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景观与主体: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文化空间建构 被引量:59
1
作者 路璐 朱志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5-122,共8页
乡村振兴赋予中国当下乡村空前的历史机遇,作为文化空间,乡村也面临着多重性的生产张力与诸多挑战。从历时性视角切入,乡村文化空间亟需回应历史的挑战,完成现代化转型;在城与乡、地方与全球的文化空间生产中乡村需寻找自身独特的空间美... 乡村振兴赋予中国当下乡村空前的历史机遇,作为文化空间,乡村也面临着多重性的生产张力与诸多挑战。从历时性视角切入,乡村文化空间亟需回应历史的挑战,完成现代化转型;在城与乡、地方与全球的文化空间生产中乡村需寻找自身独特的空间美学,在传承与重构中留住乡愁、寻找属于自身的田园意象与家园美感;在新媒体带来的文化环境变迁中,乡村文化空间主体面临着挑战与赋权的双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 乡村振兴 主体
原文传递
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其经济化 被引量:25
2
作者 施惟达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2-96,共5页
民族文化是多元的,具有价值的二重性。民族文化要成为产业经济价值的载体,必须以文化主体的价值为核心。立足对"我者"的使用价值,才会有对"他者"的交换价值。如果缺乏真正的"文化自觉",要保护民族文化是... 民族文化是多元的,具有价值的二重性。民族文化要成为产业经济价值的载体,必须以文化主体的价值为核心。立足对"我者"的使用价值,才会有对"他者"的交换价值。如果缺乏真正的"文化自觉",要保护民族文化是不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价值二重性 经济化 文化主体 文化自觉
下载PDF
走向文化治理:乡村治理的新转向 被引量:24
3
作者 袁君刚 李佳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9,共8页
伴随着市场因素的渗入,现代性的社会图景突破了传统村落社区的边界,乡村地域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价值准则均发生了巨大转型,解构了原本传统的乡土文化,亦间接地削弱了村民对乡村社会的文化理解力和价值认同感,乡村文化治理的必要性... 伴随着市场因素的渗入,现代性的社会图景突破了传统村落社区的边界,乡村地域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价值准则均发生了巨大转型,解构了原本传统的乡土文化,亦间接地削弱了村民对乡村社会的文化理解力和价值认同感,乡村文化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此凸显。在乡村社会的现代性转型进程中,村民个体与村落社区的社会关联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村民个体参与社会互动的公共空间萎缩,私人生活领域扩展,社会成员对村落公共事件的关注大大削减。正确把握乡土文化对村落地域变迁的意义,重新整合乡土公共精神,对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尤其是文化治理研究极富重大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治理 多元主体 乡村治理
下载PDF
“文化革命”、“女性”的发明和中国电影——戴锦华谈“五四与电影” 被引量:19
4
作者 戴锦华 孙柏 +1 位作者 杨烨莹 安爽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0,共6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初创期的中国电影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功能角色,为社会急遽变迁中的人们提供了想象性的安置。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发明是"女性",她是为召唤和建构现代意...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初创期的中国电影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功能角色,为社会急遽变迁中的人们提供了想象性的安置。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发明是"女性",她是为召唤和建构现代意义上的"人",也是现代中国的历史主体而被创造出来的,早期电影文化中的女侠、女明星、新女性都是五四时期这一发明的集中体现。而这种建构性的特征也内在于"中国电影"概念的历史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化革命” 中国早期电影 新女性 女侠 历史主体
原文传递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课程化 被引量:16
5
作者 邵子华 张绪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3-147,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课程化是指立足中华文化元典,根据时代需要选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人才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借鉴现代课程理论,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建构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课程化是指立足中华文化元典,根据时代需要选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人才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借鉴现代课程理论,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系统,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高校日常教学过程中。唯其如此,才能濡染、澡雪大学生的精神,使之形成完善的心理机制,自觉担当起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 主体建构 课程设计
下载PDF
论当代文化背景下倡导经典阅读的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生贵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9,共5页
当代中国,经典阅读呈衰落之势,其既因现实情势的引导作用,也有历史上印刷文艺发展不充分的传统原因。在目前所有的各种文化———特别是文艺———接受形式中,阅读在调动和强化接受主体的能动性、想象力、创造意识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 当代中国,经典阅读呈衰落之势,其既因现实情势的引导作用,也有历史上印刷文艺发展不充分的传统原因。在目前所有的各种文化———特别是文艺———接受形式中,阅读在调动和强化接受主体的能动性、想象力、创造意识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独特意义,是其他任何形式都不可替代的。阅读对拓展与涵养主体精神世界的特殊意义主要在于:文本特有的表现手段对主体参与再创造的能动性的触导与培养;阅读活动对主体审美心态的特别要求与陶冶;阅读品位对主体精神品格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背景 经典阅读 主体精神
下载PDF
从文化适应性角度谈如何提高医学来华留学生临床教学质量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怀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6期933-935,共3页
从文化适应性角度,分析了教学管理部门、临床老师、留学生三个主体的文化适应现状,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关系模型,提出围绕留学生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相关主体的文化适应能力为抓手,对医学来华... 从文化适应性角度,分析了教学管理部门、临床老师、留学生三个主体的文化适应现状,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关系模型,提出围绕留学生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相关主体的文化适应能力为抓手,对医学来华留学生实行趋同化管理和差异化培养,从而为世界各国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适应 医学来华留学生 临床教学质量 教学主体
下载PDF
中国艺术史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倍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18,122,共7页
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艺术史,都是以自己的文化脉络和文化路径构建的艺术史。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与路径是建立中国艺术史学的基础与文化根本保证,中国艺术史学只有在自己的文化逻辑的路径基础上,才能构建出自己的艺术史,其史学体系和史学... 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艺术史,都是以自己的文化脉络和文化路径构建的艺术史。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与路径是建立中国艺术史学的基础与文化根本保证,中国艺术史学只有在自己的文化逻辑的路径基础上,才能构建出自己的艺术史,其史学体系和史学体例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艺术史学的体系、结构、体例,包括对艺术的理解与阐释,必须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与发展逻辑,而西方的思想、文化框架与路径,代替不了也不符合中国艺术史学的发展与演变规律。这就是中国艺术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本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中国艺术史 文化脉络 中华传统文化 本体 主体 艺术思想
下载PDF
论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主体教育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定荣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共5页
当前主体教育发展面临着合理性挑战。从文化哲学的视野看主体教育是回应这一挑战的前提。从文化哲学的视野看主体教育,主体教育是一种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新的文化形态;当前主体教育研究应坚持主体教育所体现的科学、民主和自由的价值取... 当前主体教育发展面临着合理性挑战。从文化哲学的视野看主体教育是回应这一挑战的前提。从文化哲学的视野看主体教育,主体教育是一种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新的文化形态;当前主体教育研究应坚持主体教育所体现的科学、民主和自由的价值取向;立足对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工具理性与学校制度文化、大众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合理性批判和重建,可以找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 主体教育 批判与重建
下载PDF
文化生存与生态保护:以长江源头唐乡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58,共7页
通过长江源头第一乡———唐乡小型牧业社区的人类学考察 ,阐述当地生态环境恶化不仅是全球变暖等自然因素导致 ,也不局限于经济发展等因素酿成 ,本土人群主体性被忽略、人与高原生态环境之间游牧文化链被冲击甚至被打破亦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长江源头第一乡———唐乡小型牧业社区的人类学考察 ,阐述当地生态环境恶化不仅是全球变暖等自然因素导致 ,也不局限于经济发展等因素酿成 ,本土人群主体性被忽略、人与高原生态环境之间游牧文化链被冲击甚至被打破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在人与自然之间 ,不仅是依存和攫取等功用性关系 ,还存在着文化联系。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群以自身千百年绵延的文化理念及行为与当地环境达成协调一致 ,当这种文化关联被外来文化冲击至岌岌可危甚至断裂时 ,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本土文化的存在危机都将是难以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存 生态保护 主体性
下载PDF
制度嵌入与文化嵌入:信用激励机制构建的新思路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太轩 谭娜娜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7,共9页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信用激励功能逐渐彰显,有必要从内部认知信用激励内涵、类型,引入并解构嵌入性理论,从制度嵌入和文化嵌入两方面建构我国信用激励机制。制度嵌入方面,通过嵌入事前信用信息供给机制以缓释信用市...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信用激励功能逐渐彰显,有必要从内部认知信用激励内涵、类型,引入并解构嵌入性理论,从制度嵌入和文化嵌入两方面建构我国信用激励机制。制度嵌入方面,通过嵌入事前信用信息供给机制以缓释信用市场对信用信息的紧张供求关系,重构信用评级制度,纠正社会信用激励偏差,强化信用激励力度,从而为信用激励提供支撑和保障;文化嵌入方面,通过培植信用文化,奠定信用激励基础,调动公众协同参与,进一步落实信用文化的共有信念和价值观,激励信用主体的守信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激励机制 制度嵌入 文化嵌入 信用信息 信用主体
下载PDF
当代文化哲学的理论焦点述评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建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151-157,共7页
当代文化哲学是以人类文化作为全部哲学反思的对象 ,它超越了思辨哲学对人的理性和主体性的执著 ,企图站在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上去审视当代人类的各种文化矛盾。文化本体问题、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文明与冲突问题、大众文化及其批判问题... 当代文化哲学是以人类文化作为全部哲学反思的对象 ,它超越了思辨哲学对人的理性和主体性的执著 ,企图站在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上去审视当代人类的各种文化矛盾。文化本体问题、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文明与冲突问题、大众文化及其批判问题、人的存在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 文化本体 传统文化 文明冲突 大众文化 人的存在
下载PDF
论文化适应的主体、客体及场域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庭硕 彭兵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1年第1期8-16,153,共10页
生态民族学既然要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去应对人类所面对的生态问题,那么该学科就得从人类的视角出发,与生态环境进行互动。于是,“适应”也就成了绕不开的话题,但人类又具有不容置疑的文化分野,人类对生态环境做出适应,显然不是“齐步走”... 生态民族学既然要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去应对人类所面对的生态问题,那么该学科就得从人类的视角出发,与生态环境进行互动。于是,“适应”也就成了绕不开的话题,但人类又具有不容置疑的文化分野,人类对生态环境做出适应,显然不是“齐步走”,而是借助不同的文化分别对所处的生态环境做出适应。适应的主体、客体与场域就不得不认真加以考量,而时下谈到文化适应的研究者在这一根本问题上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如此下去,最后的结果会导致人们无法有效地对话与交流,不管是出于主观意愿,还是客观需求,都需要对文化适应的主体、客体及场域做出基本的澄清,以此避免在这一学科领域内的对话流于空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适应 主体 客体 场域
下载PDF
当代中国与“现代性的不同选择”——由“中国音乐文化主体性”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诗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第4期32-38,共7页
当代中国音乐文化作为一个文化整体(主体),是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主体性、还是以新音乐文化为主体性,这决非一个单纯的音乐问题,因为“中国音乐文化主体性”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应是一致的。如果说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是一种“现代性... 当代中国音乐文化作为一个文化整体(主体),是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主体性、还是以新音乐文化为主体性,这决非一个单纯的音乐问题,因为“中国音乐文化主体性”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应是一致的。如果说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是一种“现代性的不同选择”(alternativemodernity),那么,当代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性也别无选择是这种“现代性的不同选择”。“自性危机论”、文化相对主义、后殖民批评的理论缺陷就在于只承认“文化决定论”,而无视“经济决定论”。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并不存在“自性危机”。所谓“自性危机”不过是“自性危机论”者的理论危机(话语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相对主义 后殖民批评 文化主体性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五重逻辑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勇 王怀信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作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日益完备、成熟的思想系统,有着自身特有的形成逻辑。总体而言,其形成逻辑涵盖五个方面的蕴含:对马克思主义的承继与延展是其理论逻辑;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汲取和转化... 作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日益完备、成熟的思想系统,有着自身特有的形成逻辑。总体而言,其形成逻辑涵盖五个方面的蕴含:对马克思主义的承继与延展是其理论逻辑;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汲取和转化是其文化逻辑;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承鉴和总结是其历史逻辑;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提炼与概括是其实践逻辑;习近平的独特贡献、党的顶层设计和人民大众实践的交互作用是其主体逻辑。通过对这一思想体系形成的五重逻辑进行深入探讨,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推进人类进步事业提供重要的思想构镜和方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逻辑 文化逻辑 历史逻辑 实践逻辑 主体逻辑
下载PDF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中西医学文化的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元 何清湖 +4 位作者 孙贵香 叶培汉 刘琦 王丹 孙光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181-1183,共3页
中西医学分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认识其差异,有利于寻求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交融的契合点,从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国医大师孙光荣通过系统的对比,得出两者之间在学科属性、医疗模式、诊疗思维、发展特点、治疗特点五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西医学分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认识其差异,有利于寻求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交融的契合点,从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国医大师孙光荣通过系统的对比,得出两者之间在学科属性、医疗模式、诊疗思维、发展特点、治疗特点五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学科属性而言,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西医学则属于单纯的自然科学;从医疗模式而言,中医学为整体医学模式,西医学为生物医学模式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诊疗思维而言,中医学是包容性思维,主张非定点清除致病因子,西医学则是对抗性思维,主张定点清除致病因子;从发展特点而言,中西医学呈现出起点高、发展慢与起步晚、发展快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从治疗特点而言,中医学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与"中和"为特点,西医学则强调数据支持,临床路径、介入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西医学 文化比较 学科属性 医学模式 诊疗思维 孙光荣
下载PDF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哲学内涵与巩固路径
17
作者 邹广文 方立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8-25,共8页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提出是在哲学层面对发展文化事业进行的前提性反思。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彰显是中华文化主体在实践中以中华文化客体为对象进行能动性改造和创造性发展,深刻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辩证统一的哲学内涵。中华...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提出是在哲学层面对发展文化事业进行的前提性反思。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彰显是中华文化主体在实践中以中华文化客体为对象进行能动性改造和创造性发展,深刻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辩证统一的哲学内涵。中华文化主体性因中华民族在近代蒙难而弱化,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而得到重塑。中华文化主体性为民族精神、民族自信、民族复兴以及文化创新提供文化主体性支撑,是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力量。要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就必须对中华文化主体性进行不断巩固。历史和实践证明,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必须把握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两个核心概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保障文化主体的生成,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过程中创造新的文化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文化主体性 文化主体 文化客体 文化实践
下载PDF
中医药专业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侯秀娟 吕晓洁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3期384-389,共6页
中医药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中医药事业的接班人,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力军。中医药院校结合专业教育,注重文化浸润,在培养文化自觉自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中医药文化认知途径单一,影响中医药专业学生... 中医药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中医药事业的接班人,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力军。中医药院校结合专业教育,注重文化浸润,在培养文化自觉自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中医药文化认知途径单一,影响中医药专业学生对文化的深度认同;二是中医药文化的归属感教育缺乏,影响中医药专业学生文化主体意识的形成;三是中医药专业学生参与文化传播活动不足,传播传承意识不强。解决以上问题,首先需要拓展中医药专业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途径,在深度、广度上提高文化认知;其次,开展中医药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具体场景中感受文化的力量,培育主体意识;最后,激励中医药专业学生投身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实践活动,提高文化传承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自信 中医药专业学生 文化认知 主体意识 文化传播活动
下载PDF
旅游演艺研究的核心议题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9
作者 常佳月 刘爱利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8-216,249,共10页
旅游演艺的蓬勃发展,催生出对其研究的热潮。由于国内外旅游演艺的发展阶段不同,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和方法体系混杂,研究存在明显差异。为廓清和厘定未来旅游演艺的研究重点和方向,需要对相关研究进行及时的文献回顾和梳理。基于文献分... 旅游演艺的蓬勃发展,催生出对其研究的热潮。由于国内外旅游演艺的发展阶段不同,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和方法体系混杂,研究存在明显差异。为廓清和厘定未来旅游演艺的研究重点和方向,需要对相关研究进行及时的文献回顾和梳理。基于文献分析法系统的回顾旅游演艺研究的核心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①研究内容差异主要体现在研究主体和与文化的关系两方面;②研究理论差异表现为国外研究多以成熟的真实性理论视角作为支撑,而国内研究缺乏理论支撑;③研究方法方面,国内外均采用定性、定量或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④旅游演艺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地方性、演艺声景,及多感官化的旅游演艺感知都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演艺 文化旅游 主体感知 真实性 商品化 研究趋势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建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6,81,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由观念形态转为实践形态的过程。从文本依据、精神内涵、理论层面、文化意蕴、学科建设和当代视野等方面对此进行阐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依据 精神内涵 理论层面 文化意蕴 学科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