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实践探索——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22
1
作者 庄志民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45,共15页
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顺理成章提上议事日程。融合发展的最大难点在于系统整合。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上看文化与旅游,两者之间需要逐步改变原来产业的边界和形态,最终融合为新的产业业态和产业群。本文乞援于复合... 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顺理成章提上议事日程。融合发展的最大难点在于系统整合。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上看文化与旅游,两者之间需要逐步改变原来产业的边界和形态,最终融合为新的产业业态和产业群。本文乞援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阐发和运用,以上海为例,将自然、社会和经济融为一体进行通观生态研究,从系统整体协调上对在地的文旅融合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同时,按照复合生态系统的科学调控法则,设想以“自生”(个性活力)为基础,以“共生”(协同绩效)为常态,以“再生”(品牌意象)为愿景,在“自生-共生-再生”三级跳远中,推进上海文旅融合得到科学而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旅游融合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持续自生 协同共生 循环再生
下载PDF
氮改性介孔碳的制备及其对水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吸附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双 刘芳 +5 位作者 李佳蔓 张春艳 高雅 赵朝成 孙娟 刘春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1-479,共9页
以软模板法合成介孔碳(MC),添加三聚氰胺为改性剂合成氮改性介孔碳(NMC),并进行N2吸-脱附、TEM和FT-IR表征,同时考察NMC和MC对水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10)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NMC和MC的比表面积分别为579.6m^2/g和687.8m^2/g。吸附... 以软模板法合成介孔碳(MC),添加三聚氰胺为改性剂合成氮改性介孔碳(NMC),并进行N2吸-脱附、TEM和FT-IR表征,同时考察NMC和MC对水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10)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NMC和MC的比表面积分别为579.6m^2/g和687.8m^2/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行为遵循Freundlich等温模型,为优惠吸附。吸附过程为可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无化学键等强键作用,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饱和后的NMC和MC经5次循环/再生后对NPEO10的去除率均在60%以上。与活性炭(AC)相比,NMC和MC的吸附效果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碳 氮改性介孔碳 吸附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循环再生
下载PDF
吸附VOCs活性炭真空热再生及影响因素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党小庆 敬开锐 +5 位作者 马红周 董浩云 曹利 李育 刘霞 李世杰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68,130,共8页
活性炭的再生及循环利用对降低吸附法治理含VOCs废气的成本、减少危废产生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真空热再生法对吸附乙酸乙酯的活性炭进行了再生实验,考察不同再生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及真空热再生法对活性炭的循环再... 活性炭的再生及循环利用对降低吸附法治理含VOCs废气的成本、减少危废产生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真空热再生法对吸附乙酸乙酯的活性炭进行了再生实验,考察不同再生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及真空热再生法对活性炭的循环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损失率随再生温度升高而增大,并且当再生温度<200℃时,活性炭损失率最大仅0.7%;在最佳实验条件(200℃并保温30 min)下,乙酸乙酯脱附率达到93.8%,再生后活性炭的平衡吸附量为108.1 mg/g。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显示,200℃以下的真空热再生对活性炭结构几乎无影响;300,400,500℃下真空热再生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较新活性炭分别增加22,19,42 m^(2)/g。在最佳再生条件下循环再生6次后,活性炭对乙酸乙酯的平衡吸附量达到新活性炭的97%,表明真空热再生法对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真空热再生 比表面积 循环再生
原文传递
活性炭循环脱硫再生对脱硝性能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满祥 秦国振 +4 位作者 张勇 李一凡 郑剑锋 韩小金 黄张根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87,共7页
为探究活性炭在多次循环过程中脱硫脱硝性能的变化规律和内在本质,将活性炭装填于固定床反应器进行10个周期的脱硫和再生循环,跟踪活性炭的脱硫脱硝性能,采用物理吸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am... 为探究活性炭在多次循环过程中脱硫脱硝性能的变化规律和内在本质,将活性炭装填于固定床反应器进行10个周期的脱硫和再生循环,跟踪活性炭的脱硫脱硝性能,采用物理吸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aman)等表征活性炭表面性质和孔道结构的变化,分析和阐释活性炭结构变化与脱硫脱硝性能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经过10次脱硫和再生循环后,活性炭的脱硫性能下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活性由43%增加到72%;循环脱硫前后活性炭孔道结构和晶态结构变化不大;在脱硫再生过程中活性炭被原位酸化,表面生成了醌、酯、酸酐和羧基等官能团,这些表面官能团的增加不仅增强了氨气(NH_(3))的吸附能力,且有利于一氧化氮(NO)氧化为二氧化氮(NO_(2)),进而促进快速SCR反应的发生;活性炭的循环脱硫再生有利于活性炭脱硝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球团烟气 活性炭 脱硫脱硝 循环再生 官能团
下载PDF
资源节约型农业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 被引量:2
5
作者 文祯中 《大自然探索》 1993年第2期67-74,共8页
关键词 生态农业 资源 节约型 农业
下载PDF
炭阳极糊料混捏中煤沥青烟气循环利用工艺
6
作者 谢志远 侯振华 +6 位作者 涂川俊 刘田华 侯振环 李跃 王玉强 王波 何宇 《炭素》 2022年第2期18-22,共5页
炭阳极糊料混捏阶段产生的沥青烟气主要含有低碳链的烃类物质,以及少量的氮、硫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该混合物的外溢扩散易影响人体健康和造成环境污染。结合“降低碳排放、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际,论文通过设置独立闭环... 炭阳极糊料混捏阶段产生的沥青烟气主要含有低碳链的烃类物质,以及少量的氮、硫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该混合物的外溢扩散易影响人体健康和造成环境污染。结合“降低碳排放、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际,论文通过设置独立闭环循环系统,采用预热煅后焦细粉作为吸附载体,通过联通管路系统输运,将热湿混阶段产生的沥青烟气进行吸附回收。当预热煅后焦吸附达到平衡时利用特殊的工艺将粉体造粒,再将其作为配料使用于主系统中的糊料混捏阶段。该工艺的优点是可充分利用预热煅后焦细粉的开微孔特征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优势,发挥吸附和浸润作用,制得均质的造粒颗粒,同时经处理的烟气排放浓度可满足《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规定。小试表明:使用回配粉掺杂制备的炭阳极块体较普通炭阳极的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烟气 循环再生 吸附回收 均质造粒
原文传递
论我国城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强化措施 被引量:4
7
作者 高俊发 乔华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4-68,共5页
论述了国内外水资源及其消耗状况 .从行政管理、法律、教育、工程等多方面出发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护战略、小城镇建设中的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污水回用与资源化、水循环再生工程等综合防治强化措施 ,供同行参考 .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水污染 污水资源化 水循环再生 中国
下载PDF
多酶级联反应催化γ-丁内酯生成1,4-丁二醇
8
作者 郭艺鸣 姜君逸 +4 位作者 潘学玮 张显 徐美娟 杨套伟 饶志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5,共9页
1,4-丁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中间体,已被列入NICNAS高价值量工业化学品清单(HVICL).随着1,4-丁二醇的全球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利用微生物法合成1,4-丁二醇已成为关注热点.基于多酶级联催化构建了一条以γ-丁内酯为底物合成1,4-丁二醇... 1,4-丁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中间体,已被列入NICNAS高价值量工业化学品清单(HVICL).随着1,4-丁二醇的全球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利用微生物法合成1,4-丁二醇已成为关注热点.基于多酶级联催化构建了一条以γ-丁内酯为底物合成1,4-丁二醇的路径,首先通过己内酯水解酶(ChnC)将γ-丁内酯水解为4-羟基丁酸,接着在羧酸还原酶(Car)的作用下,将4-羟基丁酸还原成4-羟基丁醛,随后,利用醇脱氢酶(YqhD)将4-羟基丁醛进一步还原生成1,4-丁二醇;同时通过引入了甲酸脱氢酶(FDH)构建了NADH/NAD+辅酶循环再生系统.最后对底物添加浓度、催化温度、pH和多酶添加比例进行了优化.综合3种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优化之后,在30℃、pH 7.0、酶活力添加比例为1:3:2的优化条件下,以5 g/Lγ-丁内酯为底物,1,4-丁二醇产量达到2.41 g/L,摩尔转化率为46.1%,与优化前相比分别提高了375.46%和374.79%.最后,通过底物补加试验,1,4-丁二醇的合成量最高达到6.31 g/L,摩尔转化率最高达到67.3%.本研究基于新设计的1,4-丁二醇多酶级联催化路径,实现了1,4-丁二醇酶法合成,结果有望为酶催化合成1,4-丁二醇及其高附加值衍生的产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图12表2参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酶级联转化 辅酶循环再生 Γ-丁内酯 1 4-丁二醇
原文传递
城市水循环再生体系研究
9
作者 关江 高伟 +1 位作者 刘建利 周弛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5期183-184,208,共3页
针对城市化对水环境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提出以恢复系统自然状态为基本理念的城市水循环再生体系,从而解决由于城市化引起的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提出水循环再生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方向;编制城市水循环再生体系的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 针对城市化对水环境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提出以恢复系统自然状态为基本理念的城市水循环再生体系,从而解决由于城市化引起的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提出水循环再生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方向;编制城市水循环再生体系的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水循环再生 技术路线
下载PDF
肝癌化疗栓塞术后肝细胞周期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震 胡道予 +4 位作者 褚倩 高纯 郭友 张玉琴 黄艳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5-339,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后 ,肿瘤周围正常肝组织的细胞周期变化及其变化特点。材料与方法 VX2肝癌模型兔 5 0只 ,分为A~E 5组 ,每组 10只 ,分别行TACE和肝癌肝叶切除术 (PH)。术后第 1、第 3天取兔肝组织行流式细胞术 (FCM...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后 ,肿瘤周围正常肝组织的细胞周期变化及其变化特点。材料与方法 VX2肝癌模型兔 5 0只 ,分为A~E 5组 ,每组 10只 ,分别行TACE和肝癌肝叶切除术 (PH)。术后第 1、第 3天取兔肝组织行流式细胞术 (FCM) ,进行细胞周期分析 ,测定S期细胞比率 (SPF) ,增殖指数 (PI)的变化 ,并测定有丝分裂指数 (MI)。结果 TACE术后第 1天兔MI、SPF、PI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 (P <0 .0 0 1) ;术后第 3天 ,所有的指标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并且术后第 1天 ,TACE术后肝细胞增殖弱于肝癌肝叶切除术 ,各项指标差异明显 (P <0 .0 5 )。结论 TACE术后兔肝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DNA复制与细胞增殖再生 ,但弱于肝叶切除术后的肝细胞增殖再生 ,其原因可能与碘油的选择性栓塞和化疗药物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化疗栓塞术 术后 肝细胞周期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流式细胞术 肝再生
下载PDF
实际闭式中冷回热燃气轮机循环功率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文华 陈林根 孙丰瑞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58,共4页
考虑循环过程中的热阻损失、内不可逆性以及管路系统压力损失,研究了变温热源条件下中冷回热燃气轮机循环性能,借助数值计算,得到了输出功率最大时高低温侧换热器、回热器和中冷器的热导率最佳分配和最佳中间压比。对总压比进行优化后,... 考虑循环过程中的热阻损失、内不可逆性以及管路系统压力损失,研究了变温热源条件下中冷回热燃气轮机循环性能,借助数值计算,得到了输出功率最大时高低温侧换热器、回热器和中冷器的热导率最佳分配和最佳中间压比。对总压比进行优化后,得到了双重最大功率。进一步寻求工质与热源热容率最佳匹配,得到了循环的三重最大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燃气轮机循环 中冷 回热 功率优化
下载PDF
热阻和内不可逆性对实际闭式燃气轮机回热循环性能的影响(续)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林根 倪宁 孙丰瑞 《电站系统工程》 1997年第4期5-8,共4页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实际热机循环性能,计入工质与高、低温热源间换热器和回热器的热阻损失,压气机和涡轮机中的不可逆压缩、膨胀损失,和管路系统中的压力损失,导出变温热源条件下实际闭式燃气轮机回热循环的功率、热效率与压...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实际热机循环性能,计入工质与高、低温热源间换热器和回热器的热阻损失,压气机和涡轮机中的不可逆压缩、膨胀损失,和管路系统中的压力损失,导出变温热源条件下实际闭式燃气轮机回热循环的功率、热效率与压比间的解析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燃气轮机 回热循环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