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既有铁路线顶进涵线路的加固
1
作者 韩树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年第4期204-205,共2页
介绍了既有线顶进桥涵线路加固施工方案,总结了邯济线顶进涵洞线路加固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 既有铁路线 顶进涵洞 线路加固
下载PDF
箱涵顶进施工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井浩 佘芳涛 邵生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z2期1404-1407,共4页
针对在软弱土层中超浅埋深大体积箱涵顶进技术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一套箱涵姿态全程自动数字监测系统方案。该系统可在箱涵顶进的过程中对箱身的轴线、进程、涵端土压力以及后背变形进行全程的、实时的跟踪监测并通过系统的软件处理及时... 针对在软弱土层中超浅埋深大体积箱涵顶进技术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一套箱涵姿态全程自动数字监测系统方案。该系统可在箱涵顶进的过程中对箱身的轴线、进程、涵端土压力以及后背变形进行全程的、实时的跟踪监测并通过系统的软件处理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对箱涵顶进施工过程信息化、智能化,不但能有效地解决在软弱土层中超浅埋深大体积箱涵顶进技术所出现的问题,而且能够大大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土层 超浅埋深 信息化 箱涵顶进 监测系统
下载PDF
箱涵顶进施工过程中路面沉降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广友 李聪 +2 位作者 胡勇 龚虎 林宇亮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7,共9页
采用FLAC 3D数值软件对某箱涵顶进工程实例进行了施工全过程的数值模拟,并结合路面沉降的现场监测数据对数值模拟得出的路面沉降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表明:顶进施工确实会造成路面沉降,在保证顶进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超挖土体的情况下... 采用FLAC 3D数值软件对某箱涵顶进工程实例进行了施工全过程的数值模拟,并结合路面沉降的现场监测数据对数值模拟得出的路面沉降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表明:顶进施工确实会造成路面沉降,在保证顶进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超挖土体的情况下,路面沉降的最大值为40 mm左右,最大值处于箱涵中轴线正上方,沉降值由箱涵中轴线向两边递减,路面沉降的影响范围约为箱涵宽度的1倍。在正常状况下顶进施工造成的路面沉降处于允许的沉降范围内,能很好地保证公路的正常通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涵顶进施工 FLAC 3D软件 数值模拟 路面沉降
下载PDF
顶进施工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生产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川 陈明轩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6年第1期31-34,共4页
简述了综合管廊及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发展的必要性,介绍了顶进施工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与现浇混凝土箱涵的结构特点、性能比较以及顶进施工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的制作工艺过程。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顶进施工用预制箱涵 楔形胶圈 钢筋弯弧 钢套环 矩形顶管翻管架
下载PDF
矩形箱涵顶管掘进机刀盘仿形组合形式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邢苏宁 《地质装备》 2007年第4期17-19,共3页
矩形箱涵顶管掘进机主要用于公路立交涵洞建设。本文从立交涵洞建设的特点出发,分析不同刀盘组合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多刀盘仿形组合的新思路。
关键词 箱涵顶管掘进 多刀盘仿形组合
下载PDF
梅河高速公路特长箱涵顶进施工监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春生 任文峰 +1 位作者 冯忠居 谢富贵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3,共2页
为确保公路路基特长箱涵顶进施工的顺利完成,施工中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是十分必要的。对广东梅河高速公路特长箱涵顶进实体工程的监控结果表明,顶进中路基路面均无沉降变形,但后靠背不能满足顶进要求。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箱涵顶进 监控技术 沉降变形
下载PDF
旋喷桩在既有铁路软弱土地区框构桥涵顶进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仝照民 《路基工程》 2012年第2期163-165,170,共4页
在既有铁路施工下穿桥涵,需将该区域的路基材料和部分地基土挖去,显著改变了铁路原有的路基、地基状态,并改变地基所承受的长期荷载;同时其便梁、基坑等临时结构也改变了周围岩土体的受力状态。这就给软弱土地区的中型、大型框构桥涵顶... 在既有铁路施工下穿桥涵,需将该区域的路基材料和部分地基土挖去,显著改变了铁路原有的路基、地基状态,并改变地基所承受的长期荷载;同时其便梁、基坑等临时结构也改变了周围岩土体的受力状态。这就给软弱土地区的中型、大型框构桥涵顶进施工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利用旋喷桩施工机具小型、轻型的特点,对于顶进桥涵本身的地基加固、便梁基础稳定性以及对路基预处理进行加固防护等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涵顶进 旋喷桩 既有铁路 软土
下载PDF
管幕箱涵顶进施工中迎面土压力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万敏 白云 陈文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63,共5页
管幕法是在始发井与接受井之间,利用微型顶管技术在拟建的地下建筑物四周顶入钢管或其他材质的圆管,钢管之间采用锁口连接并注入防水材料而形成水密性地下空间,在此空间内采用开挖或箱涵顶进方案修建地下建筑物的一种新型暗挖技术。管... 管幕法是在始发井与接受井之间,利用微型顶管技术在拟建的地下建筑物四周顶入钢管或其他材质的圆管,钢管之间采用锁口连接并注入防水材料而形成水密性地下空间,在此空间内采用开挖或箱涵顶进方案修建地下建筑物的一种新型暗挖技术。管幕箱涵顶进工法是管幕法与箱涵法的结合。上海市中环线虹许路—北虹路地下立交隧道工程是世界上首次在软土地区采用不加固软土方法进行管幕箱涵顶进施工的工程,由于该工程采用常规方法监测箱涵顶进前端迎面土压力非常困难,所以笔者将静力触探探头进行改装,水平固定于网格前端实测端阻力,并采用经典球孔扩张理论推导换算公式,用以计算迎面土压力。通过实测和计算分析,得到迎面土压力在箱涵侧壁和中隔墙附近较大,平均值接近被动土压力等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法 箱涵顶进 土压力 静力触探
下载PDF
管幕箱涵顶进施工中地表变形监测及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4
9
作者 罗仁安 姜洋标 +2 位作者 万敏 陈文财 童凯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4-540,共7页
上海市中环线虹许路—北虹路地下立交隧道工程采用了管幕施工与箱涵顶进相结合的施工方法.管幕箱涵顶进法是一种在软土中修建地下建筑物的新型暗挖技术,先用微型顶管技术在拟建的地下通道建筑物四周顶入钢管,然后将钢管间用锁口连接并... 上海市中环线虹许路—北虹路地下立交隧道工程采用了管幕施工与箱涵顶进相结合的施工方法.管幕箱涵顶进法是一种在软土中修建地下建筑物的新型暗挖技术,先用微型顶管技术在拟建的地下通道建筑物四周顶入钢管,然后将钢管间用锁口连接并注入防水材料构成防水地下空间,最后在拟建的地下通道空间内,采用软土开挖和预制箱涵顶进同步进行施工.箱涵顶进过程非常复杂,容易引起地表变形.结合实测数据研究超长大断面管幕箱涵顶进过程中地表变形的特征,得到一些与我国常规暗挖施工所不同的新规律,建立了能够考虑网格前管幕土欠挖、超挖施工工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实现了箱涵顶进过程及其他地表变形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地表变形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法 箱涵顶进 地表变形 三维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顶进箱涵全断面置换管幕工法中钢管幕内力研究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夏才初 阙程柯 刘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555-3560,共6页
顶进箱涵全断面置换管幕工法是在出发井和接收井之间,利用顶管法在箱涵所在位置顶推钢管,置换出土体,形成全断面管撑,再顶推箱涵,同步置换出已顶进的钢管。针对该工法中的钢管幕,建立其内力和变形计算简化模型,将钢管视为在附加荷载作... 顶进箱涵全断面置换管幕工法是在出发井和接收井之间,利用顶管法在箱涵所在位置顶推钢管,置换出土体,形成全断面管撑,再顶推箱涵,同步置换出已顶进的钢管。针对该工法中的钢管幕,建立其内力和变形计算简化模型,将钢管视为在附加荷载作用下的置于Winkler地基上的弹性地基梁,推导出全断面管幕形式顶进箱涵置换管幕工法的钢管幕内力和变形计算公式,以此分析钢管幕的竖向变形。并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和模拟试验比拟法,发现二者在规律及大小上都较为接近,说明所推导出的内力和变形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实际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进箱涵 置换 管幕 全断面 弹性地基梁
下载PDF
下穿式箱涵顶进施工过程土体受力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飞球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8-744,共7页
为了研究下穿式箱涵顶进过程中土体应力变化规律,以新长铁路丁溪河中桥的疏浚拓宽工程为背景,实时监测了箱涵顶进开始到就位过程中桥台处土体的应力变化。基于ABAQUs建立了箱涵与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定义了箱涵底板、侧墙与土之间的... 为了研究下穿式箱涵顶进过程中土体应力变化规律,以新长铁路丁溪河中桥的疏浚拓宽工程为背景,实时监测了箱涵顶进开始到就位过程中桥台处土体的应力变化。基于ABAQUs建立了箱涵与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定义了箱涵底板、侧墙与土之间的法向接触对和切向接触对,从而将实际箱涵顶进施工的过程等效为给定箱涵初始位移的接触分析问题。根据实际施工中土层切土高度的变化情况,模拟了切土高度分别为4.51m和6.51m的两种箱涵顶进工况。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侧向土压力整体要大于实测土体的压应力,这主要是由于数值模拟中采用的是接触压应力,而顶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箱涵侧墙与土体分离而导致的空顶。切土高度为6.51m时数值模拟得到的箱涵摩阻力与箱涵的实际顶力非常接近,实现了二者的近似平衡,而切土高度为4.51m时计算的摩阻力要小于实际顶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涵顶进 接触分析 土压力 实时监测
下载PDF
箱涵顶进对下方管幕的力学作用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俊儒 严丛文 +3 位作者 叶伦 王安会 赵自静 冯冀蒙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73-79,共7页
采用管幕-箱涵法施工的超浅埋连接通道跨越运营地铁时,施工前对场地的土堆清理及基坑开挖工作已使地铁隧道产生较大变形,为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对后续管幕、箱涵的施工进行严格控制。利用解析计算的方法,根据箱涵相对原状土等效重力大... 采用管幕-箱涵法施工的超浅埋连接通道跨越运营地铁时,施工前对场地的土堆清理及基坑开挖工作已使地铁隧道产生较大变形,为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对后续管幕、箱涵的施工进行严格控制。利用解析计算的方法,根据箱涵相对原状土等效重力大小的不同,建立2种力学模型,分别按照弹性地基梁和普通梁2种模型对管幕的受力进行研究;推导出2种计算模型下的力学公式,分析在箱涵顶进的过程中,箱涵下方管幕受力和变形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管幕下方地铁隧道的受力情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 箱涵法 解析计算 箱涵顶进 地铁
下载PDF
软土地区箱涵顶进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瑞灵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1年第3期215-221,共7页
随着交通运输工程的发展,地道桥在公路、铁路等立体交叉工程中被广泛地应用,顶进施工方法的特点是在保证铁路交通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用设备将铁路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箱涵顶入铁路路基内,形成下穿铁路的立交地道桥。结合桃浦东路—真南路... 随着交通运输工程的发展,地道桥在公路、铁路等立体交叉工程中被广泛地应用,顶进施工方法的特点是在保证铁路交通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用设备将铁路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箱涵顶入铁路路基内,形成下穿铁路的立交地道桥。结合桃浦东路—真南路下立交工程对铁路既有线箱涵顶进施工中的关键工序进行研究分析,提出采取一些工艺和措施进行控制,对软土地区既有线箱涵顶进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涵顶进 软土地基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斜交下穿铁路多箱涵顶进施工技术要点及纠偏措施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康 杨晓刚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178-181,共4页
以杭州市丁桥东路下穿铁路箱涵项目为研究对象,对斜交下穿铁路多箱涵长距离顶进施工技术要点及纠偏措施进行了研究。从下穿铁路箱涵顶进工程概况、施工流程、顶进步骤、线路防护便梁架设、深基坑围护、基坑开挖、滑道板施工、顶力计算... 以杭州市丁桥东路下穿铁路箱涵项目为研究对象,对斜交下穿铁路多箱涵长距离顶进施工技术要点及纠偏措施进行了研究。从下穿铁路箱涵顶进工程概况、施工流程、顶进步骤、线路防护便梁架设、深基坑围护、基坑开挖、滑道板施工、顶力计算等技术要点的阐述,到箱涵顶进纠偏措施的研究,都对类似箱涵顶进施工,特别是如何采取纠偏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涵顶进 下穿铁路 施工技术 纠偏措施
下载PDF
软土地层管幕-箱涵顶进施工新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葛金科 李向阳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7年第5期40-45,共6页
上海市中环线北虹路下立交工程是我国第一次采用管幕-箱涵顶进施工技术,也是世界上在软土地层中施工的断面尺寸最大的管幕法工程。结合工程实际,该文提出了创新的管幕结合箱涵顶进的施工工法——RBJ工法(roof-box jacking method)。文... 上海市中环线北虹路下立交工程是我国第一次采用管幕-箱涵顶进施工技术,也是世界上在软土地层中施工的断面尺寸最大的管幕法工程。结合工程实际,该文提出了创新的管幕结合箱涵顶进的施工工法——RBJ工法(roof-box jacking method)。文章详细介绍了该工程钢管幕顶进高精度姿态控制,网格工具头设计,箱涵推进的顶力控制,箱涵推进中地表变形控制及箱涵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为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J工法 钢管幕顶进 箱涵顶进 施工技术 软土地层
下载PDF
箱涵下穿铁路顶进施工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瑞灵 《中国市政工程》 2011年第2期44-46,90-91,共3页
上海桃浦东路—真南路下立交工程中,有1段采用箱涵顶进法下穿京沪、沪昆铁路。分析了工程的难点,并从工程的地质条件入手,较详细地介绍了工作坑的施工、钢筋混凝土箱涵的制作、对铁路线的加固、滑板及后背的制作、箱涵下穿铁路的施工技... 上海桃浦东路—真南路下立交工程中,有1段采用箱涵顶进法下穿京沪、沪昆铁路。分析了工程的难点,并从工程的地质条件入手,较详细地介绍了工作坑的施工、钢筋混凝土箱涵的制作、对铁路线的加固、滑板及后背的制作、箱涵下穿铁路的施工技术等。施工中提出的一些工艺和措施,对软土地区既有线下箱涵顶进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立交工程 箱涵顶进 软土地基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可调节配重顶进技术在箱涵上穿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福田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187,204,共7页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在运河东大街处上穿北京地铁6号线郝家府站-东夏园站盾构区间,设计采用箱涵顶进方法,箱涵顶进过程中极易造成穿越段地铁区间隧道竖向位移超标。文章详细介绍了结构配重、顶力计算、顶镐配置等关键施工技...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在运河东大街处上穿北京地铁6号线郝家府站-东夏园站盾构区间,设计采用箱涵顶进方法,箱涵顶进过程中极易造成穿越段地铁区间隧道竖向位移超标。文章详细介绍了结构配重、顶力计算、顶镐配置等关键施工技术以及箱涵结构轴线和高程变化的控制要点。通过对顶进范围两侧土体进行高压旋喷桩加固,对箱涵底板下方土体进行深层注浆加固,减小了两侧土体因开挖位移产生的摩阻力,有效改善了地铁隧道上方地层的承载力。施工监测数据表明,顶进开挖引起的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量严格控制在地铁运营及设计要求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涵顶进 可调节配重 上穿地铁隧道 风险控制技术
下载PDF
箱涵顶进工艺在玄武湖水底交通隧道方案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国权 罗国煜 李晓昭 《探矿工程》 1998年第5期50-51,共2页
在玄武湖水底交通隧道筑堤开槽埋管方案中,为确保古城墙的安全,可采用箱涵顶进工艺穿越古城墙基础。介绍了箱涵顶进工艺的结构设计及实用前景。
关键词 水底交通隧道 古城墙 箱涵顶进工艺 隧道施工
下载PDF
软土地层大断面管幕箱涵顶进竖向姿态的理论与实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忠勇 廖少明 +2 位作者 刘孟波 赵国强 徐伟忠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48-1454,共7页
针对千斤顶产生的偏心顶推力作用下箱涵发生的"抬头"现象,采用局部弹性地基模型,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得到箱涵顶进竖向姿态变化的解析解;然后,结合现场实测分析,探究偏心顶力作用下大断面管幕箱涵的"抬头"机制及变化... 针对千斤顶产生的偏心顶推力作用下箱涵发生的"抬头"现象,采用局部弹性地基模型,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得到箱涵顶进竖向姿态变化的解析解;然后,结合现场实测分析,探究偏心顶力作用下大断面管幕箱涵的"抬头"机制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千斤顶顶推力与顶进阻力合力的作用线不重合而产生的使管节上抬的力矩是首节箱涵"抬头"的核心诱因;2)缓解首节箱涵"抬头"问题的主要施工措施有减小掘进机顶推力或正面土压力、增加上排管幕刚度、对箱涵上表面进行局部减摩、对箱涵下部进行冲洗卸土等,其中,减小掘进机顶推力或正面土压力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管幕箱涵 竖向姿态 偏心顶推力 箱涵顶进 箱涵“抬头”机制
下载PDF
管幕法箱涵顶进施工工艺的防水设计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陆明 朱祖熹 陈鸿 《中国建筑防水》 2006年第9期39-42,共4页
针对饱和含水软土地层中以管幕法为施工工艺的工程,介绍了工程设计中箱涵接缝防水、箱涵顶进所设中继间防水、箱涵出洞防水等设计思路及设计过程中的优化演变。
关键词 管幕法 箱涵顶进 接缝防水 中继间防水 出洞防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