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2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 被引量:429
1
作者 姜大源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从高等职业教育概念辨析入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为主要内容,阐释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概念、设计理念、开发理论和方法,并从哲学高度分析阐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特点及改革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开发 课程设计
下载PDF
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 被引量:209
2
作者 谢安邦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72,共5页
从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来看,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应确立以下原则性框架: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突出课程设置的前沿性;明确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原文传递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独立学院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个案研究 被引量:177
3
作者 朱玉梅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40,共4页
文章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了支持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介绍了独立学院就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以及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关键词 英语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课堂教学 评估体系 独立学院
下载PDF
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173
4
作者 李小刚 王运武 +1 位作者 马德俊 靳素丽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3年第10期31-35,共5页
微课程是微型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主要以短时视频为载体记录微型化的教学内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借助微课程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随时随地学习,有助于形成新的学习理念。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微课程的起源以及发展现状,对其... 微课程是微型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主要以短时视频为载体记录微型化的教学内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借助微课程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随时随地学习,有助于形成新的学习理念。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微课程的起源以及发展现状,对其概念、特征进行了探讨,然后针对微课程内容从降低认知负荷的角度提出了五个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课程设计的方法与合适的教学应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程 翻转课堂 课程设计 教学模型
下载PDF
大概念课程设计的内涵与实施 被引量:169
5
作者 吕立杰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3-61,共9页
人类的知识与日俱增,学校课程内容容量有限。近些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国家课程标准,用大概念串联课程中的知识体系。大概念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研究。目前,在课程设计中使用的大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存在不... 人类的知识与日俱增,学校课程内容容量有限。近些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国家课程标准,用大概念串联课程中的知识体系。大概念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研究。目前,在课程设计中使用的大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存在不同的类型与层级,对学生迁移能力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单元是大概念教学的重要载体,概念理解的目标、有潜能的学习材料、情境创设、自主建构等是大概念教学的重要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课程标准 课程设计 大概念 知识类型
原文传递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164
6
作者 郑玉琪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3-36,共4页
传统英语专业培养模式旨在造就工具型人才,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要目标,这样的英语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因此,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进行改革,新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应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 传统英语专业培养模式旨在造就工具型人才,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要目标,这样的英语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因此,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进行改革,新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应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本文论述传统英语专业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何为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课程设置模式,列举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认为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必将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 改革 创新:模式
下载PDF
国外围绕大概念进行课程设计模式探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138
7
作者 李刚 吕立杰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5-43,共9页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引领课程改革,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目前,国内尚无围绕大概念进行课程设计的有效模式,国外则已相对成熟。其中,金字塔模式从大概念出发,明确了大概念与其他各级概...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引领课程改革,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目前,国内尚无围绕大概念进行课程设计的有效模式,国外则已相对成熟。其中,金字塔模式从大概念出发,明确了大概念与其他各级概念之间的层叠关系;系统网模式从学习任务出发,在与大概念的交互过程中,构建了围绕大概念的任务体系;线性链模式从大概念出发,按照逻辑脉络步步推演,最终建立起基于大概念的课程设计体系。这三种模式为我国围绕大概念进行课程设计提供了重要启示,主要体现在:一是重视观念培养,创设思维情境;二是重视问题引领,激发探究兴趣;三是重视持续影响,提供迁移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学科核心素养 课程设计 高中课改
原文传递
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反思(笔谈) 被引量:113
8
作者 崔允漷 余文森 +9 位作者 郭元祥 刘晓庆 徐斌艳 陈霜叶 王小明 刘钧燕 杨晓哲 王涛 陈建吉 王少非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4,共24页
对于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反思,应该认识到信息科技只是推动教学变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在学习、真学习",学习动机是关键,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变为有趣、有用、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提高对学生学习的"粘度".线... 对于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反思,应该认识到信息科技只是推动教学变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在学习、真学习",学习动机是关键,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变为有趣、有用、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提高对学生学习的"粘度".线上和线下教学只是知识呈现的载体不一样,从学生学习的视角说,都需要经历阅读、思考、表达三个基本环节.在线教学要由新技术走向新形态,需要赋予新技术育人功能,聚焦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重建教学价值观、重组教学结构、再造教学程序、重构教学文化,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育人体系."居家在线学习"引发对非正式学习环境学习的思考,开发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应指向育人目标、发展核心素养,要坚持优先性、全纳性和科学性原则要求.在线教学的课程与教学设计需要观照和回应疫情的多个侧面以及疫情给学习者带来的影响,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后疫情时期,当在线教育模式更多融入线下课程、课堂与教学时,新的混合教育制度需要超越技术的视角,重构制度中的规训与监控机制,以更专业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给学生和学习赋权.未来中小学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教学新常态,需要关注三个核心要素:数字资源、流程再造、组织管理,同时学校与校外机构都将走向线上与线下融合,两者在建设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将大有合作的空间.期望复学之后的学校教育能够留住"学为中心"的观念,留住"互联网+"的教学方式,留住学生的疫情记忆,让疫情成为学生成长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 学校教学 教育技术 课程设计 教学资源
下载PDF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排球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研究——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的设计 被引量:89
9
作者 张明 袁芳 梁志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6-165,共10页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以体教融合背景下的排球课程思政实践为研究对象,深度剖析女排精神的内涵、特征与时代学习意义并将将女排精神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排球普修课程设计...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以体教融合背景下的排球课程思政实践为研究对象,深度剖析女排精神的内涵、特征与时代学习意义并将将女排精神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排球普修课程设计中,形成了高校排球课程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体教融合背景下把女排精神融入到课程中需要从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设计、教学实施3个方面入手完成课程思政的建设;课程思政设计包括对课程的分析、设计的策略与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课程教案设计中需要任课老师储存大量的女排精神内涵的相关故事素材,通过教学情境设计,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培养学生在排球普修课程中弘扬以女排精神为代表的中华体育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课程思政 女排精神 高校普修课 课程设计
原文传递
翻转课堂的学生满意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88
10
作者 李晓文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5,116,共8页
关于翻转课堂学生满意度评价的实证研究表明:目前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总体较高,其决定性影响因子是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质量感知,学生更多是基于学习过程体验和学习效果而作出满意度评价,设计翻转课堂的评教指标时应予... 关于翻转课堂学生满意度评价的实证研究表明:目前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总体较高,其决定性影响因子是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质量感知,学生更多是基于学习过程体验和学习效果而作出满意度评价,设计翻转课堂的评教指标时应予以考虑。而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质量感知主要受课程特征、教学设计、师生互动、网络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等五大关键因子影响,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应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学生满意度 教学评价 课程设计
下载PDF
知识的情境性与情境化课程设计 被引量:83
11
作者 张琼 胡炳仙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32,共7页
知识的情境性是指知识的习得和运用需要情境的支撑,同时又受情境的影响与制约的特性。知识的情境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发挥情境在促进知识运用和迁移上的作用,设计情境化课程。情境化课程以情境化的学与教为核心理念,以知识实... 知识的情境性是指知识的习得和运用需要情境的支撑,同时又受情境的影响与制约的特性。知识的情境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发挥情境在促进知识运用和迁移上的作用,设计情境化课程。情境化课程以情境化的学与教为核心理念,以知识实践运用为目标,以实际问题情境为载体,以教师作为课程的创生者。教师在课堂知识教学中,可根据设计过程和呈现时借助的手段的差异,为学生呈现符号类、模拟社会生活场景类、操作类和基于技术支持类四种不同的情境课程,同时应处理好情境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脱节、"过度情境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化课程 知识的情境性 知识运用 课程设计 过度情境化
下载PDF
从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探索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被引量:81
12
作者 陈欣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8,共6页
本文在阐述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国际化外语人才内涵和类型的基础上,从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探索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提出了课程设置的目标性、系统性、国际化和实践性原则,并进一步讨论了课程设置问题,以便为外语人才培养提供... 本文在阐述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国际化外语人才内涵和类型的基础上,从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探索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提出了课程设置的目标性、系统性、国际化和实践性原则,并进一步讨论了课程设置问题,以便为外语人才培养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国际化外语人才 课程设置
原文传递
高校《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74
13
作者 宁喜斌 晨凡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7期153-154,共2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高校开展食品安全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是提升食品专业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基于食品专业学生的特点,初步探索了食品安全学课程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高校开展食品安全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是提升食品专业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基于食品专业学生的特点,初步探索了食品安全学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课程设计 大学生 思政教育
下载PDF
基础教育新课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问题探究 被引量:62
14
作者 孔凡哲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68,共7页
“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未必能产生比较容易的课程,而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课程教材的编写又不能忽视“螺旋式上升”。利用定量模型N≈αS/T+(1-α)G/T+N2可以清楚地发现,“窄而深”与“广而浅”都有可能导致过高的... “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未必能产生比较容易的课程,而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课程教材的编写又不能忽视“螺旋式上升”。利用定量模型N≈αS/T+(1-α)G/T+N2可以清楚地发现,“窄而深”与“广而浅”都有可能导致过高的课程难度。“螺旋式上升”可以通过深度、广度、应用等三个维度逐步完成,而并非仅限于深度、广度两个维度。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恰当平衡,兼顾深度、广度和抽象类化(应用)多个维度的适度深化、稳步上升,是理想的课程设计教材编排的关键。克服“螺旋式上升”在具体操作中的误用,坚持“三个原则、两种类型、一个模式”,是促进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教材编排发展的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计 教材编排 课程组织 螺旋式上升
原文传递
论大学课程设计 被引量:69
15
作者 刘献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57,共7页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至今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课程设计是分层次的,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宏观的课程设计是对一所大学的课程进行总体的安排,中观的课程设计是对一个院系、学科或专业的课程进行整体的安...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至今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课程设计是分层次的,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宏观的课程设计是对一所大学的课程进行总体的安排,中观的课程设计是对一个院系、学科或专业的课程进行整体的安排,微观的课程设计是对某一门课程进行具体的安排。微观课程设计要根据宏观和中观课程设计的要求展开,其主体是教师。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设计、教师角色设计、教学方式设计、课堂管理设计和课程评价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课程 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 课程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被引量:66
16
作者 向明友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27,共8页
为解决大学英语一线教师课程思政实践中的困惑,本文从厘清课程、课程设计和课程思政内涵入手,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文章依据《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相关要求,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的基本特征,着重从教学目标、... 为解决大学英语一线教师课程思政实践中的困惑,本文从厘清课程、课程设计和课程思政内涵入手,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文章依据《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相关要求,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的基本特征,着重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把握的关键问题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课程设计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英语专业本科国家标准课程体系构想——历史沿革与现实思考 被引量:66
17
作者 王俊菊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130,147,共10页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讨了英语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构建,首先梳理了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历史沿革,总结了课程体系设置的重构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然后讨论了新形势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应有的体系构架与内容和需...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讨了英语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构建,首先梳理了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历史沿革,总结了课程体系设置的重构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然后讨论了新形势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应有的体系构架与内容和需要突出的优势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新课程体系建设所面临的多重挑战,认为国家标准课程体系需要充分体现英语专业的学科特质和人文品格,强调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反思历史、直面现实、放眼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 课程体系 历史沿革 现实思考 未来构建
原文传递
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 被引量:63
18
作者 周洵瑛 范谊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2,66,共8页
本文在比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描述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建设实践,把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分为5个层次:一是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语言能力),二是相关... 本文在比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描述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建设实践,把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分为5个层次:一是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语言能力),二是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三是跨学科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是对语言文学或国别文化的问题研究(研究能力),五是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格培养)。文章还将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分为3种类型,从定性及定量角度分析它们的不同定位,并进一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 英语专业 目标内涵 课程设置
原文传递
以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 被引量:63
19
作者 文军 李红霞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共6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译能力及其框架,随后通过对11所高校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了现有课程设置在宏观层面和具体层面上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翻译能力 翻译专业 课程设置
原文传递
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高级循证护理》设计与教学评价 被引量:64
20
作者 周英凤 胡雁 +4 位作者 贾守梅 邢唯杰 顾莺 李小妹 李晓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1期968-971,共4页
目的构建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教学,以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方法采取CMB八校合作方式构建护理博士核心课程之一《高级循证护理》,以微课视频、教学课件、教学内容笔记、主题讨论、阅读材料及小组作业作为教学和考... 目的构建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教学,以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方法采取CMB八校合作方式构建护理博士核心课程之一《高级循证护理》,以微课视频、教学课件、教学内容笔记、主题讨论、阅读材料及小组作业作为教学和考核方式,以复旦大学elearning系统作为网络平台,联合专题研讨为主的翻转课堂,构建全新的护理博士联合培养模式,并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 24位博士参与《高级循证护理》混合模式的教学,课程团队构建了完善的教学资源,在14周的线上教学和1周翻转课堂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课程前后,对循证护理的知识掌握急剧增加,态度积极,并达成了对学习循证护理的期望。结论高校联合培养的混合模式教学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科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应采取措施应对该模式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翻转课堂 混合模式 循证护理 课程设计 教学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