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地震弹塑性反应谱--损伤谱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伟 欧进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53,共10页
首先,本文基于各国广泛使用的由Park和Ang提出的双参数损伤模型,研究基于损伤性能的弹塑性反应谱(损伤谱)的分析方法。其次,文中考虑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并通过自编DBDS程序,研究得到了损伤反应谱(简称"RD谱"),RD谱综合考虑了... 首先,本文基于各国广泛使用的由Park和Ang提出的双参数损伤模型,研究基于损伤性能的弹塑性反应谱(损伤谱)的分析方法。其次,文中考虑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并通过自编DBDS程序,研究得到了损伤反应谱(简称"RD谱"),RD谱综合考虑了结构最大弹塑性位移和结构累积滞回耗能的耦合影响,更加合理地反映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行为。第三,通过大量时程分析和拟合得到回归公式及其相关系数,研究成果可供抗震性能评估使用。最后,由本文提倡的RD谱和已有研究的Rμ谱做了定性比较分析,说明了考虑地震动持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指标 弹塑性反应谱 滞回耗能 延性系数 持时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its response to drought in the Mongolian Plateau under climate change 被引量:1
2
作者 ZHAO Xuqin LUO Min +3 位作者 MENG Fanhao SA Chula BAO Shanhu BAO Yuha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46-70,共25页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of veget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the terrestrial carbon sinks and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drought.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droughts on different types of vegetation...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of veget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the terrestrial carbon sinks and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drought.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droughts on different types of vegetation GPP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terrestrial carbon sinks,aiding efforts to mitigate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In this study,we utilized th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data from the Climatic Research Unit,th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th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and the simulated vegetation GPP using the eddy covariance-light use efficiency(EC-LUE)model to analyze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GPP and its response to different drought indices in the Mongolian Plateau during 1982-2018.The main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vegetation GPP decreased in 50.53% of the plateau,mainly in its northern and northeastern parts,while it increased in the remaining 49.47%area.Specifically,meadow steppe(78.92%)and deciduous forest(79.46%)witness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vegetation GPP,while alpine steppe(75.08%),cropland(76.27%),and sandy vegetation(87.88%)recovered well.Warming aridification areas accounted for 71.39% of the affected areas,while 28.53% of the areas underwent severe aridification,mainly located in the south and central regions.Notably,the warming aridification areas of desert steppe(92.68%)and sandy vegetation(90.24%)were significant.Climate warming was found to amplify the sensitivity of coniferous forest,deciduous forest,meadow steppe,and alpine steppe GPP to drought.Additionally,the drought sensitivity of vegetation GPP in the Mongolian Plateau gradually decreased as altitude increased.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drought on vegetation GPP persisted for 3.00-8.00 months.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ill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how drought influences vegeta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 climate change warming aridification areas drought sensitivity cumulative effect duration(CED) Mongolian Plateau
下载PDF
1959—2018年内蒙古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绣娟 孙继颖 +6 位作者 高聚林 乔帅帅 于晓芳 王志刚 包海柱 黄志远 胡树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5期106-116,共11页
气侯变暖显著改变了内蒙古地区的热量资源,了解该地区的热量资源变化可为作物生产及空间布局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基于1959—2018年5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探讨了内蒙古地区≥0℃和≥10℃初终日、持续天数... 气侯变暖显著改变了内蒙古地区的热量资源,了解该地区的热量资源变化可为作物生产及空间布局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基于1959—2018年5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探讨了内蒙古地区≥0℃和≥10℃初终日、持续天数以及积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内蒙古地区≥0℃和≥10℃平均初日分别为3月29日和5月5日,≥0℃和≥10℃初日呈提前趋势。≥0℃和≥10℃平均终日分别为10月28日和9月24日。(2)初日提前和终日推迟显著增加了内蒙古地区的积温和持续天数,积温和持续天数在空间分布上相似,东西部差异较大,其中≥0℃积温在1874~4433℃之间,≥10℃积温在1360~4024℃之间,≥0℃持续天数在168~246天之间,≥10℃持续天数在89~180天之间。≥0℃和≥10℃积温和持续天数呈增加趋势。(3)≥0℃和≥10℃初日与经纬度呈正相关关系,终日、积温和持续天数与经纬度成负相关关系。(4)初终日、持续天数以及积温突变日期主要集中在1991—1996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热量资源 积温 初日 持续天数
下载PDF
间隙性接地故障保护原理 被引量:4
4
作者 董坤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38-140,共3页
Siemens根据间隙性接地故障时电网中电力电缆电压电流的变化特点,利用零序电流作为间隙性接地故障发生标识,累积间隙性接地故障的持续时间,建立起热负荷模型,从而实现间隙性接地故障保护灵敏性,准确性。该方法不受电网中性点和接地电阻... Siemens根据间隙性接地故障时电网中电力电缆电压电流的变化特点,利用零序电流作为间隙性接地故障发生标识,累积间隙性接地故障的持续时间,建立起热负荷模型,从而实现间隙性接地故障保护灵敏性,准确性。该方法不受电网中性点和接地电阻大小的影响,适用范围广,对各种复杂的电网中的间隙性接地故障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子 间隙性接地故障 间隙性接地故障保护 零序电流 故障的累计时间
下载PDF
近30 a光热水资源对乌拉特前旗向日葵发育期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曹艳芳 刘正源 吴昊 《内蒙古气象》 2020年第1期27-31,共5页
利用乌拉特前旗国家基本站1987—2016年地面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对乌拉特前旗光热水资源及向日葵各发育期日数与≥0℃积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发育期天数呈减少趋势,各发育期天数呈增加趋势,各发育期天数... 利用乌拉特前旗国家基本站1987—2016年地面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对乌拉特前旗光热水资源及向日葵各发育期日数与≥0℃积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发育期天数呈减少趋势,各发育期天数呈增加趋势,各发育期天数和全发育期天数均通过信度p=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全发育期≥0℃积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的变化呈减少趋势,出苗和开花期≥0℃积温、日照时数趋势系数均通过信度p=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全发育期日照时数通过信度p=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降水量年际变化不显著;出苗期与≥0℃积温和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通过信度p=0.01负相关显著性检验,全发育期与≥0℃积温和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通过信度P=0.01正相关显著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温 日照时数 降水量 向日葵 发育期
下载PDF
基于功能的混凝土重力坝地震破坏评价模型 被引量:29
6
作者 沈怀至 张楚汉 寇立夯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14-2118,共5页
为了定量反映混凝土重力坝地震破坏程度,进行基于功能的重力坝抗震设计,建立了一种地震破坏评价模型。基于线弹性模型,分析了混凝土重力坝在地震作用下的需求能力比、超应力累积持时,并在弹塑性损伤力学的基础上分析了损伤区长度、位置... 为了定量反映混凝土重力坝地震破坏程度,进行基于功能的重力坝抗震设计,建立了一种地震破坏评价模型。基于线弹性模型,分析了混凝土重力坝在地震作用下的需求能力比、超应力累积持时,并在弹塑性损伤力学的基础上分析了损伤区长度、位置及损伤因子,建立了重力坝地震破坏评价模型。通过印度K oyna重力坝典型地震破坏事例分析,模型计算的损伤指标(DM)值均大于0.6,属于严重损伤破坏,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因此,该模型可以定量评估重力坝震后的破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破坏 评价模型 需求能力比 超应力累积持时 损伤因子 名义抗拉强度
原文传递
混凝土重力坝极限抗震能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社荣 王高辉 王超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8-175,180,共9页
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防标准及理论出发,针对混凝土重力坝的结构特点,在结构地震反应时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大坝需求能力比与超应力累积持时、破坏模式、抗滑稳定性及坝基塑性区扩展等方面综合评价混凝土重力坝极限抗震能力的研究方法... 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防标准及理论出发,针对混凝土重力坝的结构特点,在结构地震反应时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大坝需求能力比与超应力累积持时、破坏模式、抗滑稳定性及坝基塑性区扩展等方面综合评价混凝土重力坝极限抗震能力的研究方法。以印度Koyna重力坝为例,采用扩展有限元法(XFEM)模拟了大坝动力破坏过程,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从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价模型及大坝开裂破坏模式评价Koyna重力坝的极限抗震能力为0.40g~0.45g。最后对国内某混凝土重力坝的极限抗震能力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根据大坝需求能力比与超应力累积持时、破坏模式、抗滑稳定性及坝基塑性区破坏范围的综合评价结果,初步认为该重力坝的极限抗震能力为0.45g~0.5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极限抗震能力 扩展有限元法(XFEM) 混凝土重力坝 破坏模式 需求能力比 超应力累积持时
原文传递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柳建强 曹向可 +3 位作者 沈福海 钱庆增 肖淑玉 王良群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10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通过对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剂量进行监测,探讨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中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唐山市内1 392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选取无射线接触史且其他条件与观察组具有可比性的143名身体健... 目的通过对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剂量进行监测,探讨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中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唐山市内1 392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选取无射线接触史且其他条件与观察组具有可比性的143名身体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行一般情况调查、放射剂量测量、微核检测、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放射线接触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按不同工种分组,观察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依照医学放射诊断组、工业探伤组、工业用放射源组、医学放免放疗组的次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递增趋势。按不同工龄分析,<10、10~20和>20 a工龄组的放射工作人员细胞微核异常率分别为10.8%、16.2%、24.8%,对照组为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染色体畸变异常率亦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累积辐射剂量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累积微核异常率、累积染色体畸变异常率也随之增加。结论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将会有所增高。从事不同放射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损伤不同,放射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损伤与接触射线年限有关,放射工龄越长,累积电离辐射剂量越高,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越高,其对机体造血系统的损伤越严重,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与累积辐射剂量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累积辐射剂量 染色体畸变 微核 工龄
原文传递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血象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旭梅 钱庆增 +5 位作者 曹向可 沈福海 王良群 肖淑玉 柳建强 范雪云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1669-167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剂量进行监测,探讨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中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唐山市内1392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选取无射线接触史且其他条件与观察组具有可比性的143名身体健... 目的通过对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剂量进行监测,探讨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中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唐山市内1392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选取无射线接触史且其他条件与观察组具有可比性的143名身体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一般情况调查、放射剂量测量、血常规检测。结果观察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淋巴细胞数(LY)、单核细胞数(MO)均高于对照组。按不同工种分组,观察组WBC、RBC、Hb、PLT分别依照放射诊断组、工业探伤组、工业放射源组、放免放疗组的次序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而LY、MO均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按不同工龄分析,观察组随放射工龄的增加,WBC、RBC、Hb、PLT在1~20年期间均降低,20年后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升高,而LY和M0在1~20年期间均升高,20年后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RBC、Hb、PLT与累积辐射剂量均具有负相关性,而LY、MO与累积辐射剂量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放射工种不同,受到的辐射剂量不等,导致的辐射损伤程度也不同;辐射损伤与接触射线年限有关;外周血象各指标与累积辐射剂量均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累积辐射剂量 血象 工龄 职业放射性危害
原文传递
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因素:单中心十年26473个周期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瑜 王琳 +7 位作者 吴春香 刘金勇 孟艳 马翔 黄洁 丁卫 刘嘉茵 刁飞扬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88-796,共9页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0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12165对夫妇共26473个夫精人工授精(AIH)和供精人工授精(AID)周期的临床...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0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12165对夫妇共26473个夫精人工授精(AIH)和供精人工授精(AID)周期的临床资料,数据来源于本中心临床辅助生殖技术管理系统(CCRM)数据库(15.2版本),研究女方年龄、男方年龄、周期次数、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不孕原因、治疗方案和授精时机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①AIH中,女方年龄≥37岁者活产率(4.16%)显著低于<37岁者(9.58%,P<0.001),合并男方年龄≥45岁者无一例妊娠;3个AIH周期后累积妊娠率和活产率不再显著增加;女方年龄<37岁者,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患者不孕年限≥5年者的活产率(8.03%、5.75%)显著低于不孕年限<5年者(9.96%、10.91%,P=0.001、P<0.001);排卵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组的活产率(13.24%、17.66%)显著高于男方轻度少弱精子症(7.04%)、输卵管因素(6.62%)、子宫内膜异位症(7.13%)和不明原因不孕(7.75%)(P均<0.001);克罗米芬(CC)/来曲唑(LE)联合促性腺激素(Gn)方案的活产率(12.20%、12.52%)显著高于自然周期(7.58%)、单独CC组(8.14%)、单独LE组(6.82%)、尿促性腺激素(hMG)组(7.82%)(P均<0.001);刺激周期排卵前授精的活产率(10.29%)显著高于排卵后授精(8.13%,P=0.034)。②AID中,不孕类型、治疗方案和授精时机均对妊娠结局没有显著影响(P>0.05);女方年龄≥37岁者流产率(37.5%)显著高于<37岁者(11.44%,P<0.001);4个AID周期后累积妊娠率和活产率不再显著增加;CC+Gn方案的活产率与LE+Gn方案类似(21.04%,20.12%),但LE+Gn方案患者的多胎活产率(4.80%)显著低于CC+Gn方案者(12.03%,P=0.012)。结论不论AIH还是AID,女方年龄均是妊娠结局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在AIH中,还必须考虑不孕年限、男方年龄和不孕原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与CC+Gn相比,LE+Gn可在显著提高活产率的同时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 年龄 累积活产率 不孕年限 来曲唑
原文传递
基于温度场的储粮区域划分研究
11
作者 郝立群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1,共5页
现阶段我国储粮生态区域划分为高寒干燥、低温干燥、低温高湿、中温干燥、中温高湿、中温低湿、高温高湿7个储粮区。按生态特点,15℃以上有效积温既有重叠交叉、又有隔离间断;年平均相对湿度范围跨度过大,在科学指导粮库建设、仓型选择... 现阶段我国储粮生态区域划分为高寒干燥、低温干燥、低温高湿、中温干燥、中温高湿、中温低湿、高温高湿7个储粮区。按生态特点,15℃以上有效积温既有重叠交叉、又有隔离间断;年平均相对湿度范围跨度过大,在科学指导粮库建设、仓型选择上存在一定偏差。研究利用113座城市2018—2020年大气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获得气温高于15℃不利积温与时长累积值这一最具特征指标,利用Origin软件构建积温云图,将储粮区划分为超低积温区、低积温区、中积温区、高积温区、大跨度积温区5个区域,建议将不利积温与时长累积作为储粮区划分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利积温 积温与时长累积值 温度场构建 储粮区划分
下载PDF
降雨对榆阳区明长城单体建筑模型破坏的定量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雪 赵凡 孙满利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7-135,共9页
降雨对陕北地区明长城单体建筑的破坏方式主要有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两种。研究表明,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降雨强度的增加不仅使两种破坏发生的时间提前,还大幅增加了破坏的程度。只有降雨量大... 降雨对陕北地区明长城单体建筑的破坏方式主要有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两种。研究表明,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降雨强度的增加不仅使两种破坏发生的时间提前,还大幅增加了破坏的程度。只有降雨量大于12mm的降雨才能对遗址模型产生水力侵蚀破坏,而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水力侵蚀破坏越严重;遗址模型D2-2和D2-4在降雨中水力侵蚀破坏最严重。重力侵蚀多发生于降雨一段时间之后,具有突发性,通常降雨量大于25mm的降雨才能对遗址模型产生明显的重力侵蚀破坏;遗址模型D2-1和D1-1在降雨中侵蚀破坏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侵蚀 重力侵蚀 累计产沙量 降雨历时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通管控时间与区域长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直 张杰 韩嵩乔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6640-6643,共4页
道路交通是时空问题,交通流在时间与空间上应具有相关性,为指导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使城市道路交通流管控时间与管控区域长度精确化。从交通流参数、道路长度、交通运行时间之间的关系、时间占有率与空间占有率的定义出发,定义累计时间占... 道路交通是时空问题,交通流在时间与空间上应具有相关性,为指导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使城市道路交通流管控时间与管控区域长度精确化。从交通流参数、道路长度、交通运行时间之间的关系、时间占有率与空间占有率的定义出发,定义累计时间占有率与累计空间占有率,得出交通流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道路交通流时空关系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计算管控时长与管控区域长度,通过实例验证,得出其可精确计算管控时长与管控区域长度,避免了管控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时空关系 交通流 累计时间占有率 累计空间占有率 管控时长 管控区域长度
下载PDF
非线性损伤谱特征研究(英文)
14
作者 杨伟 欧进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7期6614-6622,6627,共10页
提出了基于Park和Ang损伤模型的弹塑性反应谱(损伤反应谱,简称"RD谱")的研究方法。考虑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并通过自编DBRS程序,研究得到了RD谱族;RD谱综合考虑了结构最大弹塑性位移和结构累积滞回耗能的耦合影响,更加合理地反... 提出了基于Park和Ang损伤模型的弹塑性反应谱(损伤反应谱,简称"RD谱")的研究方法。考虑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并通过自编DBRS程序,研究得到了RD谱族;RD谱综合考虑了结构最大弹塑性位移和结构累积滞回耗能的耦合影响,更加合理地反映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行为。研究发现RD谱与已有Rμ谱具有类似的特征。通过大量时程分析和拟合得到其回归公式及其相关系数。此外,提倡的RD谱和Rμ谱的定性比较分析,所得结果相对于其它研究结果中是最小的,主要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RD谱考虑结构极限状态的情况,二是考虑地震动持时的作用,表明结构抗震设计或评估应当考虑地震动的持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指标 弹塑性反应谱 累积耗能 延性系数 持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