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SEP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许能贵 王月兰 +1 位作者 汪克明 周逸平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30-33,共4页
选择凝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为模型,选择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为指标,观察电针督脉“大椎”和膀胱经“心俞”穴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缺血组P1、N1波幅明显降低,为正常值的20%... 选择凝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为模型,选择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为指标,观察电针督脉“大椎”和膀胱经“心俞”穴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缺血组P1、N1波幅明显降低,为正常值的20%~40%;P1、N1、P2、N2峰潜伏期明显延长,随着阻断时间增加延长,与阻断前SEP的P1、N1、P2、N2峰潜伏期相比,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P<0.01)。电针组则P1、N1波幅虽有降低,为正常值的70%~80%;但P1、N1、P2、N2峰潜伏期未见明显延长,与正常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电针组与缺血组SEP的P1、N1波幅相比,以及P1、N1、P2峰潜伏期相比,波幅明显增加,潜伏期明显缩短,在1h内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皮层诱发电位 电针疗法 针刺疗法
下载PDF
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流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伍亚民 王正国 +2 位作者 朱佩芳 廖维宏 陈恒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流损伤脊髓感觉传导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24只家兔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缺血30min组、缺血60min组和缺血90min组,以选择性腰动脉阻断法模拟脊髓缺血再灌流损伤,记录各组在伤前、缺血及再灌流...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流损伤脊髓感觉传导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24只家兔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缺血30min组、缺血60min组和缺血90min组,以选择性腰动脉阻断法模拟脊髓缺血再灌流损伤,记录各组在伤前、缺血及再灌流时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的变化。结果:缺血(13.2±4.0)min时CSEP消失,再灌流时,各组家兔CSEP的N1和P1波峰潜时总体变化趋势为缺血90min组>缺血60min组>缺血30min组>对照组。结论:脊髓缺血时间越长,再灌流损伤越重,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损害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皮层 体感诱发电位 家兔
下载PDF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护在胸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新宇 郑燕平 +4 位作者 原所茂 侯勇 杜伟 王洪彬 王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护在胸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0年4月 ̄2003年11月共有32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男21例,女11例,年龄38 ̄75岁;其中单纯胸椎黄韧带骨化症13例,胸椎间盘突出症合... 目的: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护在胸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0年4月 ̄2003年11月共有32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男21例,女11例,年龄38 ̄75岁;其中单纯胸椎黄韧带骨化症13例,胸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症10例,胸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胸椎孤立后纵韧带骨化9例。单纯胸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4例,单纯后路全椎板截骨原位再植、椎管扩大减压术9例,全椎板截骨原位再植、环脊髓减压、椎管扩大减压成形术19例。术中均应用丹迪Key-Point脊髓监护系统进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结果:23例术中监护无异常,术后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12例患者术中即可见波形改善。4例术中出现波形异常,其中2例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4例术中监护未见异常,术后症状加重,假阴性率12.5%。1例术中波形异常,但术后无脊髓损伤表现,假阳性率3.1%。结论: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护可及时发现术中危及脊髓的因素,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率。与其它监测方法合用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椎管狭窄症 体感诱发电位 手术监护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电生理检测特点及临床评估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丁宇 阮狄克 +2 位作者 何勍 陈波 冀桂珍 《脊柱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 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CSEP)检测结果与脊髓型颈椎病 (CSM)临床表现、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ODLP)手术疗效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并随访 31例行ODLP的病例 ,按照CSEP检测波形分类 ,并根据手术前后JOA分值进行病情分度、计算... 目的 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CSEP)检测结果与脊髓型颈椎病 (CSM)临床表现、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ODLP)手术疗效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并随访 31例行ODLP的病例 ,按照CSEP检测波形分类 ,并根据手术前后JOA分值进行病情分度、计算临床改善率 ,进而将各因素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分析彼此间的相关性。结果 CSM患者术前JOA分值为 8.4 2± 2 .94 ,术后为 11.4 6± 2 .85 ,随访时为 12 .13± 3.2 0 ,术后及随访JOA分值明显增加 (P<0 .0 5 ) ,临床改善率为 4 7.80 %± 2 3.4 2 %。CSEP检测Ⅰ型波 3例 ,Ⅱ型波 6例 ,Ⅲ型波 14例 ,Ⅳ型波 8例 ;临床症状严重者 2例 ,重度者 11例 ,中度者 16例 ,轻度者 2例 ;手术疗效优良者 15例 ,一般者 16例。CSEP检测结果与临床病情间进行相关性分析 (Hc=14 .4 8,P <0 .0 1) ,CSEP检测结果与临床改善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 (Uc =3.995 ,P <0 .0 5 )。结论 ODLP是治疗CSM一种成熟的外科术式 ,疗效肯定。CSM患者CSEP检测结果与病变程度、临床改善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CSEP电生理检测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脊髓受损程度 ,预测手术效果 ,为临床提供客观、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电生理检测 体感诱发电位 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预后
下载PDF
颈胸椎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准确性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齐宗华 西永明 +1 位作者 刘勇 王德春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监护在颈、胸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对其准确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颈、胸椎疾病患者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及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Sub-CSEP)术中监测,根据麻醉前、后及不同手术阶段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与术...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监护在颈、胸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对其准确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颈、胸椎疾病患者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及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Sub-CSEP)术中监测,根据麻醉前、后及不同手术阶段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与术后功能相结合,判断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准确性。结果麻醉因素引起的 SEP 波幅降低主要影响 CSEP,双侧刺激均改变,但基本未达到手术预警标准值,而 Sub-SEP 变化不明显。手术高危操作侵及脊髓,SEP 波幅降低主要影响高危操作的同侧,表现为同侧 CSEP 及 Sub-CSEP 波幅同时降低,并且降低幅度较大,达到预警标准值,而对侧 CSEP 及 Sub-CSEP 波幅变化不甚明显。其他非手术原因如低体温、局部冷盐水冲洗脊髓,引起 SEP 潜伏期延长,波幅变化不明显。失血过多致平均动脉压降低可引起 SEP 波幅降低,潜伏期变化不明显。局部低温及低血压引起的 SEP 改变,均未达到预警标准值。结论颈、胸椎手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排除各种干扰,可较准确地反映脊髓的生理或病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颈胸椎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 脊髓监护
原文传递
神经干细胞移植在恢复损伤脊髓传导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成仁 李巍 +2 位作者 蔡文琴 苏炳银 陈德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 (NSCs)移植在恢复损伤脊髓传导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3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损伤组 (B组 )和移植组 (C组 ) ,每组 10只 ;将培养的大鼠NSCs悬液注入C组损伤脊髓处 ,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 (NSCs)移植在恢复损伤脊髓传导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3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损伤组 (B组 )和移植组 (C组 ) ,每组 10只 ;将培养的大鼠NSCs悬液注入C组损伤脊髓处 ,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CSEP)和HRP逆行示踪技术观察大鼠脊髓传导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①脊髓损伤后 ,B组的CSEP波消失 ,术后 2月C组的波形有所恢复 ,但潜伏期延长 ;②A组脊髓前角可见到许多HRP标记阳性神经元 ,B组未见阳性神经元 ,C组可见有阳性神经元 ,但数目较A组少。结论 NSCs脊髓内移植能促进损伤脊髓传导功能的部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移植 神经干细胞 脊髓损伤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HRP SCI
下载PDF
皮层功能区病变手术的术中唤醒麻醉与电生理监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冠妮 何永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4期27-29,共3页
对脑功能区病变患者在唤醒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中利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及直接皮质电刺激监测定位感觉区、运动区及语言区,可准确、实时确定脑功能区,最大程度地保护功能和切除病变。本文简单介绍功能区病变唤醒麻醉、术中电生理监... 对脑功能区病变患者在唤醒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中利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及直接皮质电刺激监测定位感觉区、运动区及语言区,可准确、实时确定脑功能区,最大程度地保护功能和切除病变。本文简单介绍功能区病变唤醒麻醉、术中电生理监测的临床应用与技术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皮层功能区 手术期间 唤醒麻醉 体感诱发电位 皮质电刺激术
下载PDF
脊柱侧凸手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监护的基线选择与警戒标准 被引量:6
8
作者 齐华光 李佳良 +5 位作者 王雨晨 郑丽萍 贠阳 刘雪梅 宋潇 袁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655-165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脊柱侧凸手术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护波形进行分析,记录术后神经功能状态,探讨基线的选择时机和警戒标准,以更精确地指导手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13例接受手... 目的 通过对脊柱侧凸手术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护波形进行分析,记录术后神经功能状态,探讨基线的选择时机和警戒标准,以更精确地指导手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1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侧凸患者,比较麻醉后切皮前(以下简称麻醉后)和暴露椎板后(以下简称暴露后)的SEP潜伏期、波幅的差异性,并将术中SEP波幅变化与暴露椎板后的基线进行比对,按波幅降低幅度的大小分为4组:A组(降低<40%),B组(降低40%~50%),C组(降低50%~60%)和D组(降低>60%以上),记录各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状况.结果 麻醉后和暴露后的SEP波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后的潜伏期较麻醉后延长(3.28±1.72)ms(左下肢)和(3.30±2.09) ms(右下肢),暴露后的波幅较麻醉后降低0.17(0.39)μV(左下肢)和0.19(0.40) μV(右下肢);C、D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侧凸手术术中SEP监护以暴露后的SEP波形作为基线可提高SEP监护的准确性.术中若以波幅降低超过50%作为报警标准过于敏感,以波幅降低超过60%作为报警标准方可降低报警的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监护 基线 报警
原文传递
大鼠牵张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雷 裴福兴 +2 位作者 唐康来 许建中 李起鸿 《临床骨科杂志》 2005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分析大鼠牵张性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大鼠脊髓T13~L2经牵张损伤,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P1~N1波幅下降至术前波幅70%后,分别于术后1、4、7、14、21d处死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及... 目的分析大鼠牵张性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大鼠脊髓T13~L2经牵张损伤,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P1~N1波幅下降至术前波幅70%后,分别于术后1、4、7、14、21d处死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GFAP的表达,用行为学评分及电生理检查大鼠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损伤组术后1dGFAP阳性表达开始增多,术后14d达高峰,为(263.72±16.39)个,以后下降。损伤组各时相点的阳性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牵张性脊髓损伤后GFAP的大量表达对脊髓的再生修复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下载PDF
TMS-MEP与CSEP诊断脊髓损伤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裕光 李佛保 +1 位作者 万勇 何爱珊 《临床骨科杂志》 1998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比较脊髓损伤(SCI)后经颅磁刺激(TMS)运动诱发电位(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15只家猫脊髓部分切断实验和69例SCI的MEP和CSEP检测。结果MEP对脊髓前柱损伤、前后柱... 目的比较脊髓损伤(SCI)后经颅磁刺激(TMS)运动诱发电位(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15只家猫脊髓部分切断实验和69例SCI的MEP和CSEP检测。结果MEP对脊髓前柱损伤、前后柱混合损伤和肌力异常极敏感,对后柱损伤不敏感;而CSEP对脊髓后柱损伤、前后柱混合损伤和关节位置觉异常十分敏感,对前柱伤却相反。在SCI病例中,MEP和CSEP检测的准确率分别为92.8%和91.3%;如将二者合并检测分析,其准确率可提高到97.1%。结论MEP的脊髓传导通路主要是皮质脊髓束的中枢运动神经,而CSEP是中枢感觉传导束。因此,只有MEP和CSEP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诱发电位 皮层体感 诊断 运动
下载PDF
影响脊髓型颈椎病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苗胜 龚维成 +2 位作者 秦宏敏 李强 胡东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10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年龄、病程、MRI(脊髓受压程度、髓内信号)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变化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前路减压植骨整合钛制... 目的:探讨年龄、病程、MRI(脊髓受压程度、髓内信号)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变化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前路减压植骨整合钛制带锁螺钉钢板固定治疗的28例CS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35~71岁,平均49.6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18个月。分别依患者的年龄、病程、MRI(脊髓受压程度及有无信号异常)和CSEP等因素进行分组,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后脊髓功能状态,分析各因素与脊髓型颈椎病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随访1.5~3年,平均2.3年。年龄>60岁与年龄≤60岁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6个月与病程≤6个月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受压<1/3与脊髓受压≥1/3者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T2加权像和T1加权像信号正常者与T2加权像高信号者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加权像高信号、T1加权像信号正常者与T2加权像高信号伴T1加权像信号减弱者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EP正常者与异常者术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患者的年龄、病程、脊髓受压程度、髓内有无信号异常有助于预测CSM脊髓功能的预后,而不能仅依CSEP判断脊髓的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减压 磁共振成像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下载PDF
儿童血铅水平测定及其对血红蛋白和脑诱发电波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饶晓林 麦静仪 +1 位作者 苏光辉 曾碧仪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2期1635-1638,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血铅水平在1~10岁儿童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探讨不同血铅值对儿童血红蛋白分布及脑诱发电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行入托体检及因疾病门诊就诊的儿童1 020例,检测其血铅水平,分析血铅水平在其各年龄段分布... 目的 观察不同血铅水平在1~10岁儿童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探讨不同血铅值对儿童血红蛋白分布及脑诱发电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行入托体检及因疾病门诊就诊的儿童1 020例,检测其血铅水平,分析血铅水平在其各年龄段分布,并按血铅水平分为<50 μg/L组、50~100 μg/L组、>100 μg/L组,观察三组儿童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及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P)、事件相关电位水平。结果 血铅水平≥50 μg/L的儿童占所研究儿童的23.0%,其中以50~100 μg/L最多,4~6岁年龄段的儿童占比最大。血铅水平>100 μg/L组FEP明显高于50~100 μg/L组及<50 μg/L组,Hb、MCHC则明显较其他两组低(P<0.05);血铅水平50~100 μg/L组FEP明显高于<50 μg/L组,Hb、MCHC则明显低于<50 μg/L组(P<0.05)。与晚期皮质电位相关的N35、P45及N60波在>100 μg/L组明显高于<50 μg/L组(P<0.05),50~100 μg/L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铅水平>100 μg/L组事件相关中位的N200及P300潜伏期明显高于<50 μg/L组,N200及P300波幅明显低于<50 μg/L组(P<0.05)。结论 血铅水平在50~100 μg/L范围主要分布于4~6岁年龄段,并且此范围血铅水平对儿童Hb合成有影响,并且对部分儿童神经系统及认知能力产生影响。故当儿童血铅水平在50~100 μg/L时就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铅 血红蛋白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脑诱发电波 皮质体感诱发电位 事件相关电位
原文传递
皮质体感诱发电位与肌电图监测在椎管内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鑫 廉海平 +5 位作者 何百祥 寇惠娟 祁磊 王伟 鲍刚 王茂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260-263,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椎管内疾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椎管内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Frankel分级:C级4例,D级16例,E级10例。术中应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SEP)与肌电图(EMG)监测脊髓和神经根功能,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椎管内疾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椎管内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Frankel分级:C级4例,D级16例,E级10例。术中应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SEP)与肌电图(EMG)监测脊髓和神经根功能,分析手术过程并评价其效果。结果肿瘤全切10例,次全切13例,大部切除2例,部分切除2例;另有脊髓栓系综合征3例,术中完全松解黏连病变。术后10 d Frankel分级:改善6例,无变化22例,加重2例;术后1年Frankel分级:改善14例,无变化15例,加重1例。术前Frankel分级3组病人进行比较,术后10 d和1年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椎管内手术中联合应用CSEP与EMG监测可以更好地保护脊髓和神经根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疾病 皮质体感诱发电位 肌电描记术 监测 手术中
下载PDF
颈脊髓急性压迫性损伤实验模型的神经电生理学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峰 朱海涛 +2 位作者 范新成 靳明萍 杨丽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71-675,共5页
目的 利用能够理想模拟脊髓受压的动物模型,分析脊髓在受压过程中的病理特点及神经电生理变化,研究脊髓损伤与神经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轻度压迫组、中度压迫组和重度压迫组,每组8只。轻... 目的 利用能够理想模拟脊髓受压的动物模型,分析脊髓在受压过程中的病理特点及神经电生理变化,研究脊髓损伤与神经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轻度压迫组、中度压迫组和重度压迫组,每组8只。轻度压迫组、中度压迫组和重度压迫组为实验组,分别选用直径为1.0mm、2.0mm和3.0mm的球囊导人至C6-7,平面,造成轻、中、重三种程度的脊髓压迫性损伤。记录不同时间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形,观察动物后肢运动功能;切取损伤节段的脊髓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脊髓损伤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后肢的运动功能与诱发电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神经元细胞损伤数目越多,白质纤维脱髓鞘越重,则CSEP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越明显。动物脊髓压迫后,即刻进行诱发电位测试,中度压迫组CSEP波幅从4.2μV下降至2.2μV,而MEP波幅则从24.7μV下降至5.3μV,提示在监测脊髓运动功能时,MEP比CSEP更加敏感。结论选用带球囊的导管作为实验性动物颈脊髓急性压迫模型的压迫物,可使脊髓压迫实验模型简单化、标准化。在不完全脊髓损伤中,诱发电位的变化和病理损伤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脊髓压迫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护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虎年 刘南平 +2 位作者 周立明 孙海峰 杨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技术的准确性、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观察术前、术中、术后以及重要手术步骤的CSEP变化,结合术后脊髓功能改变,判断CSEP的准确性和...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技术的准确性、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观察术前、术中、术后以及重要手术步骤的CSEP变化,结合术后脊髓功能改变,判断CSEP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结果120例患者CSEP术中检测正常者112例(93.3%),术后无脊髓功能损伤;6例(5%)患者术中CSEP达到预警值标准,告诫术者注意手术操作,术后无脊髓损伤,本体感觉无异常;出现假阳性2例,术后本体感觉正常。结论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体感诱发电位可以较准确地对脊髓功能进行监测,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良好脊柱手术监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脊柱 外科手术 监护
下载PDF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治21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利军 全仁夫 +2 位作者 王建岳 徐润龙 范顺武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1期692-693,共2页
关键词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诊断 治疗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下载PDF
血铅水平与儿童HB、MCHC及SEP的关系
17
作者 麦静仪 饶晓林 林舜娜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1期1990-1993,1998,共5页
目的 研究血铅水平与儿童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体检及因疾病就诊的儿童1 0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血铅值>100μg/L范围选... 目的 研究血铅水平与儿童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体检及因疾病就诊的儿童1 0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血铅值>100μg/L范围选取伴有厌食、睡眠障碍、多动及注意力下降等临床症状儿童104例为症状组;不伴上述症状且血铅值50~100μg/L儿童102例为非症状组,另选取血铅值<50μg/L的儿童101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血铅水平在各年龄段(分为1~3岁,4~6岁,7~10岁)的分布情况;对比三组FEP、Hb、MCHC值变化;对比三组SEP测定结果;对比三组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测;采用Pearson分析血铅与HB、MCHC、SEP(包括P45、N35、N60波)的相关性。结果 1~3岁儿童血铅水平比较:对照组>非症状组>症状组,4~6岁儿童血铅水平比较:非症状组>症状组>对照组,7~10岁儿童血铅水平比较:症状组>对照组>非症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P值比较:症状组>非症状组>对照组,Hb、MCHC值比较:对照组>非症状组>症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15、P25、N20三波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45、N35、N60波值比较:症状组>非症状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200波幅、P300波幅值比较:对照组>非症状组>症状组,N200潜伏期、P300潜伏期值比较:症状组>非症状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血铅水平与HB、MCHC呈负相关,与P45、N35、N60呈正相关(P<0.05)。结论 HB、MCHC、SEP值与儿童体内血铅水平具有密切关系,可通过检测HB、MCHC与SEP值为临床诊疗儿童体内铅中毒提供可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血铅 皮质体感诱发电位 血红蛋白
下载PDF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损伤康复评估中的应用
18
作者 赵泽丹 郑遵成 +3 位作者 樊湘珍 钱红丽 王洪强 王德强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12期1309-1312,共4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作为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选择客观、敏感的评估工具反映患者康复效果的变化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作为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选择客观、敏感的评估工具反映患者康复效果的变化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作为一种无创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相较于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康复评定量表等传统评定方法更客观、有效。本文结合临床实验及动物实验对CSEP在SCI康复效果评价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SCI患者的早期诊断、康复治疗和康复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康复效果 康复评估
下载PDF
缺血再灌流损伤致脊髓传导功能的变化及2氨基膦酸基戊酸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伍亚民 王正国 +2 位作者 朱佩芳 廖维宏 陈恒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6-338,共3页
为探讨缺血再灌流损伤脊髓传导功能的变化及2 氨基膦酸基戊酸(APV)的影响,12 只家兔随机均分为缺血60m in 组和缺血60m in+ APV 治疗组,以选择性腰动脉阻断法模拟脊髓缺血再灌流损伤,观测各组在缺血前、缺血... 为探讨缺血再灌流损伤脊髓传导功能的变化及2 氨基膦酸基戊酸(APV)的影响,12 只家兔随机均分为缺血60m in 组和缺血60m in+ APV 治疗组,以选择性腰动脉阻断法模拟脊髓缺血再灌流损伤,观测各组在缺血前、缺血时及再灌流时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结果:缺血(13.2±4.0)m in、(20.6±5.7)m in 时CSEP、MEP分别消失,再灌流8h 后APV 治疗组CSEP和MEP的N1 和P1 波峰潜时较损伤组明显缩短。表明CSEP能更早地反映脊髓损伤情况,MEP则对脊髓损伤的预后功能判断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 再灌流 皮层 体感诱发电位 脊髓传导
下载PDF
同时应用皮层及皮层下诱发电位监测脊柱矫形手术的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慧勇 何杰民 曹德雄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2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 寻求一种新的监护方法,以提高脊柱矫形手术监测效果。方法 对95例脊柱矫形手术同时进行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l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及皮层下诱发电位(Sub cortica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ub CSEP)监测... 目的 寻求一种新的监护方法,以提高脊柱矫形手术监测效果。方法 对95例脊柱矫形手术同时进行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l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及皮层下诱发电位(Sub cortica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ub CSEP)监测。结果 皮层诱发电位受麻药的影响较大,皮层下诱发电位受麻药的影响较小。结论 两者同时监测,可以早期预告脊髓损伤,这对脊柱矫形手术术中监测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诱发电位 皮层下诱发电位 脊柱矫形手术 术中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