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压入渗条件下土壤结构与相对稳定入渗率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会敏 樊贵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106,共3页
基于不同土壤结构下的有压入渗试验,分析讨论了土壤结构对稳定入渗率的影响及二者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有压入渗条件下,土壤结构由疏松变密实,相对稳定入渗率降低,土壤结构与相对稳定入渗率间很好地符合幂函数关系。
关键词 土壤结构 水分入渗 稳定入渗率 非饱和有压入渗
下载PDF
残膜密度及面积对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玥 王春霞 +2 位作者 何新林 吴晨涛 牛靖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4-900,共7页
随着地膜使用量和年限的不断增加,残膜在农田土壤中不断累积并趋于破碎化,影响土壤水分的入渗过程。本研究采用室内土壤水分一维垂直入渗试验,通过设置5个残膜面积水平(0.25、0.5、1、2、8 cm^(2))和5个残膜密度水平(0、60、180、300、4... 随着地膜使用量和年限的不断增加,残膜在农田土壤中不断累积并趋于破碎化,影响土壤水分的入渗过程。本研究采用室内土壤水分一维垂直入渗试验,通过设置5个残膜面积水平(0.25、0.5、1、2、8 cm^(2))和5个残膜密度水平(0、60、180、300、420 kg·hm^(-2))共21组试验处理,分析了不同残膜密度及面积对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容重1.53 g·cm^(-3)的黏壤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残膜,加快了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增加了累积入渗水量;不同残膜面积处理的总入渗水量总是在单片残膜面积为1 cm^(2)时出现突变或转折;残膜面积和残膜密度较大和较小时都会对累积入渗量产生显著影响,且以0.5 cm^(2)残膜面积与200 kg·hm^(-2)残膜密度组合处理为明显分界,单片残膜面积为0.25 cm^(2)时,累积入渗量最大;土壤中均匀混入单片面积≤0.25 cm^(2)的残膜后,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曲线的斜率变化显著不同于其他残膜处理,形成了“新构”土壤,具有独特的水分入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垂直入渗 残膜密度 残膜面积 累积入渗量
原文传递
聚丙烯酰胺与腐植酸混施对紫色土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刘欢平 郑彩霞 +5 位作者 石琪仙 袁小虎 陈茜 闫敏 余文俊 张志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127,共7页
[目的]探究聚丙烯酰胺(PAM)与腐植酸混施对紫色土水分垂直入渗特性的影响,为川西紫色土区水土保持、土壤改良、水分调节及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1个CK(无混掺),3个PAM施量水平(PAM-1∶1%,PA... [目的]探究聚丙烯酰胺(PAM)与腐植酸混施对紫色土水分垂直入渗特性的影响,为川西紫色土区水土保持、土壤改良、水分调节及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1个CK(无混掺),3个PAM施量水平(PAM-1∶1%,PAM-3∶3%,PAM-5∶5%)和2个腐植酸施量水平(HA-1∶0.1%,HA-5∶0.5%)。分析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与湿润峰运移距离的变化特征,采用入渗模型对入渗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与CK相比,各处理可有效降低水分入渗速率,入渗率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相同累积入渗量下,各处理(H_(1)P_(1)除外)入渗时间均大于CK,其中H_(1)P_(3)和H_(2)P_(3)处理分别是CK的14.7和6倍,仅H_(1)P_(1)处理较CK减少了25%;在220 min内,各处理湿润峰运移距离均低于CK,其中H_(1)P_(3)处理湿润峰运移距离最低(4.98 cm),较CK显著缩短57.67%;模型适用性表现为:通用经验公式>Kostiakov公式>Horton公式>Philip公式,但通用经验公式的稳渗率(f_(s))与实测值存在偏差。[结论]PAM与腐植酸混施可有效降低入渗速率,减少累积入渗量与减缓湿润峰运移距离,其减渗作用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越明显;最优处理为H_(1)S_(3),腐植酸0.1 g/g,PAM 5 g/g。综合考虑,Kostiakov公式更适合描述川西紫色土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入渗率 湿润锋 入渗模型 聚丙烯酰胺 累积入渗量
下载PDF
影响土壤入渗能力的剖面因素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佘海铭 樊贵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7-309,322,共4页
基于大田耕作土壤剖面类型测试和室内土壤入渗试验,并与均质土壤剖面对比的方法,分析讨论了水分在犁底层和上壤下沙土壤剖面中的入渗特性及其入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剖面构型对土壤的入渗能力有明显影响,与均质土壤相比,上述两种... 基于大田耕作土壤剖面类型测试和室内土壤入渗试验,并与均质土壤剖面对比的方法,分析讨论了水分在犁底层和上壤下沙土壤剖面中的入渗特性及其入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剖面构型对土壤的入渗能力有明显影响,与均质土壤相比,上述两种剖面的土壤累积入渗量减小,各入渗参数减小,入渗能力减弱。研究结果可以为特殊土壤剖面土壤入渗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地剖面 层状土 累积入渗量 入渗率 犁底层
下载PDF
土粒表面电场对典型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及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喆 胡斐南 +3 位作者 杨志花 郭威震 王子龙 赵世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66,75,共7页
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我国东北黑土区肥沃耕地资源健康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土壤水分入渗性能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双重影响,因此研究土壤水分运动及其影响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通... 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我国东北黑土区肥沃耕地资源健康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土壤水分入渗性能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双重影响,因此研究土壤水分运动及其影响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设置5个电解质溶液浓度梯度(1,0.1,0.01,0.001,0.000 1 mol/L)来定量调控土壤颗粒表面电场,研究不同电场强度下黑土团聚体的稳定性及水分入渗特性。结果表明:(1)随溶液电解质浓度的减小,土壤颗粒表面电位(绝对值)和电场强度均增大,从而导致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表现出先急剧减小而后保持稳定的趋势,0.01 mol/L是团聚体稳定性发生变化的转折点。(2)在水分入渗过程中,随入渗溶液电解质浓度的减小、土粒表面电位(绝对值)和电场强度的增大,湿润锋运移位置、入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均减小。土壤水分平均入渗速率和稳定入渗速率均随电解质浓度的降低表现出先急剧减小而后保持稳定的趋势。(3)土粒表面电场通过影响团聚体稳定性,改变土壤孔隙通道,进而影响水分入渗过程。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土粒表面电场对东北黑土区水分入渗及土壤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可为黑土区土壤水分高效利用及土壤侵蚀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位 电场强度 团聚体稳定性 入渗速率 累积入渗量
下载PDF
泰安棕壤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饱和导水率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鹏 胡心雨 +4 位作者 陈官运 曾健 尹凯 钱建军 张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3-408,共6页
为了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利用单环入渗概化解法对泰安棕壤土草地、麦地、果树行间裸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饱和导水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地、麦地、果树行间裸地的饱和导水率、入渗速率以及累计入渗量呈现依次降低的... 为了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利用单环入渗概化解法对泰安棕壤土草地、麦地、果树行间裸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饱和导水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地、麦地、果树行间裸地的饱和导水率、入渗速率以及累计入渗量呈现依次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延长,累计入渗量不断增加.试验时间120 min内,草地累计入渗量最大,数值为78.564 cm;麦地入渗量次之,数值为67.609 cm;果树行间裸地入渗量最小,数值为30.082 cm.利用实测累计入渗量与观测时间的拟合关系,得到3种土地利用类型累计入渗量的表达式,对累计入渗量进行估算,草地、麦地、果树行间裸地累计入渗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分别在6,8,7 min后波动在5%以内,在15,52,56 min后波动在1%以内,同时推求了草地、麦地和果树行间裸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Ks分别为0.0731,0.0329,0.0158,以期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原状土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导水率 单环入渗 土地利用类型 入渗速率 累计入渗量
下载PDF
和田河沙漠地带河床入渗特征研究
7
作者 王硕 白云岗 +3 位作者 王兴鹏 丁邦新 曹彪 余其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4-121,共8页
和田河流域沙漠地带河床入渗特征直接影响洪水演进,实施科学调度,确保完成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双环入渗仪对和田河上、中、下游3个河段进行入渗试验,计算河床沉积物入渗率,分析其变化规律并通过入渗模型分析沙... 和田河流域沙漠地带河床入渗特征直接影响洪水演进,实施科学调度,确保完成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双环入渗仪对和田河上、中、下游3个河段进行入渗试验,计算河床沉积物入渗率,分析其变化规律并通过入渗模型分析沙漠地带河床的入渗特征机制。结果表明:1)和田河上游段入渗率最大,中游段次之,下游段入渗率最小,平均稳定入渗率分别为28.71、21.23、18.48mm/min。不同河段达到稳定入渗的时间在92-112min之间,累计入渗量同理。2)在常用的三个土壤入渗模型中,考斯加可夫(Koctakob)公式和霍顿(Horton)公式均适用于沙漠段水分入渗的研究,对其中考斯加可对夫(Koctakob)公式的效果较为显著,通用经验公式不适用于沙漠段水分入渗的研究。3)和田河河床渗透系数存在空间变异性。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同一河段的不同位置中,从河中心到河岸,河床沉积物的渗透系数值呈逐级递减趋势;在沿水流方向上,从上游到下游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值亦呈逐级递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河 双环入渗仪 水分入渗 渗透速率 累积入渗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