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化矿氧化自热性质测试的新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阳富强 吴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6-982,共7页
介绍一种新的测试硫化矿样氧化自热性质的方法。该套实验装置由程序控温箱、金属网篮、热电偶以及温度自动记录仪等构成。通过设置不同的恒温条件,运用该套实验系统首次测试3种不同硫化矿样的氧化自热性质,得出各矿样在不同恒温条件下... 介绍一种新的测试硫化矿样氧化自热性质的方法。该套实验装置由程序控温箱、金属网篮、热电偶以及温度自动记录仪等构成。通过设置不同的恒温条件,运用该套实验系统首次测试3种不同硫化矿样的氧化自热性质,得出各矿样在不同恒温条件下的自热规律;利用交叉点温度法解算出3种矿样(硫铁精矿、高硫精矿、原矿)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3.7366、21.3817、36.2350kJ/mol,比较3种矿样的自燃倾向性。结果表明:随着恒温温度的升高,矿样的自热幅度变大,温度交叉的速度变快;硫铁精矿的表观活化能最小,原矿的表观活化能最大,这与硫精矿更容易发生自燃的现象一致。与传统的研究硫化矿石氧化自热性质的实验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测试成本低、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用于判定硫化矿石的自燃倾向性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 硫铁精矿 高硫精矿 交叉点温度法 氧化自热 表观活化能 自燃倾向性
下载PDF
基于交叉点法的煤自燃低温氧化阶段特性和关键参数 被引量:40
2
作者 徐永亮 王兰云 +2 位作者 宋志鹏 余明高 荆国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5-941,共7页
煤炭开采过程中,由煤自燃引起的矿井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交叉点温度法(CPT)是测试煤自燃倾向性指标及温升特性参数的一种实验方法。基于交叉点温度法,通过程序升温测试系统对0.45~0.60 mm粒径的烟煤在氧体积分数分别为20.65%,17.80... 煤炭开采过程中,由煤自燃引起的矿井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交叉点温度法(CPT)是测试煤自燃倾向性指标及温升特性参数的一种实验方法。基于交叉点温度法,通过程序升温测试系统对0.45~0.60 mm粒径的烟煤在氧体积分数分别为20.65%,17.80%,13.62%,10.49%,5.00%和3.00%的贫氧环境中分别进行了升温测试。通过煤体温升速率、炉温与煤温温差特性以及耗氧规律进行分析,结合程序升温过程煤样产热速率特性曲线,将煤自燃低温氧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阶段Ⅰ-无反应阶段,阶段II-吸热阶段,阶段Ⅲ-快速放热阶段,阶段Ⅳ-稳定放热阶段。同时通过对煤自燃升温过程能量守恒公式进行归一化处理,加热炉体与煤体温差在阶段Ⅰ和阶段Ⅳ分别为由ατ和(B-1)ατ决定,而在阶段Ⅲ出现交叉点温度必须满足B>1这一条件,经对比实验数据契合理论推导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点温度法 贫氧环境 无量纲化 产热特性 无量纲最大放热速率
下载PDF
变氧浓度环境下煤自燃临界温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峰峰 李海涛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5-168,共4页
为研究氧浓度对不同煤种自燃过程中临界温度的影响,选取了3种变质程度煤样,利用小样程序升温实验数据,采用指标气体法、耗氧速率法和交叉点温度法分别确定了实验煤样在10%、15%和21%供氧浓度下的临界温度值以及范围。测试结果表明:基于... 为研究氧浓度对不同煤种自燃过程中临界温度的影响,选取了3种变质程度煤样,利用小样程序升温实验数据,采用指标气体法、耗氧速率法和交叉点温度法分别确定了实验煤样在10%、15%和21%供氧浓度下的临界温度值以及范围。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交叉点温度测试得到的临界温度与绝热氧化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且实验周期短;煤自燃临界温度随着氧气浓度的上升而降低;交叉点温度法测量煤临界温度误差较小,是理想的测试煤自燃临界温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点温度法 指标气体 变质程度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神木烟煤自燃倾向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思仪 周思博 +1 位作者 庞家葆 冯乐乐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41,共7页
为揭示微波辐射对烟煤自然倾向性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给微波辐射在煤层增透中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结合交叉点温度法研究了微波辐射对神木烟煤自燃倾向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煤样晶格结构在微波改性后的变化... 为揭示微波辐射对烟煤自然倾向性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给微波辐射在煤层增透中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结合交叉点温度法研究了微波辐射对神木烟煤自燃倾向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煤样晶格结构在微波改性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使得150℃以下煤样产生的CO与CO_(2)体积分数均大于原煤产生的CO与CO_(2)体积分数,且微波处理后生成C_(3)H_(8)的时间提前。在150℃以上,短时间(1 min)微波处理煤样的烃类气体生成趋势与原煤的烃类气体生成趋势相似,但长时间(>1 min)微波处理后,C_(2)H_(4)和C_(3)H_(8)气体产量在160℃~180℃先下降后上升,反映了气体生成路径的变化。随着微波辐射时间从0 min增大到4 min,交叉点温度先降低后升高,自燃倾向性指数先减小后增大,煤自燃风险先变大后减小,微波辐射3 min时煤样自燃风险最大。随着微波时间从0 min增大到4 min,晶面层片间距先增大后减小,石墨化程度先降低后升高;同时堆积高度先减小后增大,晶格有序性先降低后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自燃倾向性 晶格结构 交叉点温度法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一种预测矿仓硫精矿自燃临界堆积厚度的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阳富强 吴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09-2114,共6页
提出矿仓硫精矿自燃临界堆积厚度的概念,并介绍一种用于测算矿仓硫精矿自燃临界堆积厚度的金属网篮交叉点温度法。用自行组装成的一套实验系统测试高硫精矿及硫铁精矿2种矿样在不同恒温条件下的自热性质;基于Frank-Kamenetskii理论模型... 提出矿仓硫精矿自燃临界堆积厚度的概念,并介绍一种用于测算矿仓硫精矿自燃临界堆积厚度的金属网篮交叉点温度法。用自行组装成的一套实验系统测试高硫精矿及硫铁精矿2种矿样在不同恒温条件下的自热性质;基于Frank-Kamenetskii理论模型解算出2种矿样在环境温度分别为5,10,15,25,30℃条件下的自燃临界堆积厚度,并应用于铜陵有色冬瓜山铜矿矿仓硫精矿自燃的危险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硫铁精矿的自燃临界堆积厚度较高硫精矿的小,在不同环境温度下,2种矿样的自燃临界堆积厚度也不同,其值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方法具有测试成本低、耗时少、实验的可重复性强等特点,通过对自燃临界堆积厚度的测算可以为预防矿仓硫精矿自燃火灾的发生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从而保证矿山生产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仓硫精矿 自燃 交叉点温度法 金属网篮 临界堆积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