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 被引量:32
1
作者 梁晓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要认清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的现实,应该从整体战略构建、跨文化差异研究、跨文化多重传播、特色话语体系建设、国民素质的提升、综合传播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强工作,还要避免形象虚幻化、传播形式化、认知框架... 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要认清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的现实,应该从整体战略构建、跨文化差异研究、跨文化多重传播、特色话语体系建设、国民素质的提升、综合传播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强工作,还要避免形象虚幻化、传播形式化、认知框架传统化、交流输出意识形态化、话语表述他者化、形象打造浮躁化等方面的误区,更好地促进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构建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跨文化 建构 传播 媒体
下载PDF
话语人际意义的跨文化建构——评《红楼梦》中王熙凤一段会话的英译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元会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76,共6页
人际意义是语言交流的重要内容。翻译作为一个话语跨文化交流的事件, 其交际参与者中的原文作者和目的语读者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 因而译者翻译的过程必然包含人际意义的跨文化建构。本文从人际意义的跨文化视角对《红楼梦》中一段人物... 人际意义是语言交流的重要内容。翻译作为一个话语跨文化交流的事件, 其交际参与者中的原文作者和目的语读者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 因而译者翻译的过程必然包含人际意义的跨文化建构。本文从人际意义的跨文化视角对《红楼梦》中一段人物会话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基于坚实理论基础的翻译评价尺度, 科学地评价译文, 并从实践的层面对人际意义的跨文化建构进行一些描述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人际意义 跨文化建构 红楼梦
下载PDF
高等学校通识教育跨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崔丽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25-729,共5页
跨文化课程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领域之一,在培养学生国际化素养方面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通识教育跨文化课程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并且收效甚微。通识教育跨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于跨文化课程建设是全球化发展... 跨文化课程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领域之一,在培养学生国际化素养方面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通识教育跨文化课程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并且收效甚微。通识教育跨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于跨文化课程建设是全球化发展的诉求,是推行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授课教师的素养与能力提升,以及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与素质。中国高等学校对跨文化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跨文化课程体系亟待完善,师资队伍需要优化和授课模式需要改革。因此,高等学校跨文化课程体系建设应转变观念,加大跨文化通识课程的研究力度;调整课程体系,构建系统的跨文化通识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建立跨文化通识课程教学团队;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跨文化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通识教育 跨文化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秀春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2期166-169,共4页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专业教学发生较大转变,体现为教学方式由传统教学转向混合式教学,教学内容由教材文本转向网络资源融入,教师角色由主导者角色转向引导者角色。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英语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但实践中...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专业教学发生较大转变,体现为教学方式由传统教学转向混合式教学,教学内容由教材文本转向网络资源融入,教师角色由主导者角色转向引导者角色。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英语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但实践中仍存在应用人才培养意识不足、翻译教学模式有待革新、课程设置亟待优化和英语翻译交互模式不足等问题。据此该文重点从强化顶层设计,夯实翻译教学技术基础;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翻译实操能力;完善课程设置,实现学生应用能力提升;建设交互平台,创造跨越时空交互空间等方面,提出英语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英语翻译专业 应用型人才 跨文化 课程建设
下载PDF
跨文化视角下生态旅游地视觉表征与社会构建——以千岛湖生态功能区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郑羽蘅 赵磊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8,共13页
在生态旅游国内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识别与分析国际旅游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地的需求与行为规律成为重要话题。文章基于跨文化视角,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在探寻国内外旅游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地视觉表征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旅游地形象的社... 在生态旅游国内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识别与分析国际旅游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地的需求与行为规律成为重要话题。文章基于跨文化视角,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在探寻国内外旅游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地视觉表征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旅游地形象的社会构建循环模型。研究发现:(1)自然景观、人造景观、人物、休闲活动、户外活动与旅游支持系统是国内外旅游者最为关注的6大生态旅游地节点类目。(2)相较之下,国内旅游者热衷于表征生态旅游地的休闲活动和旅游支持系统,视觉呈现简洁且聚焦,而国际旅游者则更关注人物与户外运动,常运用复杂视觉元素的叙事手法。(3)生态旅游地形象的社会构建是一个以“即时互动”为核心诉求,包含表征感知、表征确认、表征探新与表征修正的4个阶段动态演化过程。依赖传统目的地营销组织、互动平台受限与需求差异不清是我国生态旅游地国际化发展的阻滞因素。文章结论丰富了生态旅游地形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拓展了视觉表征与社会构建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并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视角 生态旅游地 视觉表征 社会构建 生态功能区
下载PDF
川菜企业跨文化胜任力人才培训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萍 任萍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8-32,共5页
川菜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菜系,长期以来以其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倍受人们的喜爱,川菜也在不断的创新中得到发展。随着川菜的不断发展和川菜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人才成为川菜企业跨文化经营的瓶颈。如何培养具备跨文化... 川菜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菜系,长期以来以其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倍受人们的喜爱,川菜也在不断的创新中得到发展。随着川菜的不断发展和川菜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人才成为川菜企业跨文化经营的瓶颈。如何培养具备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成为川菜企业关注的焦点和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川菜企业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川菜企业跨文化人才培训体系构建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菜 跨文化 人才培训 体系构建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视野下宁夏动漫角色品牌的建设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玲 林升栋 《民族艺林》 2017年第2期77-83,共7页
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方针,给各区域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宁夏作为中阿交流的平台地区,正在积极搭建区域间、国家间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桥梁。研究表明,动漫角色品牌文化的传播,在跨区域、跨国文... 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方针,给各区域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宁夏作为中阿交流的平台地区,正在积极搭建区域间、国家间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桥梁。研究表明,动漫角色品牌文化的传播,在跨区域、跨国文化交流方面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文章尝试提出宁夏动漫角色品牌建设思路及推广方案,以期为宁夏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与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动漫角色品牌 建设与推广
下载PDF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协同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8
作者 陈越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2-14,共3页
现阶段,面向来华留学生群体的跨文化教育,仍存在着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与融入状况不佳、教育体系欠缺整体性跨文化设计、教育管理工作缺乏协同意识等问题。鉴于此,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协同教育体系构建原则入手,提出需明确跨文化协同教育中... 现阶段,面向来华留学生群体的跨文化教育,仍存在着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与融入状况不佳、教育体系欠缺整体性跨文化设计、教育管理工作缺乏协同意识等问题。鉴于此,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协同教育体系构建原则入手,提出需明确跨文化协同教育中可迁移导向的育人观念、积极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教师、构建契合国际化标准的多元课程体系,以及建立多元化协同管理服务保障机制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跨文化 协同教育体系 构建原则 构建策略
下载PDF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9
作者 高雅丽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8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升我们的学生与目的语国家的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了促进这种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加入跨文化的教学。文章尝试研究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即如何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实现跨文化的教学,从而促...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升我们的学生与目的语国家的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了促进这种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加入跨文化的教学。文章尝试研究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即如何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实现跨文化的教学,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跨文化 教学模式构建
下载PDF
跨文化复合型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以武传文文理融通”教学理念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闰 张伟亚 刘绣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在群体多元文化背景和个体多语学习差异影响下,国际中文教育颇受学界关注。在梳理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历史演变和总结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以武传文文理融通”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对个案研究成功经验的分析,探索区域... 在群体多元文化背景和个体多语学习差异影响下,国际中文教育颇受学界关注。在梳理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历史演变和总结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以武传文文理融通”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对个案研究成功经验的分析,探索区域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完善“国际中文教育微专业”项目建设、实施书院制管理模式、建设多学科交叉平台等,构建跨文化复合型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利用多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以武传文文理融通” 跨文化复合型国际人才 培养体系构建
原文传递
论中国跨文化传播学“交往话语权”范畴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旭 刘明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3,共6页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实践为中国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尤其为理论构建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和现实的诉求。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体现了交往的本质,交往思想与跨文化传播的契合性从学理上为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构...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实践为中国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尤其为理论构建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和现实的诉求。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体现了交往的本质,交往思想与跨文化传播的契合性从学理上为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依据,而构建以交往思想为核心的"交往话语权"范畴可以消解中国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存在的单向灌输所产生的疑虑和紧张感问题。实现"交往话语权"的路径包括传播者和传播对象的话语权,其所强调的双主体地位有助于构建文化融合,提升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思想 中国跨文化传播学 交往话语权 范畴构建
下载PDF
人际意义的跨文化建构与翻译教学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元会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1,共4页
作为描述和解释翻译现象的理论概念,人际意义跨文化建构把翻译原则从忠实于原作转移到适宜于实现作者的交际意图和建立跨文化人际关系,从而给基于理论描述的翻译教学带来新的启示。这首先表现在理论教学方面,人际意义跨文化建构为描述... 作为描述和解释翻译现象的理论概念,人际意义跨文化建构把翻译原则从忠实于原作转移到适宜于实现作者的交际意图和建立跨文化人际关系,从而给基于理论描述的翻译教学带来新的启示。这首先表现在理论教学方面,人际意义跨文化建构为描述翻译现象提供了重要视角,有利于学生认识翻译本质;此外,翻译目的使翻译策略选择和质量评价有了可供参考的标准,教学内容更清晰,翻译技能教学与培养人际意义建构意识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动机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意义 跨文化建构 翻译教学
原文传递
公共英语教育理念的颠覆:多学少学不学和挑着学 被引量:8
13
作者 蔡基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37,共6页
语言作为工具有许多功能和价值,只有掌握了这个工具本身,即学会用语言来汲取和交流信息,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语言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实现多种价值。外语学习和母语学习无论在学习的效率方面还是在目的使用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对中国大多数学... 语言作为工具有许多功能和价值,只有掌握了这个工具本身,即学会用语言来汲取和交流信息,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语言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实现多种价值。外语学习和母语学习无论在学习的效率方面还是在目的使用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对中国大多数学习者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由于受到学习环境和使用环境的限制,就学习效率而言,英语习得不像汉语习得那么高,英语习得使用场合也没汉语习得那么多。因此,学习英语必须选择某些语言技能,针对自己所要用到的功能来学习。追求听说读写样样精通,试图通过学习英语来实现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和品质教育是不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英语 跨文化交际 能力等级量表 课程建设 专门用途英语 工具性 外语教学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的跨文化交流课程建设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战子 刘博怡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CSSCI 2021年第4期64-69,94,共7页
随着国际的深度交往和利益摩擦日益增多,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新时代外语人才必备的能力素养。新冠疫情的蔓延从各个层面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讨论后疫情时代跨文化交流话语的新变化:文化间的交流放缓,歧... 随着国际的深度交往和利益摩擦日益增多,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新时代外语人才必备的能力素养。新冠疫情的蔓延从各个层面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讨论后疫情时代跨文化交流话语的新变化:文化间的交流放缓,歧视话语成为疫情的次生灾难,然而不同文化的密切联系和频繁沟通已成定势。结合授课步骤示例,本文提出在后疫情时代,跨文化交流课程的着力点应聚焦提升对刻板印象的认知,努力超越偏见和歧视,并结合后疫情时代的社会文化情境,讨论在教学中针对跨文化交流话语建构与传播的四种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课程建设 后疫情时代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跨文化艺术传播中“中国元素”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张琪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该文旨在探讨在跨文化艺术传播中“中国元素”的应用,研究发现,中国元素是指中国文化环境外在有形和内在无形的物质载体,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多样性、传承性和包容性。在跨文化艺术传播中,应用中国元素应遵循拒绝... 该文旨在探讨在跨文化艺术传播中“中国元素”的应用,研究发现,中国元素是指中国文化环境外在有形和内在无形的物质载体,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多样性、传承性和包容性。在跨文化艺术传播中,应用中国元素应遵循拒绝标签化、防止偏执化和坚持创新性原则,拒绝标签化意味着不能简单地将中国元素视为一种符号进行化简和归类,而是要充分体现其多样性和复杂性;防止偏执化意味着不因中国元素的盛行就忽视其他国家和文化的特色,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并进行多元对话;坚持创新性意味着在传播中国元素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注重与当代艺术和文化形态的结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跨文化环境。基于此,该文从服装、电影、建筑和音乐舞蹈等角度对“中国元素”跨文化艺术传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可以为推动中国元素在跨文化艺术传播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艺术传播 “中国元素” 运用原则 服装行业 电影行业 平面设计 建筑行业 音乐舞蹈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入形态研究
16
作者 刘成瑛 《现代英语》 2024年第3期83-85,共3页
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之一。数字化平台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交流方式,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文章从利用数字化平台媒介,将跨... 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之一。数字化平台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交流方式,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文章从利用数字化平台媒介,将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以文化育人”相结合,强调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有效应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平台 跨文化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 融合共建
原文传递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构建高校英语课堂的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贝贝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1-23,41,共4页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高校英语课堂建构在新课改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文化交流,还是对国内政策施行,都有积极意义。客观认识高校英语跨文化课堂构建的重大意义,透彻分析课堂建构现状,正视跨文化交际理念浅显...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高校英语课堂建构在新课改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文化交流,还是对国内政策施行,都有积极意义。客观认识高校英语跨文化课堂构建的重大意义,透彻分析课堂建构现状,正视跨文化交际理念浅显、载体作用缺乏、实践性不足等问题,进而提出可行性建构策略;从落实理念入手,将跨文化交际融入高校英语课堂总体设计、活动过程和知识教授中,切实推动高校英语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高校英语 课堂建构
下载PDF
略论跨文化建设中编译观的转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玫 《海外英语》 2013年第5X期128-131,共4页
加强跨文化建设,乃是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定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对公共外交兴起、经济全球化、第三次工业革命等新形势的应对措施。转变编译观念正是优化翻译和双语编辑工作,促进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 加强跨文化建设,乃是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定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对公共外交兴起、经济全球化、第三次工业革命等新形势的应对措施。转变编译观念正是优化翻译和双语编辑工作,促进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简析编译观实然态的基础上,对编译观的应然态作了粗浅预描,认为编译观的转变必须从变视野进到变范式——既要跳出纯翻译视野又不能陷入纯编辑视野,而要创建跨界的、反映规律的、转换范式的、跨学科的多维整体编译观,并举隅交叉范式的交叉编译观,作为与同行共享和探讨的落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建设 编译观转变 实然态简析 应然态预描 范式转换 交叉编译观
下载PDF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毛和荣 李德俊 文惠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作为大学英语教育中专门介绍主要英语国家文化的一门课程,《英语国家概况》对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至关重要。为此,要充分认识到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英语国家概况 跨文化交际 教材建设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百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124-126,共3页
在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高等院校各学科的教学模式都在进行自我革新。大学英语教学在英语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教育理念发展学科教学新模式。基于此,系统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整体现状与跨文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特... 在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高等院校各学科的教学模式都在进行自我革新。大学英语教学在英语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教育理念发展学科教学新模式。基于此,系统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整体现状与跨文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特点,对高校英语教学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跨文化教学 模式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