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胞嘧啶或氟康唑与两性霉素B联合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锐 刘福 杨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434-243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氟胞嘧啶(5FC)或氟康唑(FCZ)与两性霉素B(AMB)联合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以及Co... 目的:系统评价氟胞嘧啶(5FC)或氟康唑(FCZ)与两性霉素B(AMB)联合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以及Cochrane Library,收集关于AMB+5FC与AMB+FCZ对比治疗CM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文献研究,提取数据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及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中英文文献,7项研究,4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方面,AMB+5FC组的2周死亡率低于AMB+FCZ组[OR=1.88,95%CI(1.09,3.23),P=0.02],但在10周死亡率方面2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OR=1.29,95%CI(0.83,2.03),P=0.26];安全性方面,两组在不良反应(AEs)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OR=0.91,95%CI(0.73,1.12),P=0.36]。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应用AMB+5FC可以降低CM患者的死亡率,虽然两组AEs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AMB+5FC可能发生更严重的A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胞嘧啶 氟康唑 两性霉素B 隐球菌性脑膜炎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罗文静 黄文 莫雪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9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头痛(100%)、恶心/呕吐(94.7%)、发热(78.9%)、颈强直(84.2%)为主。7例CSF蛋白升高,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9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头痛(100%)、恶心/呕吐(94.7%)、发热(78.9%)、颈强直(84.2%)为主。7例CSF蛋白升高,10例CSF葡萄糖下降及11例CSF压力升高。CD4+细胞计数平均值为(58.9±27.8)/mm3。影像学检查显示多为脑积水、脑梗死、脑萎缩和脑疝。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和氟胞嘧啶的使用率为31.6%、21.1%、47.4%和47.4%,仅2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9例患者误诊率为31.6%,死亡率为21.1%。结论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较高,及早诊断并早期使用抗真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助于控制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联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何花 黄瑛 +6 位作者 陈佳 徐俊 李文明 罗云 武彦 陈海云 王丽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联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方法选择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23例,其中1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在静脉及口服抗真菌治疗基础上,联合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及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8周... 目的探讨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联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方法选择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23例,其中1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在静脉及口服抗真菌治疗基础上,联合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及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8周为治疗组;11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静脉及口服抗真菌治疗,阶段性对比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脑压、脑脊液生化指标及病原检测、影像学等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4.4%、8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经治疗3 d后脑压即明显下降,通过对治疗3天及1、4、8周后脑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脑脊液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其中脑脊液的蛋白、糖、细胞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平均剂量达(0.33±0.16) mg时无异常表现,超平均剂量后出现腰痛、双下肢麻木、排尿困难。结论鞘内注射合适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安全、有效,能较快缓解颅内高压;脑脊液置换能减少脑脊液中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炎症因子等,净化脑脊液;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可提高颅内药物浓度,同时减少静脉给药剂量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能有效提高抗真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脊引流及置换 鞘内注射 两性霉素B
下载PDF
隐球菌性脑膜炎36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小军 邓国华 +1 位作者 盛瑞媛 王爱霞 《中国医刊》 CAS 2004年第7期28-30,共3页
目的 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和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 1981年 10月至 2 0 0 4年 3月间收治的 3 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 6例患者中男 18例 ,女 18例 ,平均 3 8.7岁 ;存在基础疾病者 2 0... 目的 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和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 1981年 10月至 2 0 0 4年 3月间收治的 3 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 6例患者中男 18例 ,女 18例 ,平均 3 8.7岁 ;存在基础疾病者 2 0例 ( 5 5 .6%) ,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12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艾滋病 (HIV/AIDS) 5例 ,其他疾病 3例 ;初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者 9例 ,狼疮脑病者 7例 ;脑脊液墨汁染色发现隐球菌者 2 7例 ( 75 %) ,乳胶凝集试验 (LatexAgglutinationTest,LAT)抗原阳性者 3 6例 ( 10 0 %) ;颅内压显著增高≥ 3 5 0mmH2 O者 18例 ,脑室扩大经侧脑室引流者 11例 ,植入Ommaya储液囊治疗者 1例 ;单用两性霉素B(AmpB)者 1例 ,单用氟康唑者 3例 ,AmpB(或其脂质体 ) +氟胞嘧啶 ( 5 -FC)治疗者 2 1例 ,早期配伍氟康唑的 11例 ,侧脑室及Ommaya储液囊注射AmpB的 12例 ;AmpB平均用量 2 .8克 ,疗程 10周至 2 5个月 ;治愈 2 3例 ,好转 6例 ,死亡 4例 ( 11.1%) ,无复发病例。结论 免疫抑制剂 (如糖皮质激素 )的应用及HIV/AIDS等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是引发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重要危险因素 ;脑脊液LAT仍然是诊断的最敏感指标 ;及早明确诊断、联合AmpB与 5 -FC抗真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炎 预后 影响因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隐球菌抗原对隐球菌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光明 苏敏 蔡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为了提高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检测的阳性率,首次使用隐球菌抗原乳胶凝结试验法,对12例患者进行了检测,阳性率为100%。该方法快速、敏感和可靠,是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的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隐球菌 脑膜炎 抗原 三唑类 诊断
下载PDF
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四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文华 刘增香 罗金凤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5期1971-1972,1974,共3页
目的:比较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检测隐球菌四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分别采用墨汁染色法、真菌培养法、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法、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脑脊液中的新型隐球菌属。结果:墨汁染色法、真菌培养法、乳胶凝集法、PCR法... 目的:比较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检测隐球菌四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分别采用墨汁染色法、真菌培养法、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法、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脑脊液中的新型隐球菌属。结果:墨汁染色法、真菌培养法、乳胶凝集法、PCR法四种方法的阳性率和符合率分别是75.00%与79.59%、84.62%与89.80%、91.35%与96.94%、100.00%与94.23%;墨汁染色法阳性率和符合率低,不适合早期诊断;真菌培养法特异性好,但敏感性低,报告时间长;乳胶凝集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但容易出现假阳性;PCR法特异性、敏感性高,但也有5.77%的假阳性。真菌培养法、乳胶凝集法、PCR法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墨汁染色法。结论: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临床病程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可调压分流管在合并颅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廖佳奇 许金仙 张震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88-91,共4页
目的研究可调压分流管在合并颅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合并颅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可调压分流管在合并颅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合并颅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采用抗真菌药物+可调压分流管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真菌药物+固定压分流管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抗真菌药物使用天数、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颅内压、脑脊液隐球菌数)水平、引流术后并发症(硬脑膜下出血、脑室外出血、颅内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抗真菌药物使用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和脑脊液隐球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和脑脊液隐球菌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硬脑膜下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脑室外出血、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压分流管可有效改善合并颅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颅内压力,缩短治疗周期,并提高其临床治愈率,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利于其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压分流管 合并颅内高压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抗真菌药物 脑室腹腔分流术
下载PDF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HIV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颅内高压 被引量:3
8
作者 崔亚辉 陈海平 +7 位作者 张海鹏 胡昕 喻剑华 张忠东 张斌海 师金川 闫俊 张建民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脑室-腹腔(V-P)分流术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CM)颅内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感染二科自2015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9例HIV相关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因... 目的观察脑室-腹腔(V-P)分流术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CM)颅内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感染二科自2015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9例HIV相关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因颅内压高行V-P分流术,同时按指南给予规范的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治疗,以颅内压以及颅高压症状改善为观察指标。结果所有分流患者术后均停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等降颅压药物,监测颅内压均低于200 mmH2O(1 mmH2O=0.0098 kPa)。患者术后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视乳头水肿等均明显好转。结论HIV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颅内高压需早期积极控制,腰大池引流管放置时间13 d是安全的。早期V-P分流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隐球菌性脑膜炎 颅高压 脑室-腹腔分流
原文传递
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联合用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建国 崇雨田 +1 位作者 曹红 赵志新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 B( AMB)和 5 -氟胞嘧啶 ( 5 - FC)联合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AMB联合 5 - 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 40例 ,观察用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患者中有 75 % ( 30 / 40 )出...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 B( AMB)和 5 -氟胞嘧啶 ( 5 - FC)联合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AMB联合 5 - 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 40例 ,观察用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患者中有 75 % ( 30 / 40 )出现AL T升高 ,5 5 % ( 2 2 / 40 )出现 AST升高 ,仅有 12 .5 % ( 5 / 40 )出现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分别有 47.5 % ( 19/ 40 )和 2 0 % ( 8/ 40 )的患者出现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异常。结论 :AMB联合 5 - 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时中毒性肝炎的发生率高 ,但不引起严重的中毒性肝损害。对肾脏的毒性表现为氮质血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5-氟胞嘧啶 中毒性肝炎 肾毒性 隐球菌性脑膜炎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加压素和心钠素在结核性、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低钠血症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新峰 金泳清 徐惠银 《解放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21,共3页
选择经临床和病原学证实的结核性脑膜炎(结脑)8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7例。观察入院时、住院第10、20、30和40d时血钠、颅内压及血浆和脑脊液(CSF)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心钠素(ANF)含量的变化。结... 选择经临床和病原学证实的结核性脑膜炎(结脑)8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7例。观察入院时、住院第10、20、30和40d时血钠、颅内压及血浆和脑脊液(CSF)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心钠素(ANF)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结脑和隐脑患者血浆和CSF中AV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隐脑患者血浆ANF含量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钠浓度的变化与自身颅内压的变化趋势相反。血浆AVP含量与血钠浓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血浆ANF含量与血钠亦有明显相关性。CSFAVP含量与颅内压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提示结脑和隐脑患者低钠血症及低钢性脑水肿的形成可能与体内AVP和ANF分泌异常,特别是中枢AVP含量的异常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脑脊髓膜炎 低钠血症
下载PDF
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与结脑34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哲 李海梅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 :探讨结脑和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的临床和脑脊液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调查并比较 1 985年~ 2 0 0 0年收治的 34例结脑和 35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有效治疗前的脑脊液 (CSF)结果。结果 :9%的结脑和 49%的隐脑以头痛为首症状 ... 目的 :探讨结脑和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的临床和脑脊液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调查并比较 1 985年~ 2 0 0 0年收治的 34例结脑和 35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有效治疗前的脑脊液 (CSF)结果。结果 :9%的结脑和 49%的隐脑以头痛为首症状 ,结脑和隐脑发生视力改变、肢体瘫痪的比例分别为 1 3%和 36 %、1 9%和 0 ,视神经乳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 1 5%和 6 6 % ,发生脑瘫的比例分别为 1 1 %和 2 9% ,90 %的隐脑和 1 1 %的结脑患者CSF压力大于 40 0mmH2 O ,36%的隐脑患者CSF中蛋白质含量正常 ,有升高者大部分为轻度升高 ,大于 2 g/L者占 9% ,而结脑均有蛋白质含量升高 ,且 45%的患者大于 2 g/L ,结论 :隐脑易误诊 ,具有下列特征时考虑隐脑可能性大。起病以头痛为主而不伴发热 ,视神经乳头水肿明显 ,CSF压力显著升高 ,蛋白含量正常等。CSF中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特别是大于 2 g/L时 ,结脑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 鉴别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颅内隐球菌感染的临床及影像表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悦 李宏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29,共6页
目的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us meningitis,CM)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AIDS合并CM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 目的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us meningitis,CM)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AIDS合并CM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为40.4岁;基线CD4计数1~162个/μL,中位数为26个/μL。脑脊液葡萄糖含量(2.45±1.090)mmol/L,脑脊液氯含量(119.86±4.669)mmol/L。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80%)、恶心呕吐(15%)、意识障碍(5%)、视物模糊(5%)与发热(5%)。还有10%的患者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MRI表现,11例患者以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s,PVS)显示或扩张或胶样假囊形成表现为主;6例患者以脑膜炎或(和)脑膜脑炎表现为主;1例患者同时存在PVS和脑膜受累的表现;1例患者同时存在脑膜受累及粟粒样结节的表现;1例为其他表现。结论AIDS合并CM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其次为恶心呕吐;其特征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PVS及胶样假囊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隐球菌脑膜炎 磁共振成像 临床表现 影像表现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群 席淑华 阮亚芬 《实用护理杂志(下半月)》 2003年第09B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氟康唑 治疗 隐球菌脑膜炎 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应用双向电泳分析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的蛋白差异
14
作者 黄绍梅 杨瑜 +4 位作者 邱薇 吴睿彦 谢贝 刘志辉 陈志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差异蛋白质,筛选二者的鉴别诊断标志物。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4例TBM和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进行电泳分离,以PDQuest8.0软件根据蛋白的等电点PI、分子量、匹... 目的比较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差异蛋白质,筛选二者的鉴别诊断标志物。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4例TBM和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进行电泳分离,以PDQuest8.0软件根据蛋白的等电点PI、分子量、匹配率、灰度值等进行差异蛋白描述性分析。结果结核性、隐球菌性两组脑脊液分别检测到蛋白点数为111和114,蛋白点分子量均分布为10~130kDa,等电点PI为4.4~6.7间。两组脑脊液蛋白图谱匹配率为95%,产生24个差异蛋白点,其中3个蛋白点只在TBM中表达,2个蛋白点只在隐球菌性脑膜炎中表达,19个匹配蛋白点存在2倍差异表达。结论双向电泳技术可得到分辨率和重复率较高的结核性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质凝胶图谱,二者存在差异蛋白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电泳 结核性脑膜炎 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政 林金生 朱焰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临床表现,实验检查,影像学表现和治疗预后,以探讨CM的治疗方法和进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9例经临床确诊的CM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总死亡率为36.8%,全为腰穿压力大于400毫米汞柱患...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临床表现,实验检查,影像学表现和治疗预后,以探讨CM的治疗方法和进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9例经临床确诊的CM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总死亡率为36.8%,全为腰穿压力大于400毫米汞柱患者,腰穿压力>400mmH2O及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引流并脑室内注药脑疝发生率降低。结论保守治疗首选氟康唑,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颅内压>400mmH2O或有脑积水患者应及早行侧脑室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鞘内注射 侧脑室引流
下载PDF
视神经鞘开窗术治疗颅内高压性视乳头水肿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辉 樊映川 +14 位作者 吴筱芸 梁益 吴德明 杨绍伟 林伟 丘希忠 吴峥峥 潘雪菲 马吴波 赵茂竹 赵秀娟 谭海斌 赖力 兰琦 李忠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视神经鞘开窗术(optic nerve sheath fenestration,ONSF)对颅内高压性视乳头水肿的初步疗效。方法以ONSF治疗颅内高压性(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继发性颅内高压、矢状窦静脉血栓继发性颅内高压、特发性颅内高压和神经梅毒继发性颅... 目的观察视神经鞘开窗术(optic nerve sheath fenestration,ONSF)对颅内高压性视乳头水肿的初步疗效。方法以ONSF治疗颅内高压性(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继发性颅内高压、矢状窦静脉血栓继发性颅内高压、特发性颅内高压和神经梅毒继发性颅内高压)视乳头水肿,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功能、颅内压、手术并发症等。结果除神经梅毒外,其余患者术后头疼均消失,视乳头水肿迅速减轻并消失。隐球菌性脑膜炎、矢状窦静脉血栓继发性颅内高压性视乳头水肿患者视力得以保存;特发性颅内高压性视乳头水肿、视力、视野明显改善和恢复。结论 ONSF是进行性视功能下降的颅内高压性视乳头水肿的有效治疗方式,手术时间越早,视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鞘开窗术 视乳头水肿 隐球菌脑膜炎 特发性颅内高压 海绵窦血栓形成 神经梅毒
下载PDF
AIDS并发隐球菌脑膜炎103例脑脊液分析和CD4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春礼 李虹 +7 位作者 侯明杰 崔中锋 史纪静 刘旭辉 樊素琴 杨健全 赵清霞 孙燕 《医药论坛杂志》 2012年第8期3-5,共3页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AIDS)合并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情况分析,探讨该病的脑脊液变化及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下简称CD4)的关系,为采取进一步预防措施和停药时机寻找依据。方法回顾总结103例AIDS合并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患者...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AIDS)合并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情况分析,探讨该病的脑脊液变化及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下简称CD4)的关系,为采取进一步预防措施和停药时机寻找依据。方法回顾总结103例AIDS合并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实验室资料和临床特征,以及其脑脊液变化和CD4的关系等。结果 AIDS患者合并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时颅内压升高显著,脑脊液变化显著,病死率高(20.39%),几乎所有患者CD4都小于200/mm3,外周血HIV-RNA460000-1600000copies/ml。结论 AIDS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患者CD4低下,外周血HIV病毒复制活跃,颅内压显著升高、脑脊液蛋白显著升高、糖和氯显著降低,死亡率高,预后不良。对于CD4小于100/mm3患者持续采取二级预防治疗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隐球菌脑膜炎脑脊液 CD4
原文传递
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医院内感染隐球菌脑膜炎三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洪清 骆成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2-95,共4页
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医院内感染隐球菌脑膜炎三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44、42、35岁。均有慢性活动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肝脾肿大、蜘蛛痣、肝掌和腹水等肝硬化体征。分别于住院12月、5月、2月后出现发热... 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医院内感染隐球菌脑膜炎三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44、42、35岁。均有慢性活动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肝脾肿大、蜘蛛痣、肝掌和腹水等肝硬化体征。分别于住院12月、5月、2月后出现发热和头痛等症状。经腰穿脑脊液隐球菌涂片和培养阳性,确诊为医院内感染隐球菌脑膜炎。本文重点对医院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发病机理,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和预防措施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型肝炎 肝硬化 医院内感染 隐球菌脑膜炎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峤 冯国栋 +1 位作者 高宇 赵钢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对比和分析综合性医院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与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62例CNM及219例TBM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脑脊液细胞学(CSFC)、头颅影像学的特点。结果两种脑膜炎均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相对于TBM,CNM延... 目的对比和分析综合性医院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与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62例CNM及219例TBM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脑脊液细胞学(CSFC)、头颅影像学的特点。结果两种脑膜炎均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相对于TBM,CNM延误诊断时间更长、临床症状中癫痫出现比率(24.2%)、头颅影像学中脑膜强化出现比率(17.7%)较高,腰穿脑脊液(CSF)压力(268.7±67.6mmH_2O)、CSF单核细胞占比(21.0±17.5%)高,CSF白细胞计数(84.8±88.1×10~6/L)、CSF糖(1.9±1.4mmol·L^(-1))较低。结论两种脑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两者之间不易鉴别,容易误诊漏诊。临床上需综合判断,CSF瑞氏吉姆萨染色和改良抗酸染色有助于两者病原学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鉴别 诊断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聚合酶链反应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6
20
作者 苏明权 马越云 +3 位作者 谭庆荣 穆士杰 于文彬 丁振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从基因角度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快速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和鉴定脑脊液中的新型隐球菌特异性基因.结果:对引物的特异性试验证明具有较高的特异;对引物的敏感性试验可扩增出10个菌细胞;用... 目的:从基因角度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快速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和鉴定脑脊液中的新型隐球菌特异性基因.结果:对引物的特异性试验证明具有较高的特异;对引物的敏感性试验可扩增出10个菌细胞;用墨汁复染、分离培养、PCR技术,对15例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同时进行检测,结果分别为:66.6%、86.6%、93.3%.结论:以新型隐球菌特异性基因片段进行体外扩增,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隐球菌 脑膜炎 新型菌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