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剖析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其利用率提升的可行性路径,查询和分析2014-2023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相关论文以及中美两国政府和官方机构网站中的制度政策、规划方案等文献。结果表明:1)我国(不包括台湾地区省数据)...为剖析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其利用率提升的可行性路径,查询和分析2014-2023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相关论文以及中美两国政府和官方机构网站中的制度政策、规划方案等文献。结果表明:1)我国(不包括台湾地区省数据)和美国的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分别采取垂直化和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各有优缺点;2)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数量接近美国,但在表型鉴定、基因型鉴定和利用率方面差距较大;3)我国作物种质资源规划中存在的滞后国际形势和科技态势之处,未能及时更新;4)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于美国,不利于材料的查询和获取;5)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对新兴技术的响应不如美国积极;6)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的国际合作广度低于美国。因此,建议我国的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做以下调整:1)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和科技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规划目标;2)提高信息化程度,方便查询和使用资源;3)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防止种质资源境外流失;4)扩大国际合作渠道,提升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利用的国际合作影响力和主导力。展开更多
文摘为剖析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其利用率提升的可行性路径,查询和分析2014-2023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相关论文以及中美两国政府和官方机构网站中的制度政策、规划方案等文献。结果表明:1)我国(不包括台湾地区省数据)和美国的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分别采取垂直化和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各有优缺点;2)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数量接近美国,但在表型鉴定、基因型鉴定和利用率方面差距较大;3)我国作物种质资源规划中存在的滞后国际形势和科技态势之处,未能及时更新;4)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于美国,不利于材料的查询和获取;5)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对新兴技术的响应不如美国积极;6)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的国际合作广度低于美国。因此,建议我国的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做以下调整:1)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和科技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规划目标;2)提高信息化程度,方便查询和使用资源;3)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防止种质资源境外流失;4)扩大国际合作渠道,提升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利用的国际合作影响力和主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