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1
1
作者 艾天成 李方敏 +2 位作者 周治安 张敏 吴海荣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6-8,共3页
测定了水稻、棉花、玉米、高梁、大豆等夏季农作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SPAD -50 2值 ,确定了两者的最佳相关函数 ,经检验 ,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用SPAD - 50 2叶绿素计和相关函数可迅速测定作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关键词 叶绿素含量 作物 相关性 SPAD-502值 测定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测算 被引量:289
2
作者 闵继胜 胡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27,共7页
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在总排放量中占有较大比重,中国是农业大国,因此,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测算显得尤为重要。借鉴前人研究,结合农业生产中各种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对1991-2008年中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 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在总排放量中占有较大比重,中国是农业大国,因此,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测算显得尤为重要。借鉴前人研究,结合农业生产中各种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对1991-2008年中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初步测算。结果表明:①1991-2008年,种植业的CH4排放量从999.5万t下降到931.44万t,N2O的排放量从34.67万t增加到48.74万t;②同期间的畜牧业的CH4和N2O排放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H4排放量从1991年的763.53万t上升到2006年的1 111.43万t后,又下降到2008年的900.74万t;N2O排放量从1991年的35.32万t上升到2006年的55.93万t后,又下降到2008年的46.90万t;③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地区特征来看,四川(含重庆)、湖南、江苏、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农业大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种植业 畜牧业 温室气体 测算
下载PDF
作物抗旱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54
3
作者 景蕊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9-85,共7页
干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前人已在许多方面对作物抗旱性进行了探讨,如作物适应干旱的机理,作物的形态结构及生理代谢与抗旱性的关系,并提出了评价抗旱性的指标,有的研究已对有关抗旱性状的遗传进行了分析。但是现有研究结果多数是针... 干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前人已在许多方面对作物抗旱性进行了探讨,如作物适应干旱的机理,作物的形态结构及生理代谢与抗旱性的关系,并提出了评价抗旱性的指标,有的研究已对有关抗旱性状的遗传进行了分析。但是现有研究结果多数是针对某个方面进行的单项机理研究,并且未能联系作物产量进行分析,使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把产量作为抗旱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分子生物技术筛选抗性基因,为尽快提高作物抗旱性提供选择依据和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抗旱性
下载PDF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内涵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93
4
作者 王会肖 刘昌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9-104,共6页
详细分析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内涵 ,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历程及进展 ;在阐述其概念系统的基础上 ,结合作者的实验 ,明确了不同水平上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模式 ,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深入研究 ,实现农业高效用水及农业的持续发展提... 详细分析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内涵 ,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历程及进展 ;在阐述其概念系统的基础上 ,结合作者的实验 ,明确了不同水平上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模式 ,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深入研究 ,实现农业高效用水及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水分利用效率 概念系统
下载PDF
肥料重金属含量状况及施肥对土壤和作物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215
5
作者 王美 李书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6-480,共15页
本文对肥料中重金属的含量状况以及施肥对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累积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过磷酸钙中锌(Zn)、铜(Cu)、镉(Cd)、铅(Pb)含量高于氮肥、钾肥和三元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的Pb含量高于其他化肥。有机肥如... 本文对肥料中重金属的含量状况以及施肥对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累积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过磷酸钙中锌(Zn)、铜(Cu)、镉(Cd)、铅(Pb)含量高于氮肥、钾肥和三元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的Pb含量高于其他化肥。有机肥如畜禽粪便、污泥及其堆肥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于化肥,猪粪中的Cu、Zn、砷(As)、Cd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有机废弃物,鸡粪中铬(Cr)含量高;污泥和垃圾堆肥中Pb或汞(Hg)含量高。商品有机肥Zn、Pb和镍(Ni)含量高于堆肥,Hg含量高于畜禽粪便。多数研究表明,氮磷钾配施与不施肥相比土壤Cd和Pb含量增加,施用有机肥比不施肥提高土壤Cu、Zn、Pb、Cd含量。施用化肥对农作物重金属富集的影响不明确,而施用有机肥可提高作物可食部位Cu、Zn、Cd、Pb的含量,影响大小与有机肥种类、用量、土壤类型和pH以及作物种类等有很大关系。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1)典型种植体系下土壤重金属的投入/产出平衡;2)不同种植体系下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有效性影响的动态趋势;3)典型种植体系和施肥措施下土壤对重金属的最高承载年限;4)现有施肥措施下肥料中重金属的最高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有机肥 重金属 土壤 作物
下载PDF
农作物体内铅、镉、铜的化学形态研究 被引量:143
6
作者 许嘉琳 鲍子平 +2 位作者 杨居荣 刘虹 宋文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44-248,共5页
本文报道了农作物体内重金属存在的化学形态。用逐步提取法分析了生长在污染土壤上的水稻、小麦的根与叶。结果表明,在两种作物中,根部的铅以活性较低的醋酸可提取态与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而叶中的铅以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不论根部或叶... 本文报道了农作物体内重金属存在的化学形态。用逐步提取法分析了生长在污染土壤上的水稻、小麦的根与叶。结果表明,在两种作物中,根部的铅以活性较低的醋酸可提取态与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而叶中的铅以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不论根部或叶部,在各种形态镉中,以氯化钠可提取镉所占比例较高,作用较重要。作物体内的铜活性较强,根部以乙醇可提取态占优势,叶中以水提取态占优势。各种结合形态的重金属迁移能力、毒性效应有显著差异。作物体内重金属化学形态特征与其表观毒性效应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化学形态
下载PDF
全国农情监测与估产的运行化遥感方法 被引量:160
7
作者 吴炳方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3-35,共13页
农作物遥感估产包括农作物的长势与产量趋势监测及产量的早期预报。在总结15 年来国内遥感估产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充分利用已有成果为基础的全国范围农作物估产运行化遥感方法。建成了NOAA AVHRR数据实时预处理系统,并... 农作物遥感估产包括农作物的长势与产量趋势监测及产量的早期预报。在总结15 年来国内遥感估产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充分利用已有成果为基础的全国范围农作物估产运行化遥感方法。建成了NOAA AVHRR数据实时预处理系统,并利用每旬的AVHRR最大NDVI图像与上年同期数据对比实现全国范围的农作物遥感长势监测。在高精度耕地数据库的支持下,通过提取不同作物种植成数估算作物种植面积。种植成数可以用TM 和多时相雷达数据分类以及线样区地面调查得到。通过对几千个已得到广泛应用的农业气象估产模型的评价、筛选、检验或重新标定, 形成农业气象估产模型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农作物估产 长势监测 运行化 产量预报
下载PDF
我国作物航天育种20年的基本成就与展望 被引量:183
8
作者 刘录祥 郭会君 +2 位作者 赵林姝 古佳玉 赵世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9-592,601,共5页
航天育种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创的农作物诱变遗传改良的一种有效新途径。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已建立了全国航天育种研究协作网,航天育种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水稻、小麦、棉花、青椒、番茄、芝麻、牧草等作物上育成和审定了40多... 航天育种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创的农作物诱变遗传改良的一种有效新途径。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已建立了全国航天育种研究协作网,航天育种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水稻、小麦、棉花、青椒、番茄、芝麻、牧草等作物上育成和审定了40多个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并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获得了一批有可能对产量和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有突破性影响的罕见突变;航天诱变与地面模拟诱变育种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航天育种技术及其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化、航天诱变机理探索等方面研究得到稳步推进。本文系统评述了我国航天育种20年来的基本成就,并根据当前研究和应用形势提出了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航天育种 新品种 突变种质 发展战略
下载PDF
作物抗旱鉴定指标的种类及其综合评价 被引量:105
9
作者 陈立松 刘星辉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8-55,共8页
本文从直接指标(形态指标、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理化指标)和间接指标(耐热性、叶绿素稳定指数和温度系数)2个方面综述了作物抗旱鉴定的各种指标。
关键词 作物 抗旱鉴定 指标 综合评价
下载PDF
NDVI曲线与农作物长势的时序互动规律 被引量:128
10
作者 江东 王乃斌 +1 位作者 杨小唤 刘红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7-253,共7页
利用气象卫星 NOAA AVHRR资料 ,反演出农作物生育期内每日和旬度的 N DVI数据 ,分析了 NDVI时间曲线的波动与农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及农作物长势的响应规律 ,并以华北冬小麦为例 ,探讨了 N DVI在冬小麦各生育期的积分值与农作物单产之间的... 利用气象卫星 NOAA AVHRR资料 ,反演出农作物生育期内每日和旬度的 N DVI数据 ,分析了 NDVI时间曲线的波动与农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及农作物长势的响应规律 ,并以华北冬小麦为例 ,探讨了 N DVI在冬小麦各生育期的积分值与农作物单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利用长时间序列的 N DVI数据 ,结合作物的物候历 ,可以实现作物长势的遥感监测和产量遥感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互动规律 NDVI 农作物 长势 时间序列 卫星遥感
下载PDF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03
11
作者 董章杭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0-83,共4页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尽管2000年前就有关于植物间克生现象的描述,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很有潜力。从化感作用的概念着手总结了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化感作用物质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种质资源、生物...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尽管2000年前就有关于植物间克生现象的描述,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很有潜力。从化感作用的概念着手总结了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化感作用物质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种质资源、生物检测方法和遗传特性研究等、并阐明了作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研究存在的困难以及应用途径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作物 化感作用物质 作用机制 种质资源 生物检测方法 遗传特性 农业生产 应用
下载PDF
中国红黄壤地区作物生产的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44
12
作者 黄璜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6年第4期340-346,共7页
以30a的气象资料和8种作物生长发育特性为基础,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原理分析中国红黄壤地区作物生长的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春播作物全生育期温、光、降水适应性隶属度分别呈低、高、低,低、一般、高,高、一般、低... 以30a的气象资料和8种作物生长发育特性为基础,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原理分析中国红黄壤地区作物生长的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春播作物全生育期温、光、降水适应性隶属度分别呈低、高、低,低、一般、高,高、一般、低的形式;夏播作物分别呈低、高、低,高、一般、低,低、低、低的形式;秋播作物分别呈一般、高、低、高,高、低、低,低、较高、一般的形式。提出了优化管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黄壤地区 作物 气候生态 中国
下载PDF
SSR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8
13
作者 罗冉 吴委林 +1 位作者 张旸 李玉花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7-143,共7页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是建立在PCR技术上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具有含量丰富、多态性高、共显性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了SSR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主要在作物遗传多样...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是建立在PCR技术上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具有含量丰富、多态性高、共显性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了SSR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主要在作物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分子辅助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和纯度鉴定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分子标记 作物 遗传育种
下载PDF
作物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113
14
作者 路贵和 安海润 《山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4期39-43,共5页
概述了国内外评定作物抗旱性的一些常用方法和鉴定指标。常用方法包括田间直接鉴定法、旱棚或人工气候室法、盆栽鉴定法、间接鉴定法。鉴定指标包括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生化指标。
关键词 作物 抗旱性 鉴定方法 鉴定指标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迁移学习的油茶病害图像识别 被引量:136
15
作者 龙满生 欧阳春娟 +1 位作者 刘欢 付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94-201,共8页
传统的植物病害图像识别准确率严重依赖于耗时费力的人工特征设计。该文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学习和特征表达能力来自动学习油茶病害特征,并借助迁移学习方法将Alex Net模型在Image Net图像数据集上学习得到的知识迁移到油茶... 传统的植物病害图像识别准确率严重依赖于耗时费力的人工特征设计。该文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学习和特征表达能力来自动学习油茶病害特征,并借助迁移学习方法将Alex Net模型在Image Net图像数据集上学习得到的知识迁移到油茶病害识别任务。对油茶叶片图像进行阈值分割、旋转对齐、尺度缩放等预处理后,按照病害特征由人工分为藻斑病、软腐病、煤污病、黄化病和健康叶5个类别。每个类别各选取750幅图像组成样本集,从样本集中随机选择80%的样本用作训练集,剩余20%用作测试集。利用随机裁剪、旋转变换和透视变换对训练集进行数据扩充,以模拟图像采集的不同视角和减少网络模型的过拟合。在Tensor Flow深度学习框架下,基于数据扩充前后的样本集,对Alex Net进行全新学习和迁移学习。试验结果表明,迁移学习能够明显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和分类性能;数据扩充有助于增加数据的多样性,避免出现过拟合现象;在迁移学习和数据扩充方式下的分类准确率高达96.53%,对藻斑病、软腐病、煤污病、黄化病、健康叶5类病害的F1得分分别达到94.28%、94.67%、97.31%、98.34%和98.03%。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对平移、旋转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为植物叶片病害智能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分类 作物 油茶病害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下载PDF
中国秸秆养分资源及还田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31
16
作者 刘晓永 李书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19,共19页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不同地区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数量、还田利用状况以及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仍不清楚。该研究基于官方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不同年代各省秸秆资源和氮磷钾养分资源量及其还田利用状况,为秸秆养分资源的合理...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不同地区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数量、还田利用状况以及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仍不清楚。该研究基于官方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不同年代各省秸秆资源和氮磷钾养分资源量及其还田利用状况,为秸秆养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化肥零增长下作物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从1980s到2010s,中国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总量分别增长了85.5%和10~4%,西北地区以及西藏、黑龙江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地区的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的2/3以上。到2010s秸秆资源和氮磷钾养分资源分别达到9.01×10~8和2 485.63×10~4 t,相当于单位耕地面积上6 665.52和183.91 kg/hm^2,比1980s分别增加1 601.18和56.85 kg/hm^2。各种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所占比例各地区差异较大,2010s谷类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分别占全国的69.86%和56.47%,东北地区谷类作物秸秆比例最高;果蔬类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分别占9.67%和21.99%,东南地区果蔬类作物秸秆比例最高;豆类、薯类、油料类、棉麻纤维类和其他类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比相对较小。从1980s到2010s,秸秆直接还田量持续增加,燃烧还田量从1980s到2000s增加,2010s则下降。然而,秸秆养分还田量持续增加,氮磷钾还田总量从1980s的583.92×10~4 t(N 97.81×10~4 t、P_2O_5 40.10×10~4 t和K_2O 446.01×10~4 t)增加到2010s的1 770.66×10~4 t(N 574.53×10~4 t、P_2O_5 105.53×10~4 t和K_2O 1 090.60×10~4 t),相当于单位耕地面积从60.89 kg/hm^2(N 10.20 kg/hm^2、P_2O_5 4.18 kg/hm^2、K_2O 46.51 kg/hm^2)增加到131.02 kg/hm^2(N 42.51 kg/hm^2、P_2O_5 7.81 kg/hm^2、K_2O 80.70 kg/hm^2)。1980s、1990s、2000s、2010s秸秆氮磷钾养分还田率分别为47.92%、56.16%、60.11%和71.24%。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省秸秆养分还田率增加明显,但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秸秆养分还田量占全国秸秆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作物 养分 秸秆还田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作物秸秆还田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8
17
作者 杨文钰 王兰英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211-216,共6页
阐述了秸秆还田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现状,通过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现有的几种主要方式的分析,指出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作物秸秆还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作物 秸秆还田 现状 发展
下载PDF
当前生产条件下不同作物施肥效果和肥料贡献率研究 被引量:128
18
作者 王伟妮 鲁剑巍 +4 位作者 李银水 邹娟 苏伟 李小坤 李云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997-4007,共11页
【目的】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化肥施用对不同作物产量的影响,明确化肥对不同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料的农学利用率现状。【方法】2006年至2008年在湖北省分别布置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的田间肥效试验251、47、62和26个,分析研究氮、... 【目的】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化肥施用对不同作物产量的影响,明确化肥对不同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料的农学利用率现状。【方法】2006年至2008年在湖北省分别布置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的田间肥效试验251、47、62和26个,分析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以及目前不同作物的肥料贡献率和肥料农学利用率现状。【结果】目前农作物平衡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效果显著,但不同作物的施肥效应差异较大。与不施肥相比,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平均增产2269、2200、1438和1617kg·hm-2,增产率分别为46.7%、109.8%、173.7%和68.6%;相对应的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9.6%、48.6%、56.2%和38.0%,肥料农学利用率分别为7.2、7.7、4.0和3.0kg·kg-1。【结论】现代作物产量的提高和维持必须依赖肥料的施用,并且应该根据不同作物的施肥效应合理配置肥料资源,同时在保证农作物高产的前提下,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施肥 产量 肥料贡献率 肥料农学利用率
下载PDF
近50年东北玉米生育阶段需水量及旱涝时空变化 被引量:115
19
作者 高晓容 王春乙 +1 位作者 张继权 薛绪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1-109,I0004,I0005,共11页
分析近50a东北玉米生育阶段的水分供需及旱涝变化,可以为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基于东北地区4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近20多年玉米生育期资料及近10a农业灾情多元数据,利用作物系数法计算4个生育阶... 分析近50a东北玉米生育阶段的水分供需及旱涝变化,可以为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基于东北地区4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近20多年玉米生育期资料及近10a农业灾情多元数据,利用作物系数法计算4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揭示东北玉米4个生育阶段水分供需的时空规律;以作物水分盈亏指数为评价指标,分析近50a东北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旱涝分布及演变。结果表明:东北玉米4个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需水量没有显著变化;乳熟-成熟阶段,有显著的干旱化趋势,其它3个阶段和全生育期没有明显的旱涝变化。4个生育阶段需水量空间差异较大,基本呈带状分布。播种-七叶期,中旱及以上、中涝及以上灾害频率较低;后3个生育阶段,中旱及以上、中涝及以上灾害频率较高,且全域、区域旱涝现象呈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域、区域中旱及以上、中涝及以上次数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量 作物 气象 作物需水量 作物系数 作物水分盈亏指数 东北地区
下载PDF
污泥土地利用对农作物及土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9
20
作者 王新 陈涛 +1 位作者 梁仁禄 周启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3-166,共4页
以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污泥土地利用对农作物及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污泥土地利用可提高土壤中N、P及有机质含量 .污泥用量为 2 2 .5t·hm-2 和 45t·hm-2 时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使水稻生物量... 以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污泥土地利用对农作物及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污泥土地利用可提高土壤中N、P及有机质含量 .污泥用量为 2 2 .5t·hm-2 和 45t·hm-2 时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使水稻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 11.48%、11.83%.污泥施用量只要控制在 45t·hm-2以内 ,污泥中的重金属不会对土壤、农产品质量及地下水产生不良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土地利用 作物 土壤 环境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