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宋徽宗角色错位的来由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张邦炜
-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0-96,共7页
-
文摘
宋徽宗系宋神宗第十一子 ,既非嫡又非长 ,从政是其所短 ,书画是其所长。其兄长宋哲宗因纵欲而早逝 ,他仰仗其才华与名声 ,竟战胜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 ,君临天下。徽宗继位貌似出自“朝议” ,其实走过场而已 ,所谓“朝议”最终沦为政治陷阱。徽宗的公开策立者固然是向太后 ,其幕后拥立者很可能是宦官郝随。至于徽宗的才华与名声 ,则得益于对其青少年时代影响极大的姑父、风流驸马王诜。一定意义上似可说 ,徽宗“成也王诜 ,败也王诜”。
-
关键词
宋徽宗
宋哲宗
角色错位
向皇后
朝议
王诜
-
Keywords
Song Hui Zong
Song Zhe Zong
misplacement
Xiang Huang Hou
court discussion
Hao Sui
Wang Shen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从对抗到妥协——嘉靖年间明廷对辽东兵变的处理
- 2
-
-
作者
胡业成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09-115,共7页
-
文摘
明代中后期,由于卫所制的败坏和募兵制的推行,导致高额的养兵费用,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也使得拖欠军饷开始成为常态。由于朝廷拖欠军饷、将领克扣军饷、巡抚都御史脱离实际强行“改革”,导致辽东镇辽阳、广宁二处兵变的发生。通过“廷议”,明廷决定改剿灭为招抚,乱兵的态度也由对抗转为妥协。这样,既消弭了兵变带来的动荡,也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但“后遗症”也不可避免。
-
关键词
明代
辽东
兵变
朝议
-
Keywords
Ming Dynasty
Liaodong
mutiny
court discussion
-
分类号
K248.20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龙朔廷议”与《永徽律疏》的修改辨析
- 3
-
-
作者
董长春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6-175,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律疏议》法律解释研究”(项目号:20BFX01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今本《唐律疏议》是体现中华法治文明连续性的最重要文本,其底本《永徽律疏》制定后的修改及其与今本《唐律疏议》的关系是历史和学术的重大问题。史载唐高宗龙朔二年廷议了同文正卿萧嗣业因嫡继母改嫁身亡而请申心丧之事,廷议后修改了令、礼及律疏。但今本《唐律疏议》的相关内容与龙朔廷议的修改意旨并不完全相符。结合心丧、解官服丧制度的发展,以及唐高宗以后礼、令的内容,可以审慎地判定龙朔廷议后只是部分地修改了《永徽律疏》,并且有些律疏是应改而未改。
-
关键词
龙朔廷议
心丧
《永徽律疏》
-
Keywords
the imperial court discussion of the Longshuo
Xinsang ritual
Yonghui LüShu
-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