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混相与非混相共同驱极限井距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迟杰 鞠斌山 +2 位作者 吕广忠 张星 汪佳蓓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1-778,共8页
基于非达西渗流理论,考虑原油黏度、油相及CO_2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建立了CO_2混相与非混相共同驱渗流数学模型,用传质-扩散-吸附方程求解混相波及区内CO_2浓度的分布,用特征线法求解非混相波及区内饱和度方程,推导出特低渗透油藏CO_... 基于非达西渗流理论,考虑原油黏度、油相及CO_2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建立了CO_2混相与非混相共同驱渗流数学模型,用传质-扩散-吸附方程求解混相波及区内CO_2浓度的分布,用特征线法求解非混相波及区内饱和度方程,推导出特低渗透油藏CO_2混相与非混相共同驱极限井距计算方法。以F142和G89两个区块为例,进行极限井距计算,结果表明:(1)极限井距随注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注气速度的增大而减小;(2)纯CO_2渗流区长度对极限井距的贡献最大,CO_2-原油有效传质区域及非混相波及区长度对极限井距的贡献居中,纯油区的贡献最小,注气速度越大,纯CO_2渗流区与CO_2-原油有效传质区域及非混相波及区长度差距越小,随着注气速度减小,差距越来越大,此规律表现得更加显著;(3)混相波及区与非混相波及区的压力下降梯度有着显著的差异,混相波及区中CO_2-原油有效传质区域的压力下降梯度比非混相波及区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混相驱 非混相驱 极限井距 启动压力梯度
下载PDF
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的合理井距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蔺玉秋 赵洪岩 张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0-23,共4页
方法应用客积法、产量特征法和数值模拟法,对辽河油区杜66块、齐40块、高3块三种典型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合理井距及经济极限井距进行了计算研究。目的有效地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高蒸汽吞吐阶段采收率;为同类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 方法应用客积法、产量特征法和数值模拟法,对辽河油区杜66块、齐40块、高3块三种典型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合理井距及经济极限井距进行了计算研究。目的有效地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高蒸汽吞吐阶段采收率;为同类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结果利用容积法计算杜66块、齐40块、高3块的合理开距分别是123.3、125.0、105.4m;利用产量特征法计算三个区块的合理井距分别是111.6、109.5、113.0m;利用数值模拟法计算三个区块的合理井距分别是100、100、1051。结论三种计算方法适用可行;综合确定三个区的经济极限井距分别为86.7、89.9、67.7m;在目前正方形井网格局已定的情况下,杜66块、齐40块、高3块的合理井距分别是100、100、10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合理井距 油田开发
下载PDF
CO2混相驱极限井距解析方法与驱油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迟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96-1004,共9页
为准确计算特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极限井距,基于非达西混相渗流理论,考虑CO2与原油混相过程降低了原油黏度及油相启动压力梯度,建立一维混相渗流数学模型,使用解析函数精确求解CO2浓度衰减区内浓度的变化,推导出特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 为准确计算特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极限井距,基于非达西混相渗流理论,考虑CO2与原油混相过程降低了原油黏度及油相启动压力梯度,建立一维混相渗流数学模型,使用解析函数精确求解CO2浓度衰减区内浓度的变化,推导出特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极限井距的计算新方法,开发极限井距计算软件进行井距算例的计算,绘制理论图版,并分析纯CO2渗流区、CO2浓度衰减区及纯油区分别对极限井距的贡献。结果表明,极限井距随注气井底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注气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纯CO2渗流区对极限井距的贡献最大,CO2浓度衰减区的贡献居中,纯油区的贡献最小;在同一时刻,注气速度越大,CO2浓度衰减区的长度越长,对同一注气速度,CO2浓度衰减区长度会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但在某一个时刻之后,CO2浓度衰减区的长度会保持一个常数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混相驱 极限井距 启动压力梯度 传质-扩散-吸附方程
下载PDF
致密油藏非达西渗流流态响应与极限井距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任龙 苏玉亮 赵广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32-1738,共7页
基于实际岩心流动实验,利用典型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对致密油藏非达西渗流流态响应和极限注采井距进行研究,并结合实例,计算不同渗透率级别下采油井的极限布井轨迹,揭示注采井间压力及压力梯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致密油藏单相流体... 基于实际岩心流动实验,利用典型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对致密油藏非达西渗流流态响应和极限注采井距进行研究,并结合实例,计算不同渗透率级别下采油井的极限布井轨迹,揭示注采井间压力及压力梯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致密油藏单相流体渗流可分为不流动区域、非线性渗流区域和拟线性渗流区域3个渗流流态响应区域;考虑压裂时,不同渗透率级别下采油井的极限布井轨迹相似(一条直线和一段1/4圆弧组成);随着距水井距离的增加,注采井间压力及压力梯度分布的3条近似直线段依次对应注水井附近的径向流、裂缝附近的拟径向流和裂缝内的线性流3种渗流流态,且渗透率越小,最小启动压力梯度越明显,注水井与裂缝端点之间的压力损失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非达西渗流 流态 极限井距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CO_2非混相驱极限井距计算方法
5
作者 迟杰 鞠斌山 付庆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4-122,共9页
极限井距计算方法对于特低渗透油藏确定合理井网密度具有重要意义。考虑CO_2对原油的降黏作用及油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建立了一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并应用特征线法、试算法和迭代法进行求解,推导出特低渗透油藏CO_2非混相驱极限井距... 极限井距计算方法对于特低渗透油藏确定合理井网密度具有重要意义。考虑CO_2对原油的降黏作用及油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建立了一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并应用特征线法、试算法和迭代法进行求解,推导出特低渗透油藏CO_2非混相驱极限井距计算方法。同时开发了极限井距计算软件进行井距实例计算,绘制了理论图版。结果表明:CO_2对于原油的降黏作用可达到60%以上,油相黏度自注气端至采出端逐渐增大;生产压差为10~20 MPa,注气速度分别为10、15、20、25、30 t/d的极限井距均比未考虑油相黏度及油相启动压力梯度变化的极限井距大;极限井距随生产压差增大而增大,随注气速度、地层原油黏度、CO_2黏度增大而减小;生产压差相同时,注采两端压力越大,极限井距越大,油相黏度及油相启动压力梯度的下降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非混相驱 极限井距 油相启动压力梯度 非活塞驱替 降黏
下载PDF
低渗透压敏油藏极限注采井距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民锋 姜汉桥 +2 位作者 郑伟 蒋珍 谷建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9-582,共4页
确定合理注采井距对低渗透油田经济、有效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考虑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对渗透率的影响,基于渗透率与有效覆压的关系,以及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的关系推导了低渗透应力敏感性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分布公式。对油水井间压力分... 确定合理注采井距对低渗透油田经济、有效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考虑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对渗透率的影响,基于渗透率与有效覆压的关系,以及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的关系推导了低渗透应力敏感性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分布公式。对油水井间压力分布公式进行修正,取压力等于供给压力处对应的半径分别为极限生产半径和极限注水半径,其和为极限井距。在此基础上,结合某油田实际数据,得到了油水井间压力分布及压力梯度分布特征,确定了技术极限井距。与没考虑压敏效应得到的结果相比,本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压敏效应 启动压力梯度 压力分布 技术极限井距
下载PDF
福山凹陷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贾然 《录井工程》 2018年第4期20-23,99,共5页
常规油藏开采日渐匮乏,而低渗透油藏储量高,其开发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鉴于室内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结果可反映储集层的渗流规律,为低渗透油藏开发方案设计、井距选取及储集层动用情况提供数据支撑,选取福山凹陷低渗透油藏天然岩心,在参考... 常规油藏开采日渐匮乏,而低渗透油藏储量高,其开发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鉴于室内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结果可反映储集层的渗流规律,为低渗透油藏开发方案设计、井距选取及储集层动用情况提供数据支撑,选取福山凹陷低渗透油藏天然岩心,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一种以气体作为输出动力,通过定值器精密调节输出压力的实验方法。该实验研究表明:福山凹陷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与气体渗透率有较好的乘幂负相关关系,通过实验数据拟合求得的最小启动压力梯度贴近生产实际;现阶段注采压差小、注采井接近极限井距是该区块注水难、采收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最终研究结果可有效验证研究区采油井改为注水井效果的优劣,为下一步选取注水井改造提供理论图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山凹陷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气体渗透率 极限注采井距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与技术极限注采井距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文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6年第3期119-121,共3页
低渗特低渗透油藏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启动压力梯度,而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使得注采井距理论上存在一个最大值,即技术极限注采井距,技术极限注采井距对合理注采井距的确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西部某油田具有代表性的岩心进行实验,对... 低渗特低渗透油藏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启动压力梯度,而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使得注采井距理论上存在一个最大值,即技术极限注采井距,技术极限注采井距对合理注采井距的确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西部某油田具有代表性的岩心进行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了该区启动压力梯度的表达式,计算了该区的极限注采井距,研究了确定合理注采井距的一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压力梯度 技术极限井距 低渗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