,共4页
鉴于蓄泄循环荷载作用下土石坝的基本变形规律对高土石坝的正常运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广义塑性本构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高面板堆石坝在蓄泄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蓄泄过程中坝体的变形逐渐增加并趋于稳... 鉴于蓄泄循环荷载作用下土石坝的基本变形规律对高土石坝的正常运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广义塑性本构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高面板堆石坝在蓄泄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蓄泄过程中坝体的变形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其变形极值逐渐向坝体上部及上游侧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泄循环荷载 土石坝 广义塑性本构模型 稳定性
下载PDF
高温合金超薄板循环塑性本构模型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彦菊 李神龙 +4 位作者 贺炜林 沙爱学 贾崇林 孟宝 万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7-155,共9页
高温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航空发动机高性能构件的首选材料。由于高温合金带材屈服强度高、壁厚超薄、回弹明显、构件成形精度难以控制,因此研究现有循环本构模型对于高温合金带材变形预测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循环剪切实验... 高温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航空发动机高性能构件的首选材料。由于高温合金带材屈服强度高、壁厚超薄、回弹明显、构件成形精度难以控制,因此研究现有循环本构模型对于高温合金带材变形预测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循环剪切实验,研究了不同循环塑性本构模型(Armstrong-Frederick(A-F)模型、Yoshida-Uemori(Y-U)模型和the anisotropic nonlinear kinematic(ANK)模型)对高温合金超薄带材循环塑性变形响应的表征效果。同时,通过U形弯实验和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了不同屈服准则(Hill48,Barlat89和YLD2000-2d)结合不同循环塑性模型对于回弹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Y-U模型对高温合金超薄板循环塑性变形行为的表征能力最好,A-F和ANK模型次之。采用Y-U模型对回弹的预测精度高于各向同性模型和A-F模型,而屈服准则对回弹预测精度的影响不大,采用基于Hill48和YLD2000-2d屈服准则的Y-U模型,回弹预测误差可以控制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循环塑性本构模型 循环剪切实验 回弹预测 Y-U模型
下载PDF
引入内结构张量的非比例循环塑性本构模型
19
作者 张艺潇 赵社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8-1011,1016,共5页
考虑非比例加载情况下金属材料塑性循环强化特性的本构描述,为反映由于非比例加载而引起材料的附加等向强化及异向强化效应,提出在Valanis的塑性内时响应方程中引入与加载路径几何性质有关的内结构张量,建立了新的非比例循环塑性本构模... 考虑非比例加载情况下金属材料塑性循环强化特性的本构描述,为反映由于非比例加载而引起材料的附加等向强化及异向强化效应,提出在Valanis的塑性内时响应方程中引入与加载路径几何性质有关的内结构张量,建立了新的非比例循环塑性本构模型.其中,材料强化程度采用沿路径法线方向的塑性应变分量描述.用所建模型对304不锈钢材料在一些典型非比例循环加载路径下的响应进行了理论预测,并与相关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比例循环加载 内结构张量 循环塑性本构模型
下载PDF
非比例循环塑性内时本构关系研究
20
作者 张艺潇 龚建峰 赵社戌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4,共7页
在Valanis的内时本构理论的框架中,引入内结构张量以反映由于非比例加载而引起金属材料的附加等向强化及异向强化效应,同时提出材料强化程度的度量采用沿路径法线方向的塑性应变分量来描述。这些考虑的有效性已经通过用所建模型对304不... 在Valanis的内时本构理论的框架中,引入内结构张量以反映由于非比例加载而引起金属材料的附加等向强化及异向强化效应,同时提出材料强化程度的度量采用沿路径法线方向的塑性应变分量来描述。这些考虑的有效性已经通过用所建模型对304不锈钢材料在一些典型非比例循环加载路径下的响应进行的理论预测得到了验证;将该模型应用于U71Mn材料室温单轴棘轮行为描述中,结果显示内结构张量的引入不仅能较好地反映应变控制下的非比例附加效应,而且也能较好地反映应力控制下塑性应变的累积及变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轮行为 内结构张量 循环塑性本构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