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6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旅游的空间形态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综述与启示 被引量:107
1
作者 侯兵 黄震方 徐海军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77,共8页
文化空间是一个多尺度的概念,现有研究分析了文化空间的哲学意义,并将其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有属性,而地理学视角的文化区探讨为文化空间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补充。基于文化空间的研究体系,文章综述了文化旅游的研究概况,从物质维度... 文化空间是一个多尺度的概念,现有研究分析了文化空间的哲学意义,并将其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有属性,而地理学视角的文化区探讨为文化空间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补充。基于文化空间的研究体系,文章综述了文化旅游的研究概况,从物质维度、时间维度和区域维度的三重视角,分资源利用、整合路径和评价指标三个方面,构建了文化旅游空间形态的分析框架,并据此提出了文化旅游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研究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 文化旅游 空间形态 启示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阈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胡宝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60,共3页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能够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通道,丰富高职英语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跨文化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思政视阈下的高职英语教学,需要发掘优秀...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能够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通道,丰富高职英语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跨文化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思政视阈下的高职英语教学,需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合理构建课程内容体系;运用多元教学方式,提高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深度;改革考核评价形式,加大优秀传统文化考核比重;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开设课程思政第二课堂,促使高职英语教学贴近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课程思政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 跨文化能力 文化元素 教学方式 评价形式 考核比重
下载PDF
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 被引量:28
3
作者 邵彤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2-96,共5页
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社会价值体系的差异及其对应规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导向作用,解决和避免文化冲突与障碍,提升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技能,对跨文化交际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具... 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社会价值体系的差异及其对应规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导向作用,解决和避免文化冲突与障碍,提升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技能,对跨文化交际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具体表现的对比分析,整合出交际原则与模式、交际时间取向、具体交际形式3个方面的差异特征。认为应站在对文化差异宽容和认同的立场上,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并吸纳西方文化中积极有益的成分,从而真正实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 跨文化交际 文化冲突 交际原则 交际模式 交际时间取向 交际形式 比较研究
下载PDF
高铁“文化站房”创意与建设实践——以郑渝高铁禹州站为例 被引量:25
4
作者 孙彦英 《中国铁路》 2020年第8期35-41,共7页
从“文化站房”核心要义的视角,诠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倡导的新时代文化高铁建设理念。以郑渝高铁禹州站为例,阐述“文化站房”的创意和设计表达,基于禹州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城市钧瓷文化的特质,在建设实践中展示了高铁站房文... 从“文化站房”核心要义的视角,诠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倡导的新时代文化高铁建设理念。以郑渝高铁禹州站为例,阐述“文化站房”的创意和设计表达,基于禹州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城市钧瓷文化的特质,在建设实践中展示了高铁站房文化创意的4个表现层次,即城市文化元素传达、道地文化主题表现、文化史诗的情境隐喻和相关技术的创新实践。高铁站房建设达到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结合的高度,意味着高铁建设者肩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自觉、发展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文化站房 文化样态 形式转译 禹州站 郑渝高铁
下载PDF
兼容并蓄 双层操作——异化归化之我见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智中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4-48,共5页
异化和归化分为两个层面,即文化内容和语言形式。在文化内容层面上,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在语言形式层面上,则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在"为主"和"为辅"之间,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如果超越了这个"... 异化和归化分为两个层面,即文化内容和语言形式。在文化内容层面上,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在语言形式层面上,则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在"为主"和"为辅"之间,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如果超越了这个"度",便成为"恶化"翻译。另外,异化与归化只构成翻译策略的两极,其中间地带是等化翻译。因此,只有兼容并蓄,双层操作,才能产生理想的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归化 等化 文化内容 语言形式
下载PDF
西北花儿的文化形态与文化传承——以青海花儿为例 被引量:22
6
作者 赵宗福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花儿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有其独特的地理生态、民族历史和民俗文化等传承语境,正是在如此传承语境下,形成了花儿的文化形态,如独特的基本类型、歌词格律、曲式结构和思想内容。花儿在明代生成之后,就是以这样的文化形态不断传承,而... 花儿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有其独特的地理生态、民族历史和民俗文化等传承语境,正是在如此传承语境下,形成了花儿的文化形态,如独特的基本类型、歌词格律、曲式结构和思想内容。花儿在明代生成之后,就是以这样的文化形态不断传承,而且基本上在民间以口头形式传承发展。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尊重民间文化以及文化教育普及、现代媒体变化等新语境中,花儿的传承出现了书面传承形式,著名花儿歌手纷纷登上精英文化平台,出现次生态花儿,花儿传播空间日趋广阔且多样化。因此,即使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现代化的未来,花儿这种民间文化仍然将传承繁荣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儿 传承 语境 文化形态
原文传递
文化消费的结构性与层次性:一个提升路径 被引量:20
7
作者 洪涛 毛中根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文化消费与个人特征、文化消费与文化供给、文化消费与社会分层均存在循环因果关系。由于循环因果关系的存在,一国文化消费提升的过程可能实现快速发展,也可能陷入低水平循环,它取决于对历史状况的路径依赖。其中,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 文化消费与个人特征、文化消费与文化供给、文化消费与社会分层均存在循环因果关系。由于循环因果关系的存在,一国文化消费提升的过程可能实现快速发展,也可能陷入低水平循环,它取决于对历史状况的路径依赖。其中,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文化消费、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与社会网络之间的互动是核心的传导机制。如何实现向上跃升而步入文化提升路径是政策制定中的核心问题。为此,需要在对文化消费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各种力量支持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系统性地考虑循环因果关系和传导机制,以制定综合性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消费提升 文化形态 文化软实力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13
8
作者 崔延强 张子扬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6,共1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主体性的守正创新,以“两个结合”为深厚底蕴,坚持...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主体性的守正创新,以“两个结合”为深厚底蕴,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通,将“魂脉”与“根脉”相结合,在认识论、历史观和辩证法层面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正面回应了西方文明的现代性困境,聚焦西方现代文明的自反性问题和价值异化倾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坚持主体性与多样性相融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贯通,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哲学意蕴,必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思想伟力,在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两个结合” 文化主体性 文明形态 全球文明倡议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景观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33,共11页
新媒体时代不可改变的到来了,周遭已经不是简单的传统现实世界,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在侵入我们的生活而日渐形成非虚拟的社会,我们的发展不能无视必须正对。网络新媒体改变了文化生态环境,集中表现为以下四点:审美传统淡漠、道统灌输的疏... 新媒体时代不可改变的到来了,周遭已经不是简单的传统现实世界,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在侵入我们的生活而日渐形成非虚拟的社会,我们的发展不能无视必须正对。网络新媒体改变了文化生态环境,集中表现为以下四点:审美传统淡漠、道统灌输的疏离、反叛规则的风行、众语喧哗的兴盛。网络新媒体时代有若干症候,但它之所以被称之为新媒体并不是因为它对传统媒体形态进行了彻底革命和颠覆,而是它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结合起来,延续着旧媒体的部分特征。新媒体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文化的发展,因而我们需要在文化应对上因势利导:因势利导的网络时代认知观念,重在顺应;疏导为要的新媒体应对,重在指导;草根时代的大众文化亲近,重在影响;市场需要引导的政策认知;捍卫主流艺术价值观的底线。总之,我们不能忽略时代传媒的变化,我们也应在新传播环境下进行新的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新媒体 文化景观 文化生态环境 文化性状 文化认知 文化观念 应对策 传统 文化建设
下载PDF
礼品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娟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9-191,共3页
礼品包装设计作为文化媒介,承载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精神,如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倾向、道德伦理、民俗风尚等,充分体现了包装的综合文化性。从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审美文化、社会文化、流行文化等5个方面论述了礼品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和... 礼品包装设计作为文化媒介,承载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精神,如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倾向、道德伦理、民俗风尚等,充分体现了包装的综合文化性。从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审美文化、社会文化、流行文化等5个方面论述了礼品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和对其设计形式风格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品包装设计 文化特征 形式风格
下载PDF
从“校园三部曲”看戴维·洛奇的文化融合思想 被引量:12
11
作者 丁威 张荣升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5-68,共4页
以文化研究为切入口,旨在揭示洛奇在"校园三部曲"中所体现的多元文化融合思想;在艺术形式上双重结构和互文手法的运用使三部曲充满了多元性和对话性,这种独具匠心的艺术形式契合了多元文化融合的主题,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以文化研究为切入口,旨在揭示洛奇在"校园三部曲"中所体现的多元文化融合思想;在艺术形式上双重结构和互文手法的运用使三部曲充满了多元性和对话性,这种独具匠心的艺术形式契合了多元文化融合的主题,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融合 双重结构 互文 形式与内容
下载PDF
文化产业:精神生产发展的现代形态 被引量:11
12
作者 谢名家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9,共13页
文化产业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文化系统中精神文化发展的现代形态,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凭借物质的第一、二、三产业成果形成的精神生产的产业。源于物质产业又高于物质产业的新兴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系统 现代形态 主导产业
下载PDF
货币之桥上的迷失者 齐美尔论货币与现代性体验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凌静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0,共40页
对现代个体生存体验的关注是齐美尔现代性思考的重要特征。随着货币经济在现代社会的日益繁荣,货币逐渐将其自身的品格渗透到现代人的心理层面,影响现代个体行为,塑造独特的现代性体验。可以说,货币成为"货币"的过程,就是现... 对现代个体生存体验的关注是齐美尔现代性思考的重要特征。随着货币经济在现代社会的日益繁荣,货币逐渐将其自身的品格渗透到现代人的心理层面,影响现代个体行为,塑造独特的现代性体验。可以说,货币成为"货币"的过程,就是现代人获得其现代体验的过程。都市体验是最为典型的现代性体验,都市人是"忧郁的栖居者",厌腻态度构成了现代人"忧郁"的内核。而在冒险体验与陌生体验中,蕴藏着现代个体保持独特个性、对抗货币逻辑的可能。通过"货币",齐美尔试图揭示的不仅仅是现代人的生存问题,更是关乎人类终极价值的问题——在看似碎片化的现代性体验与人类的总体存在方式之间,齐美尔提供了一条经由"货币"的解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美尔 货币 现代性体验 厌腻 文化形式
下载PDF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山城步道构成与特征解析——以重庆渝中半岛山城步道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史靖塬 史耀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0-123,共4页
山城步道,在山地城市中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在现代机动交通盛行和城市更新步伐加速背景下逐渐遭到破坏和埋没。山城步道,蕴藏了浓厚的历史记忆,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基于文化景观视野,选取渝中半岛山城步道... 山城步道,在山地城市中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在现代机动交通盛行和城市更新步伐加速背景下逐渐遭到破坏和埋没。山城步道,蕴藏了浓厚的历史记忆,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基于文化景观视野,选取渝中半岛山城步道为研究对象,挖掘了山城步道文化景观的背景环境,然后分别对3种类型山城步道提取了相应的构成要素,最后,从"人""时间""空间""事件"层面分别总结了山城步道文化景观的特性,有助于对山城步道价值与内涵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为相关旧城更新、城市设计提供认知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山城步道 构成 特征 渝中半岛
下载PDF
戏剧脸谱文化元素在土特产包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袁恩培 周韵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3-46,共4页
以中国传统戏曲脸谱中的色彩和图形文化元素为启示,分析了脸谱的色彩与图形元素的外诞及内涵的艺术特色,并论述了脸谱中的文化元素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从形、意、神3方面讨论脸谱传统文化元素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社... 以中国传统戏曲脸谱中的色彩和图形文化元素为启示,分析了脸谱的色彩与图形元素的外诞及内涵的艺术特色,并论述了脸谱中的文化元素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从形、意、神3方面讨论脸谱传统文化元素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对脸谱中的文化元素在土特产包装中的应用方法提出了建议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脸谱 文化元素 土特产 包装设计
下载PDF
产业融合视角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毅清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26-32,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了体育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通过对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认为产业融合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更好地发挥两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实现互惠提升,共同发展。用PEST分析法对影响我...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了体育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通过对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认为产业融合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更好地发挥两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实现互惠提升,共同发展。用PEST分析法对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因素影响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了组织精品赛事、实行自由竞争、变革消费观念、扩大体育人口、挖掘明星IP的发展建议,旨在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体育产业 文化产业 PEST分析法 赛事运营 体育人口 生活形态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内涵与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俞思念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独特文化形态。应当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总体上描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真实面貌,在“两个结合”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内涵和价值。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式现...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独特文化形态。应当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总体上描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真实面貌,在“两个结合”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内涵和价值。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根源于千百年来留存到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长河的积累与创造。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建立在当代中国的基本制度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依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和表达,由当代中国基本制度所制约,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源于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是站在世界文明发展前头的不断焕发活力的文化形态。从当前文化建设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之上,是起着引领作用、先导作用的文化,是早已扫除弱势文化的余烬,敢于向着世界文明巅峰迈进的文化。从世界文化的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共存共荣的文化,既体现出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一起构成世界文化的宏大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形态 内涵 价值 “两个结合”
原文传递
何谓与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阐释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若溪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8,共9页
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意蕴,应当基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三个“元概念”探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优势、时代指向和本质界定,并以此来厘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坐标,探寻其建设路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 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意蕴,应当基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三个“元概念”探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优势、时代指向和本质界定,并以此来厘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坐标,探寻其建设路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有机生命体,与中国式现代化互为旨归,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彼此映照,创造出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文明演绎新形式。在纵向维度上,应当把握历史纵深,发掘民族特色和现代价值,在历史与现实相生相成中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在主体维度上,应当以人民为中心,培育文明主体意识,以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助推大众文化的现代转型;在横向维度上,应当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以开放包容的主体姿态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两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自信 文明形态
下载PDF
基于“文化生长”理念的古镇空间秩序传承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魏峰群 李军社 席岳婷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5-110,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我国众多古镇相应进入了一个空间扩展的特殊时期。本文从空间文化基因传承的视角,对陕西省30个旅游文化古镇规划方案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对其建设用地扩展的规模、速度、方式,以及城镇形态、用地类型和空间肌理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我国众多古镇相应进入了一个空间扩展的特殊时期。本文从空间文化基因传承的视角,对陕西省30个旅游文化古镇规划方案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对其建设用地扩展的规模、速度、方式,以及城镇形态、用地类型和空间肌理等指标的测评,准确评估古镇现状与规划期末的空间扩展变化。研究发现规划作为重构城乡空间秩序的力量对古镇传统空间的冲击和影响巨大,为了寻求更为合理的古镇空间扩展模式,本文提出了与现实相适应的古镇空间秩序重建策略,明确古镇规划必须尊重空间"文化基因",基于一定的逻辑理性进行扩展,独特的城镇空间形态必须在"文化生长"理念的指导下重构其空间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长 空间形态 空间秩序 文化旅游城镇
原文传递
形式之上:规划遗产的价值形态刍议——基于“有形-无形”的辩证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杨 何依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8-46,65,共10页
规划遗产研究源于1975年英国的文化旅游名录、兴于2006年澳洲的国家遗产项目,在2011年后进行了国际上的案例解读,并于2019年引入国内进行了内化探索。在近50年的探索过程中,学界对这一遗产的价值认知从“地标节点”“象征景观”“交流... 规划遗产研究源于1975年英国的文化旅游名录、兴于2006年澳洲的国家遗产项目,在2011年后进行了国际上的案例解读,并于2019年引入国内进行了内化探索。在近50年的探索过程中,学界对这一遗产的价值认知从“地标节点”“象征景观”“交流工具”趋向于“一种新兴视角”,呈现出“从实到虚”的泛化趋势,并导致其价值内核难以凝练,亟待辨析。对此,研究立足于规划遗产的本质属性,通过剖析国内外典型的规划案例,提出规划遗产的价值核心不在于纯粹的、有形的建成遗产,更体现为无形的规划智慧这一观点。后者通过跨地区传播,秉承了舶来思想与地方特征,实现了“超越建成环境”的价值融合,统筹了“形式之上”的价值关系。因此,对于规划遗产的研究,需要立足于“有形”与“无形”的辩证视角,进一步探索原生理念的异地派生、远期愿景的近期实践等价值传导路径,并辨析不同类型规划的价值表现方式,以解释空间形式背后的规划内涵,以及规划作为一项遗产的复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遗产 空间形式 规划内涵 文化遗产 价值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