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生态要素变化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谭克龙 王晓峰 +1 位作者 高会军 程维明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4-610,共7页
采用多种类、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后的耕地变化和干流绿色走廊带的植被、沙质荒漠化和盐碱质荒漠化等主要生态要素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1999-2008年间,流域耕地面积逐步扩大,从167.17万hm2增长到207.51万hm2。... 采用多种类、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后的耕地变化和干流绿色走廊带的植被、沙质荒漠化和盐碱质荒漠化等主要生态要素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1999-2008年间,流域耕地面积逐步扩大,从167.17万hm2增长到207.51万hm2。其中,塔里木河干流区耕地面积增加最快,叶尔羌河、开都河-孔雀河与和田河三流域稳步增加,而阿克苏河流域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除阿克苏河流域外,塔里木河流域等其他三流域和塔里木河干流,在2004-2008年间的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大于1999-2002年和2002-2004年两个时段。(2)2002-2004年间,塔里木河干流绿色走廊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表现为植被覆盖度的提高、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的减小和强度减弱、盐碱质荒漠化土地的强度减弱等。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引起的灌溉用水量的增大,对长期采用输水实现塔里木河的生态功能恢复具有长期性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要素 综合治理 耕地变化 遥感 塔里木河流域
原文传递
长沙市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谭雪兰 段建南 +2 位作者 朱红梅 包春红 张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期240-244,共5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与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长沙市1998—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长沙市近12年来耕地资源变化的时空特点,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沙市耕地变... 为了更好地利用与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长沙市1998—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长沙市近12年来耕地资源变化的时空特点,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沙市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长沙市耕地数量变化的3大驱动力,其中经济发展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通过研究发现,12年来长沙市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度锐减,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且耕地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时空特征 驱动力 长沙市
下载PDF
湖南省耕地变化的趋势及其政策选择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应华 陈国生 胡升辉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土地利用,造成耕地资源的进一步减少,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了解耕地的变化和利用状况。文章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湖南省总人口、房地产投资、城市化水平、国民生产总值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与湖南省年... 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土地利用,造成耕地资源的进一步减少,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了解耕地的变化和利用状况。文章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湖南省总人口、房地产投资、城市化水平、国民生产总值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与湖南省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变化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同时又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利用数量的变化状况,并根据模型预测了2010—2030年湖南省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耕地的政策选择是控制人口增长、适时加快城市化进程、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效应、提高农业用地效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政策选择 预测 湖南
原文传递
河南省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崔亚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36-2138,共3页
以1988~2007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现阶段河南省耕地变动特点,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引起耕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的3大驱动因素。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河南省
下载PDF
资中县2017-2022年耕地动态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
5
作者 罗欣鹏 张育庆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3期183-188,209,共7页
为进一步明确资中县耕地利用类型和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机制,运用遥感技术对资中县土地利用类型的基本变化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县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面积有所上升。对耕地单位面积向其他土地利用的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耕地面积减少... 为进一步明确资中县耕地利用类型和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机制,运用遥感技术对资中县土地利用类型的基本变化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县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面积有所上升。对耕地单位面积向其他土地利用的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耕地面积减少部分主要转化为林地(160.631 km^(2)),其次分别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19.719 km^(2))、建筑用地(17.674 km^(2))。基于此,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将第一产业、人口和绿地发展与其变化现象进行相关性计算,得出这三类因素作为资中县耕地面积增减的驱动力,提出了优化该县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以及合理规划绿地面积等耕地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驱动力分析 土地利用 资中县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区域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石彦 杨庆媛 冯应斌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年第4期89-93,共5页
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分析了快速城市化区域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脱钩理论深入研究了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人均GDP的直线增长,九龙坡区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固定资... 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分析了快速城市化区域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脱钩理论深入研究了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人均GDP的直线增长,九龙坡区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耕地面积减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同步性,而GDP增长率滞后于耕地面积减少率。(3)九龙坡区耕地面积变化和经济发展之间有类似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但受耕地面积的自身波动变化影响,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不是十分典型。(4)脱钩分析表明九龙坡区以绝对脱钩占主导地位,脱钩指数在波动变化中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耕地变化 脱钩理论 城市化区域 九龙坡区
下载PDF
近60年贵州省清镇市耕地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乐 蔡运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55-3157,共3页
采用地方统计资料分析黔中清镇市1949~2006年耕地的数量变化、1992~2002年耕地变化的空间差异和耕地坡度分布变化,计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建立初步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研究表明,1949~2006年清镇市耕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减... 采用地方统计资料分析黔中清镇市1949~2006年耕地的数量变化、1992~2002年耕地变化的空间差异和耕地坡度分布变化,计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建立初步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研究表明,1949~2006年清镇市耕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减少;1992~2002年相对变化率由靠近市区和贵阳的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耕地分布的坡度有向2°~15°集中的趋势;1973年之后,耕地压力指数保持在大于1的水平,处于粮食安全警戒状态;4种情景模拟的结果表明,未来清镇市耕地压力也难以得到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最小人均耕地 粮食安全预警 清镇市
下载PDF
钱塘江流域耕地变化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子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世界 王素娜 王倩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31,共4页
以钱塘江流域为例,利用1999-2009年间的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借助空间分析、多元统计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手段,构建耕地变化驱动因子作用机制的通径模型,分析了钱塘江流域耕地变化的时空格局,揭示了耕地变化驱动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 以钱塘江流域为例,利用1999-2009年间的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借助空间分析、多元统计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手段,构建耕地变化驱动因子作用机制的通径模型,分析了钱塘江流域耕地变化的时空格局,揭示了耕地变化驱动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耕地变化的各驱动因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教育投入、渔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总投资以及水果总产量对耕地变化的直接驱动作用较为显著;而城市化率和GDP则对耕地变化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空间格局 通径分析 钱塘江流域
下载PDF
兰州市耕地变化格局与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淑琴 岑国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5-109,117,共6页
以兰州市1999~2008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耕地变化景观指数分析了兰州市耕地变化格局特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引起兰州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兰州市耕地增加的方式有4种,即开发、复垦、整理和农业结构调... 以兰州市1999~2008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耕地变化景观指数分析了兰州市耕地变化格局特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引起兰州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兰州市耕地增加的方式有4种,即开发、复垦、整理和农业结构调整.10a间耕地增加最多的方式为土地开发(1 159.75hm2),其次为农业结构调整(159.39hm2),复垦增加为0;兰州市土地减少方式有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灾毁、建设用地等,其中,生态退耕减少15 516.28hm2,建设用地减少3 863.88hm2,灾毁面积1.13hm2,其他原因减少为351.65hm2.兰州市耕地增加的方式单一,优势度相对较高,均匀度低;耕地减少的方式较增加的方式多样,优势度低,均匀度高.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土地生产力是影响兰州市耕地变化的3大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耕地变化 景观格局指数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重庆市江津区耕地资源动态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海霞 刁承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11-115,共5页
为了了解重庆市江津区耕地状况,掌握导致其耕地变化的驱动力,通过对江津区耕地资料的收集,结合江津区1998-2007年的统计年鉴,分析了江津区的耕地动态变化,并运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 为了了解重庆市江津区耕地状况,掌握导致其耕地变化的驱动力,通过对江津区耕地资料的收集,结合江津区1998-2007年的统计年鉴,分析了江津区的耕地动态变化,并运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津区的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影响江津区耕地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人口和政策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法 江津区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的延边州耕地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婧 冯恒栋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年第6期14-16,共3页
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数据分析了1990~2010年该地区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主成份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延边州耕地总量一直在增长,增加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新增耕地主要... 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数据分析了1990~2010年该地区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主成份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延边州耕地总量一直在增长,增加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新增耕地主要位于各县市水土资源良好的宜耕地区,流失耕地主要分布在原有耕地的边缘以及城市的周边地区。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农业科技进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耕地的措施,以确保该地区耕地资源得到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延边州
下载PDF
赣州耕地利用变化人文驱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朝 赖连凤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3,共2页
根据赣州1990~2005年耕地、经济、文化等统计数据及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DPS,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赣州1990~2005年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990~2005年赣州耕地的数量持续减少,其中2001~200... 根据赣州1990~2005年耕地、经济、文化等统计数据及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DPS,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赣州1990~2005年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990~2005年赣州耕地的数量持续减少,其中2001~2004年耕地的数量减少极为显著,且以旱地减少居多;赣州耕地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因素是社会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驱动因子 赣州
下载PDF
无锡市滨湖区耕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13
作者 周秋丹 孙先锋 +2 位作者 沈俞辰 袁慧芳 金芬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22期93-94,共2页
为掌握无锡市滨湖区耕地资源变化及其驱动力,结合该区2003~2012年的统计年鉴及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运用SPSS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驱动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耕地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的驱动力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
关键词 滨湖区 耕地变化 主成分分析 驱动力
下载PDF
中国耕地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重心曲线动态分析 被引量:66
14
作者 关兴良 方创琳 鲁莎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97-2006,共10页
采用罗伦兹曲线、重心模型等G IS技术,利用1980 s和2000年两期覆盖全国跨度10多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构造耕地指数、耕地变化指数对中国耕地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变化格局进行分析。主要结论:①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黑、川、蒙、豫、鲁等北部和... 采用罗伦兹曲线、重心模型等G IS技术,利用1980 s和2000年两期覆盖全国跨度10多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构造耕地指数、耕地变化指数对中国耕地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变化格局进行分析。主要结论:①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黑、川、蒙、豫、鲁等北部和中部省份,其中苏、粤、冀、鲁、浙等19个省份的耕地有所减少,黑、蒙、吉、新等13个省份的耕地有所增加;②胡焕庸线之东南40%的国土面积分布着全国88%的耕地;西北60%的国土面积分布着全国12%的耕地,中国耕地空间分布可划分为高度稀疏区、低度稀疏区、一般过渡区、低度集聚、高度集聚区等5种类型;③中国耕地变化区域类型可适度划分为高度增长区、中度增长区、低度增长区、基本不变区、低度减少区、中度减少区、高度减少区等7大类型。顾及耕地质量背景下的中国耕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等应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罗伦兹曲线 重心曲线 中国
原文传递
云南省工业试点县耕地数量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兰坪县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国真 杨润高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0年第5期82-87,共6页
根据兰坪县2001~2008年的统计资料,对兰坪县耕地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定量地诊断出各影响因素与耕地数量变化的关联度,然后依据关联度的大小,从诸因素中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次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 根据兰坪县2001~2008年的统计资料,对兰坪县耕地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定量地诊断出各影响因素与耕地数量变化的关联度,然后依据关联度的大小,从诸因素中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次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表明:总人口的增加,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的发展是近8年来兰坪县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数量变化 灰色系统 兰坪县
下载PDF
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78
16
作者 傅泽强 蔡运龙 +1 位作者 杨友孝 戴尔阜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319,共7页
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基本条件是保证粮食基本自给 ,而耕地资源是粮食自给能力的基础。21世纪中国人口将继续增长 ,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 ,粮食需求压力日益增大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将使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不... 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基本条件是保证粮食基本自给 ,而耕地资源是粮食自给能力的基础。21世纪中国人口将继续增长 ,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 ,粮食需求压力日益增大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将使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不可逆转地部分流向非农化利用 ,人地矛盾将更趋尖锐。论文分析了耕地数量变化及质量状况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 ,结论表明 ,中国21世纪粮食安全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耕地的数量保持和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 相关关系 中国 粮食自给能力 人地矛盾 耕地保护
下载PDF
近20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与驱动力 被引量:100
17
作者 李景刚 何春阳 +3 位作者 史培军 陈晋 辜智慧 徐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4-282,共9页
利用1983年1月至1999年12月长时间序列NOAA/AVHRR NDVI数据和2001年逐旬SPOT/VGT数据,获取了中国北方13省1980s初期、1990s初期、1990s末期和2000s初期地表土地覆盖特征,阐述了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过程,并重点讨论了人类活动对耕地... 利用1983年1月至1999年12月长时间序列NOAA/AVHRR NDVI数据和2001年逐旬SPOT/VGT数据,获取了中国北方13省1980s初期、1990s初期、1990s末期和2000s初期地表土地覆盖特征,阐述了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过程,并重点讨论了人类活动对耕地变化特征的影响和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发现:(1)裸地、耕地等弱生态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而林地和草地等生态功能用地和混合功能用地持续减少是我国北方1983~1999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但在2000s初期,这种状况有所改观,表明国家自20世纪末期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发挥作用;(2)从1983~2001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重心整体上表现出向西南方向偏移的趋势.此外,地形和交通状况对耕地的空间变化过程影响明显,区域耕地面积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坡度较小的平原和丘陵地带,耕地利用强度一般随着距交通干线距离的增加而减少;(3)人们生活收入水平以及农业产量变化与耕地变化关系密切,其中人们生活收入水平与耕地面积成负相关,而农业产量与耕地面积呈正相关,表明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的非农用地量增加以及农业用地内部的结构调整是中国北方13省耕地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表土地覆盖 林地 草地 生态功能用地
下载PDF
石家庄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变化 被引量:76
18
作者 张军岩 贾绍凤 高婷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0-628,共9页
利用2000年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并与1995年土地利用矢量图进行GIS空间叠置分析,结合数理统计分析,判定石家庄市1995~2000年耕地变动的方向与类型,揭示了该区耕地变化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全面分析了影响耕地变动的经济、人... 利用2000年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并与1995年土地利用矢量图进行GIS空间叠置分析,结合数理统计分析,判定石家庄市1995~2000年耕地变动的方向与类型,揭示了该区耕地变化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全面分析了影响耕地变动的经济、人口、政策等主要因素,并重点研讨了城市化进程与耕地变动的关系,阐明了石家庄市在目前城镇发展的初级阶段用地的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石家庄市土地利用变化值得注意的两个特殊点是:石家庄市耕地占用的主要原因是建设用地占地(占耕地减少总量的52.3%,其次是农业内部调整占38%),与全国农业内部调整为耕地减少的首要原因(占耕地减少总量的60%左右,建设占地30%左右)不同;在石家庄市非农建设占地中,独立工矿用地占了较大部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耕地 遥感 GIS 石家庄
下载PDF
东北地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85
19
作者 石淑芹 陈佑启 +2 位作者 姚艳敏 李志斌 何英彬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4-586,共13页
分析研究当前区域性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变化格局和态势,研究其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东北地区为例,利用"3S"技术,着重应用GIS空间分析优势,首先分层次开展耕地自然质量评价、耕地... 分析研究当前区域性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变化格局和态势,研究其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东北地区为例,利用"3S"技术,着重应用GIS空间分析优势,首先分层次开展耕地自然质量评价、耕地利用质量评价与耕地综合质量评价,分析耕地自然质量、耕地利用质量与粮食单产的关系,研究区域耕地数量变化引起的耕地综合质量空间分布变化;然后从耕地数量、耕地质量、作物种植制度等方面,探讨东北地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为本地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粮食生产发展规划提供借鉴,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耕地质量 粮食生产能力 GIS 中国东北地区
下载PDF
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20
作者 吴业 杨桂山 万荣荣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8,共9页
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耕地流失严重的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在经济发展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经济发展对耕地质量变化的影响、... 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耕地流失严重的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在经济发展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经济发展对耕地质量变化的影响、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以及耕地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研究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分析了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数据的科学准确性、研究的时空尺度问题、指标体系的统一性以及模型化等,研究认为今后应深入耕地非农化内在机制的研究、加强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加大对耕地社会、生态价值的研究以及开展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社会经济发展 耕地非农化 驱动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