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的三维测度——外部知识融合、内在知识会聚与科学合作模式 被引量:73
1
作者 黄颖 张琳 +2 位作者 孙蓓蓓 王志楠 朱东华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5,共11页
跨学科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概念,单一的测度方法无法全面描述其本质特征。先前的研究大多针对跨学科某一维度进行分析,缺乏整体视角和系统建构。本研究对跨学科的外部知识融合、内在知识会聚与科学合作模式三个不同维度进行有效分解与整... 跨学科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概念,单一的测度方法无法全面描述其本质特征。先前的研究大多针对跨学科某一维度进行分析,缺乏整体视角和系统建构。本研究对跨学科的外部知识融合、内在知识会聚与科学合作模式三个不同维度进行有效分解与整合,分别从参考文献学科多样性、目标文献学科多样性和合作机构学科多样性三个维度进行测度和综合比较分析,以普赖斯奖获得者的研究论文为例,探索不同测度方法的共性与差异、适应性与结合点,以及跨学科研究不同维度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单一维度的方法相比,三维测度可以更加全面地剖析研究对象的跨学科特征,同时也为跨学科的测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交叉科学 文献计量 知识会聚 学科多样性
原文传递
跨学科合作模式下的交叉科学测度研究——以ESI社会科学领域高被引学者为例 被引量:44
2
作者 张琳 孙蓓蓓 黄颖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1-242,共12页
交叉科学作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特有的复杂性决定了科学合作必然成为交叉科学研究主流的科学活动模式。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合著机构地址提取学科分类的方法,从而测度科学合作中的不同学科机构... 交叉科学作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特有的复杂性决定了科学合作必然成为交叉科学研究主流的科学活动模式。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合著机构地址提取学科分类的方法,从而测度科学合作中的不同学科机构之间的学科交叉程度。以2014—2016年连续入选社会科学总领域的高被引学者研究成果为例,探索不同学科的机构合作是否有助于产生交叉科学成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学科的机构合作对交叉科学成果的产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合作机构的跨学科程度产出的交叉科学研究成果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学科交叉的管理机制和相关科技评价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科学 跨学科 合作模式 学科多样性
下载PDF
学科交叉模式及发展条件 被引量:27
3
作者 吴丹青 张菊 +1 位作者 赵杭丽 吴光豪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7-160,共4页
通过学科交叉的组织管理研究,初步总结出学科交叉的模式可分为交流型、方法型、项目型和平台型。学科交叉必须注重四个结合,即:与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学科建设、研究基础及人才队伍相结合。要保证学科交叉的良性发展,必须具备转变现有... 通过学科交叉的组织管理研究,初步总结出学科交叉的模式可分为交流型、方法型、项目型和平台型。学科交叉必须注重四个结合,即:与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学科建设、研究基础及人才队伍相结合。要保证学科交叉的良性发展,必须具备转变现有观念、制定倾斜政策、营造宽松环境、联合培养研究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并提供必要的资源等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模式 发展条件
下载PDF
交叉视角与史学范式——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长莉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5-133,共9页
"社会文化史"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社会史与文化史交叉学科。二十余年来,它已经成为一个稳步发展、日趋成熟的史学分支领域。中国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是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由中国史学内部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它与... "社会文化史"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社会史与文化史交叉学科。二十余年来,它已经成为一个稳步发展、日趋成熟的史学分支领域。中国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是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由中国史学内部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它与欧美兴起的"社会文化史"并行而有差异,如欧美学者关注"个人价值",而中国学者注重"群体特性";欧美学者趋向"反叛"、"解构"的后现代,而中国学者意在"补充现代性"。近年来,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出现微观史与深度描述、建构理论与概念分析工具、以记述叙事为主要表现形式等趋向,同时也存在着碎片化、平面化、理论与内容相脱节及"片面价值论"等缺陷。展望未来,时代的挑战将促进社会文化史的发展,史料数据化与网络化将为社会文化史学者利用大量民间史料提供更多便利。"社会文化交叉视角"不只适用于"社会文化史"的专属研究领域,也可以作为一种新史学范式,对于以往通史、专史单一视角的史学范式提供有益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史 史学范式 交叉学科 史学理论
原文传递
我国体育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和建议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岩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4,19,共4页
我国体育经济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加快发展的趋势;与经济学整体联系加强的趋势;研究的综合化趋势;国际性增强的趋势。对如何推动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六点建议。
关键词 体育经济学 体育学 学科研究 交叉学科
下载PDF
跨学科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6
作者 韩普 王东波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22-1232,共11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跨学科和跨学科性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科学计量分析,其次从个人/作者、期刊和学科领域等层面阐述了跨学科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接着总结了跨学科性研究的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最后归纳了跨学科性的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跨学科和跨学科性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科学计量分析,其次从个人/作者、期刊和学科领域等层面阐述了跨学科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接着总结了跨学科性研究的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最后归纳了跨学科性的研究意义,并给出了研究展望。通过对跨学科性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梳理,进一步明确了跨学科性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有助于为学者有针对性的开展跨学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性 交叉学科 学科分类
下载PDF
21世纪国土规划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成 李开宇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1,共5页
该文结合国土规划性质及地位的探讨,针对国土规划的特点,笔者认为,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是解决国土规划重大问题的现实途径,其中,国土资源安全理论和城乡融合理论以及动态规划理论等是进行国土规划的理论支柱。在此基础上,指出国土规划... 该文结合国土规划性质及地位的探讨,针对国土规划的特点,笔者认为,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是解决国土规划重大问题的现实途径,其中,国土资源安全理论和城乡融合理论以及动态规划理论等是进行国土规划的理论支柱。在此基础上,指出国土规划的目标应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目标组合,应采取理论指导、专家论证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最后提出了未来国土规划的研究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规划 跨学科 理论支柱 技术路线
下载PDF
情报学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我国情报学期刊被引分析的启示 被引量:12
8
作者 阚连合 黄晓鹂 刘梅申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学科生长点是位于原有学科科学空白区的新学科“胚胎”。学科之间的学科运动产生交叉学科生长点,并发育成新的交叉学科。科技情报学、经济情报学、军事情报等已经是情报学的重要交叉学科。情报学交叉学科将朝着交叉学科广域性、学科交... 学科生长点是位于原有学科科学空白区的新学科“胚胎”。学科之间的学科运动产生交叉学科生长点,并发育成新的交叉学科。科技情报学、经济情报学、军事情报等已经是情报学的重要交叉学科。情报学交叉学科将朝着交叉学科广域性、学科交叉多元性的方向发展。随着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的学科运动日益深化,情报学将形成庞大的交叉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学 交叉学科 引文分析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日本“脑科学与教育”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那杰 高飞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19,共4页
脑科学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展开,与教育跨学科融合形成了"脑科学与教育"新的研究领域。日本率先在世界上倡导"脑科学与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并且将脑科学研究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将脑科学的原理运用到... 脑科学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展开,与教育跨学科融合形成了"脑科学与教育"新的研究领域。日本率先在世界上倡导"脑科学与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并且将脑科学研究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将脑科学的原理运用到教育中去,进行面向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应用研究。本论文介绍的日本近年来"脑科学与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推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脑科学与教育领域研究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科学 教育 学习科学 跨学科
下载PDF
关于新一轮国土规划性质及其理论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成 王波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9-293,312,共6页
从新时期国土规划的性质及地位出发,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国土规划的理论体系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探讨国土规划的编制思路,最后提出未来国土规划应着力解决的重点。
关键词 国土规划 性质 理论体系 层次分析法 定位 发展战略 发展观 景观生态学 国土规划编制 目标层次 经济目标 环境目标 社会目标 保障体系 规划体系
下载PDF
教育装备学的发展与定位 被引量:9
11
作者 艾伦 许成果 +2 位作者 张霞 赵凤梅 李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教育装备学是什么”的问题是教育装备学学科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从教育装备学的发展与现状分析出发,对教育装备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学科定位等问题与教育技术学和教育传播学进行了对比,从而使人们基本了解教育装备学是什么。... “教育装备学是什么”的问题是教育装备学学科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从教育装备学的发展与现状分析出发,对教育装备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学科定位等问题与教育技术学和教育传播学进行了对比,从而使人们基本了解教育装备学是什么。并以期对教育装备学的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装备学 交叉学科 学科定位
下载PDF
论网页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 被引量:10
12
作者 文喜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15-116,共2页
网页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网络技术和设计艺术的交叉学科。文章从网页设计存在诸多弊端的现状着手,纵观艺术与技术的历史渊源,深刻论述了网页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关键词 因特网 艺术 技术 网页设计 交叉学科
下载PDF
能源动力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9
13
作者 杜晓超 袁显宝 +2 位作者 张彬航 张永红 周建军 《高教学刊》 2021年第15期117-120,共4页
面对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高等教育需要深化改革主动应对行业新需求。能源动力类专业应转变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进行“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源动力类专业改革与实践,可推动新技术与专业知识... 面对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高等教育需要深化改革主动应对行业新需求。能源动力类专业应转变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进行“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源动力类专业改革与实践,可推动新技术与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理念,以学科交叉、校企联合为主要途径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学科交叉 能源动力类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论鉴定意见质证的特殊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振红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111,共7页
在司法实践中,鉴定意见的质证常常流于形式,失之于浅,困之于难。为破解该难题,《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鉴定人、有专门知识人出庭制度。但并非所有案件均用到这些制度,而且实证研究表明,这些制度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之所以如此,根本原... 在司法实践中,鉴定意见的质证常常流于形式,失之于浅,困之于难。为破解该难题,《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鉴定人、有专门知识人出庭制度。但并非所有案件均用到这些制度,而且实证研究表明,这些制度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是没有从理论上剖析鉴定意见质证所面临的特殊性,也就是质证客体、质证主体、质证方法的特殊性。与普通意见相比,鉴定意见属于"二次生成的专业意见"。这就要求对鉴定意见采取"线性分段质证法",即围绕"案件情况——检材——专业意见"这一线性过程展开质证。其中,普通人可胜任"案件情况"到"检材"的第一阶段质证任务,而"检材"到"专业意见"的第二阶段质证任务只能由专业同行才能胜任,为此,应实施鉴定人、有专门知识人同时出庭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意见 质证 客体 主体 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文献计量的技术管理学学科分立发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刚 王续琨 冯茹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81-988,共8页
以技术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技术管理学,既是介于技术学与管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又是科学技术学、科学技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技术管理学的独立发展,不仅有其学理上的依据,而且也是科学技术管理学乃至技术学、科学技术学发展的现实... 以技术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技术管理学,既是介于技术学与管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又是科学技术学、科学技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技术管理学的独立发展,不仅有其学理上的依据,而且也是科学技术管理学乃至技术学、科学技术学发展的现实需求。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确定技术管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和学科结构,包含普通技术管理学、分域技术管理学科、类别技术管理学科、对象技术管理学科、环节技术管理学科、边缘技术管理学科等六组分支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技术管理学 科学技术管理学 交叉学科 学科结构
下载PDF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多学科交叉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信科 《高师理科学刊》 2015年第3期61-63,共3页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一门与计算科学、通信、电子工程、力学以及控制理论等联系非常密切的交叉学科,但是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科中的交叉点.就如何把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中的知识交叉点,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交叉学科 知识交叉
下载PDF
A Novel Method for Cross-Subject Human Activity Recognition with Wearable Sensors
17
作者 Qi Zhang Feng Jiang +4 位作者 Xun Wang Jinnan Duan Xiulai Wang Ningling Ma Yutao Zhang 《Journal of Sensor Technology》 2024年第2期17-34,共18页
Human Activity Recognition (HAR)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lower limb exoskeleton robots to implement human-computer collaboration with users. Most of the existing methods in this field focus on a simple scenario recogn... Human Activity Recognition (HAR)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lower limb exoskeleton robots to implement human-computer collaboration with users. Most of the existing methods in this field focus on a simple scenario recognizing activities for specific users,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mong users and cannot adapt to new use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generalization ability of HAR model,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method that combines the theories in transfer learning and active learning to mitigate the cross-subject issue, so that it can enable lower limb exoskeleton robots being used in more complex scenarios. First, a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 is designed, which can extract temporal and spatial features from sensor signal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human body. It can recognize human activities with high accuracy after trained by labeled data. Seco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ross-subject adaptation ability of the pre-trained model, we design a cross-subject HAR algorithm based on sparse interrogation and label propagation. Through leave-one-subject-out validation on two widely-used public datasets with existing methods, our method achieves average accuracies of 91.77% on DSAD and 80.97% on PAMAP2,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implementing cross-subject HAR for lower limb exoskeleton rob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Activity Recognition cross-subject Adaptation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Wearable Sensors
下载PDF
促进医工理学科交叉在临床医学科研研究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菲 周永新 +4 位作者 龚朱 施燕 高萍 杨长青 靳令经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16期212-214,共3页
日新月异的医学技术发展使临床医学这一原本独立的学科向综合化、技术化趋势发展的需求更为突出。在多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医工理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前景。医工理学科结合课题必须具有创新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等原则,这样才能确... 日新月异的医学技术发展使临床医学这一原本独立的学科向综合化、技术化趋势发展的需求更为突出。在多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医工理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前景。医工理学科结合课题必须具有创新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等原则,这样才能确保课题的实际可行,同时必须开发有效的医工平台及机制,建立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才能真正有效推进医工理学科的共同发展,促进临床科研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临床医学 实践
下载PDF
我国技术经济学科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国弘 张治河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6期21-26,共6页
对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历史进行简要回顾,然后从学位体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就业市场等方面阐述该学科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从教育理论体系、教材、师资、培养方向等方面对该学科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的... 对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历史进行简要回顾,然后从学位体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就业市场等方面阐述该学科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从教育理论体系、教材、师资、培养方向等方面对该学科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最后结合技术经济教育实践对学科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若干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学科 交叉学科 学科教育
下载PDF
高职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教学意蕴
20
作者 陈蓓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3期178-179,182,共3页
基于高职院校英语学科教学特点、社会对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能力需求以及高职院校英语学科跨文化必要性,切实展开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培养高水准跨文化交际人才极为重要。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材体系时代元素导入不足,中西方文化拓展不足... 基于高职院校英语学科教学特点、社会对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能力需求以及高职院校英语学科跨文化必要性,切实展开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培养高水准跨文化交际人才极为重要。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材体系时代元素导入不足,中西方文化拓展不足,对于语言能力的提升不足。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提出如下充实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意蕴的举措:明确目标导向,科学规划英语学科新教材;开展教师培训,开阔英语教师跨文化视野;充实教学内容,丰富英语学科跨文化教学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跨文化性 英语学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