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子克拉通北缘中、新元古代洋壳俯冲及壳幔再循环作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20
1
作者 凌文黎 张本仁 +1 位作者 张宏飞 骆庭川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32-336,共5页
报道和总结了近期陕西汉中碑坝和西乡地区重要地质体系统同位素年代研究成果,在重新厘定的年代学基础上,就扬子克拉通北缘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进行剖析,依据该区岩浆作用的上地幔源区性质及演化规律,提出了中。
关键词 同位素 地球化学证据 中元古代 新元古代
下载PDF
北秦岭古聚会带壳幔再循环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本仁 欧阳建平 +1 位作者 韩吟文 匡少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69-475,共7页
以同构造期代表古洋壳残片的蛇绿岩及产于古岛弧的玄武岩为基础,通过Nd,Pb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示踪及岩浆源区分析,揭示出北秦岭元古宙上地幔以强亏损(εNd(t)+6.3~+7.3)和高的Yb/Hf,Nb/La和Th/La... 以同构造期代表古洋壳残片的蛇绿岩及产于古岛弧的玄武岩为基础,通过Nd,Pb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示踪及岩浆源区分析,揭示出北秦岭元古宙上地幔以强亏损(εNd(t)+6.3~+7.3)和高的Yb/Hf,Nb/La和Th/La比值为特征,北秦岭地壳和上地幔明显具有Pb同位素比值高的特征.北秦岭丹凤群岛弧火山岩、二郎坪群弧后玄武岩以及松树沟蛇绿岩中变拉斑玄武岩εNd(t)、放射成因Pb同位素、Y/Tb和Ti-MgO研究表明,本区玄武岩存在两类性质不同的岩浆源.一类与亏损的北秦岭岩石圈上地幔源区有关;另一类与携带海洋沉积物的洋壳板块俯冲参与有关.由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聚会带 壳幔再循环 秦岭造山带 岛弧岩浆作用
下载PDF
俯冲物质深地幔循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经绥 连东洋 +1 位作者 吴魏伟 芮会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63,共22页
地球上发生的各种地壳运动,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不同深度不同规模的地震活动,规模宏大的山脉和高原的形成,以及地球历史上发生的大陆漂移运动,都被认为与板块构造活动密切相关。但这些运动的动力源究竟来自何方?如何去发现和证明它们的存... 地球上发生的各种地壳运动,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不同深度不同规模的地震活动,规模宏大的山脉和高原的形成,以及地球历史上发生的大陆漂移运动,都被认为与板块构造活动密切相关。但这些运动的动力源究竟来自何方?如何去发现和证明它们的存在以及从理论上去认识和解释,是当今地球科学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球科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近些年,人们通过各种方法,试图从更深部寻找板块作用动力学的证据。首先是地震层析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获得了许多区域性和全球的高分辨率3-D地震地幔波速结构,使得我们得以认识地球深部的结构,探讨地幔的物质组成,流体的作用和动力学过程。证据显示,板块俯冲不仅可以到达地幔过渡带深度,而且可达到下地幔底部,堆积在核幔边界的上部,成为核幔边界产生的地幔柱的重要物质组成。其次是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岩石学研究,模拟了一系列地球深部的高温高压矿物组合,被认为可能代表了地幔过渡带和下地幔的矿物组合,甚至核幔边界的含水矿物组合。另一方面,计算机模拟实验揭示了冷的大洋岩石圈发生深俯冲是可行的。尤为重要的是,许多来自地幔过渡带甚至下地幔深度的高压矿物已经在自然界陆续被发现,证明其中一些矿物是源自深俯冲的洋壳物质,记录了俯冲洋壳再循环的历史,如产在巴西、南非和加拿大等金伯利岩中的超深金刚石矿物包裹体。此外,洋岛玄武岩和大陆板内玄武岩的研究,也找到了早期俯冲下去的壳源岩石的同位素证据。近些年发现的蛇绿岩型金刚石是另一实证,其金刚石碳同位素和包裹体研究表明它们源自早期俯冲下去的壳源物质,被认为是研究俯冲物质深部再循环的一个新窗口。这些俯冲再循环的物质,被认为是通过地幔柱的活动从深部带至浅表。本文综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物质 地幔柱 金刚石 深地幔循环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Mantle geochemistry: Insights from ocean island basalts 被引量:12
4
作者 HUANG ShiChun ZHENG YongFe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976-2000,共25页
The geochemical study of the Earth's mantle provides important constraints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Earth, its internal structure, and the mantle dynamics. The bulk Earth composition ... The geochemical study of the Earth's mantle provides important constraints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Earth, its internal structure, and the mantle dynamics. The bulk Earth composition is inferred by comparing terrestrial mantle rocks with chondrites, which leads to the chondritic Earth model. That is, Earth has the same relative proportions of refractory elements as that in chondrites, but it is depleted in volatiles. Ocean island basalts(OIB) may be produced by mantle plumes with possible deep origins; consequently, they provide unique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deep Earth. Isotopic variations within OIB can be described using a limited number of mantle endmembers, such as EM1, EM2 and HIMU, and they have been used to decipher important mantle processes. Introduction of crustal material into the deep mantle via subduction and delamination is important in generating mantle heterogeneity; however, there is active debate on how they were sampled by mantle melting, i.e.,the role of olivine-poor lithologies in the OIB petrogenesis. The origin and location of high 3He/4He mantle remain controversial,ranging from unprocessed(or less processed) primitive material in the lower mantle to highly processed materials with shallow origins, including ancient melting residues, mafic cumulates under arcs, and recycled hydrous minerals. Possible core-mantle interaction was hypothesized to introduce distinctive geochemical signatures such as radiogenic 186 Os and Fe and Ni enrichment in the OIB. Small but important variations in some short-lived nuclides, including 142 Nd, 182 W and several Xe isotop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ancient and modern terrestrial rocks, implying that the Earth's mantle must have been differentiated within the first 100 Myr of its formation, and the mantle is not efficiently homogenized by mantle conv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tle structure mantle composition crustal components crust-mantle interaction crustal recycling
原文传递
大别山榴辉岩的密度和波速及其对壳—幔循环的启示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志丹 谢鸿森 +2 位作者 周文戈 朱茂旭 郭捷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10,共5页
测定了大别山地区榴辉岩和麻粒岩的密度和高温高压 (至 5 .0GPa和 130 0℃ )的纵波速度 (Vp)。超高压榴辉岩具有较高的密度和Vp 及较弱的各向异性。榴辉岩的压力系数为 0 .2 2~ 0 .33km/s·GPa ,超高压榴辉岩的温度系数为 - 3.41&#... 测定了大别山地区榴辉岩和麻粒岩的密度和高温高压 (至 5 .0GPa和 130 0℃ )的纵波速度 (Vp)。超高压榴辉岩具有较高的密度和Vp 及较弱的各向异性。榴辉岩的压力系数为 0 .2 2~ 0 .33km/s·GPa ,超高压榴辉岩的温度系数为 - 3.41× 10 -4 km/s·℃。榴辉岩的密度和波速的分析表明 ,地幔深部的超高压榴辉岩形成后可能包含了两个过程 ,即一部分榴辉岩通过拆沉作用进入深部地幔 ,另一部分快速折返至地壳内或地表 ,榴辉岩的形成过程代表了壳幔物质循环。现今的大别山深部可能只存在少量榴辉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榴辉岩 密度 纵波速度 各向异性 壳-幔循环
下载PDF
慢源岩浆成因的实验岩石学约束
6
作者 王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6-720,I0002,共16页
作为地幔熔融的直接产物,幔源岩浆的成分和性质忠实地记录了地幔源区的化学组成并能反映其演化过程,为深入理解地球内部的动力学过程和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信息。得益于近年来高温高压实验装置和微区分析测试手段的大幅改进,科学家们能... 作为地幔熔融的直接产物,幔源岩浆的成分和性质忠实地记录了地幔源区的化学组成并能反映其演化过程,为深入理解地球内部的动力学过程和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信息。得益于近年来高温高压实验装置和微区分析测试手段的大幅改进,科学家们能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正演模拟和记录地幔岩石的物理化学反应,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和初始物质成分,揭示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地幔部分熔融机制,约束幔源岩浆的生成和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对不同幔源岩浆成因的实验岩石学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了单一地幔橄榄岩源区的熔融、地幔源区其他岩石类型的熔融、地幔源区不同岩石的混合熔融三方面相关实验的研究现状、突出进展和存在问题,并结合深地科学的发展方向,对未来有关幔源岩浆成因和壳幔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岩石学 幔源岩浆成因 壳幔相互作用 物质再循环 部分熔融
下载PDF
用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探索全球大洋玄武岩、深海橄榄岩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的几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牛耀龄 龚红梅 +11 位作者 王晓红 肖媛媛 郭鹏远 邵凤丽 孙普 陈硕 段梦 孔娟娟 王国栋 薛琦琪 高雅洁 洪迪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127,共17页
2017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洋岩石圈与地幔动力学实验室"建成。未来5年,该实验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1630968)的资助下,用珍贵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洋中脊玄武岩(MORB)、辉长岩和深海橄榄岩(MORP)研究... 2017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洋岩石圈与地幔动力学实验室"建成。未来5年,该实验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1630968)的资助下,用珍贵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洋中脊玄武岩(MORB)、辉长岩和深海橄榄岩(MORP)研究地球化学和地幔动力学的几个基本科学问题:1用Ti-Zr-Hf稳定同位素验证"Nb-Ta和Zr-Hf元素对质量分异的假说";2从MORB演化过程和地幔熔融过程检验目前对铁同位素分馏的基本假说,即重Fe同位素与Fe3+有亲和性,且比轻Fe同位素和Fe2+更不相容;3提出并试图检验地幔高氧逸度是板块构造的结果,即含有大量Fe3+的蛇纹石化大洋岩石圈地幔橄榄岩俯冲到深部地幔所致;4对代表性的MORB样品和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样品进行铀同位素研究,检验Andersen等(2015)有关地球演化过程中壳幔循环导致的内、外动力地质过程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玄武岩 深海橄榄岩 壳幔循环 地幔动力学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
原文传递
榴辉岩的弹性波速评述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志丹 周文戈 +1 位作者 谢鸿森 朱茂旭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59-270,共12页
文中评述了榴辉岩的密度和高温高压下的纵波速度、速度各向异性、泊松比以及榴辉岩声软化现象的成因 ,着重介绍了榴辉岩的密度和波速对探讨岩石圈物质组成、莫霍界面性质、超高压岩石对实现壳幔物质交换的重要意义。榴辉岩的密度为 3 2... 文中评述了榴辉岩的密度和高温高压下的纵波速度、速度各向异性、泊松比以及榴辉岩声软化现象的成因 ,着重介绍了榴辉岩的密度和波速对探讨岩石圈物质组成、莫霍界面性质、超高压岩石对实现壳幔物质交换的重要意义。榴辉岩的密度为 3 2~ 3 6 5g·cm-3 ,其中超高压榴辉岩具有更高的密度 (3 4~ 3 6 5g·cm-3 )。榴辉岩的纵波速度 (vp)在 1GPa时为 7 3~8 9km·s-1,其裂隙闭合压力可能高于 1GPa。榴辉岩的压力系数为 0 3~ 0 4km·s-1·GPa-1,温度系数为 - 3 4× 10 -4 km·s-1·℃ -1。它具有最弱的vP 各向异性 (<3% )。超高压榴辉岩的泊松比为 0 2 54~ 0 2 75。大别山榴辉岩的密度和波速研究表明 ,现今的大别山深部地壳可能依然存在榴辉岩 ,但数量应很少 ;大别山上地幔具有同超高压榴辉岩类似的弹性特征 ;拆沉作用是解释超高压榴辉岩折返机制的重要模式之一 ;榴辉岩的形成过程包含了壳幔物质循环作用 ,一部分榴辉岩已拆沉进入深部地幔 ,另一部分则快速折返至地壳内或通过其他构造作用进一步抬升、暴露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弹性波速 密度 壳-幔循环 大别山
下载PDF
深部天然核反应堆——一种可能的山脉隆升动力源 被引量:4
9
作者 匡耀求 张本仁 欧阳建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板块碰撞造山模式难以解释造山作用在时间上的“滞后”和在空间上的“差位”现象。大量研究表明山脉隆升的动力来自深部,因此,探索深部地质过程的物理和化学机制及其导致的能量再分配是认识山脉隆升动力学机制的关键。若干线索表明地幔... 板块碰撞造山模式难以解释造山作用在时间上的“滞后”和在空间上的“差位”现象。大量研究表明山脉隆升的动力来自深部,因此,探索深部地质过程的物理和化学机制及其导致的能量再分配是认识山脉隆升动力学机制的关键。若干线索表明地幔中的核反应可能在岩石圈动力学演化过程中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分析U、Th等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在深变质过程中的行为,认为伴随板块俯冲发生的陆壳物质向地幔的再循环有可能在软流圈顶部形成富含U、Th、K等放射性亲石元素和碳质(石墨)的地质体。通过理论上的论证和对Oklo天然核反应堆遗迹的反演表明这些地质体可能有一部分具备了形成天然石墨核反应堆的条件。这种反应堆在亚临界状态下的断续运行有可能为其上方岩石圈中的岩浆作用提供热源,进入超临界状态时将可能导致深部核爆炸,成为地震、火山爆发和岩石圈破裂的动力来源。据此建立的山脉隆升的动力学初步模式,可以解释造山带的形成、高原的隆升、深源地震及其前兆的成因和金刚石及其相关岩石在地壳浅部置位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核反应堆 造山作用 地幔 幔源物质 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板块体制的出现与全球地质环境的突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匡耀求 张本仁 《湖南地质》 1994年第3期181-185,共5页
从大洋中脊的扩张到活动陆缘处的洋壳俯冲消成和岛弧型地壳增生,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精髓部分,这种板块体制的地壳演化何时开始出现呢?通过对与板块体制有关的壳幔物质循环和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的分析,作者认为太古代与元... 从大洋中脊的扩张到活动陆缘处的洋壳俯冲消成和岛弧型地壳增生,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精髓部分,这种板块体制的地壳演化何时开始出现呢?通过对与板块体制有关的壳幔物质循环和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的分析,作者认为太古代与元古代之交(26~23亿年)全球性地质环境的突变是板块体制出现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 全球地质环境 壳幔物质
下载PDF
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与化学地球动力学在东秦岭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本仁 张宏飞 +3 位作者 许继锋 凌文黎 欧阳建平 韩吟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51-555,共5页
总结了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和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东秦岭造山带的初步经验,并以较成功的实例来说明,内容包括:(1)华北和扬子克拉通幔源和壳源岩石化学和Nd、Pb同位素组成及壳幔演化差异的确定;(2)南秦岭前寒武纪基底应... 总结了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和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东秦岭造山带的初步经验,并以较成功的实例来说明,内容包括:(1)华北和扬子克拉通幔源和壳源岩石化学和Nd、Pb同位素组成及壳幔演化差异的确定;(2)南秦岭前寒武纪基底应归属于扬子陆块构造-地球化学省的地球化学论证;(3)关于东秦岭蛇绿岩铅同位素的Dupal型特征及其同三江地区(属古特提斯范围)蛇绿岩的相似性的揭示;(4)北秦岭元古宙基底可能为古洋岛型微陆块的地球化学证据;(5)东秦岭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洋壳俯冲消减及聚汇带壳-幔再循环的地球化学证据;(6)关于陆-陆碰撞过程中杨子陆块边缘(南秦岭)俯冲于华北陆块边缘(北秦岭)之下,从碰撞型花岗质岩浆源区地球化学研究获得的直接证据。这些初步成果说明同位素填图与化学地球动力学在造山带研究中是具有重要前景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填图 化学地球动力学 造山带 东秦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