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禹贡》梁州相关诸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杜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41,共5页
《禹贡》梁州为各种九州说所仅见,过去顾颉刚先生以此推断《禹贡》必是战国时代的著作,认为古蜀文化是独立发展的,直至春秋战国间蜀国始与中原发生关系,待秦灭蜀后《禹贡》才得以蜀境为梁州。从现在新发现的出土文献看,这些说法虽仍有... 《禹贡》梁州为各种九州说所仅见,过去顾颉刚先生以此推断《禹贡》必是战国时代的著作,认为古蜀文化是独立发展的,直至春秋战国间蜀国始与中原发生关系,待秦灭蜀后《禹贡》才得以蜀境为梁州。从现在新发现的出土文献看,这些说法虽仍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着严重缺陷,特别是把九州的名词及其具体的说明看做是战国时人的一次性建设,即与《容成氏》九州先于《禹贡》出现的事实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梁州 《容成氏》 成书年代 古蜀文化
下载PDF
古蜀王蚕丛考辨——蚕丛实为蟾丛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道军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6-48,共3页
文献记载“蜀先称王者为‘蚕丛’”,但考古发现却证明,与蜀王有关的是“蟾”,而不是“蚕”。巴蜀文字中常见的“手心”文所表达的其实是“蟾丛”,并非“蚕丛”。之所以“蟾“演变为“蚕”,首先是二者的谐音;其次是后世蜀地丝织业的发达... 文献记载“蜀先称王者为‘蚕丛’”,但考古发现却证明,与蜀王有关的是“蟾”,而不是“蚕”。巴蜀文字中常见的“手心”文所表达的其实是“蟾丛”,并非“蚕丛”。之所以“蟾“演变为“蚕”,首先是二者的谐音;其次是后世蜀地丝织业的发达;最后则离不开文人的想像和渲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王 蚕丛 蟾丛 古蜀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