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功能区人口—经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四川省重点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涂建军 周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8-124,共7页
人口与经济作为主体功能区的2个核心要素,二者的协调及均衡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以四川省重点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区内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人口与经济作为主体功能区的2个核心要素,二者的协调及均衡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以四川省重点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区内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重点开发区人口与经济间存在耦合关系,在耦合时序上整体处于磨合期;2001-2010年10年间二者耦合程度不断增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二者间的协调关系增强;但区内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表现在人口—经济间的耦合协调类型以过渡型为主,占重点开发区的80.76%,而协调型仅占1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重点开发区 人口与经济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四川省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特征及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路娟 张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93,共9页
基于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分析,而展开对该区域2007—2015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与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状况、空间集聚特征、时空演化规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整体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不高;... 基于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分析,而展开对该区域2007—2015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与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状况、空间集聚特征、时空演化规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整体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不高;(2)时间上,耦合度从拮抗耦合到极高水平耦合上升,且空间集聚明显,但集聚程度不断下降,协调度从严重不协调到协调发展,协调度类型由城市化滞后逐步向生态滞后转变,协调度空间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在降低;(3)空间上,耦合度呈现"普遍偏低"到"两极高、外围低"再到"东中部高、西部低"的分布特点,协调度则呈现出由"东高西低—阶梯下降"到"二分格局"再到"分散化"的分布特点;(4)演化规律上,耦合度与协调度随着两大系统之间"胁迫、影响"—"限制、约束"—"反馈、调节"—"磨合、协调"而不断向优化阶段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度 协调度 时空演化规律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时空耦合及障碍因子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裴潇 袁帅 罗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45-2059,共15页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黄金经济带”,探究其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的协调关系对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指标体系,结合空间自相关模型、障碍度...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黄金经济带”,探究其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的协调关系对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指标体系,结合空间自相关模型、障碍度模型等,从地理时空二维角度评价两者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演化特征以及制约耦合协调度的主要障碍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二者耦合协调度亦逐年递增,但流域整体耦合协调度不高,时间上发展不充分,空间上发展不均衡。(2)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正相关特征显著,流域内相邻省市间亦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3)制约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的准则层障碍因子由高到低依次为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生态环境;指标层排名前7的障碍因子主要有9项,不同省市存在异质性特征。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的良性互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发展 数字经济 耦合协调度 空间自相关 障碍因子
原文传递
武陵山特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耦合关系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海英 贾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6,共9页
研究贫困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的耦合关系是统筹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前提.以典型特困连片区——武陵山特困连片区为例,从地区生态问题出发,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剔除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整体... 研究贫困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的耦合关系是统筹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前提.以典型特困连片区——武陵山特困连片区为例,从地区生态问题出发,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剔除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生态建设—扶贫开发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了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研究区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国家级贫困县多为扶贫开发落后型,非国家级贫困县以生态建设落后型居多.研究得出了在扶贫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地区 空间主成分分析 耦合协调度 生态环境脆弱性 贫困发生率
下载PDF
空间、经济、人口城市化协调性测度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焱林 王中林 张攀红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3,共5页
利用协调发展模型,建立了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计算1996-2011年间30个省市城市化发展的功效值、耦合值以及耦合协调度大小,分析了我国30个省市的城市化协调发展程度。研究发现,经济城市化领先于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而人口... 利用协调发展模型,建立了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计算1996-2011年间30个省市城市化发展的功效值、耦合值以及耦合协调度大小,分析了我国30个省市的城市化协调发展程度。研究发现,经济城市化领先于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而人口城市化发展滞后则成为城市化发展协调度低的主要原因;空间、经济与人口三者之间的城市化耦合协调水平比较低,尤其在中西部省市,三者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耦合协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功效值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原文传递
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耦合与协调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俊霞 高菲 祝丹枫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6-42,共7页
文章在对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与协调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5-2013年两者之间的发展状况与协调关系。实证结果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强烈的互动关系,且基本达到了高度协调的状态,但... 文章在对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与协调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5-2013年两者之间的发展状况与协调关系。实证结果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强烈的互动关系,且基本达到了高度协调的状态,但各省份间存在差异,且部分地区存在恶化的迹象。因此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制定两者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以构建其良性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经济均衡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耦合度 协调度 城镇化
下载PDF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研究——以呼包银榆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宋宇辰 闫昱洁 +1 位作者 薛建春 李昊东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4期39-45,共7页
呼包银榆经济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以该经济区中呼包鄂银榆五个能源城市为例,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灰色预测方法、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研究其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 呼包银榆经济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以该经济区中呼包鄂银榆五个能源城市为例,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灰色预测方法、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研究其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06-2010年,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排名为:包头>银川>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榆林;2011-2015年排名为: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榆林>银川;2016-2020年排名为: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榆林>银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 灰色预测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呼包鄂银榆经济区
下载PDF
长三角核心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时空演化与障碍因子
8
作者 陈浩 华莹莹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71-2084,共14页
基于城乡连续体理论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契合视角构建了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框架,从静态融合度与动态耦合协调度开发了包含经济、社会、生态3层次子系统的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测度模型,进而对长江三角洲核心区16个城市2006~2021年的城... 基于城乡连续体理论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契合视角构建了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框架,从静态融合度与动态耦合协调度开发了包含经济、社会、生态3层次子系统的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测度模型,进而对长江三角洲核心区16个城市2006~2021年的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探究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关键障碍因子。研究发现:(1)长三角核心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稳步增长,地区发展差距先缩小后扩大,存在多极化发展趋势,形成“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2)从静态融合水平与动态耦合协调水平划分来看,长三角核心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形态由低到高可包括九种组合类型,部分地区经历了从低层次的Ⅰ-Ⅰ型向高层次的Ⅲ-Ⅲ型、Ⅲ-Ⅳ型的良好跃迁发展过程,但城乡静态融合与动态耦合协调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失衡性,阻滞了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3)制约长三角核心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障碍层为社会融合子系统,关键障碍因子包括城乡人口流动结构、城乡信息网密度、城乡空气质量与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静态融合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子
原文传递
粮食主产区低碳农业耦合协调分析——基于农业碳排放效率的视角
9
作者 侯宇 王莹 +2 位作者 石惠惠 耿芳艳 王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2-2033,共12页
探究低碳农业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对粮食主产区开展低碳农业协调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测度我国覆盖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自治区)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包含农业碳排放效率... 探究低碳农业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对粮食主产区开展低碳农业协调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测度我国覆盖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自治区)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包含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农业碳排放、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低碳农业评价系统,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粮食主产区2001—2021年低碳农业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并探究各系统协调演变的时空规律。结果表明:2001—2021年,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排放效率均值呈波动上升趋势,2021年农业碳排放效率均值最高为0.964,距离最佳生产前沿面仍存在一定距离;省域差异上,2021年辽宁省农业碳排放效率水平最高(1.184),安徽最低(0.522),且农业碳排放效率均值表现为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农业碳排放效率水平省域差异较大。粮食主产区低碳农业系统的整体耦合协调度呈增长趋势,耦合协调等级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距离良好、优质协调还有一定距离。各省份低碳农业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处在0.6到0.9之间,呈明显上升趋势,耦合等级经历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到良好协调的发展阶段,但省域间差别较大,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北高南低”和“东高西低”的态势。基于此,本文提出未来应加强区域间合作、贯彻低碳生产新理念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业碳排放效率 低碳农业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下载PDF
赣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10
作者 曾艳 廖成浩 +1 位作者 罗强煌 樊童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5,共8页
以县级行政单位为基础,构建赣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模型。结果表明:在2000-2020年间赣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数均呈现“N”型发展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度在结构... 以县级行政单位为基础,构建赣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模型。结果表明:在2000-2020年间赣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数均呈现“N”型发展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度在结构上呈波动上升趋势;2000-2020年间赣江流域耦合协调度的莫兰指数显著增加,表明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冷点区主要集中在上游丘陵地区,热点区集中在下游平原地区。赣江流域的耦合协调度首要障碍因素历经了生态、经济和医疗的变迁,社会经济系统的低水平发展是影响耦合协调度的最大掣肘。应进一步强化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下,激活社会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土地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高质量耦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社会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赣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