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绒藏区刑事习惯法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华双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1期7-11,共5页
本文采用文史资料收集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四川嘉绒藏区土司制度下习惯法中的刑事法律制度和解放后该地区后续习惯法中的刑罚制度进行了法理分析。
关键词 嘉绒藏区 刑事习惯法
下载PDF
民族地区刑事习惯法对平安中国建设的作用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亚杰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24,共4页
着力推动民族地区平安中国建设是加快民族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布局,平安牧区(村寨)建设是新时期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新创举。特别是社会法治理念和五位一体治理体系在民族地区的深化,传统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法治思维和平安理念的... 着力推动民族地区平安中国建设是加快民族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布局,平安牧区(村寨)建设是新时期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新创举。特别是社会法治理念和五位一体治理体系在民族地区的深化,传统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法治思维和平安理念的时代性映射,民族地区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社会维度同刑事习惯法的要义耦合,使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社会治理功能更为扩大。因此,全面剖析刑事习惯法在民族地区平安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有助于民族地区法治社会的整体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习惯法 平安中国 法治思维
原文传递
西藏地区刑事法治化的冲突调和与完善路径
3
作者 赵子博 王顺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200-207,共8页
西藏地区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推进法治化,这就意味着需要加强相关的法规制度建设。西藏地区的法治化,在刑法领域具有实践意义。西藏地区的刑事法治化,有理论与实践双重的构建基础,并具有区域优势即藏传佛教对刑事犯罪所具有的抑制功能。... 西藏地区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推进法治化,这就意味着需要加强相关的法规制度建设。西藏地区的法治化,在刑法领域具有实践意义。西藏地区的刑事法治化,有理论与实践双重的构建基础,并具有区域优势即藏传佛教对刑事犯罪所具有的抑制功能。在我国西藏地区法治化进程中,刑事习惯法与刑事实在法存在冲突。文章以西藏的“赔命价”刑事习惯法为例,通过构建区域刑事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完善路径来调和两者之间的冲突,并提出在西藏的完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规建设 刑事法治化 刑事习惯法 刑事和解
下载PDF
人权保障视野下刑事制定法与刑事习惯法的“互养式互动”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杰 许雪凤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79-87,共9页
刑事习惯法在人权保障中扮演着“维护者”和“破坏者”的双重角色。国家法单纯对刑事习惯法进行改造或者予以宽容都不能解决刑事制定法与刑事习惯法的协调问题。应当建立一种刑事制定法与刑事习惯法的“互养式互动”模式,一方面在刑事... 刑事习惯法在人权保障中扮演着“维护者”和“破坏者”的双重角色。国家法单纯对刑事习惯法进行改造或者予以宽容都不能解决刑事制定法与刑事习惯法的协调问题。应当建立一种刑事制定法与刑事习惯法的“互养式互动”模式,一方面在刑事制定法的制定过程,应密切关注民间知识和民间智慧,通过制度细节吸收刑事习惯法,另一方面刑事习惯法要根据刑事制定法的基本原则和行为标准自我调适。同时,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将刑事习惯法考虑进去,给刑事习惯法留下合适的空间,适当扩大自诉罪名范围,刑事和解中也适当参照刑事习惯法来作为判断依据。通过“互养式互动”模式形成合理的法律机制,最大程度地消除刑事习惯法在人权保障中的消极性,释放刑事习惯法的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习惯法 人权保障 互养互动
下载PDF
刑法学教学中刑事习惯问题的话语转换
5
作者 胡选洪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30期196-197,共2页
在刑法学的教学过程中,习惯法或民间法的概念话语及其思维可能存在不利于法治建设的隐忧,需要确立刑事习惯的概念定位。通过对刑事习惯问题的话语转换,在现有刑法理论、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的规范空间中,刑事习惯的相关情形完全可以... 在刑法学的教学过程中,习惯法或民间法的概念话语及其思维可能存在不利于法治建设的隐忧,需要确立刑事习惯的概念定位。通过对刑事习惯问题的话语转换,在现有刑法理论、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的规范空间中,刑事习惯的相关情形完全可以得到恰当处理并得出合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习惯 理论 实体法 程序法 话语转换
下载PDF
刑事习惯法之司法适用研究
6
作者 张世金 兰佩军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0-43,共4页
在当今刑事制定法占支配地位下,刑事习惯法始终处于一种边缘状态。但是,其在民族地区刑事法治建构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真实而有效的实然存在,尤其在解决民族地区刑事纠纷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故,首先摆出刑事习惯法司法适用... 在当今刑事制定法占支配地位下,刑事习惯法始终处于一种边缘状态。但是,其在民族地区刑事法治建构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真实而有效的实然存在,尤其在解决民族地区刑事纠纷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故,首先摆出刑事习惯法司法适用之现状,指出其司法适用之依据与识别,进而将其引入司法实践,对其进行程序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习惯法 司法适用
下载PDF
断裂与修复:甘青藏民族地区犯罪治理模式之形塑
7
作者 刘慧明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39-43,共5页
犯罪污损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导致某种社会关系的断裂。欲修复有序和谐的社会关系,须架构良性运行的治理模式。犯罪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基本模式,但对甘青藏等民族地区的犯罪治理,在制度安排上应高度考量当地实情,遵从刑事法律谦抑原则,秉... 犯罪污损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导致某种社会关系的断裂。欲修复有序和谐的社会关系,须架构良性运行的治理模式。犯罪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基本模式,但对甘青藏等民族地区的犯罪治理,在制度安排上应高度考量当地实情,遵从刑事法律谦抑原则,秉持法律多元主义立场,彰显刑事法的实质理性,改造和调适诸如刑事习惯法、乡约村规等具有"地方性知识"的解纷资源,通过适度变通刑事法律、分区治理、积极展开犯罪预防、制定并实施公平详备的社会政策以及有效整合社会资本等途径,均衡各方主体利益,形塑符合本土需求和民众认同的压力疏导型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犯罪治理 立法变通 刑事习惯法 社会政策
下载PDF
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7
8
作者 苏方元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50-57,共8页
在当下中国法治语境下,基于罪刑法定原则的现代法治要求,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一直与国家刑事制定法处于一种相互博弈的关系之中,并受到国家刑事制定法的压制。通过解读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合理内核,剖析其所存在的现实困境,检视出其向... 在当下中国法治语境下,基于罪刑法定原则的现代法治要求,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一直与国家刑事制定法处于一种相互博弈的关系之中,并受到国家刑事制定法的压制。通过解读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合理内核,剖析其所存在的现实困境,检视出其向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以期实现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与国家刑事制定法的合理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 发展 路径
下载PDF
正义与秩序的衡平: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司法审视 被引量:5
9
作者 韩宏伟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0,共5页
在当下中国刑事司法语境中,基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强势话语,在民族地区盛行的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一直受到国家刑事制定法的贬抑与压制。但少数民族习惯法则以其良性的司法功效与社会功效诠释了实现正义的另一种范式,以刑事和解的本土化机... 在当下中国刑事司法语境中,基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强势话语,在民族地区盛行的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一直受到国家刑事制定法的贬抑与压制。但少数民族习惯法则以其良性的司法功效与社会功效诠释了实现正义的另一种范式,以刑事和解的本土化机制建构了民族地区正义与秩序的自然衡平,司法机关对此需要加以认真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和解
下载PDF
研究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三个视角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兰花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5-169,共5页
对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研究,不应仅限于重拾与简单描述,应着眼于从价值、发展和基本路径等方面的提升。价值表达了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与国家法在终极目的上的同归及对民众法律信仰的诱致意义;发展则展示了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未来的理... 对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研究,不应仅限于重拾与简单描述,应着眼于从价值、发展和基本路径等方面的提升。价值表达了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与国家法在终极目的上的同归及对民众法律信仰的诱致意义;发展则展示了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未来的理想型预期;路径则进一步揭示了研究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基本要求,即超越与实证。这种表述逻辑可能对习惯法研究的理路回归更具有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 价值 发展 超越 实证
下载PDF
冲突与互动:犯罪治理场景中的民族刑事习惯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慧明 高玉敏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
国家刑事法是犯罪治理中的硬法,民族刑事习惯法则为软法。欲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应启动硬法与软法机制,使犯罪治理由封闭式治理转变为开放式治理,由运动式治理转变为规范性治理,由被动治理转变为主动治理,由静态治理转变为动态治理。对... 国家刑事法是犯罪治理中的硬法,民族刑事习惯法则为软法。欲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应启动硬法与软法机制,使犯罪治理由封闭式治理转变为开放式治理,由运动式治理转变为规范性治理,由被动治理转变为主动治理,由静态治理转变为动态治理。对民族刑事习惯法的规制要从价值选择、规则定制和实施机制三个维度加以补正,而行使刑法变通权是立法要求,完善调解制度是有效方式,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与教育是治本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刑事习惯法 赔命价 刑法变通权 调解制度
下载PDF
甘肃东乡族刑事习惯法特征变迁的实证分析——以当代国家刑事立法进程为参照
12
作者 于语和 刘顺峰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7-72,共6页
甘肃东乡族刑事习惯法随着当代国家刑事立法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特征变迁。在国家刑事立法的萌芽期,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基本是保守的,极力排斥国家刑事法(政策);在国家刑事立法的起步期,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对于国家刑事法开始有所借鉴;在国... 甘肃东乡族刑事习惯法随着当代国家刑事立法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特征变迁。在国家刑事立法的萌芽期,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基本是保守的,极力排斥国家刑事法(政策);在国家刑事立法的起步期,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对于国家刑事法开始有所借鉴;在国家刑事立法的发展期,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对于国家刑事法内容的吸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在国家刑事立法的三个进程中实现了自"封闭与保守"渐至"契合与兼容"再至"开放与转型"的特征变迁。普法运动、经济、教育的发展、文化的不断融合是促使其发生特征变迁的主要原因。当代国家刑事立法中应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族刑事习惯法 国家刑事立法 实证分析 特征变迁 变迁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