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藻类病毒研究40年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以军 裴达 +1 位作者 石正丽 程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9-404,共6页
综述了藻类病毒研究40年来的重要发现。前期研究着重于病毒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20世纪80年代后一度研究陷于停顿,90年代发现蓝藻病毒在海洋中的重大生态意义后,近年来又掀起藻类病毒研究的热潮.我国在藻类病毒方面的探索研究还只是刚刚... 综述了藻类病毒研究40年来的重要发现。前期研究着重于病毒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20世纪80年代后一度研究陷于停顿,90年代发现蓝藻病毒在海洋中的重大生态意义后,近年来又掀起藻类病毒研究的热潮.我国在藻类病毒方面的探索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由于水体的丰富多样,以及"水华"和"赤潮"的严重爆发,我国研究藻类病毒的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病毒 噬藻体 藻病毒 有害藻类水华
下载PDF
淡水噬藻体及其他溶藻因子的分布与感染力 被引量:18
2
作者 郭亚新 程凯 +4 位作者 赵以军 王娟 王春艳 石正丽 刘永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研究了不同时空条件下噬藻体的分布与效力的变化.2001年8~11月共采集了18个水样,对14种藻进行直接感染,从其中的5个水样中分离到了噬藻体(蓝藻病毒),它们主要来源于降温以前富营养化池塘的水样,同时分离得到了4株溶藻细菌.在接受直接感... 研究了不同时空条件下噬藻体的分布与效力的变化.2001年8~11月共采集了18个水样,对14种藻进行直接感染,从其中的5个水样中分离到了噬藻体(蓝藻病毒),它们主要来源于降温以前富营养化池塘的水样,同时分离得到了4株溶藻细菌.在接受直接感染的14种藻中,聚球藻、组囊藻、微囊藻、织线藻、鱼腥藻7120、衣藻及小球藻为敏感种类,而螺旋藻、念珠藻、鞘丝藻、颤藻、鱼腥藻595、鱼腥藻1444、栅藻则为不敏感种类,敏感种类中织线藻受到噬藻体的感染,聚球藻、微囊藻和织线藻受到溶藻细菌的溶解.从富营养化的池塘采集的水样溶藻能力最强,其次为清水(自来水源)池塘,而大中型湖泊与河流水样的溶藻效果最差.随着温度的降低,水样的感染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藻体 溶藻因子 生态分布 感染效力
下载PDF
噬藻体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奇亚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5-559,共15页
噬藻体(Cyanophage)是感染原核生物蓝藻(Cyanobacteria)的病毒,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生态系统中,对调控初级生产力、蓝藻种群密度及结构演替、微生物间基因转移以及全球生物地理化学循环等方面有重大影响。关注噬藻体的生物多样性,发现其感... 噬藻体(Cyanophage)是感染原核生物蓝藻(Cyanobacteria)的病毒,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生态系统中,对调控初级生产力、蓝藻种群密度及结构演替、微生物间基因转移以及全球生物地理化学循环等方面有重大影响。关注噬藻体的生物多样性,发现其感染相关基因,阐明噬藻体与宿主蓝藻的相互作用,将为藻华控制及认识病毒在复杂水环境中的功能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就噬藻体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动态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藻体 生物多样性 水生病毒 基因组与功能基因 蓝藻
原文传递
水华杀藻微生物的分离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9
4
作者 石苗 邹莉 +2 位作者 刘新尧 廖永红 安成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7-590,共4页
除藻方法一般分为工程物理方法、化学药剂法和生物方法三大类.作为庞大的富营养化湖泊的藻类控制技术,利用工程物理方法和化学药剂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对环境友好的生物控藻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许多富营养化湖泊水华的控藻技术... 除藻方法一般分为工程物理方法、化学药剂法和生物方法三大类.作为庞大的富营养化湖泊的藻类控制技术,利用工程物理方法和化学药剂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对环境友好的生物控藻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许多富营养化湖泊水华的控藻技术的研究热点转向生物控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 杀藻微生物 原生动物 溶藻菌 噬藻体 16S RDNA
下载PDF
噬藻斑扩大及噬藻体吸附率与宿主生长期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春艳 郭亚新 +2 位作者 程凯 赵以军 石正丽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0-663,共4页
关键词 噬藻体 噬藻斑 吸附 鲍氏织线藻 生长期 蓝藻
下载PDF
噬藻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汪岷 闫群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3-79,共7页
蓝藻是一类最原始、最简单的原核藻类生物,是海洋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之一。感染蓝藻的病毒称为噬藻体。噬藻体是水生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蓝藻种群动力学及调节生物生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研究噬藻体的遗传多样... 蓝藻是一类最原始、最简单的原核藻类生物,是海洋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之一。感染蓝藻的病毒称为噬藻体。噬藻体是水生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蓝藻种群动力学及调节生物生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研究噬藻体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完善噬藻体的分类,为进一步探讨噬藻体之间的进化关系、噬藻体与蓝藻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探索环境变化对噬藻体进化的影响提供新的视点。本文综述噬藻体的分类、影响噬藻体遗传多样性的因素及噬藻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常用的靶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藻体 遗传多样性 靶基因
下载PDF
Viral Metagenomics Analysis of Planktonic Viruses in East Lake,Wuhan,China 被引量:8
7
作者 Xingyi Ge Yongquan Wu +5 位作者 Meiniang Wang Jun Wang Lijun Wu Xinglou Yang Yuji Zhang Zhengli Shi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280-290,共11页
East Lake(Lake Donghu),located in Wuhan,China,is a typical city freshwater lake that has been experiencing eutrophic conditions and algal blooming during recent years.Marine and fresh water are considered to contain a... East Lake(Lake Donghu),located in Wuhan,China,is a typical city freshwater lake that has been experiencing eutrophic conditions and algal blooming during recent years.Marine and fresh water are considered to contain a large number of viruses.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genetic diversity because of the limited techniques for culturing viruses.In this study,we conducted a viral metagenomic analysis using 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ique with samples collected from East Lake in Spring,Summer,Autumn,and Winter.The libraries from four samples each generated 234,669,71,837,12,820,and 34,236 contigs(>90 bp each),respectively.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viral community revealed a high genetic diversity covering 23 viral families,with the majority of contigs homologous to DNA viruses,including members of Myoviridae,Podoviridae,Siphoviridae,Phycodnaviridae,and Microviridae,which infect bacteria or algae,and members of Circoviridae,which infect invertebrates and vertebrates.The highest viral genetic diversity occurred in samples collected in August,then December and June,and the least diversity in March.Most contigs have low-sequence identities with known viruses.PCR detection targeting the conserved sequences of genes(g20,psbA,psbD,and DNApol)of cyanophage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there are novel cyanophages in the East Lake.Our viral metagenomic data provide the first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virome in one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and would be helpful for novel virus discovery and the control of algal blooming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al metagenomics East Lake Solex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HTS) cyanophage
下载PDF
噬藻体对蓝藻种群密度的调控及其对水体中物质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奕妍 黄兰兰 +3 位作者 王夕予 丁士明 刘子鹤 童银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6-390,共15页
噬藻体是环境中一类以蓝藻为主要宿主的浮游病毒.由于其能特异性裂解蓝藻细胞,因而成为蓝藻种群密度的重要生物调控因子,并被探讨用作蓝藻水华的潜在生物治理方案.噬藻体与蓝藻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以降低宿主细胞丰度、改变浮游生物群落构... 噬藻体是环境中一类以蓝藻为主要宿主的浮游病毒.由于其能特异性裂解蓝藻细胞,因而成为蓝藻种群密度的重要生物调控因子,并被探讨用作蓝藻水华的潜在生物治理方案.噬藻体与蓝藻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以降低宿主细胞丰度、改变浮游生物群落构成,促进碳、氮、磷等关键生命元素在水体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文总结了近60年来分离的噬藻体及其对宿主藻的侵染机制,重点介绍了噬藻体对蓝藻种群密度的调节作用,并分析了噬藻体裂解蓝藻对水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循环、浮游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并评价了噬藻体对蓝藻水华调控的潜在生态效应.噬藻体实际环境治理应用仍存在较大的挑战,例如噬藻体在水体中易与蓝藻形成共存;噬藻体感染、裂解水华蓝藻后水体中藻毒素消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安全性,相关科学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噬藻体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评估噬藻体对蓝藻群落结构的调控和水体中物质循环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藻体 蓝藻种群密度 侵染过程 富营养化 生态效应
下载PDF
感染丝状蓝藻的噬藻体的裂解周期和释放量的测定 被引量:4
9
作者 程凯 王春艳 +2 位作者 郭亚新 石正丽 赵以军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2年第4期374-376,共3页
Several methods were tested for measurement of lysing cycle and burst size of the cyanophage infecting the filamentous cyanobacterium \%Plectonema boryanum\% IU594.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ysing curve of host ... Several methods were tested for measurement of lysing cycle and burst size of the cyanophage infecting the filamentous cyanobacterium \%Plectonema boryanum\% IU594.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ysing curve of host cells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one step growth curve of cyanophage, thus it was more convenient to substitute measuring the lysing curve of host cells for the one step growth curve measurement of cyanophage. Besides,the burst size increased with the reducing cyanophage inoculation, reaching the maxium of 206PFU/Cell by 1PFU infection. It was suggested that more exact burst size of cyanophage could be obtained under 1PFU cyanophage ino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蓝藻 噬藻体 裂解周期 释放量 测定 浮游病毒
下载PDF
一种浓缩噬藻体的反冲超滤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文清 鞠川 +2 位作者 程凯 赵以军 石正丽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3年第4期397-400,共4页
噬藻体(Cyanophage)是一类感染蓝藻的病毒,形态上同于噬菌体[1],近期的研究表明,噬藻体作为水体环境中活跃的动态因子,在控制水体初级生产力和有害藻类水华(Harmful Algal Bloom,HAB)方面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3],甚至影响水体生态系... 噬藻体(Cyanophage)是一类感染蓝藻的病毒,形态上同于噬菌体[1],近期的研究表明,噬藻体作为水体环境中活跃的动态因子,在控制水体初级生产力和有害藻类水华(Harmful Algal Bloom,HAB)方面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3],甚至影响水体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结构[4],因此研究水体中噬藻体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对于了解其生态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自然水体中的噬藻体浓度往往较低,难以直接对其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所以对天然水样中的噬藻体进行高效、快速的浓缩是研究噬藻体生态地位和功能的关键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藻体 反冲超滤技术 浓缩 蓝藻 病毒
下载PDF
噬藻体PP对野生宿主——丝状蓝藻的吸附率、裂解周期及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姜红 程凯 +3 位作者 肖慈琼 张艳慧 赵以军 赵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11-2915,共5页
研究在日光光照条件下,以自然水体中存在的丝状蓝藻作为噬藻体PP的野生宿主,用离心法测定了噬藻体PP对野生宿主藻的吸附率,用一步生长曲线法获得了噬藻体PP对野生宿主藻的裂解周期及释放量。结果表明:噬藻体PP对野生宿主藻在60min时能... 研究在日光光照条件下,以自然水体中存在的丝状蓝藻作为噬藻体PP的野生宿主,用离心法测定了噬藻体PP对野生宿主藻的吸附率,用一步生长曲线法获得了噬藻体PP对野生宿主藻的裂解周期及释放量。结果表明:噬藻体PP对野生宿主藻在60min时能够达到的吸附率为1.79‰,吸附系数为8.09%,噬藻体PP感染野生宿主藻的潜伏期介于45~75min之间,平均释放量为34.32PFU·Cell-1。上述结果一方面说明,噬藻体PP感染野生宿主藻的吸附系数、潜伏期及释放量均远小于以实验室培养的鲍氏织线藻作为宿主所得到的数据;另一方面也说明,噬藻体PP具有较强的吸附和裂解野生宿主的能力,这将有助于解释噬藻体PP在淡水富营养化水体中具有广泛分布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藻体 丝状蓝藻 吸附 潜伏期
下载PDF
不同自然环境下噬藻体g20基因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荆瑞勇 Makoto Kimura 王光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49-1157,共9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与病毒基因组测序的推进,对地球上数量最大且广泛存在的病毒及其基因多样性的研究备受科学家们关注。迄今为止,仍未发现类似于细菌16S rDNA和真菌18S rDNA的病毒通用分子标记,但利用病毒某些家族的保守氨基酸序...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与病毒基因组测序的推进,对地球上数量最大且广泛存在的病毒及其基因多样性的研究备受科学家们关注。迄今为止,仍未发现类似于细菌16S rDNA和真菌18S rDNA的病毒通用分子标记,但利用病毒某些家族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性引物可研究环境中病毒多样性,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本文以编码噬藻体壳组装蛋白基因g20为目标,综述了噬藻体在海洋、湖泊和稻田中噬藻体基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噬藻体g20基因分布与生存环境的相关性,发现不同的自然环境中都存在着独特的类群。同时指出了针对环境中噬藻体g20基因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藻体 g20基因 病毒生态 海洋 湖泊 稻田
原文传递
噬藻体辅助代谢基因(AMGs)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恶斌 宁德刚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67-1674,共8页
噬藻体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海洋及淡水环境中以蓝藻为感染宿主的病毒,对蓝藻种群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噬藻体携带一系列与宿主新陈代谢相关的同源基因被称为辅助代谢基因。它们编码的蛋白在噬藻体感染蓝藻过程中,可... 噬藻体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海洋及淡水环境中以蓝藻为感染宿主的病毒,对蓝藻种群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噬藻体携带一系列与宿主新陈代谢相关的同源基因被称为辅助代谢基因。它们编码的蛋白在噬藻体感染蓝藻过程中,可参与宿主的光合作用、戊糖磷酸循环、营养物质摄取以及核苷酸生物合成等代谢活动。近年来,一些辅助代谢基因被作为噬藻体分子检测的靶标基因,并用于噬藻体遗传多样性及其与蓝藻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噬藻体辅助代谢基因的来源、生物学功能及其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代谢基因 生物学功能 遗传多样性 噬藻体
原文传递
噬藻体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恶斌 董一鸣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2期166-173,共8页
噬藻体是水体微生物群落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广泛存在于海洋及淡水环境中,对蓝藻种群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开展水环境中噬藻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将有助于噬藻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分子生态学角度,论文对噬藻体遗传多... 噬藻体是水体微生物群落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广泛存在于海洋及淡水环境中,对蓝藻种群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开展水环境中噬藻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将有助于噬藻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分子生态学角度,论文对噬藻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分子基础与分子标记等进行了综述,并简要概述了相关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状况。从分子生态学与噬藻体多样性研究相结合的层面,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藻体 辅助代谢基因 遗传多样性 分子生态学 蓝藻
下载PDF
Genetic diversity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phytoplankton viruses in East Lake, China 被引量:3
15
作者 Mei-Niang Wang Xing-Yi Ge +4 位作者 Yong-Quan Wu Xing-Lou Yang Bing Tan Yu-Ji Zhang Zheng-Li Shi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90-300,共11页
Phytoplankton viruse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aquatic ecosystems. However, their prevalence and genetic diversity in marine and freshwater systems are largely under estimated owing to the immense size of water bod... Phytoplankton viruse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aquatic ecosystems. However, their prevalence and genetic diversity in marine and freshwater systems are largely under estimated owing to the immense size of water bodies and limitations in virus discovery techniques.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1-year survey of phytoplankton virus communities by collecting surface water monthly from an inland lake(East Lake) in China between May 2012 and April 2013. We examined four phytoplankton viruses, i.e., myoviruses, podoviruses, siphoviruses, and phycodnaviruses, and seven sets of primers were used to target conserved genes within these four species. In this year-long investigation, a total of 358 different virus-related sequences from four virus families were obtained. All virus families were detected in all months, except for cyanopodoviruses, which were only identified during eight of the 12 months surveyed. Moreover, virus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changed dynamically over time.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majority of viral sequences from East Lake, China displayed distinct clustering patterns compared with published sequences. These results supported the existence of a highly diverse and unique phytoplankton virus community in East Lake,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anophage phycodnavirus GENETIC diversity dynamic
原文传递
模拟生态系统中噬藻体裂解蓝藻宿主的生态学效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廖明军 程凯 +3 位作者 赵以军 杜秀丽 刘秀菊 喻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45-1749,共5页
实验采用模拟生态系统,研究了噬藻体裂解蓝藻宿主后营养物质循环变化的过程,以及细菌和漂浮植物对这个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噬藻体裂解宿主所释放的营养元素在细菌的作用下迅速进入新的循环并形成新的水华,而加入浮萍则可以有效吸收水... 实验采用模拟生态系统,研究了噬藻体裂解蓝藻宿主后营养物质循环变化的过程,以及细菌和漂浮植物对这个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噬藻体裂解宿主所释放的营养元素在细菌的作用下迅速进入新的循环并形成新的水华,而加入浮萍则可以有效吸收水体营养,防止新的水华发生。因此推测单纯地利用包括噬藻体在内的微生物裂解藻类的方法,并非治理水华的有效方法,但如果能够结合漂浮植物等其它治理手段,则有可能同时实现水华的控制和水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藻体 鲍氏织线藻 浮萍 细菌 营养物质
下载PDF
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噬藻体PP增殖的联合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牛晓莹 程凯 +3 位作者 荣茜茜 许敏 赵以军 赵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6917-6924,共8页
在4个条件下培养了鲍氏织线藻:(1)25℃+400μmol/mol(CK组),(2)29℃+400μmol/mol(温度升高组),(3)25℃+800μmol/mol(CO2升高组),(4)29℃+800μmol/mol(温室效应组),测定了藻的生物量及细胞大小,同时用离心法测定了噬藻体PP对相应条件... 在4个条件下培养了鲍氏织线藻:(1)25℃+400μmol/mol(CK组),(2)29℃+400μmol/mol(温度升高组),(3)25℃+800μmol/mol(CO2升高组),(4)29℃+800μmol/mol(温室效应组),测定了藻的生物量及细胞大小,同时用离心法测定了噬藻体PP对相应条件下宿主藻的吸附率,用一步生长曲线法测定噬藻体PP的裂解周期和释放量。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条件对藻细胞的大小均没有影响;CO2升高提高了宿主藻的生物量;温度和CO2浓度的升高不仅使噬藻体PP的裂解周期提前,而且对吸附率和释放量存在交互作用,使其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温度和CO2升高对噬藻体PP吸附率的影响属于协同作用,而对其释放量的影响则能够互相抵消。上述结果说明温室效应将能够导致噬藻体PP增殖能力大幅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噬藻体 吸附 裂解周期 释放量
下载PDF
一株太湖水域蓝藻噬藻体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露 郭宗楼 +2 位作者 黄朴 王昊 徐立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9-343,共5页
研究首次报道在太湖筛选到的一株感染铜绿微囊藻的噬藻体。在太湖蓝藻水华暴发区域采集水样,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超滤浓缩后感染对数期的不同株微囊藻,对感染效果明显的进行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M.aernginosa 905有明显感染,用CsCl... 研究首次报道在太湖筛选到的一株感染铜绿微囊藻的噬藻体。在太湖蓝藻水华暴发区域采集水样,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超滤浓缩后感染对数期的不同株微囊藻,对感染效果明显的进行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M.aernginosa 905有明显感染,用CsC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对噬藻体进行纯化并研究噬藻体的一步生长曲线。研究发现:在MOI=10 5的感染条件下,该噬藻体感染M.aernginosa的潜伏期为2h,裂解期为4—6h,稳定期为6—12h,裂解量为4 pfu/cell。透射电镜观察此噬藻体头部为二十面体,直径约50 nm,具一很短尾部。此外在不加任何保护剂的情况下,此噬藻体在20℃和80℃下保存感染力丧失,但在4℃条件下保存,其感染活性可维持50d以上。研究为探讨用噬藻体控制蓝藻水华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藻体 M.aernginosa 太湖蓝藻水华
下载PDF
不同光、温条件下野生宿主对噬藻体PP的光修复率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起超 周飞 +2 位作者 廖明军 赵以军 程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68-1874,共7页
研究了1株野生宿主藻对UV-B损伤的噬藻体PP的光修复率,结果显示该野生宿主的光修复率显著高于实验室培养的坑形席藻(Phormidium foveolarumIU427)和鲍氏织线藻(Plectonema boryanum IU594)。不同理化条件(光质、光强、水温)下该野生宿... 研究了1株野生宿主藻对UV-B损伤的噬藻体PP的光修复率,结果显示该野生宿主的光修复率显著高于实验室培养的坑形席藻(Phormidium foveolarumIU427)和鲍氏织线藻(Plectonema boryanum IU594)。不同理化条件(光质、光强、水温)下该野生宿主对经UV-B损伤的噬藻体PP光修复情况,结果表明:野生宿主的光修复率与UV-A强度、可见光强度、水温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见光所驱动的光修复能力明显高于UV-A所驱动的光修复,且修复率会在可见光强达到160μE.m-.2s-1时接近饱和。说明,自然条件下浅水湖泊中可见光介导的宿主光修复作用占主导地位,由于受水温和透明度的双重影响,野生宿主在秋季的修复能力最强,而在冬季的修复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藻体 野生宿主 光修复 UV-A 水温
下载PDF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聚球藻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强 贺博闻 +3 位作者 史文卿 陈奇 林大晖 王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1-313,共13页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自养原核类群,主要由聚球藻(Synechococcus)和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两个属组成,贡献了约25%的海洋净初级生产力.聚球藻是一个古老且多样性非常高的类群,从赤道到极地都有分布.聚球藻与异养...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自养原核类群,主要由聚球藻(Synechococcus)和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两个属组成,贡献了约25%的海洋净初级生产力.聚球藻是一个古老且多样性非常高的类群,从赤道到极地都有分布.聚球藻与异养细菌及蓝细菌病毒的相互作用维系了微食物环的结构和复杂性,对于海洋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至关重要.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基于模式预测,聚球藻将会在生态系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海洋聚球藻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异养细菌、蓝细菌病毒的互作机制4个方面综述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球藻 碳循环 多样性 异养细菌 蓝细菌病毒 全球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