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跨文化哲学实践的“多极对话”概念浅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俊 《哲学分析》 2015年第4期73-82,共10页
在全球化的时代,各自代表着不同中心论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形态如何共存?跨文化理解,甚至一种普遍意义上的跨文化哲学是可能的吗?针对这些问题,奥地利哲学家维默(Franz Martin Wimmer)设计了"多极对话"(Polylogues)模式,在全球... 在全球化的时代,各自代表着不同中心论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形态如何共存?跨文化理解,甚至一种普遍意义上的跨文化哲学是可能的吗?针对这些问题,奥地利哲学家维默(Franz Martin Wimmer)设计了"多极对话"(Polylogues)模式,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为哲学的发展和跨文化理解与交流提供了一套哲学实践模式。一方面,哲学植根于具体的文化传统和语言;另一方面,哲思活动本身与文化传统又不完全重合,而是要克服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偶然性、追求普遍真理和共同哲学。作为跨文化哲学实践策略的"多极对话"既要提防中心主义的普世论,也要排除分离主义的个殊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跨文化哲学 文化中心论 多极对话
下载PDF
坚定优秀传统文化自信需厘清三大关系--基于文化场域视角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健 郭淑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4-215,共12页
随着文化多样性的持续推进,多元文化场域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在多元文化场域下,传统文化场域与主流文化场域、现代文化场域、域外文化场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明晰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文化、域外文化之间的关系,是... 随着文化多样性的持续推进,多元文化场域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在多元文化场域下,传统文化场域与主流文化场域、现代文化场域、域外文化场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明晰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文化、域外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人坚定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础。然而,文化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文化中心主义机械、片面、静止地认识传统文化与其他三者间的关系,破坏了多元文化场域共生共荣的格局,阻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影响了国人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形成与确立。因此,唯有厘清关涉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三大关系,纠正其中的思想偏向,化解人们对于多元文化场域的分歧,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彰显时代风采,成为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场域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马克思主义 域外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复古主义 文化虚无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
下载PDF
论文化中心主义对中西跨文化翻译的操纵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爱和 伍先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133,共3页
本文探讨了文化中心论的定义、形成和特征,指出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西方文化中心论将是中西跨文化交际翻译的最主要障碍。文章认为,只有克服不平等的文化心态,才能真正实现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跨文化翻译 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态度 障碍
原文传递
“走出去”到“走进去”:新时代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有缘 黎桂华 石爱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68,共6页
"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持续性的发展,也是跨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相关专家的访谈,运用思辨的理论与方法,对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进行归纳分析和... "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持续性的发展,也是跨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相关专家的访谈,运用思辨的理论与方法,对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进行归纳分析和逻辑推理。研究认为,自觉是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走进去"的不竭动力;自信是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走进去"的精神支柱;自珍为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走进去"保驾护航;自融是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走进去"的不二法门。并指出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传播过程中既要规避文化中心主义拒绝自身的完善和扬弃,又要防止文化自戕,被本土文化同化而迷失自我,丧失中国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气功 跨文化 走出去 走进去 文化自觉 文化中心主义
下载PDF
普世伦理与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化——兼论“文化中心主义”的道德教育观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学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普世伦理作为全球化时代一种新的道德价值追求 ,为我们站在整个人类文化的高度 ,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剖析传统道德教育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学上的视角。我们需要对文化中心主义的道德教育观进行正确定位。当代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现代化的出... 普世伦理作为全球化时代一种新的道德价值追求 ,为我们站在整个人类文化的高度 ,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剖析传统道德教育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学上的视角。我们需要对文化中心主义的道德教育观进行正确定位。当代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现代化的出路乃是在普遍化与特殊性之间保持一种适度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世伦理 文化中心主义 道德教育观 普遍化 特殊性
下载PDF
跨文化沟通中的深层观念障碍探析
6
作者 阳春花 易志高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7-80,共4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沟通中,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沟通中的观念障碍,阻碍了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跨文化沟通中深层的观念障碍主要表现在文化中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以及由之产生的文化依附心理、文化自卑感和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沟通中,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沟通中的观念障碍,阻碍了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跨文化沟通中深层的观念障碍主要表现在文化中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以及由之产生的文化依附心理、文化自卑感和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这些障碍的存在,使得跨文化沟通主体在审视异质文化时不自觉地带来干扰信息,带来对异质文化先验的偏见或自卑,从而造成跨文化沟通的严重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沟通 观念障碍 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
下载PDF
文化旅游者类型划分及其对遗产地管理的启示
7
作者 陈钢华 林晓洁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2年第4期48-54,共7页
以往文化遗产研究缺乏对需求侧的关注,且对文化旅游者的类型划分多基于单一指标,没有考虑到旅游者的文化体验深度是存在差异的,这不利于遗产地营销与管理实践以及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McKercher于2002年提出文化旅游者类型划分法,利用... 以往文化遗产研究缺乏对需求侧的关注,且对文化旅游者的类型划分多基于单一指标,没有考虑到旅游者的文化体验深度是存在差异的,这不利于遗产地营销与管理实践以及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McKercher于2002年提出文化旅游者类型划分法,利用文化中心性和文化体验深度2个细分变量,对文化旅游市场进行了细分,有助于遗产地营销与管理组织更好地了解文化旅游者的内部差异,从而制定差异化营销与管理策略。文章通过回顾和分析以往有关文化旅游者类型划分的文献,总结了相关研究对遗产地管理的若干启示,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对文化旅游市场更清晰、更务实的理解,为遗产地营销与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文化中心性 文化体验深度 类型划分 市场细分 遗产地管理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中心主义”障碍及其超越
8
作者 叶俊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16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本文认为,文化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表现在文化优越感、文化自卑感和文化无意识三个方面。在文化中心主义基础上产生的文化霸权主义从文化输出、文化输入及话语权三个方面阻碍了跨文化传播。在对上述障碍进行剖析之后,文章提出要... 本文认为,文化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表现在文化优越感、文化自卑感和文化无意识三个方面。在文化中心主义基础上产生的文化霸权主义从文化输出、文化输入及话语权三个方面阻碍了跨文化传播。在对上述障碍进行剖析之后,文章提出要在'天下'观念之下,构建跨文化传播的理想模式,即实现'文化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贯通
下载PDF
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探略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媛媛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12,共4页
在探讨多元文化论思潮成因、发展的基础上 ,梳理了其基本思想 ,并对它作了简要的评价 ,认为它的发展是心理学研究中文化转向的深入 ,在促进多种研究方法的整合的同时 ,它的发展也面临重重阻碍。
关键词 西方心理学 多元文化论思潮 文化中心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与民族文化中心论的解构──马克思的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春华 张晓燕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5-19,7,共6页
民族文化中心论表征着一种看待历史发展道路和民族文化价值的偏执心态.全球化时代各民族在各方面的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解构民族文化中心论提供了客观历史前提.马克思对西方、东方文化中心论解构表明地超越了... 民族文化中心论表征着一种看待历史发展道路和民族文化价值的偏执心态.全球化时代各民族在各方面的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解构民族文化中心论提供了客观历史前提.马克思对西方、东方文化中心论解构表明地超越了民族、地域的狭隘性,始终把世界历史和人类命运作为自己的理论空间,昭示出世界历史发展多线论和民族文化价值多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全球化 民族论中心论 解构
下载PDF
《山海经》的跨文化内涵解读
11
作者 廖熹 高小茹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基于人类学中的文化自我中心主义,结合跨文化行为中的概念,深入挖掘《山海经》一书蕴涵的文化差异,进一步分析由差异导致的刻板印象,并结合《山海经——大荒经》来探讨造成这种刻板印象的地理原因,最后动态地论述了在刻板印象下不同文... 基于人类学中的文化自我中心主义,结合跨文化行为中的概念,深入挖掘《山海经》一书蕴涵的文化差异,进一步分析由差异导致的刻板印象,并结合《山海经——大荒经》来探讨造成这种刻板印象的地理原因,最后动态地论述了在刻板印象下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状态,得出文化在曲解和误会中渐进融合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我中心主义 刻板印象
下载PDF
论郭嵩焘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红霞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05-110,共6页
郭嵩焘作为清朝最早亲历西方世界的高级知识分子 ,他是近代史上较早从华夏文化中心论、本末之序、专制主义、教育思想、人心风俗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尖锐批判 ,并认为需要加以改造的人。其许多思想文化观念不但与当时正统的封建士... 郭嵩焘作为清朝最早亲历西方世界的高级知识分子 ,他是近代史上较早从华夏文化中心论、本末之序、专制主义、教育思想、人心风俗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尖锐批判 ,并认为需要加以改造的人。其许多思想文化观念不但与当时正统的封建士大夫相径庭 ,而且并非一般洋务派人士所能望其项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嵩焘 传统文化批判 华夏文化中心论 专制主义
下载PDF
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道德经》译本——论安乐哲《道德经》英译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觉敏 孔艳 《云梦学刊》 2012年第5期21-24,共4页
Tao Te Ching"Making This Life Significant"——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是比较哲学家安乐哲对《道德经》的英译,《道德经》英译本很多,但安乐哲译本具有独特的比较哲学视角。他反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重视道家哲学中的... Tao Te Ching"Making This Life Significant"——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是比较哲学家安乐哲对《道德经》的英译,《道德经》英译本很多,但安乐哲译本具有独特的比较哲学视角。他反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重视道家哲学中的关联性思维(correlative think)等特点,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发现道家修己成人的特点。在翻译时,他把这种认识融入到具体词汇语句的翻译中,强调从道家哲学自身特点出发,这一倾向体现在其翻译上,即是注重关键词语的翻译、多动名词、注重语言的模糊性和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哲 《道德经》 翻译 反西方文化中心
下载PDF
费正清“夷”字翻译的话语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国兴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将"夷"字翻译为barbarian,从此该字在汉语语境中的原来foreign的意义遭到驱逐,体现了英国对清政府施加的强权政治。近100年以后,费正清在书写中国历史时再次使用了这种翻译方式,反映了他思想深... 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将"夷"字翻译为barbarian,从此该字在汉语语境中的原来foreign的意义遭到驱逐,体现了英国对清政府施加的强权政治。近100年以后,费正清在书写中国历史时再次使用了这种翻译方式,反映了他思想深处根深蒂固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集体无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 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费正清
下载PDF
河南方言演变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15
作者 吴齐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54-61,共8页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人口迁徙、地形阻隔、政区变更等因素使得河南方言分化为中原官话和晋语,二者长期处于竞争关系。文章一方面考察了河南方言的历时演变及其背后的成因,一方面阐述了中原官话和晋语对河南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河南 方言 河南文化 中原官话 晋语
下载PDF
论中原文化生态及其生成规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圣刚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文化生态是由多种多元的文化要素组成的。中原地区历史上的固定性形成了其政治、经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实际上是制度、价值、精神上的基本一致。而这种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至于现在仍然进行着,这就必然... 文化生态是由多种多元的文化要素组成的。中原地区历史上的固定性形成了其政治、经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实际上是制度、价值、精神上的基本一致。而这种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至于现在仍然进行着,这就必然产生一种区域性的精神生态,即文化生态。由于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中的特殊地位,中原文化生态的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中原文化生态的生成与其地域特征、社会历史进程、文化的交汇及其新旧传统的浸润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生态 生成规律 研究
下载PDF
中原地区民间音乐文化渊源与传承发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湘明 《许昌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77-80,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中原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 ,论述了中原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从“抢救”、“研究”、“造势”和“创新”
关键词 中原民间音乐 文化渊源 研究 造势 创新
下载PDF
新夷夏东西说商榷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建华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海岱龙山文化与岳石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中间除有一段时间上的缺环之外 ,不存在所谓的“断层”。岳石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以及更早的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前后相继 ,都是东夷族先民创造的文化。从主体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 ,先夏有夏 ,亦... 海岱龙山文化与岳石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中间除有一段时间上的缺环之外 ,不存在所谓的“断层”。岳石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以及更早的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前后相继 ,都是东夷族先民创造的文化。从主体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 ,先夏有夏 ,亦有东夷。海岱龙山文化与辽东半岛地区同时代文化以及中原龙山文化在较早时期就已开始了文化上的交流 ,其中海岱龙山文化与辽东半岛地区的龙山时代文化在文化面貌上基本相同 ,应属同一文化谱系 ,而作为其后续文化的岳石文化亦应属于同一族属。中国古史的研究特别是族属的研究应该开展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把握考古学文化的内涵 ,不能简单对应 ,也不能盲目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奏夏 海岱龙山文化 中原龙山文化 辽东半岛地区龙山文化 岳石文化
下载PDF
中原传统服饰文化与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克兢 田合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3-195,共3页
通过对全球化生态设计思潮的了解,阐述了生态旅游以及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观念,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中原地区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现状,基于对中原传统服饰文化中服装材料、服装装饰以及服装观念中所蕴含生态理念的分析,提出了其在现代生态... 通过对全球化生态设计思潮的了解,阐述了生态旅游以及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观念,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中原地区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现状,基于对中原传统服饰文化中服装材料、服装装饰以及服装观念中所蕴含生态理念的分析,提出了其在现代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为生态旅游的良好发展提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产品 中原传统服饰文化 生态观
下载PDF
中央苏区廉政文化的当代伦理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京燕 卢忠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30,共6页
中央苏区廉政文化建设创造的廉政文化具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属性。中央苏区廉政文化既是无产阶级政党文化,又是群众性文化,具有宣传功能、教育功能、组织功能。蕴含理想信念、人民至上的政党伦理,清正廉洁、行事为民的行政伦理,勤俭节约... 中央苏区廉政文化建设创造的廉政文化具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属性。中央苏区廉政文化既是无产阶级政党文化,又是群众性文化,具有宣传功能、教育功能、组织功能。蕴含理想信念、人民至上的政党伦理,清正廉洁、行事为民的行政伦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公共伦理价值。为新时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员干部的为民意识,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提供了伦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廉政文化 伦理价值 借鉴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