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叉小波变换在区域气候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2
1
作者 孙卫国 程炳岩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9-487,共9页
将交叉谱与小波变换分析方法相结合,与传统的交叉谱方法相比,交叉小波变换方法用于区域气候变化与大气环流系统之间耦合振荡行为的相关分析更具优越性,不仅可以弥补经典交叉谱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而且能够发挥小波变换在时频两域都具有... 将交叉谱与小波变换分析方法相结合,与传统的交叉谱方法相比,交叉小波变换方法用于区域气候变化与大气环流系统之间耦合振荡行为的相关分析更具优越性,不仅可以弥补经典交叉谱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而且能够发挥小波变换在时频两域都具有表征气候信号局部化特征的作用;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耦合信号分辨能力,便于描述耦合信号在时频域中分布状况的优点。采用交叉小波变换分析北极涛动指数(AOI)距平与河南省月平均降水量距平、气温距平序列之间的联合统计特征及其在时频域中的相关关系,根据小波互相关系数、交叉小波凝聚谱和小波位相谱分析北极涛动对河南省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应用结果表明:河南省降水量和气温变化与AOI之间存在着多时间尺度的显著相关振荡,年代际尺度周期上的互相关系数明显大于年际尺度周期,相关程度随耦合振荡频率的增大而减小,相关显著性取决于两者的时频域联合统计特征,时域中小波互相关系数、小波凝聚谱和小波位相谱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局部化特征;说明北极涛动年际和年代际异常对河南省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小波变换 小波凝聚谱 区域气候 北极涛动
下载PDF
基于交叉小波与小波相干的西太平洋副高与东亚夏季风系统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余丹丹 张韧 +2 位作者 洪梅 刘科峰 王辉赞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5-769,共15页
采用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方法,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卫星观测的OLR资料,分析了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活动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系统相关的时延位相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副高指数与东亚夏季风系统成员特征指数的交... 采用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方法,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卫星观测的OLR资料,分析了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活动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系统相关的时延位相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副高指数与东亚夏季风系统成员特征指数的交叉小波功率谱和小波相干谱能够有效揭示周期尺度为14~20d的不同影响因子与副高指数的时频特征和时滞相关性。分析证实,马斯克林高压和南亚高压对副高的西伸、北跳有较好的预报意义;热带ITCZ和副热带高空急流的加强北移与副高脊线的北跳同步;副高北跳利于降水在华南发生,反过来,雨带的产生又有利于副高的进一步西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小波 小波相干 副热带高压 东亚夏季风
下载PDF
基于交叉小波变换的水文多尺度相关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邵骏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6,42,共6页
针对传统水文相关分析的局限性,将交叉小波变换应用于水文时间序列的相关分析。采用交叉小波功率谱和凝聚谱分析伊犁河雅马渡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4个影响因子之间的联合统计特征及其在时频域中的相关关系,揭示其在不同时间和频率尺度... 针对传统水文相关分析的局限性,将交叉小波变换应用于水文时间序列的相关分析。采用交叉小波功率谱和凝聚谱分析伊犁河雅马渡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4个影响因子之间的联合统计特征及其在时频域中的相关关系,揭示其在不同时间和频率尺度上的相关程度和细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相关系数只能从总体上考察两个时间序列的相关关系相比,交叉小波变换能够从时域和频率两方面同时考察两者的相关振荡随频率和时间后延的变化细节、局部特征和位相差异,在水文相关分析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相关分析 交叉小波变换 小波凝聚谱
原文传递
河南省气候变化与北极涛动的多时间尺度相关 被引量:24
4
作者 孙卫国 程炳岩 顾万龙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0-441,共12页
将交叉谱与小波变换方法相结合,采用交叉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冬、夏季北极涛动指数距平(ΔIAO)、河南省降水距平(ΔR)和气温距平(ΔT)序列的时频结构及其联合统计特征,讨论了近55年来河南省气候变化与北极涛动之间的多时间尺度相... 将交叉谱与小波变换方法相结合,采用交叉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冬、夏季北极涛动指数距平(ΔIAO)、河南省降水距平(ΔR)和气温距平(ΔT)序列的时频结构及其联合统计特征,讨论了近55年来河南省气候变化与北极涛动之间的多时间尺度相关。结果表明:冬、夏季ΔIAO、ΔR和ΔT都存在准2年、4年、6~8年和11~22年左右的周期信号。冬季ΔR与ΔIAO之间的显著相关表现在准2年和14~22年尺度共振周期上,年代际尺度正相关振荡的凝聚性最强且为全时域分布;冬季ΔT与ΔIAO的显著正相关表现在2~4年和6~10年尺度共振周期上,时域中相关振荡存在局部化特征;年代际尺度上ΔR与ΔIAO的相关显著性高于ΔT与ΔIAO的相关而年际尺度上ΔT与ΔIAO的相关比ΔR与ΔIAO的相关更显著,表明冬季AO对河南省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影响机制不同。夏季ΔR与ΔIAO之间的显著相关表现在准2年、4~6年、6~8年和16年左右尺度共振周期上,以6~8年尺度正相关振荡凝聚性最强;夏季ΔT与ΔIAO的相关显著性较低,仅在年际尺度周期上局部时域中有所表现;夏季AO主要通过影响东亚季风强度对河南省降水和气温变化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气候变化 北极涛动 交叉小波凝聚谱
下载PDF
ENSO signals and their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recorded by the sea-level change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margin during 1965-2005 被引量:14
5
作者 YUAN LinWang,YU ZhaoYuan,XIE ZhiRen,SONG ZhiYao & Lü GuoNian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46,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6期869-882,共14页
Sea-level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Earth's climate and its change is important as a metric for global and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Identifying, extracting, and revealing such information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 Sea-level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Earth's climate and its change is important as a metric for global and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Identifying, extracting, and revealing such information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sea-level change. The monthlyaverage tide-change records reported and examined in this paper are from 10 tide gauge stations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Pacific Ocean, registered during the period 1965-2005. In particular, we have utilized the Second Order Blind Identification (SOBI) method to identify and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method to extract the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signals imprinted in those tide gauge records; and subsequently,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tracted ENSO signals using wavelet analysis methods.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1) the ENSO events recorded by each tide gauge series are of different types and intensity, which show considerable 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 sea-level responses to ENSO signals remarkably stronger in low latitude areas than in medium-high latitude areas; (2) due to the influences of ocean currents, top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other factors, there exist variations in the typ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a-level changes and the recorded ENSO events at different latitudes; (3) sea-level changes can also denote scale-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NSO events, and particularly, since 1980s, all the tide gauges located south of Kanmen show intense responses to ENSO and the timescale of ENSO events extended gradually from around 4 years to 2-8 years, reflecting variations in the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ENSO events; and (4) reverse changes of certain scale were noted before and after strong ENSO events recorded by sea-level changes, support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about the interaction (mutual coupling and superimposition) between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strong ENSO events and their 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level change ENSO SOBI cross wavelet spectrum wavelet coherence
原文传递
塔里木河流域径流量周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孙鹏 张强 +2 位作者 白云岗 张江辉 陈晓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6-222,共7页
采用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方法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近40 a来年径流量、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的周期特征,结果表明:塔河流域年径流量、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度存在2.0-6.0 a左右的显著周期变化,除卡群站年径流量周期变化不显著,其余水文站... 采用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方法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近40 a来年径流量、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的周期特征,结果表明:塔河流域年径流量、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度存在2.0-6.0 a左右的显著周期变化,除卡群站年径流量周期变化不显著,其余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周期强烈震荡主要分布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以及90年代以后;各站年降水量的显著周期主要分布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均气温显著周期主要分布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同古孜洛克和卡群的径流量显著周期变化主要受和田和莎车降水量的影响;沙里桂兰克1965-1968的径流量显著周期主要是阿合齐气温周期显著变化引起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阿合齐降水量成为影响径流量周期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山口的年径流量周期变化受降水量和气温的共同影响。阿拉尔径流量的周期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受源流降水量显著周期变化。由于人口和耕地面积的迅速增加,源流区用水量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后降水量的周期变化没有引起阿拉尔径流量的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小波 小波相干 周期特征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与大气环流响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舒祺 赵文吉 +3 位作者 杨阳 金囝囡 郑冬阳 王欣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6,共10页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探讨极端降水对大气环流的响应规律,对区域洪涝灾害防护以及科学管理极为重要。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435个气象站点1980-2018年的日降水数据,以连续小波变换为基础,采用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探讨极端降水对大气环流的响应规律,对区域洪涝灾害防护以及科学管理极为重要。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435个气象站点1980-2018年的日降水数据,以连续小波变换为基础,采用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近40年来极端降水指数以及大气环流指数的振荡周期特征及其之间在时频域中的共同特征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指数均存在多尺度周期性震荡,这些指标的周期性震荡趋向于高时频尺度,这意味着从1980年到2018年,极端降水各个指标“增加-减少”变化更加频繁;大气环流指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均出现显著周期;大气环流指数与极端降水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年际尺度上,不同时域中存在明显差异,但是EASM与PDO在高能量谱区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的影响较弱,IOD在低能量谱区对极端降水指数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大气环流 连续小波变换 交叉小波变换 小波相干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河南省气候变化与北极涛动的时频相关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卫国 朱业玉 +2 位作者 王记芳 顾万龙 程炳岩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年第4期1-7,共7页
利用交叉谱与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分析了北极涛动指数(AOI)距平和河南省月平均降水距平、月平均气温距平序列的时频变化特征及河南省气候变化与北极涛动之间的多时间尺度相关,结果表明,河南省降水和气温变化与AOI之间存在着多时间尺度的... 利用交叉谱与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分析了北极涛动指数(AOI)距平和河南省月平均降水距平、月平均气温距平序列的时频变化特征及河南省气候变化与北极涛动之间的多时间尺度相关,结果表明,河南省降水和气温变化与AOI之间存在着多时间尺度的显著相关振荡,年代际尺度周期的互相关系数明显大于年际尺度周期的互相关系数,相关程度随耦合振荡频率的增大而减小,相关显著性取决于两者的时频域联合统计特征,时域中小波互相关系数、小波凝聚谱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说明北极涛动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对河南省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北极涛动 交叉谱 小波变换 小波凝聚谱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秦岭北坡径流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以灞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胜 邱海军 +5 位作者 宋进喜 马舒悦 杨冬冬 裴艳茜 杨文璐 曹明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7-978,共12页
综合运用距平分析、连续小波变换(CWT)、交叉小波变换(XWT)、小波相干(WTC)和时滞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秦岭北坡灞河流域径流与六大气象因子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水文气象因子在不同时频域中存在1~4个显著性周期,且都能通过95%置... 综合运用距平分析、连续小波变换(CWT)、交叉小波变换(XWT)、小波相干(WTC)和时滞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秦岭北坡灞河流域径流与六大气象因子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水文气象因子在不同时频域中存在1~4个显著性周期,且都能通过95%置信水平检验;太阳黑子数8~11.4 a的显著性周期对同时间尺度年均SOI和年均MEI的连续小波能量谱具有明显的影响;交叉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识别水文和气象要素的共振周期、相位角变化、丰枯阶段转换、时滞性、相关性、突变与显著性检验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期降水是灞河流域径流形成和变化的控制性因素,年均太阳黑子数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月均流量滞后月均AOI 0个月或8~9个月时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达到最大,滞后月均SOI 2个月或7~8个月达到最大,滞后月均MEI 6~8个月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径流过程 交叉小波变换 小波相干 时滞相关性 秦岭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水沙周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鹏 张强 陈晓宏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8-304,共7页
采用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方法分析了鄱阳湖流域"五河"控制站1955~2005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周期特征,结果表明:径流量和输沙量存在2~4 a的周期,径流量周期强烈振荡变化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以及90年代;而输沙量显著... 采用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方法分析了鄱阳湖流域"五河"控制站1955~2005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周期特征,结果表明:径流量和输沙量存在2~4 a的周期,径流量周期强烈振荡变化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以及90年代;而输沙量显著周期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径流量的周期变化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而输沙量周期变化主要受到径流量的影响,同时还受森林覆盖率和水利工程的影响;20世纪60到70年代森林覆盖率降低,同时期径流量的周期变化显著引起输沙量的强烈震荡;20世纪90年代径流量周期震荡强烈并没有引起输沙量显著的周期变化,这是因为流域内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而水利工程是输沙量周期变化不显著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小波 小波相干 水沙变化 周期特征 鄱阳湖流域
原文传递
Grinding Burn Detection Based on Cross Wavelet and Wavelet Coherence Analysis by Acoustic Emission Signal 被引量:8
11
作者 Zheyu Gao Jing Lin +1 位作者 Xiufeng Wang Yuhe Liao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94-103,共10页
Grinding burn monitor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guarantee the surface integrity of the workpiece. Existing methods monitor overall signal variation. However, the signals produced by metal burn are always weak. Ther... Grinding burn monitor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guarantee the surface integrity of the workpiece. Existing methods monitor overall signal variation. However, the signals produced by metal burn are always weak. Therefore, the detection rate of grinding burn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paper presents a novel grinding burn detection method basing on acoustic emission(AE) signals. It is achieved by establishing the coherence relationship of pure metal burn and grinding burn signals. Firstly, laser and grind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produce pure metal burn signals and grinding burn signals. No-burn and burn surfaces were generated and AE signals were captured separately. Then, the cross wavelet transform(XWT) and wavelet coherence(WTC) were applied to reveal the coherence relationship of the pure metal burn signal and grinding burn signal. The methods can reduce unwanted AE sources and background noise. Novel parameters based on XWT and WTC are proposed to quantify the degree of coherence and monitor the grinding burn. The grinding burn signals were recognized successfully by the proposed indexes under same grinding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NDING BURN cross wavelet TRANSFORM wavelet coherence Acoustic emission
下载PDF
2007/2008年冬季雨雪冰冻灾害的副热带高压环流背景与变异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韧 洪梅 +1 位作者 刘科峰 陈奕德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共9页
基于NCEP/NCAR提供的1958—2008年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07/2008年冬季我国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副高指数特征与El Nino/La Nina年平均冬半年副高指数特征以及50a平均冬半年副高指数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采用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方法,进一步... 基于NCEP/NCAR提供的1958—2008年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07/2008年冬季我国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副高指数特征与El Nino/La Nina年平均冬半年副高指数特征以及50a平均冬半年副高指数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采用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异同性以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揭示了2007/2008年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副热带高压活动与环流变异特性的一些基本特征,如La Nina事件冬季(尤其是中等强度La Nina事件年份的冬季),副高通常比一般年份副高的平均位置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雪冰冻 副热带高压 交叉小波 小波相干
下载PDF
典型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与泉流量的交叉小波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祁晓凡 蒋忠诚 罗为群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1-567,共7页
利用2002年3月至2008年12月龙怀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与2个表层岩溶泉泉流量资料,采用连续小波变换、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方法,对龙怀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及表层岩溶泉泉流量多时间尺度特征及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怀表... 利用2002年3月至2008年12月龙怀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与2个表层岩溶泉泉流量资料,采用连续小波变换、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方法,对龙怀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及表层岩溶泉泉流量多时间尺度特征及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怀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主振荡周期为0.77~1.16a,布洋1号泉与龙何下泉泉流量的主振荡周期均为0.82~1.23a,而其高频部分周期变化均不连续,其动态特征均以年际变化为主;交叉小波变换揭示COI区域外降水量与布洋1号、龙何下泉泉流量的主共振周期均为0.77~1.23a,且涵盖全部时域,2个表层岩溶泉对降水的响应是显著和稳定的;表层岩溶泉泉流量存在稳定的落后于降水量的相位变化,布洋1号、龙何下泉分别落后于降水量0.61d、2.63d左右,表层岩溶泉径流过程为其泉域特征所制约;小波相干谱表明降水量与布洋1号泉流量在0.17~2.45a的全频域均显著共振,与龙何下泉在0.17~1.55a的周期上显著共振,且二者均涵盖了大部分时域,降水量与泉流量动态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小波 小波相干 表层岩溶泉流量 降水量
下载PDF
武汉站第23周电离层TEC与太阳及地磁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伟民 徐振中 +2 位作者 张韧 王博 杨升高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7,共8页
利用武汉电离层观测站1997-2007年电离层TEC资料,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和交叉小波以及小波相干方法,分析了该站电离层TEC的周期变化特征以及与太阳和地磁活动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武汉站TEC变化的长期趋势主要随太阳活动的强弱而变化;... 利用武汉电离层观测站1997-2007年电离层TEC资料,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和交叉小波以及小波相干方法,分析了该站电离层TEC的周期变化特征以及与太阳和地磁活动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武汉站TEC变化的长期趋势主要随太阳活动的强弱而变化;在局部时域上分别存在128~256 d,256~512 d和512d~1024 d的周期尺度,且与同时期的太阳黑子数和地磁Dst指数的周期特征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太阳黑子数在512~1024 d周期尺度上超前TEC变化约1/6个周期;在准半年的周期尺度上武汉站TEC与地磁Dst指数几乎呈反相位变化,但TEC对Dst指数的这种响应仅在太阳活动高年存在,具体机理尚需进一步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TEC 连续小波 交叉小波 小波相干
下载PDF
1950~2019年中国季节平均最高气温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大气环流影响定量化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越 路春燕 +3 位作者 黄雨菲 苏艳琳 王自立 雷依凡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03-3016,共14页
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引起区域气候不稳定,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和持续性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威胁.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一元线性回归法探讨1950~2019年中国季节平均最高气温(AMT)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线性相关、... 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引起区域气候不稳定,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和持续性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威胁.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一元线性回归法探讨1950~2019年中国季节平均最高气温(AMT)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线性相关、偏线性相关以及小波分析揭示中国各季节AMT与大气环流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各季节AMT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春、夏、秋和冬季AMT上升幅度分别为1.21、0.08、1.81和0.25℃,其突变时间主要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2)空间分布上,除夏季以外,其它季节AMT平均变化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加,但其增加程度各不相同,其中春冬季节东北和西北地区变化速率最快.(3)各季节AMT与大气环流因子间存在复杂关系,其能量强度在不同时频域上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太平洋年代际涛动与夏季AMT呈显著负相关,北大西洋涛动对夏秋冬季AMT变化产生较大程度正向驱动,北极振荡对各季节AMT均具有明显正向驱动作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因年份不同对春夏季AMT的短期变化存在显著正向或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制定科学有效的气候变化应对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平均最高气温(AMT) 大气环流 MANN-KENDALL检验 交叉小波 小波相干 遥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小波变换方法的济南市区泉水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春伟 齐欢 +4 位作者 林广奇 柳浩然 逄伟 于令芹 马河宽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5-1004,共10页
济南市区泉水的喷涌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开采等因素的影响,为查明降水量和地下水开采对济南市区泉水的影响,选取济南市区、济南西郊和济南东郊的水源地十年开采量数据,以及同期市区泉水位动态观测数据和降水量数据,采用交叉小波变换... 济南市区泉水的喷涌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开采等因素的影响,为查明降水量和地下水开采对济南市区泉水的影响,选取济南市区、济南西郊和济南东郊的水源地十年开采量数据,以及同期市区泉水位动态观测数据和降水量数据,采用交叉小波变换、小波相干谱和多元小波相干谱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市区泉水位与降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均存在约1 a的频域周期,市区泉水位滞后于降水量133.22 d,市区泉水位与济南西郊开采量和济南东郊开采量的响应时滞分别为125.43 d和83.85 d,济南市区泉水与济南西郊地下水、济南东郊地下水存在水力联系;②济南市区泉水位与降水量的平均小波相干值(AWC)为0.58,市区泉水位与济南西郊开采、市区开采和济南东郊开采的AWC分别为0.47、0.40和0.32,PASC分别为13.90%、16.81%和10.09%,在研究期开采条件下,降水量和岩溶地下水开采量对市区泉水位的影响明显,市区开采对市区泉水位的影响最大,济南东郊开采对市区泉水位的影响最小;③在两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下,降水量和济南西郊开采量、降水量和市区开采量两种组合可以作为市区泉水位变化的最大影响因素;在三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下,降水量和济南西郊开采量、市区开采量组合可以成为市区泉水位变化的最大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地下水开采 济南泉水 多元小波相干谱 交叉小波变换 小波相干谱
下载PDF
基于小波理论的跨坐式单轨车辆振动源研究
17
作者 冯大年 丁长权 +1 位作者 张建全 丁军君 《机车电传动》 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
轨道不平顺是跨坐式单轨车辆振动的主要激励源,开展跨坐式单轨车辆振动源研究对于车辆和轨道梁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跨坐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对构架加速度时域信号和不平顺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以连... 轨道不平顺是跨坐式单轨车辆振动的主要激励源,开展跨坐式单轨车辆振动源研究对于车辆和轨道梁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跨坐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对构架加速度时域信号和不平顺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以连续小波变换系数为指标进行时频分析,确定车辆振动和不平顺信号能量主要集中的频段;采用交叉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方法对多工况下的加速度时域信号进行小波相关性研究,以平均小波相干值评价轨道梁不平顺对车辆横向和垂向振动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导向面表面不平顺在0.5Hz、2Hz和14Hz处存在横向平均小波相干峰值,分别为0.93、0.71和0.66,垂向平均小波相干值在0.3附近波动;稳定面表面不平顺在6Hz处存在横向平均小波相干峰值(0.44),垂向平均小波相干值在0.3附近波动;走行面不平顺在6Hz处存在横向平均小波相干峰值0.53,垂向平均小波相干值稳定在0.98;轨道梁整体变形产生的不平顺在14Hz处存在横向平均小波相干峰值0.41,在2Hz处存在垂向平均小波相干峰值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坐式单轨 轨道不平顺 动力学 交叉小波 小波相干
下载PDF
秦岭北麓典型流域径流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灞河流域为例
18
作者 李慧 邓佳伟 +1 位作者 李亚鑫 母滢琦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2-811,共10页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显著,为探究两者影响下秦岭北麓典型城市流域径流的变化特征及响应机制,选择灞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灞河流域1960-2018年水文气象数据和1985-2018年土地利用,采用滑动T检验、TFPWMK秩次检验、连续...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显著,为探究两者影响下秦岭北麓典型城市流域径流的变化特征及响应机制,选择灞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灞河流域1960-2018年水文气象数据和1985-2018年土地利用,采用滑动T检验、TFPWMK秩次检验、连续小波变换(CWT)、交叉小波变换(XWT)、小波相干分析(WTC)等方法对流域水文、气象及下垫面要素的变化特征及流域径流与气象要素的共振周期、相关性与时滞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SWAT模型,通过设置多种变化情景探明流域径流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1960-2018年灞河流域径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1985-2018年灞河流域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了近3倍,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2)径流与气象因子在时频域中均存在不同尺度的共振周期和时滞效应,降水和径流在高能区存在5个显著的共振周期,气温和径流在高能区存在3个显著的共振周期,且径流滞后于气象因子的变化;3)年均径流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流域径流变化主要由降水主导,且在降水增加情景下,径流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高于降水减少情景;耕地全部转化为林地会导致年径流量减少2.58%,草地全部转化为林地会使年径流量增加0.822%,耕地全部转为城镇建设用地使年径流量增加40.8%;4)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共同作用下,灞河流域径流变幅为-0.870 m^(3)∙s^(-1),其中气候变化引起的径流量变幅为-1.04 m^(3)∙s^(-1),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变幅为0.170 m^(3)∙s^(-1),相比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对于灞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交叉小波变换 小波相干 径流 SWAT模型 灞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交叉小波与小波相干的黄土高填方体浅表层水分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冠淼 包含 +3 位作者 兰恒星 晏长根 郑涵 唐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9-1402,共14页
探究黄土高填方边坡浅表层水分间的复杂关系是防治坡体浅层水土灾害的基础,本文以延安安塞某黄土高填方体为对象,开展了现场原位长时序监测,并通过交叉小波与小波相干分析方法,研究了坡面效应影响下黄土高填方边坡浅表层水分间的相关关... 探究黄土高填方边坡浅表层水分间的复杂关系是防治坡体浅层水土灾害的基础,本文以延安安塞某黄土高填方体为对象,开展了现场原位长时序监测,并通过交叉小波与小波相干分析方法,研究了坡面效应影响下黄土高填方边坡浅表层水分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小波分析方法可用于半定量化研究黄土高填方边坡内外部水分间的相关关系,其优势是可在时域和频域上清晰表现两个时间序列的相关性与变化细节;降雨和边坡浅层土壤水之间存在两个主要的共振时间尺度0.06~1.78d和3.56~28.47d,在两时间尺度段内降雨与浅层土壤水的相关性呈增强趋势,即两者的相关性强弱存在明显时间尺度依赖;土壤水间的相关性强弱和交换转化剧烈程度可用显著相干面积百分比(PASC)表示,边坡不同位置PASC的平均值大小为坡顶(36.39%)<上坡段(37.6%)<中坡段(39.17%),坡面提高了垂向土壤水间的交换转化程度;边坡坡面效应的存在不利于降雨向土壤水的转化,但增强了浅表层垂向土壤水间的交换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填方边坡 交叉小波 小波相干 土壤水分 坡面效应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荒漠草原土壤湿度周期变化特征
20
作者 常耀文 吴一晗 +4 位作者 刘霞 吴傲 张瑞强 海春兴 范兆飞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7-97,共11页
本研究基于小波分析方法,利用2009~2019年土壤湿度与气象观测数据,探讨了荒漠草原土壤湿度的多时间尺度结构的周期特征及其与大气因子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9年土壤湿度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坡底与坡上的土壤湿度有... 本研究基于小波分析方法,利用2009~2019年土壤湿度与气象观测数据,探讨了荒漠草原土壤湿度的多时间尺度结构的周期特征及其与大气因子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9年土壤湿度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坡底与坡上的土壤湿度有显著差异(P<0.05)。土壤湿度主要在9个月、18个月、34个月和63个月时间尺度上分别以0.5 a、1 a、2 a与3.5 a为周期发生变化。坡底以63个月与34个月时间尺度上的周期震荡为主且稳定;坡上土壤湿度以63个月时间尺度上的周期震荡为主且稳定。气温与降水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降水对其影响在1~6个月与9~15个月的时间尺度上是显著的(P<0.05),气温在9~15个月的时间尺度上表现出对土壤湿度稳定且持续的周期性影响。以上研究结果对荒漠草原地区土壤湿度的数值模拟与气候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荒漠草原 小波分析 交叉小波 小波相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