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胜利原油酸性组分的结构与界面活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徐志成 安静仪 +2 位作者 张路 赵濉 俞稼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共5页
通过在硅胶中加入特殊添加剂的TLC方法 ,对胜利原油的总酸组分按照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高效的分离。用红外、核磁、元素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酸值等方法对各组分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它们的动态界面张力并研究了化学... 通过在硅胶中加入特殊添加剂的TLC方法 ,对胜利原油的总酸组分按照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高效的分离。用红外、核磁、元素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酸值等方法对各组分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它们的动态界面张力并研究了化学结构与界面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酸性组分的族组成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切相关 ,并在界面张力中起决定作用。在总酸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组分 (Mn<5 0 0 )中 ,酸的侧链以脂肪烃为主 ,表现了较强的界面活性。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组分 (Mn>5 0 0 ) ,表现了较弱的界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原油 酸性组分 结构 界面张力 界面活性
下载PDF
原油组分的性质与结构对其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海波 郭绪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7-349,共3页
粘度是流体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其数值的准确与否对制定油气田开发政策以及选用化工分离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考察了现有粘度模型对原油粘度的计算精度,发现其预测误差都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四组分实验的数据将原油阳性组分分割... 粘度是流体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其数值的准确与否对制定油气田开发政策以及选用化工分离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考察了现有粘度模型对原油粘度的计算精度,发现其预测误差都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四组分实验的数据将原油阳性组分分割成饱和烃、芳烃、胶质、沥青质等4个假组分进行原油特征化的方法,以更准确地描述原油阳性组分中不同性质与结构对原油粘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组分 粘度
下载PDF
大庆原油与碱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郭继香 李明远 +1 位作者 林梅钦 吴肇亮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24,共5页
采用四组分分离法将大庆原油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并用醇碱萃取法提取原油中的酸Ⅰ组分和酸Ⅱ组分。分别考察了各组分模拟油与水及碱体系的界面张力、界面剪切黏度,以及模拟油与碱长时间反应所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结果... 采用四组分分离法将大庆原油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并用醇碱萃取法提取原油中的酸Ⅰ组分和酸Ⅱ组分。分别考察了各组分模拟油与水及碱体系的界面张力、界面剪切黏度,以及模拟油与碱长时间反应所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结果表明,大庆原油中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主要活性组分是与碱反应较快的酸;对模拟油与碱体系形成的W/O型乳状液起稳定作用的主要组分是其中与碱反应较慢的、支链较多的大分子酸及酯类。大庆原油饱和分中存在着与碱发生慢反应的酯类。原油、原油组分模拟油与碱反应初期,易形成O/W型乳状液,反应后期乳状液由O/W型向W/O型转变。醇碱萃取法只能萃取出与碱发生快速反应的酸组分,而不能将与碱反应较慢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酸或酯类萃取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乳状液稳定性 界面活性组分
下载PDF
原油乳状液油-水界面上活性物的结构和活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志成 安静仪 +2 位作者 张路 赵濉 俞稼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共6页
通过综合的方法分离出大庆原油和胜利原油乳状液油-水界面上的活性物,用元素分析、红外、核磁、色质联用等方法分析其化学结构,并在油/碱水模型体系中测定了它们的动态界面张力,考察其化学结构与界面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相的pH... 通过综合的方法分离出大庆原油和胜利原油乳状液油-水界面上的活性物,用元素分析、红外、核磁、色质联用等方法分析其化学结构,并在油/碱水模型体系中测定了它们的动态界面张力,考察其化学结构与界面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相的pH值影响原油中的含氧化合物在油-水界面膜上的吸附;沥青、胶质和蜡是界面活性物的主要成分,对油-水界面膜的形成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原油的酸性组分对油-水界面膜的动态界面张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乳状液 油-水界面 活性物 结构分析 界面活性
下载PDF
大庆原油活性组分及相关界面性质 被引量:18
5
作者 林梅钦 杨红生 +2 位作者 乔爱军 李明远 吴肇亮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2-95,102,共5页
用沉淀法和色谱分离法将大庆原油分离成沥青质、极性物和抽余油 3部分。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沥青质组分和极性物中存在羧酸类或酚类以及含氮化合物 ,抽余油主要为烃类物质 ,可能还存在很少量的非极性基团较大的酯类物质。测定结果... 用沉淀法和色谱分离法将大庆原油分离成沥青质、极性物和抽余油 3部分。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沥青质组分和极性物中存在羧酸类或酚类以及含氮化合物 ,抽余油主要为烃类物质 ,可能还存在很少量的非极性基团较大的酯类物质。测定结果表明 ,在大庆原油中 ,沥青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其次为极性物 ,抽余油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沥青质、极性物和抽余油都具有一定的界面活性。原油乳化实验表明 ,沥青质具有较弱的W /O乳化能力 ,抽余油具有较强的W /O乳化能力 ,是造成大庆原油W /O乳化的主要组分 ,极性物是造成大庆原油O/W乳化的主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原油 活性组分 界面性质 沥青质 极性物 抽余油 乳状液
下载PDF
原油族组成及碳数分布对其低温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伍鸿飞 敬加强 +2 位作者 靳文博 李业 杨蕾 《油气储运》 CAS 2014年第1期42-45,49,共5页
不同原油因族组成和碳数分布差异,低温流动性往往差别较大。以阿赛管道沿线站场原油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油样族组分及碳数分布,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别以原油凝点和黏度为评价指标,系统分析了原油族组成及碳数分布中各单因素对原油凝... 不同原油因族组成和碳数分布差异,低温流动性往往差别较大。以阿赛管道沿线站场原油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油样族组分及碳数分布,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别以原油凝点和黏度为评价指标,系统分析了原油族组成及碳数分布中各单因素对原油凝点及黏度的影响程度,给出了各因素对原油低温流动性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在原油组分中,蜡含量是影响原油低温流动特性最主要的因素,胶质、沥青质的影响则相对较小,油分含量对原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原油的碳数分布中,碳数分布在C16以下的油质对原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最大,而碳数分布在C16~C25和C31~C33的非晶蜡对原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程度较碳数分布在C25~C30和C34~C53的微晶蜡高。(图1,表4,参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组分 碳数分布 晶体蜡 非晶蜡 低温流动性 灰色关联模型
原文传递
短期风化作用下轻质原油化学组成的变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罗霞 马启敏 张传松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轻质原油进行了短期风化模拟实验,采用GC/MS分析了轻质原油的化学组分变化。结果表明:海水中轻质原油经过1 d风化,C数小于n-C12的正构烷烃、甲苯和1,3-二甲基苯组分丢失;经过5 d风化,丢掉的主要组分是n-C13和n-C14...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轻质原油进行了短期风化模拟实验,采用GC/MS分析了轻质原油的化学组分变化。结果表明:海水中轻质原油经过1 d风化,C数小于n-C12的正构烷烃、甲苯和1,3-二甲基苯组分丢失;经过5 d风化,丢掉的主要组分是n-C13和n-C14、萘和甲基萘,芳香族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变化不大;风化8 d后,芳香族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表现迅速增加,风化到21 d后,烷烃几乎全部消失,芳香族化合物质量分数达到最大;轻质原油在较短时间(8 d)内,n-C17/pristine,n-C18/phytane和pristine/phytane特征比率可较好地作为油品鉴别的依据,风化到15 d后,轻质原油的三个特征比率对于油品鉴别已不再具备意义;萜烷(m/z191)作为轻质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可较好的用于溢油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原油 风化 化学组成 GC-MS
下载PDF
克拉玛依二中区原油中活性组分含量分析及其相关界面性质 被引量:10
8
作者 林梅钦 高红 刘璞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5期70-71,78,共3页
用多级溶剂萃取法分离出克拉玛依二中区原油中的活性组分,并测出了油中活性组分的含量为4.81mg/g,用红外光谱法和元素分析法初步鉴定了活性组分的结构活性组分的红外光谱图在2500~36O0cm(-1)处有一较宽的吸收峰,在1707cm(-1)处有... 用多级溶剂萃取法分离出克拉玛依二中区原油中的活性组分,并测出了油中活性组分的含量为4.81mg/g,用红外光谱法和元素分析法初步鉴定了活性组分的结构活性组分的红外光谱图在2500~36O0cm(-1)处有一较宽的吸收峰,在1707cm(-1)处有一很强的羰基伸缩振动峰。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组分含有较高比例的氧和氮,活性组分中富集了大量的羧酸类或酚类以及含氮化合物.气相渗透压法测得活性组分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19,对提取物的界面性质研究表明,活性组分与碱(NaOH,Na2O3)的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可以达到10(-2)mN/m,而提取活性组分后的原油与碱溶液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明显高于未提取原油的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活性组分 定量分析 油田
下载PDF
CO2与原油混相及非混相条件下渗流机理差异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兴隆 秦积舜 张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7-81,共5页
在CO_2的资源化利用获得广泛认识的同时,CO_2提高采收率技术得到深入发展。研究CO_2驱替过程中气、液组分变化有利于发现CO_2-原油混相或非混相状态对渗流特征影响的原因。采出程度、含水及气油比等变化规律显示CO_2在孔隙中具有独特的... 在CO_2的资源化利用获得广泛认识的同时,CO_2提高采收率技术得到深入发展。研究CO_2驱替过程中气、液组分变化有利于发现CO_2-原油混相或非混相状态对渗流特征影响的原因。采出程度、含水及气油比等变化规律显示CO_2在孔隙中具有独特的渗流特征。相同驱替量的情况下,非混相状态较早进入含水快速上升期,采出程度平缓增长,而混相状态的采出程度则保持较长时间的线性增长。组分分析结果显示,CO_2驱替过程中油、气组分变化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除此之外,混相状态的CO_2易于与油相组分作用,而非混相状态的CO_2则偏向于与气相组分作用,说明混相或非混相状态时CO_2与原油的作用方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原油 混相 非混相 驱替实验 组分 渗流特征
下载PDF
稠油分散体系中黏度与化学组成的灰熵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程亮 杨林 +2 位作者 罗陶涛 雷佶明 兰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92-95,共4页
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研究了稠油黏度及其族组成、有机杂原子、金属元素和主要官能团的关联,探讨了物系黏度随稠油分散系统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沥青质是影响稠油黏度的最主要的因素,稠油体系中沥青质聚集分相的形成特性取决... 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研究了稠油黏度及其族组成、有机杂原子、金属元素和主要官能团的关联,探讨了物系黏度随稠油分散系统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沥青质是影响稠油黏度的最主要的因素,稠油体系中沥青质聚集分相的形成特性取决于稠油体系的物理结构,即稠油胶体构造的稳定性.胶体稳定性越高,沥青质越不容易从稠油分散体系中聚集沉淀.②在沥青质分子单元叠积过程中,由沥青质的杂原子因素、过渡金属因素、芳香环结构因素和脂肪性侧链因素共同决定的化学作用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其中芳香环结构因素和杂原子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由稠油体系不稳定性构成的物理作用的影响则居于次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胶体分散体系 化学组成结构 灰关联熵
下载PDF
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对原油组分界面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宗华 王磊 +5 位作者 方洪波 毛雷霆 王宇慧 张路 赵濉 俞稼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82-2988,共7页
利用悬挂滴方法研究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对胜利采油厂高温高盐油藏采出原油中酸性活性组分和沥青质界面膜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活性组分浓度条件下的界面扩张流变行为.实验结果表明:1750mg·L-1HMPAM能够在界面上... 利用悬挂滴方法研究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对胜利采油厂高温高盐油藏采出原油中酸性活性组分和沥青质界面膜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活性组分浓度条件下的界面扩张流变行为.实验结果表明:1750mg·L-1HMPAM能够在界面上形成网络结构,界面扩张模量数值高达100mN·m-1左右;油相中的酸性组分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吸附到界面上,与HMPAM分子的疏水改性部分形成聚集结构,一方面通过快速的扩散交换过程大大降低扩张模量,另一方面通过与疏水改性部分的相互作用加强HMPAM分子间的缔合强度,增强网络结构的弹性.沥青质分子尺寸相对较大,分子间存在氢键等较强的相互作用,造成沥青质界面聚集体和HMPAM形成的网络结构共同决定界面膜性质,混合膜的扩张模量较单独HMPAM体系仅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 原油 酸性组分 沥青质 界面扩张流变
下载PDF
CO2注入对储层多孔介质及赋存流体性质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唐凡 朱永刚 +3 位作者 张彦明 孟伟 张涛 徐春梅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6,82,共6页
明确CO2注入对储层多孔介质及赋存流体性质的影响规律是分析油藏条件下CO2驱油机理和确定提高采收率潜力的基础。开展了不同压力条件下CO2与岩心静态接触实验和岩心驱替实验,测试了CO2注入前后岩心物性及微观孔喉结构和地层流体主要离... 明确CO2注入对储层多孔介质及赋存流体性质的影响规律是分析油藏条件下CO2驱油机理和确定提高采收率潜力的基础。开展了不同压力条件下CO2与岩心静态接触实验和岩心驱替实验,测试了CO2注入前后岩心物性及微观孔喉结构和地层流体主要离子含量、采出原油组分、黏度及其沥青质含量等特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CO2注入压力由5 MPa升至20 MPa过程中,储层多孔介质平均孔隙度增大19.16%,平均渗透率降低11.23%,直径为100~150μm的孔隙空间增加9.73%,直径小于1.5μm的喉道空间增加15.83%,岩心亲水性显著增强;随着CO2在不同压力下的逐渐注入,地层水中Ca^2+和HCO-3含量增大,采出原油中C 5~C 33组分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基本不变的规律,采出原油黏度及其沥青质含量呈现先迅速降低,后保持不变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注入 多孔介质 孔隙度 渗透率 孔喉结构 原油组分
下载PDF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乳化作用及其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哲 卢祥国 +1 位作者 郭琦 王春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87,114,共7页
通过岩心驱油实验研究了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乳化作用及其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油接触后,三元复合体系中部分表面活性剂和碱会转移进入到油相中去,但聚合物却难以进入;随油水体积比和接触时间的增加,表面活性剂和碱在油相中... 通过岩心驱油实验研究了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乳化作用及其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油接触后,三元复合体系中部分表面活性剂和碱会转移进入到油相中去,但聚合物却难以进入;随油水体积比和接触时间的增加,表面活性剂和碱在油相中分配系数增大,但二者作用机理不同;原油组分、乳化、碱和聚合物对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相中的分配均有影响;与聚驱相比,弱碱三元复合驱的注入压力较高,含水率较低,采出程度的增幅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 分配系数 原油组分 物理模拟 乳化作用 采出程度 机理分析
下载PDF
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沥青质沉积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延龙 佘跃惠 +2 位作者 蒲春生 张凡 董浩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共7页
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原油的四组分和气相色质联用分析表明,原油饱和烃碳链分布范围较广,直连烷烃主峰碳为C16,原油重质组分含量相对较高,石蜡组分少,芳烃组成非常复杂,其沉积环境为强还原和高盐度海相沉积环境;胶体不稳定系数及原油的流... 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原油的四组分和气相色质联用分析表明,原油饱和烃碳链分布范围较广,直连烷烃主峰碳为C16,原油重质组分含量相对较高,石蜡组分少,芳烃组成非常复杂,其沉积环境为强还原和高盐度海相沉积环境;胶体不稳定系数及原油的流变性分析说明,该原油容易发生沥青质沉积;对伊朗原油沥青质初始絮凝点和沉淀量的研究发现,剂油比为0.21 mL/g时,伊朗原油沥青质开始发生絮凝,利用标度方程对沥青质沉积的预测表明,当剂油比为0.27 mL/g时,伊朗原油开始出现沥青质沉积,分子量较大的沉淀剂需要较大浓度才能引发沥青质沉淀,沥青质的沉淀量随沉淀剂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分析注入不同体积天然气的特征化原油拟组分的变化情况,发现气举采油会导致沥青质的沉积初始压力升高,沥青质容易在井筒内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原油 沥青质沉积 沉积特征 二苯并噻吩 标度方程 拟组分
下载PDF
原油组分及乳化剂对乳状液黏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曹广胜 左继泽 +3 位作者 张志秋 白玉杰 杜童 杨婷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8-14,共7页
在油井堵水技术中,活性原油堵水技术以其低成本、低伤害、有效期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应用中发现,不同区块进行活性原油堵水调剖效果差异较大,有些区块措施效果明显,而另一些区块则效果很差,分析原因为不同区块原油组... 在油井堵水技术中,活性原油堵水技术以其低成本、低伤害、有效期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应用中发现,不同区块进行活性原油堵水调剖效果差异较大,有些区块措施效果明显,而另一些区块则效果很差,分析原因为不同区块原油组分中胶质、沥青质含量差异较大,而该物质会对活性原油乳化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活性原油堵水技术水平,通过室内乳化实验和光谱实验分析了乳化剂结构和原油组分对油包水乳状液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乳化剂Span系列的亲油端碳碳单链长度越长,乳状液黏度越大;而双键的存在不利于形成乳状液,且形成的乳状液黏度低;胶质中的5个芳香环排列组成的成分有利于沥青质的溶解,同时5个芳香环的面性排列会增加乳状液的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水 活性原油 原油组分 乳化剂 乳状液
下载PDF
原油组分对CO_2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红 余华贵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4年第6期25-27,共3页
为研究原油组分对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开展两组细管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当原油中组分C5-C9和C10-C14含量降低,C15-C19、C20-C24和C25-C33含量增加时,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升高至36 MPa,较第1组实验最小... 为研究原油组分对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开展两组细管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当原油中组分C5-C9和C10-C14含量降低,C15-C19、C20-C24和C25-C33含量增加时,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升高至36 MPa,较第1组实验最小混相压力上升约5.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组分 CO2 最小混相压力 细管实验
下载PDF
原油组分对化学驱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肖传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03-105,140-141,共3页
为提高化学驱油技术的使用效率,有效掌握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变化因素,开展了原油组分对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应用原油分离提纯技术、GC-MS、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方法,从原油中分离出石油酸,分析其组分间的相互关系,总结... 为提高化学驱油技术的使用效率,有效掌握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变化因素,开展了原油组分对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应用原油分离提纯技术、GC-MS、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方法,从原油中分离出石油酸,分析其组分间的相互关系,总结界面张力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原油组分中石油酸是影响界面张力的主要成分,其中异构脂肪酸是降低界面张力的重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组分 石油酸 界面张力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孤东原油组分的界面张力测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继香 刘青 +2 位作者 林梅钦 李明远 吴肇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01-604,共4页
按常规四组分分离法将孤东1#原油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它们在原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5 88%,22 45%,14 73%,14 43%。将各组分在原油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的十分之一和煤油配制成模拟油,模拟油与蒸馏水、碱水〔w(Na2CO3)=1 ... 按常规四组分分离法将孤东1#原油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它们在原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5 88%,22 45%,14 73%,14 43%。将各组分在原油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的十分之一和煤油配制成模拟油,模拟油与蒸馏水、碱水〔w(Na2CO3)=1 2%)〕体系的界面张力分别为:35 700,13 360;24 520,4 630;22 760,5 610;19 380,0 056mN/m。并对各分离组分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果表明:界面张力的大小与各组分中的含氧量有关,含氧量越高,界面张力越低。沥青质是孤东1#原油的主要活性物质;w(沥青质)=3%时,模拟油与碱水〔w(Na2CO3)=1 2%〕体系的界面张力为0 0053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界面张力 活性组分 沥青质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原油萃取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晓燕 章杨 +6 位作者 严曦 王海峰 赵郁文 田木国 王伟 王立成 郭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7-321,共5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驱油性能,在三次采油中备受关注。为了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大港油田不同类型原油的萃取作用,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仪为实验装置,使原油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考察反应前后原油在组分含量、烷烃结构以及黏度等方... 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驱油性能,在三次采油中备受关注。为了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大港油田不同类型原油的萃取作用,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仪为实验装置,使原油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考察反应前后原油在组分含量、烷烃结构以及黏度等方面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正构烷烃基质原油比环烷烃基质原油更易于萃取;原油胶质含量越高,萃出油含量越小,升温、升压会显著增加萃出油含量;萃出油在组成上以烷烃、胶质为主,烷烃结构以C_(12)—C_(22)轻质组分为主。整体而言,二氧化碳萃出油含量较小,在0.19%~2.16%之间,萃余油与原始原油物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原油 萃取作用 组分含量 烷烃结构 黏度
下载PDF
原油活性组分及相互作用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琳 任梓寒 +3 位作者 石彦 武建明 蒲万芬 邹滨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3-380,共8页
原油生产过程中,活性组分易使原油形成大量乳状液,主要包括沥青质、胶质、石油酸和蜡等。基于这些活性组分的组成与存在状态,阐述了各活性组分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机制,重点剖析了各活性组分与沥青质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乳状液稳定性的... 原油生产过程中,活性组分易使原油形成大量乳状液,主要包括沥青质、胶质、石油酸和蜡等。基于这些活性组分的组成与存在状态,阐述了各活性组分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机制,重点剖析了各活性组分与沥青质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指出沥青质是构成界面膜的主要成分,适量的胶质能对沥青质起到协同乳化的作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石油酸与沥青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同,蜡组分在结晶或与沥青质相互作用时能增强界面膜的强度。最后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活性组分 亚组分 相互作用 乳状液 界面膜 稳定性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