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花后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建立及在施氮量调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58
1
作者 薛晓萍 周治国 +3 位作者 张丽娟 王以琳 郭文琦 陈兵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81-1791,共11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于江苏南京(长江中下游棉区)和河南安阳(黄淮棉区)设置了棉花氮素水平试验,依据Justes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确定方法,建立了棉花花后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结果表明,2试点的临界氮浓度与地上最大生物量间均符合幂...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于江苏南京(长江中下游棉区)和河南安阳(黄淮棉区)设置了棉花氮素水平试验,依据Justes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确定方法,建立了棉花花后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结果表明,2试点的临界氮浓度与地上最大生物量间均符合幂指数关系,尽管不同气候区域间的模型存在一定差异,但临界氮稀释曲线斜率相同。棉花最高(Nmax)、最低(Nmin)氮浓度稀释模型也符合幂指数关系,且2试点最高、最低氮稀释曲线斜率亦分别相同。2试点氮稀释模型参数值的差异表明,对于相同的地上部生物量,安阳试点棉株的氮累积能力高于南京。基于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建立了棉株地上部氮素与干物质累积量之间的异速生长模型和氮营养指数模型(NNI),前者可作为施氮量调控的判别指标,后者作为实际与临界氮浓度的比值,能客观、定量地诊断棉株的氮素营养状况。基于临界氮浓度稀释条件下的异速生长参数、氮营养指数及动态临界氮累积量等指标得到施氮量调控的结果一致:(1)尽管安阳、南京2试点的地上生物量、产量差异较大,但临界氮稀释曲线条件下不同气候区域棉花达到最高产量的瞬时氮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氮素快速累积期、最大氮吸收速率出现日等基本一致;(2)安阳、南京2试点的适宜施氮量应控制在360 kg.hm-2和240kg.hm-2水平上。由于临界氮浓度具有合理的生物学意义,因而所建模型有精确、简单和生物学意义明确等特点,可以直接用于评估作物的需氮量,亦可用于作物氮动态模拟的复杂模型中,为适时精确施肥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临界氮浓度 稀释模型 氮素营养指数 施氮量调控
下载PDF
棉花临界需氮量动态定量模型 被引量:53
2
作者 薛晓萍 陈兵林 +3 位作者 郭文琦 周治国 张丽娟 王以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63-2370,共8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于江苏南京和河南安阳两个生态区设置棉花氮素水平试验,基于作物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和干物质动态累积模型,建立了棉花花后动态临界氮吸收速率、临界氮需求量的定量化模型.结果表明,两生态区的临界最大氮吸收速率...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于江苏南京和河南安阳两个生态区设置棉花氮素水平试验,基于作物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和干物质动态累积模型,建立了棉花花后动态临界氮吸收速率、临界氮需求量的定量化模型.结果表明,两生态区的临界最大氮吸收速率均出现在花后42d,分别为5.3和4.4kg·hm^-2·d^-1,临界快速氮累积期分别在花后的23—59d和23~61d,安阳的最大临界日需氮量明显大于南京.根据模型得到:安阳生态区适宜施氮量在240~360kg·hm^-2之间,且360kg·hm^-2。条件下其氮累积接近临界需求,南京生态区240kg·hm^-2。施氮量的氮累积与临界值相近.两区域基肥施用量分别占总施肥量的26%和27%,且适宜的追肥时间应在花后22d左右.由于模型的建立是基于不同氮处理试验,有合理可靠的生理依据,为定量确定不同气候区域的动态施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生态区 模型 临界氮浓度 需氮量
下载PDF
滴灌番茄临界氮浓度、氮素吸收和氮营养指数模拟 被引量:49
3
作者 王新 马富裕 +5 位作者 刁明 樊华 崔静 贾彪 何海兵 刘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99-108,共10页
作物的氮浓度随生物量的增加而下降,临界氮浓度是指在一定的生长时期内获得最大生物量时的最小氮浓度值。该文在滴灌条件下,基于3a不同的氮素水平试验,构建了加工番茄地上部生物量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结果表明,临界氮浓度与地上... 作物的氮浓度随生物量的增加而下降,临界氮浓度是指在一定的生长时期内获得最大生物量时的最小氮浓度值。该文在滴灌条件下,基于3a不同的氮素水平试验,构建了加工番茄地上部生物量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结果表明,临界氮浓度与地上部最大生物量之间符合幂指数关系,相关系数为R^2=0.947,加工番茄最高(%Nmax)、最低(%Nmin)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亦符合幂指数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59、R^2=0.925。基于临界氮浓度建立了加工番茄氮素吸收模型(Nupt)、氮素营养指数模型(NNI),可作为加工番茄氮素营养状况的判别指标,氮素吸收和氮营养指数模型对新疆北疆加工番茄种植区的适宜施氮量诊断结果一致,均以300kg/hm2为最佳施氮量。该研究所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较前人建立的模型更具机理性,因此,该模型所得出的分析结果是合适和可靠的,并且可用于指导加工番茄动态精准施肥及为氮素优化管理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模型 加工番茄 临界氮浓度 稀释曲线 氮营养指数
下载PDF
基于临界氮浓度的小麦地上部氮亏缺模型 被引量:34
4
作者 赵犇 姚霞 +3 位作者 田永超 刘小军 曹卫星 朱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141-3148,共8页
基于3年的大田试验,选择代表性的中蛋白小麦品种(扬麦16)和低蛋白小麦品种(宁麦13),分别构建了小麦地上部干物质临界氮浓度(Ncnc)稀释曲线模型、氮营养指数(NNI)模型和氮亏缺(Nand)模型.结果表明:小麦地上部干物质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 基于3年的大田试验,选择代表性的中蛋白小麦品种(扬麦16)和低蛋白小麦品种(宁麦13),分别构建了小麦地上部干物质临界氮浓度(Ncnc)稀释曲线模型、氮营养指数(NNI)模型和氮亏缺(Nand)模型.结果表明:小麦地上部干物质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小麦临界氮浓度与地上部最大干物质(DM)符合幂函数关系(扬麦16为Ncnc=4.65DM-0.44;宁麦13为Ncnc=4.33DM-0.45);小麦地上部氮营养指数模型可以准确诊断氮素营养状况;小麦地上部氮亏缺模型可以定量调控氮肥管理措施.利用2007—2008年的独立试验资料对小麦地上部干物质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氮营养指数模型和氮亏缺模型进行检验和测试,结果表明模型的准确性较高,普适性较强.本文所构建模型可以直接用于诊断调控小麦氮素营养,为小麦生产中精确施肥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技术途径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临界氮浓度 氮素诊断 氮亏缺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临界氮浓度的滴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马露露 吕新 +2 位作者 张泽 马革新 海兴岩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7-283,共7页
在新疆滴灌棉田,选择新陆早45号作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0、120、240、360、480 kg/hm2),研究滴灌棉花各器官氮素吸收分配规律及生物量和氮浓度的动态变化,并建立滴灌棉花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确定临界氮营养指数,实现对滴灌棉... 在新疆滴灌棉田,选择新陆早45号作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0、120、240、360、480 kg/hm2),研究滴灌棉花各器官氮素吸收分配规律及生物量和氮浓度的动态变化,并建立滴灌棉花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确定临界氮营养指数,实现对滴灌棉花氮素营养丰缺程度的诊断。结果表明,滴灌棉花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浓度随滴灌棉花的生长进程而降低;滴灌棉花临界氮浓度与地上部生物量间符合幂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06。通过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得模型的模拟性能较好。基于临界氮浓度建立的氮素营养指数模型(NNI)可作为滴灌棉花氮素营养状况的判别指标,由氮营养指数得到滴灌棉花的适宜施氮量为240~36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棉花 施氮水平 生物量 临界氮浓度 氮营养指数
下载PDF
水氮耦合条件下番茄临界氮浓度模型的建立及氮素营养诊断 被引量:29
6
作者 杨慧 曹红霞 +1 位作者 柳美玉 刘世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34-1242,共9页
【目的】临界氮浓度是指在一定的生长时期内获得最大生物量时的最小氮浓度值,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探究不同水氮供应对番茄地上部生物量、氮素累积的影响,构建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并基于氮素吸收和氮营养指数模型进行番茄氮素营... 【目的】临界氮浓度是指在一定的生长时期内获得最大生物量时的最小氮浓度值,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探究不同水氮供应对番茄地上部生物量、氮素累积的影响,构建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并基于氮素吸收和氮营养指数模型进行番茄氮素营养诊断,可为番茄水肥一体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于2013年在日光温室内进行了盆栽试验,供试番茄品种为金鹏M6088。设置3个灌水量为低水W1(60%70%θf)、中水W2(70%80%θf)和高水W3(80%90%θf),θf为田间持水率;施氮量设置3个水平为低氮N1(N 0.24 g/kg土)、中氮N2(N 0.36 g/kg土)和高氮N3(N 0.48 g/kg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15次,研究了不同水氮条件下番茄的地上部生物量、氮素累积及氮浓度的动态变化,构建了番茄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结果】番茄地上部生物量、氮累积量随移栽时间的动态变化符合Logistic模型,不同水氮供应对番茄地上部生物量理论最大值的影响不同,中水和高水条件下,番茄地上部生物量理论最大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在低水条件下呈递增趋势,说明适量增施氮肥可以减轻干旱对干物质量累积的抑制;番茄地上部生物量快速累积起始日较氮快速累积起始日晚8 17 d,且不同水氮处理番茄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生长速率、氮累积量最大累积速率均出现在中水中氮(W2N2)处理;在相同的水分条件下,番茄地上部生物量氮浓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生育进程的推移呈下降趋势;氮浓度与地上部生物量之间符合幂指数关系,适当增大灌水量可以提高植株对氮的容纳能力,并且可以缓解氮浓度随植株生物增长量下降,使植株稳步有序地生长;不同的水氮供应对番茄产量影响显著,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产量显著提高,但当灌水量和施氮量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水氮耦合 干物质累积 临界氮浓度 氮营养指数
下载PDF
基于叶片SPAD估算不同水氮处理下温室番茄氮营养指数 被引量:29
7
作者 石小虎 蔡焕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16-126,共11页
为了探讨临界氮稀释曲线模型在西北地区温室番茄不同水分处理下的适用性以及采用SPAD仪快速准确诊断氮营养状况,该研究以"丽娜"番茄为材料,2013-2015年在陕西省杨凌区温室内进行水分和氮素处理试验,水分处理设置4个水平,分别... 为了探讨临界氮稀释曲线模型在西北地区温室番茄不同水分处理下的适用性以及采用SPAD仪快速准确诊断氮营养状况,该研究以"丽娜"番茄为材料,2013-2015年在陕西省杨凌区温室内进行水分和氮素处理试验,水分处理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全生育期充分灌水处理、仅苗期亏水50%、苗期开花期连续亏水50%和全生育期亏水50%;氮素处理设置3个水平,施氮量分别为0、150和300 kg/hm2,通过2013-2015年试验数据对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将该模型参数与番茄全生育期平均日耗水量建立相关关系,提高了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通过番茄全生育期平均日耗水量和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估算得到的临界氮浓度估算值和实际计算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其绝对误差为0.13~0.34 g/(100 g),标准误差为0.14~0.39 g/(100 g),决定系数为0.94~0.99,因此采用该方法可以对西北地区温室番茄不同水分处理下临界氮浓度稀释进行准确估算。通过2013-2015年试验数据分析番茄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和氮营养指数(nitrogen nutrition index,NNI)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番茄中位叶片SPAD值与氮营养指数(NNI)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决定系数为0.77~0.98),且该相关系数值与番茄日耗水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因此通过番茄日耗水量可以估算出NNI与中位叶片SPAD值之间的线性关系,估算出NNI=1时的中位叶片SPAD值,并以此SPAD值进行氮营养诊断。该研究可为西北地区温室番茄实时氮营养诊断和优化氮素管理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 水分 温室 番茄 水分处理 临界氮浓度 氮营养指数
下载PDF
基于临界氮浓度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吕茹洁 商庆银 +3 位作者 陈乐 曾勇军 胡水秀 杨秀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96-1405,共10页
【目的】依据水稻品种的氮素营养特征计算其氮营养指数(NNI)和氮素亏缺(N_(and))值,可实现作物氮素状况的精确定量调控。本研究比较了杂交稻和常规稻在不同氮水平下的NNI和N_(and)值,为该诊断方法的精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 【目的】依据水稻品种的氮素营养特征计算其氮营养指数(NNI)和氮素亏缺(N_(and))值,可实现作物氮素状况的精确定量调控。本研究比较了杂交稻和常规稻在不同氮水平下的NNI和N_(and)值,为该诊断方法的精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超级杂交稻(Y两优一号、超优千号)和常规稻(粤农丝苗、金农丝苗)为对象进行田间试验。设施氮水平0、40、80、120、160、200、240 kg/hm^2(分别以N0、N40、N80、N120、N160、N200、N240表示),分析测定了水稻移栽后15、30、45、60、75天和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量及其氮浓度,构建临界氮浓度变化曲线,利用该曲线计算了不同品种在不同时期的临界氮浓度、氮营养指数和氮亏缺值。【结果】杂交稻地上部干物重在N0、N40、N80、N120、N160处理间差异显著,N200、N24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常规稻地上部干物质重在N0、N40、N80、N120处理间差异显著,N160、N200、N24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N0、N40、N80、N120处理。水稻植株氮浓度均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随生育期的延长和地上部干物重的增加,水稻植株氮浓度均呈下降趋势。根据地上部干物质重与其氮浓度变化关系构建水稻临界氮浓度(N_c)变化曲线,杂交稻为Nc=3.36DM^(–0.31)(R^2=0.91),常规稻为N_c=2.96DM–^(0.25)(R^2=0.86)。基于临界氮浓度曲线,计算不同水稻品种的NNI和N_(and),其中杂交稻和常规稻NNI变化范围分别为0.73~1.05和0.78~1.11,N_(and)变化范围分别为–9.8~117.8 kg/hm^2和–25.4~90.3 kg/hm^2。【结论】常规稻品种临界氮浓度高于相同生育期的杂交稻品种,但杂交稻的干物质量生产能力大于常规稻。在本试验条件下,依据N_(and)计算结果,杂交稻临界氮浓度下的氮素积累量大于常规稻,其中杂交稻和常规稻适宜施氮量分别为200kg/hm^2左右和160~2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临界氮浓度 氮营养指数 氮亏缺值
下载PDF
棉花蕾花铃生物量、氮累积特征及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 被引量:23
9
作者 薛晓萍 沙奕卓 +1 位作者 郭文琦 周治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204-6211,共8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于河南安阳(黄河流域黄淮棉区)和江苏南京(长江流域下游棉区)设置了棉花氮素水平试验,对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棉花蕾花铃的生物量、氮素累积及氮浓度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依据Justes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确定方法,研究...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于河南安阳(黄河流域黄淮棉区)和江苏南京(长江流域下游棉区)设置了棉花氮素水平试验,对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棉花蕾花铃的生物量、氮素累积及氮浓度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依据Justes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确定方法,研究棉花蕾花铃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结果表明:棉花蕾花铃的生物量增长和氮吸收累积均受氮素水平的影响,其动态变化符合S型曲线,氮累积的快速起始时间较生物量早1~5d;氮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产量形成,蕾花铃等器官存在氮奢侈消费现象;氮浓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生育进程的推移而降低,其生物量累积量与氮浓度间符合幂函数关系,两试点蕾花铃氮稀释曲线模型形式相同,但模型参数a不同,不同生态区存在独立的临界氮稀释曲线模型。由于临界稀释模型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可以作为定量诊断蕾花铃氮营养动态变化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蕾花铃 生物量 氮累积 临界氮浓度 氮稀释模型
下载PDF
关中平原不同降雨年型夏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模拟及验证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强生才 张富仓 +3 位作者 向友珍 张燕 闫世程 邢英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68-175,共8页
过量施氮和降雨变率大是陕西关中平原夏玉米种植中常见的2大问题,临界氮稀释曲线模型是诊断作物氮营养状况的有效手段。该研究选取关中平原主栽的6个夏玉米品种,设置了N0(0)、N1(86 kg/hm^2)、N2(172 kg/hm^2)和N3(258 kg/hm^2)... 过量施氮和降雨变率大是陕西关中平原夏玉米种植中常见的2大问题,临界氮稀释曲线模型是诊断作物氮营养状况的有效手段。该研究选取关中平原主栽的6个夏玉米品种,设置了N0(0)、N1(86 kg/hm^2)、N2(172 kg/hm^2)和N3(258 kg/hm^2)共4个施氮水平,在2013年(生育前期正常,后期大旱)和2014年(生育前期大旱,后期偏涝)这2种降雨年型下构建和验证了基于全生育期干物质的夏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结果表明:2 a条件下临界氮浓度与地上生物量均符合幂指数关系,但模型参数存在部分差异,基于临界氮稀释曲线所建立的氮营养指数可用来诊断夏玉米氮盈亏状态,诊断结果表明氮营养指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年型之间存在差异,最优施氮量介于86-172 kg/hm^2之间。制定不同降雨年型下夏玉米临界氮稀释模型对于指导精确施氮及生育季氮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氮肥 诊断 夏玉米 临界氮浓度 氮营养指数 关中平原
下载PDF
基于临界氮浓度模型的日光温室甜椒氮营养诊断 被引量:21
11
作者 向友珍 张富仓 +5 位作者 范军亮 强生才 邹海洋 闫世程 吴悠 田建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89-97,共9页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是诊断作物氮营养状况的有效手段。该研究基于2 a温室小区试验,以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为基准,设置4个灌溉水平(105%ET0、90%ET0、75%ET0、60%ET0)和4个氮素水平(300、225、150...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是诊断作物氮营养状况的有效手段。该研究基于2 a温室小区试验,以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为基准,设置4个灌溉水平(105%ET0、90%ET0、75%ET0、60%ET0)和4个氮素水平(300、225、150、75 kg/hm2),构建和验证基于地上部生物量的甜椒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经验模型。结果表明,植株氮素吸收量、地上部生物量、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随灌水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灌溉水平75%ET0和90%ET0下,最优施氮量差异较小,且可获得较高经济产量和WUE,但经济产量和WUE不能同时达到最佳。75%ET0灌溉水平可获得高于90%ET0灌溉水平约11%的水分利用效率,且经济产量仅降低约3%,鉴于研究区水资源较短缺,灌水量75%ET0施氮量190 kg/hm2左右为最佳策略。该研究可为西北地区温室甜椒实时精准灌水施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可为西北地区温室甜椒实时精准灌水施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灌溉 温室 甜椒 临界氮浓度 氮营养指数
下载PDF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临界氮浓度模型与营养诊断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娟娟 杜盼 +3 位作者 郭建彪 曹锐 张捷 马新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80-1488,共9页
为探讨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临界氮浓度模型的差异和开展小麦氮素营养诊断研究,基于两年大田试验,以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周麦27(高氮高效)、豫麦49-198(低氮高效)和矮抗58(低氮低效)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地上部生物量... 为探讨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临界氮浓度模型的差异和开展小麦氮素营养诊断研究,基于两年大田试验,以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周麦27(高氮高效)、豫麦49-198(低氮高效)和矮抗58(低氮低效)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地上部生物量、地上部氮含量和氮素营养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上部氮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临界氮浓度(N_C)与地上部最大干物质(DM)均呈幂函数关系(N_C=aDM^(-b)),且氮高效型品种模型的两个参数(a和b)值均大于氮低效型品种。经检验,模型的标准化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3.87%(周麦27)、7.7%(豫麦49-198)和13.02%(矮抗58),通过临界氮浓度模型所建立的氮素营养指数推荐的麦田施肥量均在120~225kg·hm^(-2)范围,其中周麦27和豫麦49-198的推荐施肥量分别为225和120kg·hm^(-2),矮抗58的推荐施肥量介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临界氮浓度 氮素营养指数 氮效率 推荐施肥
下载PDF
基于临界氮浓度的宁夏玉米氮吸收与亏缺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贾彪 付江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6-263,共8页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当地玉米主栽品种天赐19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氮素水平(0、90、180、270、360、450 kg/hm^2),研究滴灌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累积动态变化,构建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氮吸收模型和氮累积亏缺模型,实现对...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当地玉米主栽品种天赐19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氮素水平(0、90、180、270、360、450 kg/hm^2),研究滴灌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累积动态变化,构建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氮吸收模型和氮累积亏缺模型,实现对滴灌玉米氮素营养状况的快速诊断。结果表明,滴灌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增长和氮吸收累积均受施氮水平的影响,且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上升趋势,氮累积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产量形成,玉米植株存在氮奢侈消费现象;滴灌玉米临界氮浓度、最高和最低氮浓度与地上部干物质量之间均可用幂函数方程表示,其平均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6、0.903和0.941,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基于临界氮浓度构建的氮吸收模型和氮累积亏缺模型对滴灌玉米生育期内氮素营养诊断结果一致,综合施氮量与产量的拟合曲线,推荐宁夏引黄灌区滴灌玉米施氮量以270~311 kg/hm^2为宜。研究结果可为宁夏引黄灌区滴灌玉米实现精准施肥和优化氮素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肥一体化 临界氮浓度 氮吸收模型 氮亏缺模型
下载PDF
基于叶面积指数的夏玉米叶片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陆军胜 耿晨鸣 +2 位作者 崔晓路 李梦月 胡田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9-326,共8页
为构建基于叶面积指数(LAI)的夏玉米叶片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于2018、2019年在关中地区进行了不同水氮供应的田间试验,试验设置了3个水分水平:雨养(RF)、亏缺灌溉(DI)和充分灌溉(FI),4个氮肥水平:0、90、150、210 kg/hm^(2),研究基于LA... 为构建基于叶面积指数(LAI)的夏玉米叶片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于2018、2019年在关中地区进行了不同水氮供应的田间试验,试验设置了3个水分水平:雨养(RF)、亏缺灌溉(DI)和充分灌溉(FI),4个氮肥水平:0、90、150、210 kg/hm^(2),研究基于LAI的夏玉米叶片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对不同水分供应的响应,分析氮营养指数(NNI)与相对产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夏玉米LAI与叶片氮浓度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基于LAI的叶片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在RF处理下年际差异显著(P <0.05),但在DI和FI处理下年际差异不显著(P> 0.05)。在RF处理下基于LAI的叶片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稀释速率显著高于DI和FI处理(P <0.05),但DI和FI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将DI和FI处理的临界氮稀释曲线并置拟合,得到灌溉处理下基于LAI统一的叶片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R2=0.90,P <0.01)。在试验施氮量区间,氮营养指数NNI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变化范围为0.62~1.16。当NNI大于等于0.97时,夏玉米产量不再随NNI的增加而增加,此时RF处理的产量为最大产量的85%,DI和FI处理的产量均高于最大产量的99%。因此,该地区推荐的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为灌水75%ETc(ETc为夏玉米需水量)和施氮1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临界氮浓度 水肥一体化 叶面积指数 氮营养指数
下载PDF
豫中烟区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烤烟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与氮素营养诊断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方 席奇亮 +5 位作者 张思琦 何佳 刘高霞 薛刚 徐世晓 杨铁钊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6,共9页
【目的】为探究豫中烟区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烤烟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方法】以烤烟品种"豫烟10号"为试材,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设置6个氮素(N0、N_1、N_2、N_3、N_4和N_5)水平,通过测定6个氮素水平下的烤烟叶片干物质量、氮浓... 【目的】为探究豫中烟区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烤烟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方法】以烤烟品种"豫烟10号"为试材,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设置6个氮素(N0、N_1、N_2、N_3、N_4和N_5)水平,通过测定6个氮素水平下的烤烟叶片干物质量、氮浓度以及氮素累积量,构建了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烤烟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并通过建立烤烟氮营养指数模型判断了烟株氮素营养的丰缺情况。【结果】(1)烤烟叶片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氮浓度随烤烟生长进程而降低;(2)当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小于1 t/hm^2时,干物质量和氮浓度的数据量变异较大且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当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大于1 t/hm^2时,随着叶片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氮浓度逐渐降低;(3)烤烟叶片临界氮浓度、烤烟最高(N_(max))、最低(N_(min))氮浓度稀释模型与叶片干物质量之间均呈现幂指数的关系,其决定系数分别为R^2=0.8768、0.8371、0.9537,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相对较好的模拟性能;(4)烤烟氮素营养状况的判定可以通过临界氮浓度建立的烤烟氮素吸收模型(N_(uptc))、氮素营养指数模型(NNI)来表示,水肥一体化条件下豫中烟区的适宜施氮量在NNI下的诊断结果以30~45 kg/hm^2为最佳施氮量。【结论】利用烤烟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和氮营养指数模型能够精准地预测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烤烟移栽后40 d到成熟期的氮素营养状况,从而为优化烤烟的氮素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水肥一体化 临界氮浓度 氮营养指数 氮素营养诊断
下载PDF
西北地区制种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对供氮水平的响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丹 安雨丽 +5 位作者 陶笑笑 王孝忠 吕典秋 郭彦军 陈新平 张务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1-452,共12页
【目的】针对我国制种玉米氮素吸收与累积规律不明确的问题,研究制种玉米生物量累积、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对供氮水平的响应,旨在为制种玉米高产高效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面积制种的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0年开展... 【目的】针对我国制种玉米氮素吸收与累积规律不明确的问题,研究制种玉米生物量累积、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对供氮水平的响应,旨在为制种玉米高产高效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面积制种的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0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4个供氮水平,分别为只施底肥对照(CK)、168 kg N·hm^(-2)、240 kg N·hm^(-2)和320 kg N·hm^(-2),研究不同供氮水平对制种玉米父母本生物量、杂交种产量和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制种玉米父母本生物量累积随供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产量随供氮水平的提高先增加后保持稳定,N240处理同时实现了较高的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籽粒氮浓度,两年结果较为一致。N168处理在试验第2年达到较高产量,但氮浓度低于N240处理。母本秸秆及父本整株氮浓度均为高氮处理高于低氮处理;灌浆期母本实现最大生物量的临界氮浓度为15.08 g·kg-1,收获期母本生物量与氮浓度呈线性相关。各追施氮肥处理的花后生物量两年间均大于花前,且随供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花后氮吸收比例随供氮水平的变化规律与生物量一致。N320处理与N240处理的产量水平、生物量累积和氮吸收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产量与制种玉米品质时,N240可作为该区域制种玉米生产的推荐施氮量。【结论】优化施氮通过调控制种玉米父母本花前花后氮吸收比例实现增产增效。本研究揭示了优化施氮量稳定花前氮吸收,保障花后氮供应是制种玉米高产高效的关键,为制种玉米绿色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生物量 产量 临界氮浓度 氮吸收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critical nitrogen dilution curve based on leaf area index for winter wheat in the Guanzhong Plain,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6
17
作者 QIANG Sheng-cai ZHANG Fu-cang +3 位作者 Miles Dyck ZHANG Yan XIANG You-zhen FAN Jun-li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369-2380,共12页
Excessive use of nitrogen (N) fertilizers in agricultural systems increases the cost of production and risk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refore, determination of optimum N requirements for plant growth is necessary.... Excessive use of nitrogen (N) fertilizers in agricultural systems increases the cost of production and risk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refore, determination of optimum N requirements for plant growth is necessary. Previous studies mostly established critical N dilution curves based on aboveground dry matter (DM) or leaf dry matter (LDM) and stem dry matter (SDM), to diagnose the N nutrition status of the whole plant. As these methods are time consuming, we investigated the more rapidly determined leaf area index (LAI)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critical nitrogen (Nc) dilution curve, and the curve was used to diagnose plant N status for winter wheat in Guanzhong Plain in Northwest China.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four N fertilization levels (0, 105, 210 and 315 kg ha?1) applied to six wheat cultivars in the 2013–2014 and 2014–2015 growing seasons. LAI, DM, plant N concentration (PNC) and grain yield were determined. Data points from four cultivars were used for establishing the Nc curve and data points from the remaining two cultivars were used for validating the curve. The Nc dilution curve was validated for N-limiting and non-N-limiting growth conditions and there wa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estimated and observed values. The N nutrition index (NNI) ranged from 0.41 to 1.25 and the accumulated plant N deficit (Nand) ranged from 60.38 to –17.92 kg ha?1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The relative grain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NNI and was adequately described with a parabolic function. The Nc curve based on LAI can be adopted as an alternative and more rapid approach to diagnose plant N status to support N fertilization decisions during the vegetative growth of winter wheat in Guanzhong Plain in Northwe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wheat leaf area INDEX critic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 nitrogen nutrition INDEX nitrogen diagnosis
下载PDF
不同产量水平下稻茬小麦的氮素营养指标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宇笑 李鑫格 +6 位作者 张羽 程涛 刘小军 田永超 朱艳 曹卫星 曹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20-1429,共10页
【目的】明确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产量水平稻茬小麦氮营养指标变化规律,为小麦氮素营养状况实时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江苏省多年多点田间不同氮肥、播期、密度和品种试验,构建不同产量水平小麦大数据,分析不同产量水平... 【目的】明确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产量水平稻茬小麦氮营养指标变化规律,为小麦氮素营养状况实时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江苏省多年多点田间不同氮肥、播期、密度和品种试验,构建不同产量水平小麦大数据,分析不同产量水平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积累量和植株氮浓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小麦临界氮浓度,得到累积氮亏缺和氮营养指数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而明确高产稻茬小麦氮素营养指标特征。【结果】干物质积累量和植株氮积累量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均逐渐增加,植株氮浓度逐渐减小,累积氮亏缺和氮营养指数会出现波动。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量和植株氮积累量在高产小麦和中产小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植株氮积累量均显著高于中低产小麦,中低产小麦又显著高于低产小麦。在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高产和中产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中低产小麦,中低产小麦又显著高于低产小麦。依据累积氮亏缺值判断氮素营养状况,高产和中产小麦的累积氮亏缺变化趋势一致,在起身—孕穗期,高产小麦的累积氮亏缺值由0.3 kg/hm^2降低为-23.0 kg/hm^2,中产小麦由7.0 kg/hm^2降低为-14.6kg/hm^2,孕穗—抽穗期又呈升高趋势,高产小麦由-23.0 kg/hm^2升高为-11.4 kg/hm^2,中产小麦由-14.6 kg/hm^2升高为2.4 kg/hm^2,开花—灌浆期的波动较小。表明高产小麦氮营养除起身期之外均为过剩,中产小麦在拔节—孕穗期的累积氮亏缺小于0,其余时期累积氮亏缺均大于0,但该水平的累积氮亏缺值一直在适宜范围内波动。中低产小麦在起身—拔节期,累积氮亏缺值由14.2 kg/hm^2降低为9.5 kg/hm^2,之后逐渐升高,灌浆期达到最大为43.9 kg/hm^2;低产小麦在起身期到灌浆期,累积氮亏缺值由17.3 kg/hm^2升高为71.1 kg/hm^2。表明中低产和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水平 氮素营养 临界氮浓度 氮营养指数 累积氮亏缺
下载PDF
基于临界氮浓度的加工番茄优化施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景博 刁明 +3 位作者 张坤 郭鹏飞 万文亮 牛宁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5-212,共8页
为研究基于临界氮浓度模型的施肥方案下加工番茄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氮营养指数和氮素亏缺值的影响,选用新疆大面积种植的加工番茄品种"里格尔87-5"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氮(N0)、施氮200 kg·hm^(-2)(N1)、施氮300 kg·... 为研究基于临界氮浓度模型的施肥方案下加工番茄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氮营养指数和氮素亏缺值的影响,选用新疆大面积种植的加工番茄品种"里格尔87-5"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氮(N0)、施氮200 kg·hm^(-2)(N1)、施氮300 kg·hm^(-2)(N2)和施氮400 kg·hm^(-2)(N3)4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拉秧期施氮300 kg·hm^(-2)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施氮400 kg·hm^(-2)处理不会促进干物质的增加;氮浓度在各取样日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施氮300 kg·hm^(-2)处理的氮素吸收量在拉秧期最高,两年分别为289.49和263.59 kg·hm^(-2);各处理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氮素积累量往果实中转移,且施氮300 kg·hm^(-2)处理的氮素转移量最大。在加工番茄苗期阶段施氮300 kg·hm^(-2)和施氮400 kg·hm^(-2)的处理均会使加工番茄田间氮素过量,施氮200 kg·hm^(-2)处理的氮营养指数最接近1,且氮亏缺量在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在开花期后施氮300 kg·hm^(-2)处理的氮营养指数最接近1,且氮亏缺量最接近0。新疆滴灌加工番茄的最佳氮肥施用总量为278kg·hm^(-2),苗期至开花期、开花至坐果期、坐果至红熟期和红熟至拉秧期的施氮比例分别为16%、26%、49%和9%,此施肥方案为氮素的充分利用和加工番茄的持续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氮浓度 氮素利用 氮营养指数 氮亏缺模型
下载PDF
基于叶片干物质的滴灌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构建 被引量:7
20
作者 付江鹏 贾彪 +5 位作者 杨文伟 魏雪 马成 刘根红 王锐 孙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5-952,共8页
建立宁夏引黄灌区滴灌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采用临界氮浓度模型对滴灌玉米氮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基于此模型推导的氮营养指数用于诊断氮营养的可行性,为实现滴灌玉米氮肥精准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参考。试验以‘天赐19’玉... 建立宁夏引黄灌区滴灌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采用临界氮浓度模型对滴灌玉米氮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基于此模型推导的氮营养指数用于诊断氮营养的可行性,为实现滴灌玉米氮肥精准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参考。试验以‘天赐19’玉米为材料,设置6个氮素水平(0、90、180、270、360和450 kg·hm^-2),在2年田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叶片干物质(LDM)的滴灌玉米临界氮浓度(Nc)稀释曲线和氮营养指数模型。结果表明:1)滴灌玉米叶片干物质和氮浓度之间呈负幂函数关系,其模型表达式分为2部分:当LDM<1.15 t·hm^-2时,Nc=3.2%;当LDM≥1.15 t·hm^-2时,Nc=3.29LDM^-0.29;2)拟合模型的评价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和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0.203、8.0%,年度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3)不同氮素处理下,氮营养指数(NNI)在0.47~1.44。不同生长阶段NNI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呈显著负相关,故NNI可进一步解释滴灌玉米在限氮和非限氮条件下的产量变化。本研究基于叶片干物质构建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可在滴灌玉米拔节期至吐丝期提供准确的氮素营养状况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片干物质 临界氮浓度 氮营养指数 氮素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