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民俗传统的“遗产化”过程——以土家族“毛古斯”为个案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杰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66,共8页
"毛古斯"是湘西土家族在传统年节期间表演的一种仪式歌舞,其原始古拙的表演风格与内容近年来吸引了学者的关注,而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又为当地政府部门、地方专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文化保护以及旅游民俗开发提供了话语... "毛古斯"是湘西土家族在传统年节期间表演的一种仪式歌舞,其原始古拙的表演风格与内容近年来吸引了学者的关注,而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又为当地政府部门、地方专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文化保护以及旅游民俗开发提供了话语资源。目前,"毛古斯"正经历着被对象化、僵化地认知与理解的过程,这也是当地民众被疏离于自身传统的过程。作为"文化表演"的传统正在被异化为一种被复兴的、被重新发明的所谓"传统文化",地方社区的经济模式、社会关系、心理世界也因此而经历重组。湘西土家族"毛古斯"的个案表明,只有给予当地人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自主性"与"主导性"以足够的尊重,其文化传统与民俗才能鲜活地、必不可少地存在于当地社区民众的日常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表演 身份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异化 遗产化
下载PDF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选择和身份认同 被引量:11
2
作者 方宁 陆小鹿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9-112,共4页
语言选择直接影响身份的认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遵循"谈话制约理论",注意身份和口语相互制约的关系;围绕"社会身份"进行语言选择;消除文化差异引起的理解障碍,这样才能表达得体,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从而获得交际双... 语言选择直接影响身份的认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遵循"谈话制约理论",注意身份和口语相互制约的关系;围绕"社会身份"进行语言选择;消除文化差异引起的理解障碍,这样才能表达得体,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从而获得交际双方以及社会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话制约理论 社会身份 文化差异 得体语言 身份认同
下载PDF
文化回授:民族音乐学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被引量:4
3
作者 高贺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7-133,I0003,共8页
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音乐文化回授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源于局外人“他者的凝视”,并结合历史语境及民族身份/认同等多重因素的作用,最终被文化当事人所认可、接受;同时,其又与文化的传播、“在地化”等产生微妙而广泛的联系。本文... 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音乐文化回授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源于局外人“他者的凝视”,并结合历史语境及民族身份/认同等多重因素的作用,最终被文化当事人所认可、接受;同时,其又与文化的传播、“在地化”等产生微妙而广泛的联系。本文将从国内、外民族音乐田野实践的几个具体案例出发,讨论音乐的文化回授现象、路径、方式及与文化回授相关的理论梳理与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回授 田野诱导 他者凝视 身份与认同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性知识重建——从小说《长恨歌》和上海石库门“新天地”谈起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惠芬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4-39,共6页
全球化在中国的开展 ,使得地域性知识重建亦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与文化认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从《长恨歌》对“弄堂文化”的描写到都市新空间“石库门新天地”的产生 ,呈示的并非是这一问题的解决 ,而是开始。其与消费主义、跨国资... 全球化在中国的开展 ,使得地域性知识重建亦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与文化认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从《长恨歌》对“弄堂文化”的描写到都市新空间“石库门新天地”的产生 ,呈示的并非是这一问题的解决 ,而是开始。其与消费主义、跨国资本、“他者”眼光的关系 ,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提请着人们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地域性知识 构建 “弄堂文化”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论先秦儒家社会秩序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康菁洋 《武警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2-83,共2页
身处动乱年代的先秦儒家,尤其强调秩序的可贵,希望借礼乐的倡导与宏扬,恢复“三代”盛世的理想秩序。
关键词 伦理政治 等级秩序 礼乐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民族语言视角下民间文学类非遗的分层保护 被引量:1
6
作者 谢荣娥 孙正国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92-101,共10页
国家法典明确规定,民间文学类非遗及其作为载体的语言,是国家非遗的重要内容。学界关于民间文学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其载体语言的研究明显不足,更少将民间语言本身作为非遗对象来研究。针对这一现状,论文从民族语言的视角,提出语言类非... 国家法典明确规定,民间文学类非遗及其作为载体的语言,是国家非遗的重要内容。学界关于民间文学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其载体语言的研究明显不足,更少将民间语言本身作为非遗对象来研究。针对这一现状,论文从民族语言的视角,提出语言类非遗的概念,考察民间文学与其载体语言的关系,同时强调民族语言特有的文化个性、艺术表现力与文化形态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在当代生活中既建立与民间文学共生互动的传承机制,也以自身的非遗品格突出传承主体的民族性、艺术形态的民族品格和文化载体的民族智慧。语言论逻辑的彰显,启迪创新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策略,应实现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从语言亚型的理论层次扩展到语言教育和文化认同的实践层次。这一视角的拓展研究,有益于民族非遗保护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探索,为当前国家非遗名录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语言 民间文学类非遗 语言论逻辑 语言教育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大槐树”的品牌意象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再造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东篱 李然 《陇东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31-37,共7页
山西洪洞“大槐树”历来被视为华夏民族家园的象征。这一特殊意义使它在“城镇化”进程中被当地政府打造成为洪洞县城的品牌意象;山西洪洞“大槐树”品牌意象的塑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史实与生活意象的生成,艺术再现与审美意象的生成,城... 山西洪洞“大槐树”历来被视为华夏民族家园的象征。这一特殊意义使它在“城镇化”进程中被当地政府打造成为洪洞县城的品牌意象;山西洪洞“大槐树”品牌意象的塑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史实与生活意象的生成,艺术再现与审美意象的生成,城市营销策略与品牌意象的生成。“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引发了民众心理上强烈的“文化寻根”危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民众对自我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大槐树的品牌意象内含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再造适应社会现代性发展的新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槐树 品牌意象 城镇化 民族文化身份 认同
下载PDF
引航安全文化对引航员安全行为的影响——认知和态度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席永涛 李大鹏 +2 位作者 张清霄 陈渊 王明世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2,共8页
引航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引航安全水平的重要措施。为探析引航安全文化对引航员安全行为的作用,提供引航安全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开发引航安全文化、引航员社会心理和安全行为的测量量表,对全国引航员进行调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引航... 引航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引航安全水平的重要措施。为探析引航安全文化对引航员安全行为的作用,提供引航安全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开发引航安全文化、引航员社会心理和安全行为的测量量表,对全国引航员进行调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引航安全文化、引航员安全态度、安全认知和安全行为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引航安全文化对引航员安全行为具有正向作用;引航员安全态度和认知在引航安全文化和安全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通过引航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引航员安全认知和安全态度成为提升引航员安全行为的关键途径,为引航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航员 安全文化 安全认知 安全行为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品牌文化在产品推广中的价值——梦洁、星港、晚安床垫实施品牌推广战略之比较
9
作者 冯霞 王周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7年第1期60-61,共2页
品牌文化作为企业及其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对于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增进消费者的品牌好感度和美好联想具有显著的作用。本文以长沙本土品牌梦洁、星港、晚安床垫为例,阐明了品牌文化在企业产品推广中的价值。
关键词 品牌文化 心里认同 推广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