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人文奥运”的理解与定位 被引量:25
1
作者 胡春雷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3-735,共3页
"人文奥运"虽然可以从"人文的"、"人本的"和"文化的"等角度加以理解和诠释,但是从体现"人文奥运"的"新"、缓解当今奥运的人文危机和让世人清楚中国、北京的贡献等角度来看... "人文奥运"虽然可以从"人文的"、"人本的"和"文化的"等角度加以理解和诠释,但是从体现"人文奥运"的"新"、缓解当今奥运的人文危机和让世人清楚中国、北京的贡献等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从"人文的"角度理解和诠释"人文奥运"最为妥当。当然,为使北京"人文奥运"成为可持续利用的奥运新模式,我们的工作需要以宣扬中西文化人文精神为核心,展示中国文化厚重和魅力为重点,并注意吸收传统人本主义的思想精髓,发挥上述三种理解和诠释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 人文奥运 人文危机 人文精神
原文传递
过度金融化、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金融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建 王静娴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第2期53-71,共19页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引导金融体系健康稳定地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治理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成为全球各国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一种“新常态”。研究金融危机的最新特征和发生机理,对我国的金融治理体...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引导金融体系健康稳定地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治理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成为全球各国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一种“新常态”。研究金融危机的最新特征和发生机理,对我国的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新一轮全球金融动荡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机理,发现金融自由化当前面临着一个严重的与实体经济大背离的制度性困境,而金融从业人员的短视主义、有限理性、认知缺陷、职业精神衰退和道德伦理缺失,则构成了其中的微观原因。在当前的全球金融波动环境下推进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需要提升维护金融稳定的国家金融治理能力,完善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等系统性法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专业能力和高尚金融伦理道德的“金融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治理 现代化 金融家精神
下载PDF
精神蜕变与公共教育的信任危机 被引量:8
3
作者 吕寿伟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公共信任表达的是民众对教育的信念,这一信念使其坚信教育值得将子女托付其中。然而一旦公众对教育开始怀疑、担忧、恐惧甚至逃避时,公共教育的信任危机便开始发生。公共教育信任危机表现为公共教育理念的信任危机、公共教育制度的信任... 公共信任表达的是民众对教育的信念,这一信念使其坚信教育值得将子女托付其中。然而一旦公众对教育开始怀疑、担忧、恐惧甚至逃避时,公共教育的信任危机便开始发生。公共教育信任危机表现为公共教育理念的信任危机、公共教育制度的信任危机和教师道德身份的信任危机,但它们具有内在的精神统一性,公共教育信任危机本质上是公共教育精神的危机。危机的化解需要在家庭、学校和政府等教育实体之间界定秩序,并坚守教育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教育 教育理念 教育制度 教师 信任危机 精神
下载PDF
当前文学面临的危机不容忽视——兼答管怀国的质疑 被引量:4
4
作者 赖大仁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46,共6页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当代文化的图像化转向以及向大众消费娱乐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文学的转型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机”,同时也正遭遇着某些不容忽视的“危机”。关注和讨论当前文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危机,目的在于促进当代文学的...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当代文化的图像化转向以及向大众消费娱乐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文学的转型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机”,同时也正遭遇着某些不容忽视的“危机”。关注和讨论当前文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危机,目的在于促进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使其不至于在全球化的潮流中随波逐流迷不知返,也不至于在“图像化转向”的潮流中被吞噬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论 生机论 图像化 文学形态 文学精神
原文传递
危机事件对图书馆价值的冲击与彰显 被引量:4
5
作者 袁冰洁 罗贤春 姚明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8,共4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图书馆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危机事件,事件的发生不但检验了图书馆价值,而且从正反两个方面推动了图书馆价值的确立,"信师事件"、"国图事件"、"苏图事件"、"巴金图书流失"等事...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图书馆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危机事件,事件的发生不但检验了图书馆价值,而且从正反两个方面推动了图书馆价值的确立,"信师事件"、"国图事件"、"苏图事件"、"巴金图书流失"等事件冲击了图书馆价值,而北斋事件、安徽图书馆古籍调包事件、杭州图书馆微博事件则彰显了图书馆价值,这些事件都引起了社会对图书馆价值的探讨,推动了图书馆价值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价值 图书馆危机 价值检验 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精神
下载PDF
《喧哗与骚动》的人物刻画 被引量:3
6
作者 唐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1-96,共6页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怀着无限悲凉悯恤描绘出的康普生一家的受难图。他摒弃传统小说全知式细节描写,把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变态心理的人物阴暗混乱的“意识流”上。通过叙述角色的频繁更替,捕捉各种思绪、印象、感觉、回忆和梦幻,多侧...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怀着无限悲凉悯恤描绘出的康普生一家的受难图。他摒弃传统小说全知式细节描写,把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变态心理的人物阴暗混乱的“意识流”上。通过叙述角色的频繁更替,捕捉各种思绪、印象、感觉、回忆和梦幻,多侧面立体地凸现人物,揭示精神极度空虚苦闷的西方“现代人”的病态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意识流 人物刻画 精神危机
下载PDF
《斯通纳》:危机之中的大学精神坚守 被引量:4
7
作者 黎清群 《闽江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2-48,共7页
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的长篇小说《斯通纳》以主人公斯通纳在大学求学和任教的经历为主要情节,叙述了斯通纳在此过程中的追求、困顿与抗争。这一切均发生在20世纪上半期美国接连卷入战争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背景之下。通过历史... 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的长篇小说《斯通纳》以主人公斯通纳在大学求学和任教的经历为主要情节,叙述了斯通纳在此过程中的追求、困顿与抗争。这一切均发生在20世纪上半期美国接连卷入战争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背景之下。通过历史叙事与小说叙事并置、现实危机与虚构危机交错的文本构建,《斯通纳》将社会危机与大学危机进行有效联结,进而对大学危机进行了全方位呈现:学术标准失守,学者的独立判断被剥夺,教学改革受挫,学术领地渐失。在此危机之下,以斯通纳为代表的学者们通过对大学日常的种种不懈坚持,表达出对大学精神的坚定守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通纳》 大学危机 大学精神 约翰·威廉斯
下载PDF
危机意识与美国强国之路 被引量:3
8
作者 吕庆广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9-63,共5页
美国文化既是乐观主义的文化,又是充满强烈忧患精神的文化。危机意识贯穿美国历史的全过程,主要表现为早期对民族国家生存的关怀、二战前社会危机治理和战后以来应对种种内忧外患的民族情结。其深层历史文化根源是清教主义的理想主义与... 美国文化既是乐观主义的文化,又是充满强烈忧患精神的文化。危机意识贯穿美国历史的全过程,主要表现为早期对民族国家生存的关怀、二战前社会危机治理和战后以来应对种种内忧外患的民族情结。其深层历史文化根源是清教主义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传统。危机意识为美国源远流长的改革传统提供了社会心理支持。美国危机意识主体上是乐观主义价值观的独特表现,它构成了美国200年强国之路的最深层动力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化 危机意识 忧患精神 强国之路
下载PDF
走向“沉沦”的哲学精神——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危机”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鉴传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41,共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两种倾向———"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性质和精神面临挑战,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两种倾向———"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性质和精神面临挑战,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危机"。弘扬批判精神,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真实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克服"危机"、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合法性危机” 批判精神
下载PDF
谈胡学文现代乡土文学创作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惠莲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4-15,38,共3页
从《旅途》《冬日里的套子》《谁是谁的敌人》等胡学文小说文本出发,阐述了作者对现代乡土人物因文化危机而导致的精神困境的体验与描写。
关键词 胡学文 小说 乡土人物 文化危机 精神困境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文明危机的消解与澄明——风险辩证法的实践智慧及其方法论意蕴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俊强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102,共10页
风险社会文明危机本质上是人的生命意义危机,知性科学把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割裂开来,以否定人的感性生命存在去寻求超感觉世界的普遍规律,以单一程式化的知性思维去规定感性多样的人类社会生活。风险辩证法是人类洞察风险社会文明危机... 风险社会文明危机本质上是人的生命意义危机,知性科学把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割裂开来,以否定人的感性生命存在去寻求超感觉世界的普遍规律,以单一程式化的知性思维去规定感性多样的人类社会生活。风险辩证法是人类洞察风险社会文明危机本质的哲学智慧,对当代人类科学理性及其文明发展悖论的反思成为它的主要任务。风险辩证法破译支撑知性科学的现代形而上学基因密码,揭示科学理性、风险知识与话语权力的内在关联机制,剖析现代性意识形态与知识样式的现实生活前提,消解知性科学对个人生活选择的独断,澄明科学理性的感性存在论基础,赋予科学理性以人的感性光辉,将感性、知性和理性统一于人类的历史性的科学和社会活动中,在科学理性与社会生活之间架起一座通达风险社会现实、彰显生命意义与自由精神的思想桥梁。风险辩证法面向风险社会现实生活本身,在感性的现实生活冲突与矛盾运动中把握风险社会时代脉搏、历史走势和人类命运,从本质上奠定破解时代问题之当代哲学社会科学新知识类型与理论创新的学术定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文明危机 风险辩证法 生命精神 哲学智慧
下载PDF
当前我国哲学教育的危机与出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种海峰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65-67,共3页
当前我国哲学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其主要症结在于作为教育者缺乏对哲学真精神的正确理解,因此,只有真正地转变哲学教育观念,回归“其所是”,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哲学教育教学成为一项传承和提升人们哲学智慧的神圣事业。
关键词 哲学教育 危机 哲学精神 中国
下载PDF
佛教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学诚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2,8,共5页
佛教文化在推动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文化成就,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物文化的严重弊端也开始显现。现代性危机归根到底是一场"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是物文化无法超越自... 佛教文化在推动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文化成就,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物文化的严重弊端也开始显现。现代性危机归根到底是一场"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是物文化无法超越自身局限性的必然结果。只有我们的文化精神超越物文化、达到新的层次,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这场危机。文化精神的向内超越,必须借助于丰富深刻的智慧见地。在东方文化的土壤中,这种内向的心灵智慧发展得尤其充分,东方圣哲们的智慧结晶共同构成了"心文化"的主要内容。这场朝向内心的伟大进军势必开启人类社会的第三次伟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 社会价值 现代危机 心文化 文化精神
原文传递
R.B.奥尼安斯:《欧洲思想起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安娜 《跨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189-192,223,共5页
这组书评以现代性危机为背景,以《荷马史诗》、柏拉图对话等古典文本为依托,梳理了欧洲思想的起源,通过回归古典的方式,克服现代危机:或从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词语演变、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方面入手,追溯原初理念;或聚焦于现代物质文明... 这组书评以现代性危机为背景,以《荷马史诗》、柏拉图对话等古典文本为依托,梳理了欧洲思想的起源,通过回归古典的方式,克服现代危机:或从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词语演变、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方面入手,追溯原初理念;或聚焦于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的剥蚀,将目光投射到古希腊人对非理性力量的深刻认识,以求达到理性与非理性的平衡;或在柏拉图的对话中重建爱欲世界,并力图证明爱欲乃为人之根本,而经适当引导的爱欲则构成良善的根基;或剖析尼采、海德格尔、施特劳斯等重要哲学家对柏拉图解读的政治意味,以期为'现代性'的恰切定位找寻出路。这组书评呈现出古典与现代遥相对话的壮观景象,构成了古典与现代交织的巨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危机 古典精神 荷马史诗 柏拉图
原文传递
青年信仰危机与志愿精神的弘扬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小苹 《当代青年研究》 2012年第8期70-74,共5页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结构由深刻变革的阶段走向一个逐渐趋于稳定、逐渐定型化的过渡时期,新旧信仰体系交替时期出现了真空期,随之也出现了青年信仰危机与信仰缺失的现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是...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结构由深刻变革的阶段走向一个逐渐趋于稳定、逐渐定型化的过渡时期,新旧信仰体系交替时期出现了真空期,随之也出现了青年信仰危机与信仰缺失的现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更是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志愿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仅为社会和他人提供了帮助,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思想境界得以升华与发展。志愿精神的培育是帮助青年走出信仰危机、提升自我切实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信仰危机 志愿精神
下载PDF
转型期地方政府合法性危机与重塑
16
作者 刘云 《行政与法》 2011年第11期8-11,共4页
政府合法性探讨的是政治系统如何赢得公众广泛信仰、支持和认同的问题。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任何一种政治体系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合法性危机的问题。弘扬公共精神,坚守公共性,推进公共行政,是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历史演进视野下解决地方政府... 政府合法性探讨的是政治系统如何赢得公众广泛信仰、支持和认同的问题。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任何一种政治体系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合法性危机的问题。弘扬公共精神,坚守公共性,推进公共行政,是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历史演进视野下解决地方政府合法性危机的根本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合法性危机 公共性 公共行政
下载PDF
拿破仑形象在中国的塑造与传衍
17
作者 赵少峰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48,共10页
近代中国,拿破仑是在政界、学界享有盛誉的西方历史人物。鸦片战争前,拿破仑之言行首经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报刊传入中国。而后,国人或亲临法国感受拿破仑之事迹,或通过中文图书报刊了解传播其史实。拿破仑被喻为扁鹊、项羽,成为近代社会... 近代中国,拿破仑是在政界、学界享有盛誉的西方历史人物。鸦片战争前,拿破仑之言行首经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报刊传入中国。而后,国人或亲临法国感受拿破仑之事迹,或通过中文图书报刊了解传播其史实。拿破仑被喻为扁鹊、项羽,成为近代社会精英阶层挽救民族危机效法的榜样。"中国化"的拿破仑在塑造过程中具有时代性、选择性、政治性的特征,并伴随着中国社会变革而跌宕起伏。拿破仑形象的塑造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在寻求对中国历史的新理解,它的传衍有助于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建构近代中华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拿破仑 形象塑造 民族危机 精神载体
原文传递
现代经济危机下的社会精神重建启示——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宗教变迁为例
18
作者 杨卫民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3-21,共9页
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背景下社会精神重建的考察,可以看出:现代经济危机及其之前的经济繁荣,都对社会精神和大众心灵稳定产生了冲击;宗教作为西方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资源,在美国经济危机和反危机的重要时刻,扮演了主动整合... 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背景下社会精神重建的考察,可以看出:现代经济危机及其之前的经济繁荣,都对社会精神和大众心灵稳定产生了冲击;宗教作为西方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资源,在美国经济危机和反危机的重要时刻,扮演了主动整合精神资源的角色;在一定意义上,危机也可以说是社会精神重建的一个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危机 美国宗教 精神重建 社会转型
下载PDF
逆风中的成长——试论白大省、尹小跳、苏眉的自我成长之路
19
作者 杨珩 王敏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9-61,共3页
通过对《永远有多远》、《大浴女》、《玫瑰门》的文本分析,尝试着剖析白大省、尹小跳、苏眉的人物形象,并试图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来探究其精神成长及心路历程,以期借此引发女性对自身的思考和反省。
关键词 精神危机 心灵解放 自我成长
下载PDF
彼得·阿伦斯多夫:《荷马论诸神与人类德性》
20
作者 徐艺宁 《跨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213-216,共4页
这组书评以现代性危机为背景,以《荷马史诗》、柏拉图对话等古典文本为依托,桄理了欧洲思想的起源,通过回归古典的方式,克服现代危机:或从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词语演变、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方面入手,追溯原初理念;或聚焦于现代物质文明... 这组书评以现代性危机为背景,以《荷马史诗》、柏拉图对话等古典文本为依托,桄理了欧洲思想的起源,通过回归古典的方式,克服现代危机:或从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词语演变、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方面入手,追溯原初理念;或聚焦于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的剥蚀,将目光投射到古希腊人对非理性力量的深刻认识,以求达到理性与非理性的平衡;或在柏拉图的对话中重建爱欲世界,并力图证明爱欲乃为人之根本,而经适当引导的爱欲则构成良善的根基;或剖析尼采、海德格尔、施特劳斯等重要哲学家对柏拉图解读的政治意味,以期为'现代性'的恰切定位找寻出路。这组书评呈现出古典与现代遥相对话的壮观景象,构成了古典与现代交织的巨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危机 古典精神 荷马史诗 柏拉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