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蓝根生物学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光恕 廉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150-152,199,共4页
以板蓝根(Isatis indigtica Fort)为试验材料,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板蓝根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土壤或轻壤土为最适土壤条件;白天18~23℃,夜间13~18℃地温18℃左右为最适生长温度;土壤水... 以板蓝根(Isatis indigtica Fort)为试验材料,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板蓝根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土壤或轻壤土为最适土壤条件;白天18~23℃,夜间13~18℃地温18℃左右为最适生长温度;土壤水分保持在60%~80%,空气湿度在80%~90%为最佳水分和湿度条件;氮磷钾的最佳施用比例为2.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生物学特性 丰产 栽培技术 丰产栽培技术 板蓝根 生物学特性 最适生长温度 土壤条件 水分保持 试验材料 优良品种 沙质土壤
下载PDF
文心兰规模化组培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欧阳彤 陈胜 汪凤珍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611,共6页
通过基本培养基(改良MS、改良KC、V&W及自制ZW系列)、植物激素(6-BA、KT、NAA、IBA)、培养条件(香蕉泥、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糖、活性炭)等关键因子对文心兰组培各阶段影响的试验,探索了文心兰规模化组培育苗的关键技术。结果... 通过基本培养基(改良MS、改良KC、V&W及自制ZW系列)、植物激素(6-BA、KT、NAA、IBA)、培养条件(香蕉泥、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糖、活性炭)等关键因子对文心兰组培各阶段影响的试验,探索了文心兰规模化组培育苗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1)当6-BA0.1~2mg·L^-1,NAA0.1~1.0mg·L^-1时,可诱导拟原球茎形成与增殖;6-BA0.05~0.1mg·L^-1或附加NAA0.1mg·L^-1就可满足拟原球茎的分化;6-BA0.01mg·L^-1协同NAA或IBA0.1mg·L^-1处理,诱导生根快而粗壮;(2)添加活性炭1000mg·L^-1和维生素C30mg·L^-1对减轻外植体褐化是必要的;添加500~1000mg·L^-1蛋白胨或酵母提取物可促进诱导拟原球茎;香蕉泥100g·L^-1有助于拟原球茎分化和瓶苗健化;(3)MS高盐类培养基在每个培养阶段都有较高的致畸率,自制中盐ZW培养基,N:P:K为3:1:2.9,文心兰在其中生长健壮;(4)文心兰在无糖培养基中自养生长基本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兰 组织培养 规模化育苗 关键技术
下载PDF
蝇蛆的养殖技术和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玄宏侠 张芳 《现代农业科学》 2008年第10期114-115,共2页
从蛆房的构建、良种的选择、生产环节等方面详述了蝇蛆的养殖技术。通过饲养蝇蛆,不仅解决了困扰畜禽粪便污染和蛋白紧缺的难题,而且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循环,饲养蝇蛆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蝇蛆 养殖技术 应用
下载PDF
论上海石库门民居对现代建筑室内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文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7期129-130,共2页
上海石库门民居具有鲜明的时代气韵、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特征。解读石库门的艺术特点、审美意境以及对建筑装饰的推动作用。研究石库门建筑在运用新地方主义设计手法上对现代建筑以及室内设计的启示,能够为当代的室内设计起到很好的借... 上海石库门民居具有鲜明的时代气韵、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特征。解读石库门的艺术特点、审美意境以及对建筑装饰的推动作用。研究石库门建筑在运用新地方主义设计手法上对现代建筑以及室内设计的启示,能够为当代的室内设计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地方主义 传统元素 民族文化 先进技术
下载PDF
从考古发现看吐鲁番苏贝希文化的木器制作技艺 被引量:2
5
作者 祖力皮亚.买买提 《吐鲁番学研究》 201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吐鲁番地区史前时期的重要发现是苏贝希文化,由于苏贝希文化所处的吐鲁番盆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大量不易保存的木质器物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从考古发现来看,苏贝希文化的木器品类齐全,加工工艺精湛,在吐鲁番史前先民的日常生活... 吐鲁番地区史前时期的重要发现是苏贝希文化,由于苏贝希文化所处的吐鲁番盆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大量不易保存的木质器物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从考古发现来看,苏贝希文化的木器品类齐全,加工工艺精湛,在吐鲁番史前先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技艺由原始的掏、刮、削等加工方法发展到旋木技术,形成了渐进式的木材加工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贝希文化 木器加工 工艺技术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酒文化态貌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敏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广西饮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着悠久的酒文化历史,出产古辣酒、老酒、邕江大曲、横州大曲、东园家酒、神蜉酒等名酒,并且有端午...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广西饮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着悠久的酒文化历史,出产古辣酒、老酒、邕江大曲、横州大曲、东园家酒、神蜉酒等名酒,并且有端午喝雄黄酒、"曲水流觞"、"打瓮"等酒俗。北部湾经济区酒文化具有民间酿酒发达、酿造技术高超等特征,丰富多彩的酒俗有利于促进人际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酒文化 酒俗 酿造技术
下载PDF
山东海带的历史演变与当代烹饪
7
作者 王赛时 《美食研究》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海带的称谓起源甚早,一开始就专指山东海产藻类品种。然而古人所说的海带与现代人所吃到的海带,还不属于一个物种。中国古代所利用的海带品种为大叶藻。现代人所称的海带,不属于中国原生物种,是近代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属于海带科海带,... 海带的称谓起源甚早,一开始就专指山东海产藻类品种。然而古人所说的海带与现代人所吃到的海带,还不属于一个物种。中国古代所利用的海带品种为大叶藻。现代人所称的海带,不属于中国原生物种,是近代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属于海带科海带,但很快在山东形成养殖优势。有史以来,山东海带风味独特,美食烹饪基础雄厚,创造出丰富的海带美食与海带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烹饪原料 饮食文化 烹饪工艺
下载PDF
西安交通大学扬州科技园景观规划设计
8
作者 仵朝 雷文龙 《山西建筑》 2012年第4期31-32,共2页
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扬州科技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的分析,提出在设计中以西安交大先进文化结合科技感和现代感的园林设计手法,打造园区特有的高品质景观。
关键词 文化 科技 生态 环保节能
下载PDF
我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基于PLS模型的验证 被引量:23
9
作者 施卫东 卫晓星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备受关注,目前相关研究缺乏从路径角度分析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深层次问题探讨。本文基于PLS模型,构建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模型,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分析文...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备受关注,目前相关研究缺乏从路径角度分析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深层次问题探讨。本文基于PLS模型,构建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模型,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分析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及效用。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体现在其引致效用上,文化产业既可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及技术创新作用于经济增长,揭示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本文结论对完整理解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并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增长 PLS模型 人力资本积累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微生物非培养鉴定技术在临床标本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卓然 高鹏 +2 位作者 李琳 周世航 詹銮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8-24,共7页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仍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作为"金标准",但能培养成功的仅为少数。绕过分离培养环节,以微生物rRNA/rDNA基因作为种属鉴别序列,设计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up),用PCR扩增标本中微生物的16S rRNA或16S~2...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仍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作为"金标准",但能培养成功的仅为少数。绕过分离培养环节,以微生物rRNA/rDNA基因作为种属鉴别序列,设计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up),用PCR扩增标本中微生物的16S rRNA或16S~23S rRNA序列,通过毛细管电泳(CE)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筛选基因的点突变以达到快速鉴定微生物(到属和种)。用PCR-CE-SSCP和PCR-CE-RFLP分析系统检测了呼吸道、消化道、女性生殖道标本中感染的病原菌;用PCR-CE-SSCP系统检测了男性泌尿道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建立PCR-CE-RFLP分析系统,用非培养法鉴定技术检测脓汁、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标本,检测并鉴定了临床标本中的多种病原菌;对人体肠道菌群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该法可协助腹泻的病原学诊断;检测生殖道常见的致病菌;用PCR-CE-SSCP系统建立了检测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的方法。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比传统方法缩短20h,为临床感染症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结果可见,利用16S~23S rRNA间区基因PCR-CE-RFLP和PCR-CE-SSCP系统可以达到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快速种属鉴定,比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优点,可用于临床感染症的病原学诊断。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将替代培养法而成为病原学诊断新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诊断 微生物非培养法鉴定技术 16S RDNA PCR—CE—SSCP PCR—CE—RFLP
下载PDF
超小微生物在低渗透油田中的现场应用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艳海 乐建君 +1 位作者 任长青 刘洋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8年第12期6-9,共4页
在大庆油田特低渗透油层、表外储层及断块低渗透油层3类不同油藏中开展了超小微生物解堵增产现场试验,试验所用的超小微生物采用营养缺陷法培养,菌体尺寸控制在0.5μm内。利用对营养物质比较敏感的超小微生物进入油层中,达到近井地带解... 在大庆油田特低渗透油层、表外储层及断块低渗透油层3类不同油藏中开展了超小微生物解堵增产现场试验,试验所用的超小微生物采用营养缺陷法培养,菌体尺寸控制在0.5μm内。利用对营养物质比较敏感的超小微生物进入油层中,达到近井地带解堵增产的目的。现场试验17口井,累计增油超过2 630 t,有效率达76.4%,作用期6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超小微生物 营养缺陷法培养 微生物采油技术
下载PDF
云南光唇鱼生物学特性及流水养殖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郁惠文 陈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231-232,共2页
本文阐述了云南光唇鱼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流水池塘养殖云南光唇鱼技术,包括养殖场地和流水池的要求、驯养、日常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以期为云南光唇鱼的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南光唇鱼 生物学特性 流水养殖技术
下载PDF
论文化防腐的网络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峰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6,共7页
当文化防腐的实施机制足够强大时,它不仅具有遏制腐败的功能,而且最终能够达到让人不想腐败、不愿腐败的效果。随着网络媒体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网络技术可以在促进反腐学术研究、开展廉洁教育、加强舆论监督、推动精英示廉等... 当文化防腐的实施机制足够强大时,它不仅具有遏制腐败的功能,而且最终能够达到让人不想腐败、不愿腐败的效果。随着网络媒体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网络技术可以在促进反腐学术研究、开展廉洁教育、加强舆论监督、推动精英示廉等方面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能力,"文化+网络"的防腐模式将会得到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文化建设 预防腐败 网络技术
下载PDF
空间信息技术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高昌故城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娜 张滢 +1 位作者 丁建丽 孟优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0-177,共8页
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传统文化和精神成就的载体,是某个地域和某个民族重要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态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加快,导致历史文化资源急需保护。文中以吐鲁番高昌故城为例,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手段,在高... 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传统文化和精神成就的载体,是某个地域和某个民族重要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态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加快,导致历史文化资源急需保护。文中以吐鲁番高昌故城为例,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手段,在高昌故城遗址周围建立缓冲区,分析和研究了遗产周边的环境变化,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吐鲁番高昌故城周边裸地、低覆盖逐年减少,而中、高覆盖逐年增加,环境总体变化较小,其周边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资源 空间信息技术 高昌故城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以刘伶醉酿酒工艺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祥 金剑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4期16-18,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物质形态的保护方式。以刘伶醉酿酒工艺为例,其在生产性保护的过程中应注意与传统生产过程相区分;加强保护单位的展示设施和传习基地建设;充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物质形态的保护方式。以刘伶醉酿酒工艺为例,其在生产性保护的过程中应注意与传统生产过程相区分;加强保护单位的展示设施和传习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支持作用;注意传承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 刘伶醉酿酒工艺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内文化产业连片发展的科技传导机制与跨域协同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序斌 郑克强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90,共6页
长江经济带既是一条内河经济带,也是一条内河文化带。促进长江文化产业连片发展是新常态下建设好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突破口。而从文化和科技融合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的科技传导机制问题,是更好地促进长江经济带内文化产业连片发展的理论基... 长江经济带既是一条内河经济带,也是一条内河文化带。促进长江文化产业连片发展是新常态下建设好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突破口。而从文化和科技融合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的科技传导机制问题,是更好地促进长江经济带内文化产业连片发展的理论基础。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的科技传导黑箱模型,发现科技创新主要是通过作用生产力要素、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市场竞争等中介变量对文化产业施加影响。为了促进文化产业连片发展,长江经济带内各省市应协同创新、抱团创新,着力构建文化产业技术的跨域创新联盟模式,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的跨域培养模式,以及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的跨域共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文化产业 科技传导机制 跨域协同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