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 被引量:307
1
作者 徐国庆 石伟平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73,78,共6页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既不是如何推进局部办学实体之间的衔接,也不仅仅是如何使高职教育体现出相对于中职教育的高等性,而是如何通过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一重要战...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既不是如何推进局部办学实体之间的衔接,也不仅仅是如何使高职教育体现出相对于中职教育的高等性,而是如何通过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一重要战略目标。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在思维模式上突破当前的"定位说"之争,采用课程论的思维模式,从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在方法上,则应采取从职业岗位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逐层推进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 课程论
原文传递
试论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学忠 郝招 石高慧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84-88,共5页
以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就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进行全面的论述 ,目的是为目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理论建设和实践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程本质 课程理论
下载PDF
课程论研究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39
3
作者 靳玉乐 罗生全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5,共13页
我国的课程论研究经历了理论储备期、独立时期与研究深化期,并在研究的思维方式、理论体系构建、学科建设、课程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需要正确认识课程论研究中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借鉴与批判... 我国的课程论研究经历了理论储备期、独立时期与研究深化期,并在研究的思维方式、理论体系构建、学科建设、课程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需要正确认识课程论研究中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借鉴与批判、继承与创新、单一取向与综合取向、本土与世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问题。为了使我国的课程论研究在未来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未来的课程论研究应形成整体论的方法论理论体系、构建科学的课程理论学科体系、凸显课程研究的本土化、促进课程理论之间的对话、唤醒研究者的反思意识以及注重对课程论的未来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论 课程论研究 反思 展望
下载PDF
浅析研究性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38
4
作者 姜芳 杨晋明 《教育与现代化》 2004年第1期13-16,37,共5页
本文分析了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认识误区 ;从研究教育理论的发展入手 ,归纳出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理念 ;阐述了开展研究性教学应注重把握的目标和特点 ;对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类型与阶段划分、评价体系与指标的建立等均进行了相应... 本文分析了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认识误区 ;从研究教育理论的发展入手 ,归纳出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理念 ;阐述了开展研究性教学应注重把握的目标和特点 ;对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类型与阶段划分、评价体系与指标的建立等均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高校 评价体系 课程理论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质量
下载PDF
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 被引量:37
5
作者 靳玉乐 罗生全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46,共6页
文化自觉为课程理论提供了新的认识论视角、价值论支撑与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过程中,本土化是其研究逻辑,并倡导课程理论的对话与课程理论的和谐共生。课程理论文化自觉的路向在于,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文化自觉为课程理论提供了新的认识论视角、价值论支撑与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过程中,本土化是其研究逻辑,并倡导课程理论的对话与课程理论的和谐共生。课程理论文化自觉的路向在于,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跨学科方法论为参照坐标和以专门学科的研究范式为具体方法应用作为其方法论选择;以课程理论学科的终极价值为起点构建课程理论的学科体系;课程理论构建主体需要自觉觉醒其反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理论 文化自觉 方法论 本土化
原文传递
从学习科学看“有效学习”的本质与课题——透视课程理论发展的百年轨迹 被引量:40
6
作者 钟启泉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43,共21页
从学习科学的"有效学习"研究视角,可以透视课程理论发展的百年轨迹,为新时代的学校教育提供发展方略。学习科学揭示了"人类学习"存在"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与"潜在学习"三种样式... 从学习科学的"有效学习"研究视角,可以透视课程理论发展的百年轨迹,为新时代的学校教育提供发展方略。学习科学揭示了"人类学习"存在"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与"潜在学习"三种样式,而后者是支撑前两种学习的基本样式。充分体现三种学习样式的整体优势是建构"有效学习模型"的充足条件。学习科学揭示了人类学习的本质在于"社会性"。有效学习模型从"情境学习"到"跨界学习"再到"分散网络学习"的演进,离不开对"学习"的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解。应试教育造成的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异化"衍生了诸多教育的丑陋与悲剧,这是同"有效学习"研究的一系列发现与见解背道而驰的,也是有悖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使命的。我国的基础教育界应当汲取当代学习科学的成果,荡涤"应试教育"的污泥浊水,精心描绘新时代学校革新的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课程理论 活动学习理论 有效学习模型 社会建构主义
原文传递
试论大学英语“金课”的质量标准与评估体系 被引量:40
7
作者 陈冬纯 武敏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32,共6页
自“金课”概念被提出以来,全国掀起了“金课”建设的热潮,教育部启动了“双万”“金课”建设计划。但要将“金课”内涵贯彻到“金课”建设中,需要在学科视野中对“金课”的质量体系加以深入探讨。文章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金课”的深... 自“金课”概念被提出以来,全国掀起了“金课”建设的热潮,教育部启动了“双万”“金课”建设计划。但要将“金课”内涵贯彻到“金课”建设中,需要在学科视野中对“金课”的质量体系加以深入探讨。文章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金课”的深刻内涵和建设初衷,指出构建静态的“金课程”质量标准和动态的“金课堂”评价标准是确保“金课”建设的重要保障。此外,文章基于课程论视角,综合文献研究和调研结果,构建了大学英语“金课程”和“金课堂”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以期将“金课”“两性一度”的质量标准融合到大学英语“金课”质量体系中,为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 大学英语 “金课堂” 课程论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如何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周庆元 胡绪阳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4-37,共4页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但长期以来,由于对学生全面素质结构认识不够完整清晰,以致教育活动系统诸如目标系统、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和管理评价系统都有缺失。“四格”素质结构理念对学生全面素质作了新的认识,即学生(作为人)有...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但长期以来,由于对学生全面素质结构认识不够完整清晰,以致教育活动系统诸如目标系统、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和管理评价系统都有缺失。“四格”素质结构理念对学生全面素质作了新的认识,即学生(作为人)有待发展的全面素质由体格、心格、智格、行格“四格”组成,“四格”各自以自身独特的内涵而存在,又互相交融,不可分割。“四格”理念旨在构建面向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发展” 理解学生 教育活动系统 全面素质 根本目标 素质结构 目标系统 课程系统 评价系统 教学系统 结构理念 课程体系 素质发展 认识 缺失 为人
原文传递
试析当代中国课程理论的失语现象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灵芝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39,共4页
当代中国课程理论的“失语”状态表现为课程理论陷入本土传统的虚无状态,中国课程理论在世界甚至在中国的课程界都没有应有的说话权力,同时课程理论的“曲高和寡”及各种条件的不具备也使它在课程实践中发挥不出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当... 当代中国课程理论的“失语”状态表现为课程理论陷入本土传统的虚无状态,中国课程理论在世界甚至在中国的课程界都没有应有的说话权力,同时课程理论的“曲高和寡”及各种条件的不具备也使它在课程实践中发挥不出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当代中国的课程理论应该在与西方课程理论进行对话的同时,对中国传统课程理论话语进行激活和扬弃,从而确立自己的理论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课程理论 失语现象 课程内容 课程观 课程政策 政治意识
下载PDF
课程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全国第五次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启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10,共8页
在课程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上,代表认为:对课程本质的再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论的学科性质、功用和价值取向需要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需求,既能科学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课程实践中遇... 在课程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上,代表认为:对课程本质的再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论的学科性质、功用和价值取向需要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需求,既能科学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形态,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知识形态,两者之间倒是可以用“整合”一词。在课程设计方面.代表们提出两种设计观,即体现课程根本属性的课程设计观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观。课程实施在内涵和外延上比教学宽泛,课程实施受课程制度和课程意识等隐性因素影响,课程实施不应在一种取向下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重要的是要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标准来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针对课程评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课程评价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进一步做好理论研究、加强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评价、制订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对话和协商等工作。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要理性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科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论 课程改革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从大纲到标准: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溯源与借鉴 被引量:29
11
作者 贾剑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3-30,共8页
德、美两大哲学体系造就了不同的两大教育理论体系。德国古典哲学之下形成的教学论,更倾向于从"完美人生"的教育目的角度来思考教学大纲;而美国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之下形成的课程论,则更倾向于从"完美生活"教... 德、美两大哲学体系造就了不同的两大教育理论体系。德国古典哲学之下形成的教学论,更倾向于从"完美人生"的教育目的角度来思考教学大纲;而美国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之下形成的课程论,则更倾向于从"完美生活"教育目标的角度来关注课程标准。相比而言,职业教育更适合采用课程标准。美国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和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均未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对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只能提供有限的借鉴。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其课程标准应以内容标准、过程与方法标准、表现标准、学习机会标准、情感态度标准等五项标准作为构成要素;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应界定为最低标准并规定标准的层次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课程论 教学论
下载PDF
论我国课程研究的本土意识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万海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5,共5页
全球化语境下的课程研究日益呼唤一种本土意识,从本质上讲它是指课程研究中的原创意识、求真意识、自主意识、民族意识。当前我国课程理论界明显缺乏本土意识,表现在传统课程思想的断裂与流失、对外来课程理论的文化仆从心态、局部共同... 全球化语境下的课程研究日益呼唤一种本土意识,从本质上讲它是指课程研究中的原创意识、求真意识、自主意识、民族意识。当前我国课程理论界明显缺乏本土意识,表现在传统课程思想的断裂与流失、对外来课程理论的文化仆从心态、局部共同体组织松散、问题域不明确、命题与话语体系的依赖性等。缺乏本土意识的课程研究将危及到自主的文化领导权的保持,弱化研究者的专业敬畏感与自我身份认同,加剧学术浮躁之风。当前致力于研究问题域的转换、探求“体验性”课程研究及学术规范与评价机制改革等几方面,可以作为提高研究本土意识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研究 本土意识 课程理论 全球化
下载PDF
论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被引量:23
13
作者 廖哲勋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0-46,共7页
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两学科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均需拥有各自的子学科群。因此,应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两学科的横向联系,透视两学科在各个横向联结处所展示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避免两者之间不必要的重... 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两学科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均需拥有各自的子学科群。因此,应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两学科的横向联系,透视两学科在各个横向联结处所展示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避免两者之间不必要的重复,以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断增进两学科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论 教学论 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施瓦布的“实践”概念及课程旨趣 被引量:24
14
作者 袁利平 杨阳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6,共10页
施瓦布在亚里士多德、杜威等的思想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实践"概念,使"实践"具有实践智慧、实践理智以及塔木德式实践的意涵。施瓦布"实践"概念的真实意蕴主要体现在探究、抉择、审议以及实践兴趣等层面... 施瓦布在亚里士多德、杜威等的思想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实践"概念,使"实践"具有实践智慧、实践理智以及塔木德式实践的意涵。施瓦布"实践"概念的真实意蕴主要体现在探究、抉择、审议以及实践兴趣等层面。在施瓦布实践课程观中,实践课程的本质属性主要体现在真实性、探究性、过程性与情境性等方面。施瓦布实践课程建立的根本旨趣在于追寻实践兴趣,发展生活智慧与课程智慧,进而提升个体的爱与心灵并重建课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瓦布 实践 实践课程 课程旨趣
原文传递
从泰勒原理到概念重构:课程范式已经转换?——论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之关系 被引量:22
15
作者 喻春兰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40,共7页
概念重构学派和后现代课程范式是在对现代课程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在以概念重构学派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学者和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课程理论学者之间的激烈论争,可以看出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范式既有区... 概念重构学派和后现代课程范式是在对现代课程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在以概念重构学派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学者和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课程理论学者之间的激烈论争,可以看出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范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有优点也各有其局限性,两种课程研究范式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因而并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理论 概念重构学派 后现代课程 泰勒原理 现代课程 课程范式转换
下载PDF
女性主义课程观述评 被引量:16
16
作者 胡振京 杨昌勇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11,共5页
女性主义课程观的基本特点是特别关注课程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女性主义课程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对性别偏见的合理性
关键词 女性主义 教育思潮 课程观
下载PDF
关于课程哲学基础的思考 被引量:13
17
作者 谭辉旭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70,共5页
课程与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哲学制约着课程观的产生、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课程在哲学面前具有能动性、选择性。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应用于课程研究,作为课程论的哲学基础,满足课程发展的要求,建立实践课程论,这是课程理论和实... 课程与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哲学制约着课程观的产生、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课程在哲学面前具有能动性、选择性。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应用于课程研究,作为课程论的哲学基础,满足课程发展的要求,建立实践课程论,这是课程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用实践哲学审视课程历史,探究课程本质,反思课程问题,把握课程规律及其特点,是实践课程论应研究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课程 课程论 课程哲学 实践课程论
原文传递
布鲁纳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启迪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尚生 《韶关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99-103,共5页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课程改革思想对美国教育有深远影响。研究布鲁纳课程改革思想 ,分析其课程改革失败的原因 ,将对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课程理论 布鲁纳 课程改革
下载PDF
论课程论学科建设的规律性 被引量:16
19
作者 廖哲勋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共8页
课程论学科必有一个子学科群。这个子学科群的整体构建必有一个重心。课程论学科的建设要坚持正确的道路,要正确处理本学科与教学论学科的关系。这一切体现了课程论学科建设的规律性。
关键词 课程论 子学科群 建设重心
下载PDF
课程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调查与展望——基于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论文分析(2004-2012)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港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5-80,共6页
通过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2004-2012年间大学英语教学研究领域的论文,并分析其研究现状,发现近年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表现在论文数量众多、研究方法多样和研究主题广泛等方面。展望该领域的研究,本文认为大学英语教学... 通过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2004-2012年间大学英语教学研究领域的论文,并分析其研究现状,发现近年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表现在论文数量众多、研究方法多样和研究主题广泛等方面。展望该领域的研究,本文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应更多关注课程规划和评估对课程实施的调节机制以及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并进行跨学科、综合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论 大学英语教学 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